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方「五眼聯盟」中的一分子,澳大利亞近些年正在變得越來越偏執,義無反顧的跟著美國走上了「抗中之路」,完全不顧中澳之間難能可貴的經貿關係,肆無忌憚的操弄反中議題,給中澳兩國未來前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再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發,各國之間的空航往來近乎完全切斷,雖然目前疫情有了一定緩和,但是短期內根本無法恢復到正常時期的水平,這無疑給澳大利亞這個依賴國際教育、旅遊觀光的大洋洲島國造成了劇烈衝擊。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報導稱,過去每年2月份都是中國遊客來澳大利亞消費的黃金時期,春節長假使得中國遊客有足夠的閒暇時間來到澳大利亞度假。但就在去年的春節黃金期被病毒阻擋之後,今年的春節海外度假期中國遊客將繼續缺席。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澳大利亞的各大零售商和酒店業,因為今年再次失去中國遊客,其損失將達到14億澳元(約70億元),而連帶著其它依靠零售、旅遊來生存的產業也都將遭受衝擊,可以說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事實上,澳大利亞國內的專家學者要更加悲觀,因為失去了數十萬具有高消費力的中國遊客,澳大利亞幾乎各大消費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以至於現在很多澳大利亞零售商哀嚎損失慘重的同時,不得不轉戰電商平臺,直接在中國電商平臺上擺貨,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彌補一部分損失,幫助他們安穩的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但是這些澳洲商界的自救手段最終能否見效,目前來看只能說作用不大,因為中澳之間的緊張局勢,遠不是用疫情就可以完全概括的。疫情固然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但是澳大利亞資源充當美國在亞洲的馬前卒,時刻高舉著「抗中大旗」,完全不顧及中澳之間來之不易的經貿關係,甚至願意將美國利益置於本國利益之上,這種歇斯底裡的做法如今正在反噬澳大利亞自身。
而且更加令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就在中澳經濟亮起紅燈,澳大利亞以往對華銷售的大宗商品市場份額,開始逐漸被西方盟友蠶食之後,澳大利亞仍舊沒有對此進行過深刻反思,反而一再叫囂他們可以找到替代市場來填補損失,卻看不到疫情的結束還遙遙無期。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奉勸澳大利亞還是早日回頭,畢竟對於資源出口型的澳大利亞而言,在買賣市場上終究還是佔據著弱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