清華、北大高知家長的3個特點

2020-12-15 帝都陶老師

前陣子,隊友被邀請給北大媽媽做育兒分享交流。

來參加的人,大多數都是北大的年輕老師,也有部分是清華的年輕老師,都算是高知媽媽了。

這次和高知媽媽的交流,給我們感觸很深。總結下來,有三個特點。

引導重於說教

類似的講座,以前和講過,只是對象不同,感受就完全不一樣。

相比,北大清華的媽媽們,本身學歷和見識都比較廣(基本都是國際頂尖院校畢業),但是聽課的時候非常低調、認真。

對於一些有分歧的問題,不會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先傾聽,然後再交流。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習慣、喜好、性格等等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孩子小的時候都是調皮的,也喜歡去「挑戰媽媽的極限」。

但是我們會發現,媽媽們更注重的是「給孩子做個榜樣」。試想,如果家長總喜歡打斷孩子說話,那麼孩子未來會耐心聽別人講話麼?而這,不只是禮儀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由內而外雞娃

清華和北大的老師,大多都是教育的受益者,因此對教育的認可度也是極高的。

因此,雞娃成了家長們的共性標籤,不同的是兩個維度:

1、方法: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雞娃,更合適。2、方向:國內路線,還是國際路線。

今年一個比較大的感受就是,在今年公民同招之後,不少以前想走國際路線的家長開始動搖,從小就確定走國內路線了(嚴格意義上,早確定路線有利孩子未來規劃)。

而雞娃方式上,家長們會更在意內驅力。

1、共同制定學習計劃。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做得不到位的。比較多的就是兩個極端:要麼就沒有學習計劃,要麼就是家長替制定計劃。這都是不合理的。

2、激發學習興趣。這個是我們發現大家比較共性的一點。我們都知道,孩子小學的時候主要是在培養習慣,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初中的時候,學業越來越重,那麼學校和家庭都非常重要了。而到了高中,不用說大家也清楚,老師非常重要。由於家長都比較年輕,普遍都是幼小階段為主,因此大家都會尋找各種有內涵的課外活動,去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3、注重學習習慣。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媽媽們批評娃極少因為娃不會而批評,往往都是因為粗心、不專注、不認真、輕易放棄等內在的素養而批評。其實我們都知道,好的習慣是伴隨學生終身的,但是好的習慣又是從小養成的。因此大家都會比較注重關鍵時期的內在培養。

重視素質提升

素質教育一直是在教育圈裡有爭議的話題,因為素質教育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但是我們會發現,家長們其實都不約而同得注重素質的教育。

小南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素質教育,只能叫興趣班!

而我們會發現,高知家長就非常重視孩子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教育的時候目標性就很強。

比如,彈鋼琴,有三類家長:

1、為了考級。家長巴不得孩子很小就能九級十級的,目標性極強;2、為了放鬆。這類家長非常多,很多時候孩子能彈個曲就可以了,出去玩的時候能表演一下就算沒白學了。更可怕的是,我們碰到過一個家長選的老師過度「隨性」了,孩子的手型極度不規範,差點手骨畸形了。3、為了素質提升。家長就不會太在意結果,而更重視過程。要求每次彈的時候能足夠專注,碰到苦難的時候不放棄。

高知媽媽們屬於第三類的會多一些,因為媽媽們知道,未來人生道路上會有很多挫折和困難。人生能走多遠,很重要的一點是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

