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炒信」擾亂市場 刷出來的店真值得去嗎?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些在網絡交易平臺上評分高的商家未必名副其實——

刷出來的店,真值得去嗎?

周五下午,小馬在結束工作之後約著幾位朋友去一家西餐廳相聚,主要是看中這家西餐廳在某點評APP上的評分不錯,還有幾道自己喜歡的菜餚。可沒想到,這次體驗並不好。

他們發現這家餐廳並不像APP上說得那樣門庭若市,幾道推薦菜餚也並不可口。除了服務尚可,這家餐廳與點評APP上的描述相去甚遠,名不副實。小馬感覺被點評APP騙了,「再也不來這家店了。」

和小馬有同樣經歷的人並不少。確實,偌大的城市,想找一家有特色的店鋪有如大海撈針。點評APP應運而生,通過用戶提供內容讓一些未被發掘的優質店鋪為更多的人熟知。但這也為刷單提供了操作空間,原本是用戶體驗分享的空間,結果成為店鋪公關和營銷的地盤,甚至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用戶越來越難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而在電商領域,此種現象更為普遍。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

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

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保險起見,小楊還讓成都當地的朋友推薦了一些餐廳。

「朋友推薦的餐廳在點評網站的評分不是很高。」可一對比,小楊起了疑。在成都期間,小楊既去了網上推薦的幾家餐廳,也去了朋友推薦的。「網上推薦的可信度只能到50%,有的確實不錯,但有些真不怎麼樣。不過朋友推薦的都很不錯。」

為什麼品質不高的餐廳反而有高評分?這就不得不說說「刷單炒信」。

「刷單炒信」是指在網絡交易平臺上通過刷單方式炒作商家信用的行為。這其中有正向和反向兩種。正向就是通過刷單來將自家信用和美譽提升,而反向則是來降低競爭商家的信用和美譽度。

伴隨電商的發展,「刷單炒信」逐漸有了產業鏈。某些商家為了在平臺競爭中獲得優勢,僱傭水軍刷單提升自己的信譽和市場競爭力或者刷差評打擊競爭對手。「刷單炒信」甚至成為一種兼職方式在微博、朋友圈、QQ群裡進行傳播招聘。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懷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電子商務領域中的商家刷評本質上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違規行為,通過虛構交易,不正當獲取商品銷量、好評量等行為,進而提升經營者信用。「『刷單炒信』行為不當地提升商品的評價,直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等權益。」廖懷學說。

如今,「刷單炒信」已經給商家和消費者利益帶來了嚴重的損害。一些沒有刷單的優質商家,因為信用度不高而無法獲得更高的知名度,這種現象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消費者也無法購買到真正優質的商品或者服務。

「專業化」程度令人瞠目

在電商等網際網路平臺方興未艾之時,用戶提供的評價信息是判斷一種商品或者服務的重要來源。如今,當人們在看到眾多好評的第一反應卻往往變為「不會是假的吧?」

最初,刷單依靠的是直接登錄帳號刷單,多註冊幾個帳號,直接針對某個店鋪或者網頁刷評,這種模式直接但隱蔽性差;再就是通過「人肉模式」進行刷單,在各個刷單群發布需求,各群接到需求後組織人去刷;到現在,利用一些自動化的集成技術,可以實現一臺電腦控制多個手機、多個帳號刷單,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成本,同時大幅提高了效率。

不僅如此,經過多年發展,「刷單炒信」已經形成了清晰的產業鏈,「專業化」程度令人咋舌。

具體而言,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遊三個部分。上遊是利用開發者提供的改機工具、代理IP等自動化工具以及買到的黑手機卡,批量註冊並控制各類網際網路平臺帳號;在中遊,帳號商人為刷單代理提供各類帳號;到了下遊,即各種代理為不同對象提供的特定刷單服務,包括提高信譽度、閱讀點讚、評論回復、提高粉絲量等,不同服務都有相應的收費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刷單還可以「私人定製」,根據不同平臺反刷量的技術措施制定具體解決方案,並根據方案的難易程度收取不同費用。

