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細數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時,除了大腦中閃過的一幀幀的畫面,還有什麼?是一摞一摞的書本,還是一把一把用過的筆芯?是一人多高的卷子,還是寫滿練習題的本子?
如果說學生時代花費最少的投資是什麼,很多人的腦海中首先顯現的可能是文具的影子。但實際上,文具也是很「燒錢」的,你有細數過你為文具花了多少錢嗎?
閨蜜的孩子剛上一年級,很是乖巧聽話,閨蜜大多時候都很安心。但是這些日子,閨蜜卻很是憂心,究其原因,竟然是孩子的文具太「燒錢」了。很多人聽到這話,可能都會覺得奇怪,畢竟文具的單價可是很低的。閨蜜列了一張清單,裡面細數了孩子開學伊始購買的文具,其中包括了10塊橡皮,20多支筆芯,還有3套尺子以及其他零零總總的文具。
其實,從本質上說,有些文具確實是很「燒錢」的,燒錢的原因大多不在質上,而是在量上。接下來,我們細數一下幾種在學生時代比較燒錢的文具吧!
3種學生時代很燒錢的文具!
首先,那一定就是橡皮了。按照一般消耗速度,一塊橡皮大概可以用一個月,甚至是一個學期,當然,學習美術的孩子除外。但在學生時代,大多數人幾天就要進行橡皮的「更新」,甚至有的孩子一天就要換一塊。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相同的困惑,每當孩子放學回家,文具盒中都很難見到橡皮的影子。
即使是很珍愛文具的孩子,也常常由於文具小小的個頭,丟失它的方向。橡皮很小,很容易就藏匿於桌邊的角角落落,很容易被其他孩子不小心「收入囊中」,很容易在書本之間丟失蹤跡。一旦橡皮不見了蹤影,那麼必然就要再買一個。
其次,服務於各種作業的筆芯。寫作業,用筆;演算,用筆;寫作文,用筆。在學校,各種「活動」基本上都離不開筆芯。很多人在畢業之後,為了留著回憶,把一箱子用過的筆芯當成寶貝。沒錯,就是一箱子。隨著年齡的增大,課業也會越來越繁重,動筆的機會就越來越多。
看著曾經寫過的一沓沓的卷子,就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筆芯用得那麼快。當然除了正常「死亡」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會發生,例如:掉到地上、斷油了、丟了、不出水了等等,更新換代的速度就更快了。
除此之外,各科的作業本。學生時代,必然離不開數學的摧殘,離不開各種計算、演算的「洗腦」,而計算需要的工具,除了筆之外,就是草稿紙了。當沒有草稿紙的時候,你的第一個目標是什麼?必然是各科的作業本了。一次計算一張作業紙,長此以往,一張一張,作業本就不復存在了。
文具如何才能不「燒錢」?
其一,學會課桌整理。孩子文具換代快的一大原因,就是丟東西;而丟東西的一大原因,就是整理不當。孩子應當學會課桌整理,把各種文具分開放置,各種課本按類歸置,做到有條理。當用過文具、書本之後,就要放在原來的地方,這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丟東西的情況。
其二,做好個人歸納。家長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自我歸納的能力,讓孩子整理自己的東西,讓他們對放置物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比如:晚上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等等。在家長長期有意識的培養之下,孩子的歸納能力就會有所提高,文具壽命也會增長。
總而言之,文具「燒錢」在學生時代是很正常的,追根究底,就是孩子的習慣差的原因。為了讓文具的壽命增長,家長要仔細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整理能力,讓文具陪伴孩子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