孩子成長的道路,很長很長。

因此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效規劃好每個階段的目標,將有利孩子未來成長。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食堂曝光後,家長怒:咱差的是錢嗎?孩子哭:差的是分!
    可以這樣說,清華北大在很多人的眼裡只是夢,而在有些人的眼裡那不是夢,並且很真實。很多家長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考進清華北大,但是99%的家長都沒如願。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面對清華北大,很多人都努力了,也釋懷了!但是最近清華北大食堂曝光後,家長再次怒了:咱差的是錢嗎?孩子哭:差的是分!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去看看清華北大的食堂有什麼爭議吧!
  • 那些選擇去當中學老師的北大、清華的博士、碩士,究竟在想什麼
    從985大學的碩士到清華、北大的碩士,今年更是有本科、碩士、博士後都在清華就讀的高材生,去杭州的民辦初中當了老師。博士後,這已經碰到了學歷的天花板。很多人認為名校的碩士、博士,一路走來殊為不易,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學習了那麼長時間,理應去搞科研,為社會創造價值,或者去大企業從事高薪工作。去中學教書實在是太屈才了。
  • 考入清華、北大的那些學霸,到底是拼實力,還是拼家長?
    趙啟琛在總結自己逆襲時的經驗時說,要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首先要跟上老師的步伐,在高考複習時,合理規劃時間,把高考這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專題,比如7天複習好語文的字音字形,3天複習數學的排列組合,對自己的缺點、易錯點,針對性訓練,確保複習質量。
  • 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
    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人中龍鳳,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然而,考上清華北大不等於進了保險箱,可以高枕無憂。每年都有極少數學生因各種原因被清華北大勸退,讓人震驚和惋惜。那麼,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沒有了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個別學神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奮鬥的目標,沉迷遊戲,從而荒廢學業。不過,學神終究是學神,被學校退學後第二年重新參加高考考回清華北大。常書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5年,常書傑以總分690分奪得鍾祥市理科狀元、湖北省第8名,被北大錄取,並獲得北大新生獎學金中的高通獎。進入北大後,常書傑沉迷遊戲,經常逃課,導致多門功課掛科。
  • 「最牛高考縣」家長扎堆燒香許願,不少人一張口就是清華北大
    高考第一天,不僅考生忙碌,家長也沒閒著。位於河南省鄲城縣的「王子升仙亭」,凌晨5點就迎來了燒香祈福的考生家長。他們拿著2米多高的「金榜題名」香,雙膝跪地虔誠祈禱。令人驚訝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長許下了相同的心願,都在期盼孩子能考上清華或者北大。
  • 清華北大公布兩份學生名單,引發全國關注,尤其是學霸家長
    綜合兩所高校的初審通過人數,錢報記者統計了排名前10的高中——受清華北大青睞的高中生的10個集中地,依次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62人)、長郡中學(55人)、衡水第一中學(54人)、北京市十一學校(48人),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45
  • 清華和北大的夥食怎麼樣?看看他們的食堂,不愧是中國頂尖學府!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說,學校食堂的飯雖然說沒有那麼可口,畢竟是因為地域的差距,但是至少學校食堂裡面飯菜的乾淨程度比一些外賣是好太多了的。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當初高考的時候要是多考幾分上一個好點的大學夥食,那可就不一樣了。
  • 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想找北大清華的學生
    報導大意是說,現在的985或北大清華的畢業生,開始出現一種傾向,只在同級別學校裡找對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越來越多的,不時上個熱搜的所謂「辱x」外,其實讓個人感受到羞辱感的,無非來自兩件事:求職與相親。北大清華只想找北大清華,或者985隻想找985,對很多人來說,難免引來「被ru感」:他們看不起人。
  • 「村辦養老院」吸引「高知老人」 清華老教授:像到了託兒所
    僅僅體驗了三天,謝文蕙老人便拍了板:就在這裡養老了。87歲的謝老是清華經管學院的退休教授,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是梁思成大師的弟子。畢業後,謝老留校工作,1956年調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1970年回到清華。清華設立經濟管理工程系,謝老是創系元老之一,著名的《城市經濟學》就是她的著作。「我們那一代人都講為國家做貢獻,對生活的要求不高。」謝老一直以自己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大學生為榮,凡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 北京高分生六成出自高知家庭 半數父母籍貫不同
