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生活】神秘的熱帶雨林

2021-02-06 黑豹工社
在靠近赤道兩側的熱帶森林內,喬木、灌木、草木、苔蘚和地衣等共同組成了撲朔迷離的各種生態系統,常年溼潤高溫的熱帶氣候幾乎每天午後都會有暴雨發生,而雨水受到樹冠層層攔截,造成了林內滴水不斷、似乎總在下雨的景象,「熱帶雨林」之名即源於此。熱帶雨林是生物的樂園,僅佔6%陸地表面積卻承載著世界上多達50%的物種;熱帶雨林也是童話的世界,那一望無際的深綠淺綠、時時燦爛的繽紛鮮花,縹緲的迷霧、參天的大樹、嫋娜的藤蘿,更有五色飛禽如音符輕輕飄過,身手敏捷的走獸似流星閃過-而所有這一切都塑造了獨特神秘的熱帶雨林。

世界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赤道附近的三個低緯度地區:美洲熱帶雨林區、非洲熱帶雨林區和印度-馬來熱帶雨林區。美洲雨林面積最大,約為4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豆科是美洲雨林的優勢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別多,鳳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櫚科植物也十分豐富。非洲雨林面積最小,約1.8萬平方千米,位於剛果盆地,植物種類較貧乏但有大量特有種,其中棕櫚科植物尤其引人注意,咖啡屬種類很多(全世界具有35種,非洲佔20種)。印度-馬來雨林區面積約為2.5萬平方千米,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所有的熱帶雨林,植物種類最為豐富。以龍腦香料為優勢科,缺乏具有美麗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別高大的棕櫚科植物,但具有高大的桫欏屬(Alsophila)以及著名的省藤屬(Calamus)和蘭科附生植物。中國雨林是亞洲雨林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臺灣南部、海南、廣西、雲南南部和西藏東南部。

不論是原始社會人類採摘野果、鑽木取火,還是初級農耕時代人類馴化野生植物、發展原始農業,人類文化一直受到植物尤其是被土著人利用的植物的極大影響。熱帶雨林是土著人的家園,形成了基於環境的文明和特色文化。著名的人類文明,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創造了複雜的社會並對科學做出重大貢獻。土著人學會了觀察環境和理解森林的重大貢獻。他們依賴於環境提供的無限資源,利用傳統知識保護森林家園,形成了獨具特色飲食文化、農耕文化、宗教文化、民居文化和賦予豐富植物語境的文學藝術。熱帶雨林是一個美麗的故事,繁衍著豐富的人類文化,更是人類生命的圖騰。


熱帶雨林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儲藏庫和基因庫,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作物、水果、飲料、香料、油料、纖維植物大多來自熱帶植物。人類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玉米、香蕉,所喝的咖啡、可可,食用油的油棕,食用糖的甘蔗,制家具的桃心花木,工業原料橡膠均從熱帶植物獲得。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能夠製造大量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抑制溫室效應,還能儲存碳、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維持水汽循環,緩解洪澇、乾旱和土壤侵蝕等自然災害,熱帶雨林是全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熱帶雨林是「地球綠寶石」和「世界最大藥廠」,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一半來自雨林,大量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熱帶雨林找到。

在人們對物質生活無窮無盡的追求中,大片的熱帶雨林驟然倒下,熱帶雨林每年以約一千七百萬公頃的面積銳減。幾千年前曾經覆蓋了地球陸地表面積12%的熱帶雨林,現在僅僅剩下了6%,超過三分之二的熱帶雨林成了殘存在地球上的碎片。熱帶雨林,這個曾經為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提供了無盡資源的古老植物群,它的不復存在無論對地球還是對人類無疑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為了讓這個災難不會成為現實,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保護珍貴的熱帶雨林而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板根現象是熱帶雨林喬木最突出的特徵,也是早期被歐洲探險家們描繪的最為神秘玄妙的熱帶雨林現象。熱帶雨林中的一些巨樹,通常在樹幹基部由不定根延伸出一些翼狀結構,形如板牆狀雄偉壯麗的板根。大的板根可達10多米高,延伸10多米長,形成巨大的側翼,蔚為雄偉壯觀。

板根的形成與植物根系和水熱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熱帶雨林裡的一些巨大喬木身軀高大,十分沉重,而且大多是淺根植物,還要經歷熱帶雨林的暴風驟雨。為了避免被風雨催倒,加大基礎解決「頭重腳輕根底淺」的難題,這些高大喬木的側根外向異常次生生長,形成一些輻射狀的附加支撐結構支撐自己。板根多為3-5條,並以最為負重的一側最為發達。