以直播為例。近年來,直播帶貨發展迅猛,一些知名主播帶貨能力讓人瞠目,幾萬件商品只需要短短幾秒鐘就可以一售而光。然而隨著數據的披露,「刷單炒信」的現象在直播中也屢見不鮮。動輒號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在線觀看人數其中有著大量水分,其中很多都是花錢買來的刷單和刷量的人數。而在一些微信群中,需要多少人數是明碼標價。

「『刷單炒信』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廖懷學表示,商品的信用評價是電子商務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的關鍵,經營者通過「刷單炒信」的不正當手段最終達到了虛假宣傳的目的,減少了其他經營者的交易機會,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商業權益和合法利益。

消費者不要「忍氣吞聲」

7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釐清有關主體法律責任,嚴格規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刷單炒信」就屬於要被查處的營銷違法行為之一。

近年來,伴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壯大,相關法律法規也在加緊制定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刷單炒信」則是法律監管的重中之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多部法律針對「刷單炒信」都有相應的處罰條款。

對立法機構來說,要堅持繼續完善完備對於「刷單炒信」等不正當違法營銷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爭取做到與時俱進,不留死角,在法律法規層面不為這些違法行為留餘地。

有法可依,還要執法必嚴。「行政監管機關應當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豐富監管措施,建立『炒信黑名單』制度。」廖懷學表示。他還建議對「刷單炒信」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定期及時向社會公布,讓大眾知曉,提高其違法成本。

在治理「刷單炒信」過程中,電子商務平臺要擔負起有效的主體責任,對平臺內的商家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各種方式手段杜絕「刷單炒信」現象的出現。「電子商務平臺應當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對『刷單炒信』行為進行檢查監控,保證平臺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可靠的交易環境和交易服務,維護網絡交易秩序。」廖懷學說。

專家認為,無論是平臺上的商家還是線下實體店,都應樹立誠實守信經營的意識和理念,不要貪圖小便宜,走歪門邪道,而忽視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正途。對於商家,信譽和美譽的積累最根本的是靠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而不是營銷的方式和手段。

最關鍵的是消費者個人,在採訪中許多消費者表示由於追究困難等因素,導致在被「忽悠」之後不去追責,而是選擇「忍氣吞聲」,造成那些「刷單炒信」的商家更加肆無忌憚。

「我其實有過許多次這種被『忽悠』的經歷,但是都沒有去追究,只是告訴自己和周圍朋友不要再被『忽悠』,下次我要用各種方法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來跟這種行為作鬥爭,不能讓它欺騙更多的人。」小楊告訴記者。

延伸閱讀

從保護消費者權益角度看「刷單炒信」

商家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為了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使其更好地行使自主選擇和公平交易等權利。《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的信息披露義務,要求全面、真實、準確、及時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禁止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違法後果

● 行政處罰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 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電子商務法》第八十六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及《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經營者予以行政處罰的,應當記入經營者的信用檔案,並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及時向社會公布。企業應當依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行政處罰信息。

消費者權利救濟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十六條規定,經營者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屬於欺詐行為。

● 請求撤銷權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百五十七條和《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消費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的,受欺詐的消費者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合同被撤銷後,消費者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欺詐方應當賠償消費者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 三倍損害賠償請求權

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五十五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資料來源:《「刷單炒信」的全方位法律解讀》

