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如果你眼裡揉不得一粒沙,視覺需要1天86400秒保持愉悅,走在香港街頭可要小心了。在這塊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地上,轉個路口就能遇見「驚喜」。比如,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築,好像都插上了歡脫的翅膀。
#The St. Regis酒店(瑞吉酒店)
📍灣仔港灣徑1號
異形指數:🌟
這棟遠遠望去bulingbuling,還有幾分藝術氣息的建築居然是一家純正的酒店你敢信?沒錯,它就是今年4月初剛剛落戶香港的「The St. Regis」瑞吉酒店。
△Credit:@tamaidan
不愧是亞洲著名設計師傅厚民的心血,這座大樓渾身上下都散發著輕奢優雅,估計很多人都是奔著它能將維港盡收眼底的超大玻璃窗而來。
△Credit:@mike_mehk
它外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鑽石,一塊塊精妙的多面稜鏡就像組成一根寶石柱,一束光在它面前,估計都能折成800份,尤其到了夜晚,更像身披一層夢幻金紗。
△Credit:@urban.cyclops
不過,望著酒店表層那一條條隨意排布的銀色凸起裝飾物,不由讓人心中嘀咕:到底是2還是5?是6還是9?是8還是S ?
△Credit:@javan
究竟是什麼形狀見仁見智,這大概就是瑞吉酒店給所有人埋下的彩蛋吧。
# 中銀大廈
📍香港島中環花園道1號
異形指數:🌟🌟
如果要說外觀和內部構造最有反差萌的建築,中銀大廈一定能擁有姓名。畢竟,它的出現預示著不對稱建築美學的時代已經到來。
△Credit:@obnauynil
它是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大師的傑作,直到現在仍然是香港排名第四,世界排名第五十的摩天大樓。拋開中銀大廈315米的傲人身姿,它獨特的設計無時無刻不讓人想要奉上膝蓋。
△Credit:@krisadanin88
竹子是這個設計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中銀大廈軀幹上的菱形紋路代表的就是竹子的生長方式,象徵生機茁壯、節節向上。不過奇妙的是,它的稜柱結構看似簡單明了,實際複雜多變。
△Credit:@huangyi.c
從建築物外部角度看,很難一次看出它的規則,而是像水晶般有多個不規則的反射面。而大廈的三角柱身,在陽光下呈現不同的空間感,恰好體現了貝聿銘的設計名言:「讓光線來作設計」。
△Credit:@mr.dr3w
可以說摩天樓在外形上玩造型是從中銀開始的,即使到現在,香港也很少有比中銀大樓玩得更出挑的建築。
#力寶中心
📍香港島中西區金鐘道89號
異形指數:🌟🌟🌟
接下來登場的力寶中心 是中環區重要地標,也是美國現代派建築師Paul Rudolph的創意之作。
△Credit:@perryippi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樓表面凹凸不平的異形構造,估計也是讓強迫症最想手動「按」回去的部分。
△Credit:@phaze_2
雖然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但它的奇特之處卻蘊含了設計師心中的建築美學:平臺和兩幢八角形大廈組成標準雙子塔式結構,極具對稱美感。
△Credit:@dp.imn
八角形外牆也被劃分為三段,以特有的圖形規律性構圖,變相使一些樓層外凸,一些內凹,外凸的部分有一種懸於大廈之外的既視感,充滿想像空間,也給了它10000種可能。
△Credit:@cornfee
不少攝影愛好者都會特意前來留下力寶中心與四周互構的奇景,如果有機會來的話別忘記打個卡~
#戲曲中心
📍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88號
異形指數:🌟🌟🌟🌟
接下來這座建築,相信熟悉香港的小夥伴看局部應該就能猜出來吧?鏘鏘~它就是西九文化區第一座落成的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
△Credit:@travelnphoto
它處於廣東道、柯士甸道交界,連接高鐵總站出口,總之就是四通八達,怎麼都能過來。中心大門設計好像舞臺拉開帷幕,上來就給人一種好戲開始的期待。
△Credit:@iammschickenwing
異形的外觀設計也別樹一格,以一盞中國彩燈為概念,加上銀色流線型外牆的設計,既凸顯出古典藝術還和現代元素結合,玩了一把中西碰撞,為戲曲打造了一個富有時代感的新形象。
△Credit:@jrpb_archi
特殊的外牆形狀設計很未來,簡直科幻大片既視感。金屬捲曲片既像波紋蕩漾,盯久了似乎真能流動。
△Credit:@food.traveldiary
又像數萬片排列整齊的銀色葉片,看一眼暑氣就能消下一大半。
# 香港西九龍站
📍香港油尖旺區連翔道、柯士甸道西、匯民道、佐敦道交界
異形指數:🌟🌟🌟🌟🌟
強迫指數5顆星的香港西九龍站,恰好就在戲曲中心附近。至於為什麼給它的異形指數打🌟🌟🌟🌟🌟?大家瞧瞧這張圖就知道了:
△Credit:@piikco.stayasia
這難道真的不是有座建築在夏天熱彎了嘛,好想上去扶一把啊。
然鵝白天看它依舊還是這幅樣子,讓人對這造型確實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這是設計師Andrew Bromberg的有意而為之的創意。
△Credit:@kaku540678
香港西九龍站指向天空的屋頂結構,是一個45米長的挑高造型,延伸方向直指香港中環天際線和太平山頂。
且它位於維港附近的顯要地塊,這簡直就是赤裸裸地「勾引」大家登上去欣賞美景嘛。
△Credit:@kaku540678
和以上的建築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的來頭也不小:不僅是通往內陸的新新代表之一,而且還是香港一個極具歸屬感的地標。
下次從大陸往返香港,可以考慮坐坐看,簡直方便到飛起。
△Credit:@luca_leung
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聲明:觀點及內容僅代表原文出處,不代表香港通平臺立場。如內容版權及觀點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儘快聯絡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聯繫方式:hkknowing@qq.com
讓你成為通曉香港的人
最受華人歡迎的香港資訊平臺
搜羅香港萬象,只為精彩呈現!
知曉香港事,關注香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