某些植物能從莖幹或近地表的莖節上,長出一些不定根。不定根向下深入土中,能起到支持植物直立生長的作用,這類不定根被稱為支柱根。支柱根是植物的輔助根系,不僅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且因其發達的機械組織能起到穩固莖幹的支持作用。熱帶植物的支柱根常形成「樹瀑」或「樹簾」,成為石灰山雨林中的奇觀。除熱帶的部分樹木外,一些生長在海邊的紅樹林植物也能從莖幹或枝節上長出不定根。一棵紅樹林植物能從莖基部伸出多達30餘條拱形下彎的支柱根,從不同方向支撐著樹幹,使其在狂風和巨浪面前也能表現從容淡定。


佔地球陸地表面6%的熱帶雨林承載著地球上多達50%的物種,超級的物種密度,使看似寂靜的熱帶雨林上演了異常激烈的生存競爭!絞殺現象是熱帶雨林的一道奇特景觀,更是熱帶雨林典型的生存競爭案例。

絞殺植物的種子,通過鳥類糞便或者被風颳到被絞殺植物的樹杆上,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其根植入被絞殺植物以吸取養料和水分,氣生根逐漸增多、分枝融合形成強大的木質網狀系統,把被絞殺植物團團圍絞;同時氣生根迅速向下生長植入土壤,獲取更多的營養和水分並形成強大的支撐系統。若干年後,被絞殺植物因生活空間限制和營養不良而逐漸枯萎逝去,絞殺植物則取而代之成為一株獨立的參天大樹。

絞殺植物的種類很多,如桑科的榕屬、五加科的鴨腳木屬、漆樹科的酸草屬等,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裡,亞熱帶森林和溫帶森林中的絞殺植物種類和個體數量則遠遠遜色於熱帶雨林。

穿行於熱帶雨林,常會被一些從空中驟然垂下的柱狀根所吸引,或是被斜伸入土壤的樹狀根所絆倒。熱帶雨林高溫高溼,一些樹木能從莖幹活樹枝上長出不定根,從潮溼的空氣中吸收水分、營養和呼吸空氣,此即氣生根。隨著樹木的生長,這些不定根逐漸長大,下垂,當觸及土壤時,繼續增粗增大,變成為支柱根。支柱根一方面支撐樹木繁重的軀體和茂密的枝葉,另一方面加強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促進植株生長和擴展樹冠,並逐漸形成眾多粗壯的支柱根屹立於龐大的樹冠下,猶如很多樹木生長在一起,宛如一片森林,成為奇特的「獨樹成林」熱帶雨林奇觀。舉世聞名的廣東新會天馬河畔的「小鳥天堂」便是一棵近400歲高齡的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通過氣生根繁衍出佔地達18畝的綠洲,成為各種小鳥的棲身場所,堪稱氣生根塑造的南國奇觀。常見的榕屬植物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印度膠榕(Ficus elastica)等都具有發達的支柱根並形成「獨木成林」奇觀。

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上,常常有一些植物不與土壤接觸,依靠海綿狀的氣生根吸附於樹幹上生長,懸垂於空中,以雨露、空氣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質為生,生長、繁殖、死亡的整個過程全在大樹上進行,這類植物就是附生植物。附生植物通常不會很高大,可進行光合作用,不會掠奪依附植物的營養與水分,但可在樹枝間或樹皮裂縫中吸取少量有機質。附生植物形態各異,開花時雨林中上部繁花似錦,構成雨林奇特的「空中花園」。熱帶雨林越潮溼,附生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常見的附生植物主要有大量的蕨類(Fern)和天南星科(Araceae)、鳳梨科(Bromeliaceae)、蘭科(Orchidaceae),以及藻類(Algae)、菌類(Fungi)和苔蘚(Bryophyta)等植物。

註: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黑豹工社「:

以園林植物應用、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為主開展交流的團隊。

訂閱本公眾號:

點擊文章上方藍色「黑豹工社」字樣進行關注進入通訊錄,右上角查找公眾號或複製「heibao-gongshe」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

分享轉發:

點擊文章右上角,在菜單中選擇」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亦可」複製連結「,推廣到其他社交平臺,在「黑豹工社」頁面右上角彈出菜單中「推薦給朋友」。

查看往期內容:

如需查看本工社往期內容,可以在自定義菜單下拉單中查看,也可回複數字「1、2、3.」即可查看,如回復「1」,可查看第1-5期,回復「2」,可查看第6-10期,以此類推。

交流合作:

微信公眾平臺:「黑豹工社」,公眾號:「heibao-gongshe」;

新浪微博:@黑豹工社;

新浪博客:黑豹工社;

