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公園,每次來這裡,我都會誇這個名字,我習慣叫它Queen Park。或許是因為皇后樂隊,在這裡吃飯,會讓我覺得很搖滾…
今天我們來這裡,要去搞一家雞店。
雞飯,在海南話裡叫做「guail bbuil」(雞糒),是正宗的叫法。海南雞飯起源於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據說,後來歷經演變, 海南雞飯以新加坡的最為正宗。去新加坡玩的時候,特地暴走到唐人街的麥士威路美食中心,排隊買了當地最火爆的天天海南雞飯,一口夾雜著雞油的白切雞入口,伴一勺雞油飯入口,整個口腔翻滾著無盡的雞香,這時候再喝一口冰涼的甘蔗水,口腔又仿佛從爆炸中恢復了平靜,那體驗絕無僅有…
來到門口看扁「六金海南雞飯」,單看這塊扁,我就覺得這家店很表裡如一。六個金色的大字,不愧是六金!夠六,夠金。
進門左手邊是一個海報牆,掛著老年間的舊海報,透露出一絲復古設定...
菜單則在右邊的牆上,綠底紅牌,扁平化設計...
正前方,是雞臺,兩排雞整齊排列,一排白雞,一排油雞,油雞像是曬了日光浴的白雞...
先試白雞,雞用的是半年生廣東清遠雞,雞骨髓偶爾帶一絲血,雞骨處的肉則成桃紅色,保留了更多雞的鮮嫩,肉質緊實而不柴,雞皮光滑而不松,肉與皮之間還有一層若有若無的膠質,在你咬下去的瞬間,膠質將隨機的擠壓縫隙中的雞油,偶爾在你的口腔中噴射狀,好雞...
油雞,由於表層用醬汁處理過,顏色看起來更加誘人,但不知為何,我更偏愛白雞,它更像一個白衣飄飄的少雞...
蝦仁滑蛋,蛋皮包裹著蝦仁、蔥花和未融化的蛋液,清新美好...
雞絲銀芽,每一根豆芽都飽含湯汁,食材的味覺分明而融合...
醬油拌飯,精選香米,先翻炒,而後加入雞油、雞湯蒸,蒸熟的雞飯吸取了精華,顆顆分明,晶瑩剔透,每一顆米粒都包過漿似的。吃這碗看似簡單,但仔細推敲也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大約可以一飯三吃:先吃雞,偶爾吃一口米飯,感受雞肉與米飯的香味融合;後吃菜,感受蔬菜、雞汁與雞飯的融合;最後醬油拌飯,秘制醬油、薑蓉、辣椒蓉按照2:1:1的的比例調和,可以沾雞,亦是拌飯的絕配。單獨誇下這醬油,一吃就感覺包含秘籍,汁液濃稠,深邃而悠遠,或許是我吃過印象最深刻的醬油,我也領教了醬油拌飯的真功夫...
六金海南雞飯,每天只賣66隻雞,如果你能吃到,那便是一種緣分...
回憶起和海南雞飯的緣分,第一次吃它是我某個暑假去海南玩,兩個在海南的大學同學接待我帶我去的,驤驤和阿菊,他們是情侶。很多年過去了,我還依稀的當我看到端上來的帶著幾根毛的文昌雞,我問阿菊:「這東西有毛怎麼吃?」,驤驤問:「沒毛怎麼吃?」,我們都笑了。很多年過去了,我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各種美食,明白了世界的豐富,美食的多元,沒有好壞,只有是否適合,也還記得我們的對話和那隻雞。後來,驤驤和阿菊沒有在一起…
【六金海南雞飯】武林路277號皇后公園內
註:部分信息源於網絡
關注公眾號可獲取更新推送,下面整理了一些過往的文章,可以進入公眾號,回複數字編號獲取:
20:《半年杭州top10餐廳大橫評》(精選集)
1:《一瓜子一世界》(幾年間的旅行視頻剪的宣傳片,必看)
3:《印度回憶錄》(關於那不可思議的印度)
5:《杭州最牛逼的拉麵館》(記得問候旁邊收停車費的大叔)
7:《杭城姑娘密度最高的私廚》(一家我吐血推薦的私廚)
8:《什麼?榴槤烤大腸!》(最重口的小清新餐廳)
10:《十年老店伊斯蘭擼串餐廳》(還有我吃過最棒的抓飯)
11:《杭州最牛逼的杭幫菜餐廳》(四季金沙,你值得擁有)
12:《他曾是梅豔芳封面髮型師 他給杭州帶來了東莞第一雞》
15:《杭州竟有米其林3星餐廳?》(夢幻的黑松露披薩)
16:《12年燒烤老店 老老燒烤》(扇貝燒烤界的老炮兒)
18:《城西七條魚刺身蓋飯》(一碗海鮮蓋飯徵服你)
19:《隱秘的胡慶餘堂藥膳》(打著養生的名義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