相關焦點

  • 刷出來的店 真值得去嗎?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
  • 刷出來的店,真值得去嗎?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
  • 刷單炒信專業化、擾亂市場,這些手段要知道!
    好評如潮,體驗超差、刷單炒信擾亂市場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這種現象,去了一家評價很好的餐廳,卻發現可能沒有那麼好吃,服務體驗也沒那麼好,平臺上好評如潮的商品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刷出來的店 真值得去嗎?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
  • 網絡交易平臺上評分高的店,真值得去嗎?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
  • 揭網店刷單炒信灰色產業鏈:100元差評就可改好評
    ­  朱慧卿繪(人民視覺)­  刷單炒信誤導消費,網購評價亟待治理­  網評好與差,買家敢信嗎?(走轉改·一線調查)­  來源:人民日報­  王 珂 王子堯­  核心閱讀­  日前,全國首例個人通過創建平臺、組織會員刷單炒信並從中牟利而獲罪的案件,在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能夠為消費者消費決策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的網購評價,卻被有些賣家惡意操縱,嚴重破壞了網購信用體系。網購評價中有哪些貓膩?消費者對網購中的好評差評如何看待?
  • 調查:網店刷單炒信誤導消費 虛假評價背後有套路
    調查:網店刷單炒信誤導消費 虛假評價背後有套路 原標題:   朱慧卿繪(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日前,全國首例個人通過創建平臺、組織會員刷單炒信並從中牟利而獲罪的案件,在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
  • 兼職刷單賺零花錢? 違法,還可能被「涮」
    「想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賺錢嗎?誠邀您兼職刷單,按條結算,日入百元不封頂」…… 類似這樣宣稱「工作輕鬆,報酬豐厚」的兼職廣告在網上隨處可見。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家庭主婦、年輕人等紛紛加入刷單大軍。法律專家表示,刷單是違法行為,如因刷單造成消費者損失,刷客還負有連帶賠償等法律責任,甚至有可能構成共同犯罪。
  • 北大發布跨境電商黑灰產治理報告:刷單炒信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李洪鵬報告對包括刷單炒信、卡商號商、惡意營銷外掛、空包快遞、職業差評師、「薅羊毛」、惡意插件等在內的網絡黑灰產業鏈上、中、下遊行為進行了研究,總結相關行為形態和經典案例。例如,刷單炒信是指在電子商務領域及分享經濟領域以虛構交易、好評、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信用水平的行為。依據行為人主觀目的不同,刷單炒信可分為「正向」和「反向」。
  • 大學生兼職「刷單好評」、「網拍模特」真的靠譜嗎?
    在交了298元會費成為一名「網拍模特」後,她才發現,原來商家好評裡的大量「買家秀」,竟然是刷出來的。原來,這類所謂的「網拍模特」,其實幹的是「職業買家秀」的活兒,換句話說,她們都是假買家、真刷單的「五星好評」生產者。而她真正入行後才發現,「輕鬆掙錢」的夢想依舊遙不可及。網拍模特在商場拍攝。
  • 淘寶體系內假貨泛濫真相曝光:刷單屢禁不止?
    該公司負責人坦然表示公司裡有很多物流公司的底單可以填寫,即便是阿里的系統也無法進行識別,該負責人的表示意味深長:「你看刷單業務停止過嗎?」一名北京第三方刷單公司的老闆告訴騰訊科技,在他手裡大概有近萬名刷單者資源,每天流水超過百萬,純收入超過萬元。而據其介紹,在這個行業裡,他僅僅是一個「小玩家」。那麼這些淘寶甚至天貓賣家為何要付出如此多的利潤給刷單公司?
  • 淘寶單刷多了會封號嗎?
    淘寶如今的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所以,商家們很多時候都會同刷單的方式去補充銷量和提升數據,那在淘寶刷單,如果用淘寶小號刷多了會被封號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伙兒講下,關於刷單的內容。刷單量怎麼控制?首先要說,如果過量的刷單,對帳號肯定是有影響的,尤其是現在各大電商對刷單都查的非常嚴,不管是作為刷單者的買家,還是想要提高銷量的賣家來說,都是存在非常大的影響的,不過也有朋友經常刷單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只能說運氣確實好,最好是不要犯險。一旦被系統檢測出來有刷單的行為,輕則扣分,重則將會被封號處理,情節還是非常嚴重的。