郵箱:heibaogongshe@yeah.net



相關焦點

  • 西雙版納旅遊攻略熱帶雨林植物大觀賞
    熱帶雨林裡的這些喬木不僅身軀高大粗壯,十分沉重,而且大多是些淺根植物,同時還要經歷熱帶暴風驟雨的考驗,所以,為了解決「頭重腳輕站不穩」的難題,又避免被風雨摧倒,它們就很明智的生長出一些板根來支撐自己。板根是喬木的側根外向異常次生生長所形成的,是高大喬木的一種附加的支撐結構。
  • 神秘的熱帶雨林奇觀是什麼樣的?
    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七百萬平方公裡,其中五百五十萬平方公裡由雨林覆蓋,這個面積相當於我國陸地面積的一大半。亞馬遜雨林屬於九個國家的領土。其中巴西擁有大部分森林,約佔60%。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熱帶雨林是一片非常炎熱、充滿神秘氣息的地方,更是一個誘惑人類去探險的地方。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神秘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真的是原始森林嗎?其實它曾被人類改造
    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之上,總是存在許許多多十分神秘的地方,這些地方可以說不斷牽引著無數科學研究者以及愛探險的人們對它們的關注。說起亞馬遜熱帶雨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個神秘的地帶。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書籍裡面有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相關記載,對這個地方有一定的了解,發現這個熱帶雨林幾乎是一個不被人類幹擾的地方,也就是說,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幾乎是人跡罕至的,因為那個地方充滿了無限神秘色彩,所以,一直以來,也吸引了無數探險者以及科學家的關注。
  • 世界十大熱帶雨林植物 樣子千奇百怪的植物
    熱帶雨林是熱帶雨林氣候下的森林,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多見於暴雨地區。它們大多位於非洲、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赤道附近,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覆蓋了地球約6%的面積,它們對地球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吸收所有的二氧化碳並提供氧氣,以下是10種熱帶雨林植物的名單。
  • 海南五指山「清肺之旅」 親子遊感受神秘熱帶雨林
    12月10日,由五指山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主辦,卡酷少兒衛視、北京卡酷傳媒有限公司、KK直播承辦的海南五指山「清肺之旅」活動神秘開啟,來自卡酷少兒衛視和KK直播的兩位主持人,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十餘組「親子旅行團」,化身「旅行體驗官」,踏入五指山神秘的熱帶雨林,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開啟一段童話之旅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植物科普展」開幕
    為了讓更多的貴州公眾了解西雙版納獨特的熱帶雨林及其文化,展覽立足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自然風光、植物、動物、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學知識及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等人文知識,對熱帶雨林的動植物資源作多視角的介紹,開啟一個讓公眾探知熱帶雨林奇觀、生物多樣性和動植物王國奇妙生命現象的窗口。
  • 熱帶雨林被稱為植物的天堂,領略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地面上的苔詞和真菌植物一般長在潮溼的林地上成或是沼澤地上也不容忽視有細鱗苔科、扁科植物以及各種各樣的蘑菇等。當然,蘚和真菌也可以附生在葉面上。在叢林中隨處可以看見苔和真菌植物,組成豐富多彩的地面世界。在地球上,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的發育最充分,也最具有典型性。這是因為亞馬孫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它歷史悠久,形成的過程中自然地理環境比較穩定。南美大陸的熱帶雨林植物種類極其豐富,相互雜生,喬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組成了多層次的蔥鬱叢林。
  • 十大熱帶雨林植物,生長在熱帶雨林的植物你認識幾樣
    1、積水鳳梨鳳梨科植物,積水鳳梨亞科(bromelioideae),生長在熱帶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屬最多但品種最少,多數具有螺旋狀分布葉片, 中央可以存聚水分,大多數為附生性。 多數會結漿果和溼性種子,由鳥獸散播種子,多數葉片具棘刺。 共31屬800種。
  • 這座都市的熱帶雨林餐廳中,有期待的生活
    溫暖、溼潤,鼻息中充斥著植物所散發出來的清新,長滿植物的樓梯似乎向上通往天空中的某個神秘世界——那個神秘世界簡直是人間鋼筋水泥砌成的城市的「反面」,感性、柔軟、生機勃勃。在這個神秘的世界裡,有300多種、3000多株植物,從屋頂上倒垂下來頗有奇幻感的豬籠草、各種品種的唯美蘭花、有著舒展繾綣姿態的聚類植物……它們全部由專業的園藝師們用生物動力的方式細心照顧著,和食物一樣,不是空有美好噱頭的虛華表象,而是一座真正的高含氧量、純淨無汙染、美若幻象的都市熱帶雨林。