    家庭出身  ●關鍵詞:父母學歷和職業  六成被調查高分生出自高知家庭  在對高分生父母學歷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超過六成的高分考生出自高知家庭。  在被調查的高分考生中,近四成來自公務員家庭,近三成來自教師家庭。
  • 淺談清華北大畢業生進街道辦
    「只要考上清華北大,走天下都不怕」。然而最近有一條新聞顯示,浙江杭州餘杭區一則公務員招錄,名單裡有48個清華北大畢業生。令人驚訝的是,竟然還有地球物理學博士也去了街道辦。讓人感到疑惑,為何會如此?一.學歷通貨膨脹學歷通貨膨脹,是指隨著越來越多人獲得更高的學歷之後,工作要求也會跟著增加。
  • 個人暑假參觀北大清華需網上預約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小程序截圖,目前清華已開放周末參觀預約,北京大學尚未開通今年暑假的校園參觀預約。公眾可通過「參觀北大」、「參觀清華」微信小程序提前七天網上預約;預約均需實名認證暑期來臨,到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成為不少家長的選項。
  • 北大清華憑什麼成為熱門旅遊區?
    暑假到了,家長們該帶著孩子去旅遊了。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旅遊景點外,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些比較「特殊」的旅遊區:據中國江蘇網訊,《2018畢業生探訪高校排行榜》已於近日出爐。在這張榜單上,成為熱門旅遊點的國內大學除了廈門大學和香港大學外,清華北大的排名也很高。
  • 看了清華北大的夥食,才知道5元吃飽10元吃好不是夢
    能考入清華北大是多少學生和家長的期望,能在大學食堂吃到美味又便宜的飯菜是多少學子和家長的願望,今天走進清華北大的食堂一起去看看,看了清華北大的夥食,才知道5元吃飽10元吃好,這不是夢。圖為清華其中的一個食堂,三層樓,清華有很多餐廳。圖文清華食堂的部分菜品和價格,如果你喜歡吃素菜,其實5元不僅能吃飽也能吃好,素菜3元一份,2.5元一份,再來個湯來個饅頭,5元吃飽吃好不是夢。肉菜價格也不貴,喜歡吃肉的同學們也是很有福的,6元一份,價格實在是便宜。而且看著樣式很多。
  • 暑期清華北大遊客超43萬|做個好家長,讓孩子不只是當名校遊客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共有43萬餘名遊客到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觀光遊覽,人數創歷史新高。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兩所國內頂級學府,希望「沾沾靈氣」,讓孩子以後也能學業有成。  只是隨著開學季的到來,當北大清華真正的學霸們「王者歸來」,遊客們只能悻悻離開。不難理解遊客紛至沓來高校遊的熱情,只是學校不是景點,是屬於學子們的學習殿堂。想要天天感受百年名校的靈氣,除非你是這裡的學生。
  • 7年了,贏了清華,獲丘成桐數學競賽6塊金牌的北大天才,如今怎樣
    在北大這所中國頂尖學府,曾走出過無數優秀的人才,如鄧稼先、錢三強、楊振寧等都是北大畢業。尤其是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一直是個奇蹟存在的地方,也是天才、怪才匯集的地方。在這裡齊聚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尖子和幾乎所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得主,例如:惲之瑋、張偉、許晨陽、朱歆文等,現在已經是數學界非常出色的大家。
  • 北京市大學綜合實力排名,清華北大實至名歸,北師大排名讓人意外
    位於北京的大學綜合實力排名來了,清華北大實至名歸,北師大出人意料:清華北大實至名歸,分別位於第1名和第2名說起來能夠代表國內高等院校最高水準的高校,不外乎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News版的排名中,清華排在北大的前面,位於榜首,北大則緊隨其後排在了第二位。在學科評估中,清華北大的表現當然也是非常亮眼的。清華有37個學科為A類,21個學科為A+。北大則有35個學科為A類,21個學科為A+類。在學科評估結果上,也是清華略勝一籌。
  • 暑期臨近北大清華等名校門前 黃牛忙攬客兜售紀念品
    北大東門外遊客扎堆   暑期臨近,北大清華等名校的門前已經熱鬧起來。不少心急的家長帶孩子到北大清華等高校參觀,讓孩子提前接受「薰陶」。   清華牆外   「在校生」先講故事後賣貨   清華大學門前的「商機」也不少。校園的圍牆外,幾個青年男女把背包掛在胸前,慢步走在遊客當中,並不時和遊人們攀談,「孩子多大啦,以後是不是也想考我們清華呀?」聊天的對象都是孩子家長,記者發現,「我們清華」幾個字中,「我們」被反覆強調著。
  • 龍泉寺5大高僧:3個清華1個北大,還有1個中科院,現狀如何?
    龍泉寺5大高僧:3個清華1個北大,還有1個中科院,現狀如何?龍泉寺是我國一所比較特殊的寺廟,與「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不同,龍泉寺是以高學歷、高科技、高素質聞名天下。龍泉寺僧人學歷高得離譜,北大、清華、北理工、中科院的博士、碩士、本科並不少,被稱之為「小北大清華」。
  • 北京清華北大研學旅行後的感受和收穫!
    北京清華北大研學旅行後的感受和收穫!中小學生來北京參加研學旅行,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基本上都是必須去的,北大、清華一個集夢想與榜樣一體的地方,一個能夠激發學習核心驅動力的地方。通過參觀、體驗、學習,讓每位學員在完成多元化任務和研學報告的同時,從不同層面感受大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