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虛擬花海的「花舞森林」,
孩童般純真眼光看世界的「未來遊樂園」,
探索微觀自我與宏大宇宙關係命題的「水晶宇宙」,
teamLab讓觀者以 「沉浸式體驗」
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刷新自我與世界和他人關係的認知。
過去的幾年間,由400位超級技術專家組成的跨界藝術團體——teamLab以其極具想像力的浸入式觀展體驗徵服了倫敦、矽谷、米蘭、新加坡、東京、首爾等世界各地的觀眾。2017年5月20日至10月10日,teamLab在佩斯北京為中國觀眾帶來一場獨特的奇幻之旅:「teamLab: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向中國觀眾呈現12件經典作品。
在此次展覽的開幕式上,teamLab創始人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和teamLab品牌負責人工藤嶽(Takashi Kudo)接受了INTERNI設計時代的獨家深度專訪。
▲ 豬子壽之,teamLab創始人,畢業於東京大學數學工程和物理情報學部。2001年創立於東京teamLab 背後有著龐大團隊。團隊組成非常複雜,從程序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到計算機動畫製作、平面設計師、藝術家等等都是團隊的一員,作品展現著數位藝術最為極致的一面。
Q = INTERNI設計時代
A = 豬子壽之
Q:我們知道teamLab的全球巡展非常受歡迎,這次在北京的展覽也有很多經典數字藝術作品。可以談談teamLab的創作初衷嗎?
A:本次在北京的展覽將會有12件作品展出,其中有兩件是全球首展,希望觀眾喜歡我們的每一件作品。我們將我們的作品描述為互動數字藝術,數字時代使藝術得到擴展,可以改變人們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的藝術感。觀眾和環境在定義和改變互動藝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觀眾是作為藝術的積極參與者,最終成為藝術的一部分。於是,藝術作品和觀眾之間的分界變得模稜兩可。與站在傳統繪畫之前的觀眾不同,沉浸在互動式藝術作品中的觀眾更多地意識到他人的存在。
▲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與重生」(Flower Forest, Lost and Immersed)是teamLab最具標誌性的主題作品之一,此次展覽將在延續前作標誌性元素的基礎上,為中國觀眾打造一個全新的升級版本。
人與世界之間存在著界線,即使面對一幅老畫作、一部電影或一座影院這樣的事物也不例外。首先我們需要置身於世界,這樣分界才可能消失。而且我們需要與他人在一起。我們想要創造這樣的世界——teamLab想要消除人與世界的界限。
▲ 作品的空間中同時存在著多個季節,而這些季節會緩緩地逐漸變換。 一整個年度的花朵,也會配合不斷變換的季節,改變生長的地點。根據觀賞者的行為舉動(一定距離的凝視、或是觸摸花朵、踩踏花朵之類),花朵也會呈現一齊開花,或是凋謝枯萎等效果。
Q:teamLab對自然意象似乎情有獨鍾?
A:是的,我們選擇自然作為對世界的抽象表達。例如,水是生命之源的形式。花象徵著生命和死亡的持久連續性。我出生的地方並不是大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和風光和茂密的原始森林,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讓人類融入自然也成為我的創作想法。在前現代繪畫中,海洋、河流和其他水體都是通過一系列線條來表達的。水體雖然是活的,卻能通過線條傳遞出動態和生命的色彩。這種表達方式引發我們思考,先人為什麼能從河流和海洋中感受到生命。
▲ 「水粒子世界——金色」(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 – Gold)
在《水粒子的世界》中,我們將前現代人的主觀世界注入到今日的客觀知識時代。雖然知道這件藝術作品中的瀑布是對真實瀑布的模擬,我們依然能從簇簇線條中感受到生命。 這件作品不同於攝像機拍攝的瀑布,如果觀賞者感覺自己和瀑布之間的障礙消失了,那麼他們便已被作品吸引並沉浸其中了。 如果我們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去觀察自然,也許我們就能逐漸理解前現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努力向這種方式靠攏,那麼人與自然之間可能就不存在界限了。
Q:teamLab多個作品都有對世界中模糊性和確定性、暫時性和永恆性之間的關係的表達,如何理解這種關係呢?
