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麵在北京的流行程度,從老北京關於炸醬麵的順口溜可見一斑:「青豆嘴兒、香椿芽兒,焯韭菜切成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狗牙蒜要掰兩瓣兒;豆芽菜,去掉根兒,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要切細絲兒;心裡美,切幾批兒,焯江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辣椒麻油淋一點兒,芥末潑到辣鼻眼兒。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麵碼兒。」
老北京炸醬麵
地道京味兒
1炸醬麵簡介
漢族麵食。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
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燒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有麵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麵」。
2炸醬麵的營養
炸醬主要原料是麵條(富強粉)、豬肉和蔬菜。麵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而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多放些蔬菜作為「面碼」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炸醬麵成為一種健康的飲食。否則鹽分多,纖維少,維生素C和鉀不足。醬本身含有較多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適合與麵粉搭配。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所以在做炸醬麵的時候要避免使用上述原料。此外,食用以豬肉為原料的炸醬麵後不宜喝大量的水。
3炸醬麵的來歷
話說有明一代後半段,南方人朱櫪主導北京城,漸習北人風俗。甘陝晉魯各路商賈又開始在北京大行商肆。湯麵也被順勢帶進北京,不過仍舊屬於高檔食物,類似順風海鮮一類的規模。請注意,此處仍講的是湯麵。
翻過萬曆十五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農民軍進北京,靠的是什麼?靠速食麵。速食講究快,帶湯的吃起來自然不快。況且也沒有能力做出好吃的湯,沒有足夠的肉料麼。秦漢以下1600年裡,秦晉的農民,就是依靠日常食用乾麵條聊以度日,奉節過喜的,才有食簡易湯麵的機會。
清三代國泰民安,疆域無邊,北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東方之都。飲食文化同時也隨著牛毛般飛舞的八旗子弟的瘋漲興盛起來。不過,這種局面真正的蔓延,還是在乾隆之後國運漸衰之時顯現出來。看過電影《全聚德》的朋友一定對破落子弟爭食烤鴨為身份象徵的片段記憶猶新。那已經是100年前的事了。同期,更破落的貴族子弟吃什麼呢,答案便是:炸醬麵。
4炸醬麵的做法
食材:
麵條(中韭、買的現成壓好的)、豬前膀肉、黃豆醬、黃瓜、白菜、豆芽、胡蘿蔔、香菜、豆腐絲、白蘿蔔、黑豆苗、菠菜、球生菜、姜、蒜、蔥頭。
調料:
食用油、大料瓣、辣椒、胡椒粉、料酒、醬油、鹽、雞精、香油。
做法:
1、所有的蔬菜清洗乾淨,黃瓜、胡蘿蔔、白蘿蔔去皮,分別用擦絲器擦成絲,白菜順著切成條,
2、將白菜、胡蘿蔔絲、豆芽、或是菠菜段分別入開水鍋焯燙熟了,撈出備用。
3、豬前膀肉溫水清洗,切成小丁裝入容器裡,姜、蒜剁碎,放到肉丁裡,加料酒、醬油、胡椒粉、少許食用油抓拌勻了,醃漬一會,然後用粉芡再抓拌勻了備用蔥頭切小丁,(可以多切點)。
4、坐炒菜鍋於火上,放入適量多一些的食用油,放個大料瓣、辣椒爆香,放入肉丁翻炒,然後放入蔥頭丁翻炒,倒入料酒、醬油、黃豆醬翻炒,等到鍋中的醬由大泡轉小泡,(注意不要被燙到)放雞精、少許鹽,攪拌一下關火,淋點香油。
5、在炸醬的同時,坐煮飯鍋,添適量的水燒開,將麵條放入,用筷子攪一下麵條,蓋鍋蓋,注意此時很容易淤鍋,一看到麵條開鍋,立即轉小火煮3幾分鐘、將面撈出裝到大盤子或大海碗裡,放上菜碼,澆上炸好的面醬,拌勻了、開吃吧!
正宗老北京炸醬麵餐館推薦:
推薦一:一碗居
人氣最旺的炸醬麵連鎖店之一,在亞運村、方莊設有分店正規炸醬麵館中的炸醬麵每碗價格16元-20元不等,麵條淨重150克以上。夏季食用炸醬麵時,可吩咐「小二」將炸醬麵「過水」(即將麵條投入冷開水中浸透後瀝乾水)口感會更加緊實筋道。
推薦二:老北京炸醬麵大王
京味最濃的炸醬麵連鎖店之一,在崇文門、勁松、興隆街、雙秀、月壇北街、海澱圖書城設有分店。
推薦三:海碗居
成立最早的炸醬麵連鎖店之一,在增光路、牡丹園、甘家口設有分店。
明日20:30精彩預告--「天津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
編輯 | 小新
題圖 | 《老北京炸醬麵》劇照
本文由優米優選成員原創
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繫以獲得許可
▼
優米優選
<youmizhan>
投稿 24913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