  • 神秘的亞馬孫熱帶雨林,隱藏著令人驚嘆的奧秘!
    有的專家估計每平方公裡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經研究發現,亞馬孫熱帶雨林蘊藏著世界上最豐富、最多樣的生物資源。這裡的昆蟲、植物、鳥類及其他生物種類多達數百萬種,其中甚至有一些科學上至今尚無記載。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景觀,哪裡最好?帶您了解熱帶雨林的風景和保護
    自然風景就是熱帶雨林和熱帶植物,版納被熱帶雨林所包圍,我們為大家選擇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供大家參考,再就是看人文,版納作為傣族自治州,這邊有濃鬱的東南亞風情,金碧輝煌的佛教寺廟,充滿了傣族元素圖騰的城區建築,熱帶水果,夜市的傣味燒烤,這些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 世界上十大樣子千奇百怪的熱帶雨林植物
    熱帶雨林是熱帶雨林氣候下的森林,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多見於暴雨地區。它們大多位於非洲、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赤道附近,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覆蓋了地球約6%的面積,它們對地球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吸收所有的二氧化碳並提供氧氣,以下是10種熱帶雨林植物的名單。
  • 庫蘭達大冒險,搭乘百年的觀光小火車,去窺探熱帶雨林的神秘面貌
    凱恩斯有一片美麗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裡總是會有一些神秘的部落,有趣的事情發生,而到達凱恩斯,原始的熱帶雨林成為了必去的一個地方。到了凱恩斯,這邊很多有趣的景點都讓我們感到稀奇,有很多吸引我們的地方,在到達凱恩斯可以乘坐南半球最長的纜車,也可以搭乘百年的觀光小火車,來一場庫蘭達的冒險,去窺探熱帶雨林的神秘面貌,欣賞雨林中土著人民的精彩表演,古老的植物,前所未見的動物都讓我們激動不已。在國外很多東西都是不方便的,這邊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因此乘車成為了我們最好出行的方式。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書香青路分享第四期
    這裡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是許多經濟植物的原產地,如三葉橡膠、可可、金雞納等是著名的經濟植物。人類栽培和利用的許多果、香料和油料等作物,如咖啡、香蕉、芒果、番木瓜、鱷梨、椰子、油棕等,其主要產區在熱帶雨林區域。
  • 可以證明亞洲存在熱帶雨林的稀有樹種——龍腦香科植物!
    長期以來,國外學者一直懷疑我國是否存在著真正的熱帶雨林,其主要根據就是中國的熱帶植物——尤其是龍腦香科植物十分貧乏。 龍腦香科植物被認為是亞洲熱帶雨林的特徵樹種,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便可被稱為熱帶雨林;反之,沒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很難被認定為熱帶雨林。
  • 可以證明亞洲存在熱帶雨林的稀有樹種——龍腦香科植物
    長期以來,國外學者一直懷疑我國是否存在著真正的熱帶雨林,其主要根據就是中國的熱帶植物——尤其是龍腦香科植物十分貧乏。龍腦香科植物被認為是亞洲熱帶雨林的特徵樹種,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便可被稱為熱帶雨林;反之,沒有龍腦香科樹種的森林很難被認定為熱帶雨林。
  • 武漢植物園推出神奇植物展 可欣賞熱帶雨林植物
    結在樹幹上的菠蘿蜜    楚天都市報消息 (記者盧水平 攝影記者葉茂林 通訊員劉穎)你想不出武漢就能欣賞熱帶雨林植物嗎?國慶長假期間,本報與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武漢植物園聯合主辦系列神奇植物科普展。遊園者不僅可以欣賞到奇異的熱帶雨林植物,還有機會贏取免費赴西雙版納七日遊的大獎。     該園研究員劉宏濤介紹,國慶期間,系列神奇植物科普展主要包括三大內容:神奇熱帶雨林植物展、世界各國葵花展、珍品菊花展。除葵花展外,神奇熱帶雨林植物展、珍品菊花展兩項展出將持續到10月底。
  • 熱帶雨林
    全球熱帶雨林分布示意圖在地球赤道的南北兩邊,有幾片終年溼潤的土地,那裡氣候炎熱潮溼,雨水充沛,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環境條件。在這些地區,茂密的森林終年常綠,宛如環繞地球的一條翡翠項鍊,這就是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具有獨特的外貌和結構特徵,與世界上其它森林類型有清楚的區別。熱帶雨林主要生長在年平均溫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溫度18℃以上的熱帶潮溼低地。熱帶雨林分布的地區,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於1800毫米,有些地方達3500毫米。
  • 熱帶雨林中的「植物兇殺案」是怎麼回事?
    熱帶雨林中經常會發生類似的「植物兇殺案」:一株小小的榕樹伸出幾根小小的枝條,柔弱無力,小鳥依人般地攀爬在一棵高大的喬木上。開始的時候,高大的喬木對弱小的榕樹不屑一顧,以為這些小枝條根本成不了大氣候。就這樣,小榕樹慢慢長大,根系越來越深,枝條越來越多,越來越粗,終於有一天它向高大的喬木發起了全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