A:通常我們說「時間」為語言所束縛,也束縛了我們的身體感受,永恆的反義詞並非暫時,所謂「永恆性」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
▲ 「短暫的生命」(Impermanent Life)表現了櫻花從綻放到凋謝,一直重複著生與死的過程。接著從背景中心開始向外以固定的節奏產生一個逐漸變大的圓環,依據產生出來的圓環改變著背景世界的明暗。
▲ 曇花一現系列(Fleeting Flower)中的菊虎和牡丹孔雀,盛開的花朵會漸漸組成動物的形象,在花朵凋謝時形象也隨之散去。
Q:在您的作品中是否有對日本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吸收?
A:數位技術使我們能夠採取科學的方法來探索古代日本空間理論的邏輯架構。我們從過去已消失的文化概念中得到啟發,現代社會建立在數字和網絡基礎上,我們卻看到工業革命前的文化知識和社會認知對當今社會有許多啟發。這些細小的啟發可能隱藏在現代社會時代之前的各種模式的時代中。
例如,我們的藝術作品「金波」(Gold Wave)是受到前代日本繪畫的影響,海洋、河流和其他水體被表達為線系列。線紋賦予了水作為生命體的表達。這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前一代的人們能感受河流和海洋的生命。此外,為什麼他們的行為好像他們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許通過融合當下常識的固定性和前一代人們的主觀性,可以發現些什麼。
▲ 「被追逐的八咫烏」(Crows are Chased and the Chasing Crows are Destined to be Chased as well, Transcending Space),空間四周與下方被影像包圍的數位裝置藝術作品。 以光描繪的八咫烏盤繞於空間中,其軌跡會化為光線,在光的空間描繪著「空書」。八咫烏會識別觀賞者的位置而邊閃躲邊飛翔,若是無法躲避而撞上了觀賞者後,會化做花朵消散。
▲ 作品「圓相」(Enso)出自禪宗書畫,在禪宗裡,圓相自古以來是以手杖等物在空中畫圓來表現的,也被視為頓悟、真理、宇宙整體以及平等的象徵。在空間裡畫出的這一筆畫,會先保持靜止不動,然後隨著視點的轉移,漸漸呈現圓相。空書是teamLab在成立以後一直致力研發的在空間裡書寫的書法,在立體空間中重新詮釋並立體重建書法的墨跡、筆劃的深淺、書寫的快慢和勁道的強弱等。
Q:teamLab的作品打破了屏幕限制,讓人能夠參與並且影響圖形或光線,這與傳統的觀展形式很不相同。
A:我們對於現代社會以前的日本很感興趣。日本經典繪畫似乎與現代的不一樣,為什麼呢?也許古代日本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樣,這樣的想法吸引了我。而西方繪畫,更像是通過相機鏡頭來觀看這個世界。我們的想法是,在現代社會以前,人們和世界之間並無分界。
▲ 「水晶宇宙」(Crystal Universe),這一獨特的大型互動裝置將邀請觀眾使用自己的身體和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去「遙控操作」作品。這個由無數的發光粒子組成的光的宇宙將根據空間內移動的物體產生變化,人作為「宇宙」中的動態變量去影響空間整體,同時又與這個光的空間融為一體。
我們認為,人們以不同的空間感知觀察這個世界,改變著人類的行為和文化的表達。在鏡頭的空間識別中,例如在家裡看電視,坐在電影院裡等等,這些視點都是固定的,因為是用鏡頭切割的世界畫面。因為視點是固定的,在博物館我們需要停下來欣賞畫作,但有些人能在跳舞或走路時也能觀看圖像。實際上,不論他們的視點是固定或是自由,你都可以對觀眾的行為造成影響。
在日本的空間識別中,視點是自由的。我們認為也許可以創造出一種感覺,讓觀眾覺得他們在自己所看到的圖像世界中。換句話說,如果視點像是相機鏡頭般固定,界限便會產生。然而,如果表達是通過對日本繪畫的空間認知來實現的,界限便會減少。在邏輯上,人類是可以進入這個世界的。
▲ 工藤嶽,teamLab品牌負責人,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與哲學專業。這位豬子壽之的好朋友有著傳奇的「流浪者」經歷。他自小在阿布達比長大,曾週遊世界多年。
Q = INTERNI設計時代
A = 工藤嶽
Q: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如何看待人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
A: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與世界越來越劃出明顯的界線,可我們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們還誤認為憑藉網際網路和社交軟體以及高度發達的媒體信息,就是一個擁有知識的人。但這本身就遠遠不夠,只有以「full body and heart」(全身心地)去沉入和體驗,才能獲得更多的身體感知和思考,這是我們在這個時代應該做的。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進步了多年,然而我們認為,現代社會的成員已經漸漸忘記他們曾經看世界的方式。通過回顧和檢驗過去的感知方式,我們找到了對於未來的啟示。數位技術已經開闢了新創意的可能性,也讓我們採取科學的方法探索古代日本空間理論的邏輯架構。通過使用我們所謂的超主觀空間的邏輯架構,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藝術中嘗試新的視覺體驗,挑戰現代人類對於世界的看法。
Q:藝術家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曾經說過,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就是連結性與互動性。teamLab的「未來遊樂園」,將引起兒童們與新媒體互動藝術的狂歡。可以跟我們具體談談這個項目嗎?