  • 數據殺熟、刷單炒信、有償刪帖……執法檢查報告建議創新監管方式
    報告指出,數據殺熟、「直播帶貨」助力虛假宣傳、刷單炒信、有償刪帖等新問題層出不窮,建議創新監管方式,把握好支持創新發展和維護競爭秩序的平衡。報告指出,隨著網絡經濟快速發展,一些老問題在網際網路場景下花樣翻新且風險進一步放大,如少數網紅「直播帶貨」助力虛假宣傳、有的朋友圈成為假貨網絡購銷的新渠道、專業「水軍」帶節奏呈現組織化特徵等;新問題隱蔽複雜且層出不窮,如藉助技術手段,衍生出數據殺熟、騙取點擊、捆綁軟體等新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刷單炒信、競價排名等虛假宣傳行為花樣翻新,智慧財產權碰瓷、黑公關、有償刪帖等行為甚至形成黑灰產業
  • 「刷單」?蓋樓?信了你就被「涮」了
    雙十一馬上就到了最近你的微信是不是經常收到這樣的連結蓋樓嗎?互助嗎?▲實際上的蓋樓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蓋樓」這個活動開闢了新的賺錢渠道做起違法的事情最近,你可能還會收到很多簡訊類似「親,刷單嗎任務簡單,返XX元紅包」刷單常用套路Step1在最開始的時候,騙子會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讓「刷客」購買價格較低的商品,並會快速將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返還給「刷客」,贏得「刷客」的信任。
  • 記者兼職淘寶「刷單」:商家「雙11」刷單「最瘋狂」,因為平臺此時...
    群裡的這些刷單任務可信嗎?推薦人稱刷單「達到不同程度,都可以進很多群。」而新人群收到的商家名片「都是大群裡刷過的,有保障」,只是任務比較簡單,報酬也比較低。 這位主持稱自己在「IS語音」(一語音直播平臺)某頻道已幹了半年,手下有2萬刷手,這名主持人告訴記者,10月中旬他們曾給某大型電商的一家眼部按摩儀店4天內刷了5000單,至少90%都評價過了。記者轉而在這家電商平臺搜索該產品,顯示好評率100%、累積評價1萬多,這意味著將近一半的評價都是代刷出來的。
  • 快遞「刷單」再發酵 情節嚴重將取消營業資格
    快遞業刷單「重出江湖」  隨著三大快遞公司(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順豐速運)接連披露上市計劃,快遞行業越來越受到市場人士關心,再加上近期正值2016中國快遞行業(國際)發展大會召開期間,近期快遞業曝出的刷單一事就更受關注。
  • 網紅雪梨身陷刷單疑雲,日程表被曝光
    近日有一條關於雪梨直播時沒有關閉直播間話筒疑似刷單的對話被網友錄了下來,還意外曝光了雪梨的日程表,其中"刷單"一項被網友看到。從曝光的日程安排表上清晰的看到"準備刷單流程""刷單"等安排,這樣的信息迅速被網友們關注、轉發,認為雪梨原來是靠刷單才有的高銷量,也引發了大家對刷單的熱議。刷單從定義上講是一個電商衍生詞,即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排名和銷量獲取銷量及好評吸引顧客。
  • 淘寶店鋪大面積被封,史上最嚴打擊刷單來了
    前面這些沒有根據的推測,都是為了解決大家對現狀的疑惑:為什麼淘寶天貓又雙叒叕嚴查刷單了?而且這次下手明顯比之前狠,很多類目TOP店都直接被封!最誇張的是珠寶類目,爆出來的截圖顯示,TOP10店鋪被封的所剩無幾。
  • 揭秘淘寶「刷單軍團」 4種單 每單可賺2到30元
    隨著網購的發展,在淘寶網以及其他網絡交易平臺上,出現大量「刷單軍團」,人數少則數千人,多的可達上萬人。經過他們的「點擊」,虛擬出來的高銷量和「好評」出現在了一些網店的網頁上。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刷單軍團」組織嚴密,培訓嚴格,經其手「刷」出的銷量和「好評」以假亂真,同時以每單抽取佣金的形式斂財。
  • 刷單兼職騙局:動動手指就賺錢?「刷單兼職」靠譜嗎?
    這時,對方又出示了一個二維碼,蒙女士繼續去掃,結果銀行卡裡的2.7萬元立即被划走,為了能退回錢,著急的蒙女士又按照對方的要求,接連掃了幾個平臺的二維碼,錢沒退成,儲蓄卡、信用卡前後共被刷走了6萬多元。而南寧的黃女士下載了一款刷單App,對具體的網店進行「刷單」操作,每次需要自己先墊付訂單的錢,完成一次「刷單」任務,就能返還本金,並能掙到訂單額5%的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