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文化用品店裡擺放著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的文具,不禁開始羨慕現在的孩子們,就連文具都做得這麼漂亮了,如果能擁有一份這樣的學習用品文具,那一定會倍加珍惜。但是家長卻在感嘆,買文具真的很費錢,有些文具買多少都不夠,家長不是在給孩子買文具,就是在去往買文具的路上。
其實最費錢的文具並不是那些單價很貴的,而是那些雖然不貴,但是無論買多少都不夠的文具,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最費錢的文具呢?
上小學後有一件神聖而又榮譽的事情,那就是可以加入少先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了,成為少先隊員後每天都需要佩戴紅領巾,所以,每天穿好衣服出門前找紅領巾就成為了一項「全家運動」,有時經過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後,沙發縫隙、鞋櫃下邊、衣櫃角落總有能找到的地方,而有時即使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後,也依然沒有蹤影。所以紅領巾也就成為了「批量」採購的目標。
對於理科生來說,草稿紙是必備品,大量的計算全靠它,有些同學喜歡省事,找一些用完的作業本將反面用來作為草稿紙用,有些同學則是隨手拿來一張紙便開始在上邊寫寫畫畫,這樣做的弊端就是,總會在你幸苦計算完答案後,轉頭回來發現答案「不見了」,因為草稿紙太亂了,早已不知道寫在了哪一張上邊,所以乾淨整潔的專用草稿紙就成了學生們的必需品。
從小學起鉛筆盒中就總會有幾支永遠處於斷裂的鉛筆,無論晚上家長給削好幾支,第二天都會所剩無幾。開始用到鋼筆或者中性筆後,只要有用到筆的時候,就總會發現有「罷工」的筆芯,不是寫不出字,就是出水不暢,再或者就是筆尖圓珠丟了,總之就是想要找到一個正常好用的筆實在是太難了。
作為費錢文具的榜首,橡皮可以蟬聯冠軍,總是前一秒還在書桌上,後一秒就可以消失不見,快到讓你覺得自己出現了幻覺,有時一塊橡皮打開還沒用兩天就會發現再也找不到了,當然,有時也會有意外收穫,那就是打開鉛筆盒後發現一塊「素未謀面」過的陌生橡皮安然地待在裡邊。
這三種文具就是被家長們吐槽買多少都不夠用的文具,常常是月初剛採購完,還沒到月底就學生們就又開始「申購」了,雖然單價也並不是很貴,但是也難抵量的積累。
其實文具的「離奇失蹤」主要還是在於孩子並沒有養成良好的收納整理習慣,想要有個「聽話」的文具,那首先一定要養成會收納整理的生活習慣。
「隨手拿隨意放」已經成了很多孩子的生活習慣,也總會造成剛放下的東西就忘記了放在哪兒,所以學會歸納整理很重要。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將自己書架上的東西按照:課內書、輔導資料、課外書、紙張試卷、作業本、筆記本等按類分好,然後再將寫字檯上的文具按照:筆類、修改工具、格尺工具分類整理好,並且養成用完歸放原處的好習慣。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具離奇失蹤」的案件發生,還能讓孩子養成很好的收納整理習慣。
#「買多少都不夠用」的文具還有哪些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關注我,不走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