A:未來公園是teamLab正在追求的教育項目和合作創造實驗領域的項目。我們專注於使同一空間下人們的關係變得更加積極,為了使他人的存在成為積極的體驗,teamLab希望將個人的創意活動轉化為共同合作的行為。
技術的迅速發展將持續加速未來的到來,許多工作也將由機器代替。在未來社會中,人類獨特的特徵——例如創造性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將變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今天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力沒有被鼓勵反而被壓制,而且更多的人們沉迷於智慧型手機。人們的想法通過手機與某人保持聯繫,事實上其身體卻仍然完全孤立。這樣,鼓勵聯合合作活動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 「彩繪水族館」(Sketch Aquarium),孩子們可以創造出自己原創的海洋生物,然後通過掃描讓它們遊入影像的大海之中,觀賞者甚至可以靠近它們然後投下飼料。
人類社會的大部分是通過合作和集體的創造性成就而發展起來的,人們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分享經驗來更加了解這個世界,通過置身並穿梭於世界來進行思考。我們希望的是,通過享受這種共同創造的體驗,能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具有創造力。這也是這個項目誕生的願景。
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感受尤其重要,當他感受到小小的自己影響到整個世界,能夠喚醒他的自我意識,而這種影響是積極而美麗的,能讓他獲得更多的積極看待其他事物的體驗。因此在此次北京站的展覽中會有「teamLab Kids」兒童藝術展區,在這個「未來遊樂園」中,teamLab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手去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想像空間。他們親筆繪出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圖畫將在眼前的巨大屏幕中活動起來,並與參與者產生實時的互動變化,這能讓孩子感受到世界上的生命是如何地豐富多樣且彼此緊密相連。
▲ 「彩繪城鎮」(Sketch Town),透過大家的繪畫逐漸發展而成的城鎮。 孩子們可以對城鎮內的事物,如車子、大樓、等著色或添加圖樣,自由自在地繪圖。在完成之後,自己所繪的圖會與其他孩子的繪畫一起進入城鎮裡,開始活動起來。
▲ 作品「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A Table where Little People Live), 小人兒們在桌子裡頭來回奔跑,他們的行動會藉由放在桌上的物品形狀與顏色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如果放置很多東西的話,小人兒的世界就會陸續被創造出來,然後非常開心地開始玩耍。
Q:teamLab團隊中大家是如何合作的?
A: 「共同創造」。teamLab是一個集體的、跨學科的創意團體,匯集了數字社會各個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士:藝術家、程式設計師、工程師、CG動畫師、數學家、建築師、網絡和平板印刷設計師和編輯。我們將自己定位為「超級技術員」,旨在通過共同創造活動,打破藝術、科學、技術和創造力之間的界限。
我們的藝術作品是由一群實踐專家通過不斷的創作和思考實現的。儘管大概念總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確定,項目的目標往往仍不清楚,所以整個團隊需要不斷的創造和思考。teamLab's的組織結構乍一看似乎是平坦的,但也是極其多維的,底層是不清楚和未定的。
大概念往往最初就確定,項目的目標和技術可行性也往往是緊密聯繫的。這就是為什麼隨著團隊推進工作,藝術作品的目標就會變得愈加明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共同創造活動,超越藝術、科學、技術和創造力的分界。我們希望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並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Q:teamLab將來會有怎樣的計劃?
A:我們希望能夠創作規模更大、涵義更深的作品,讓整個城市或者一片自然區域都納入我們的作品之中。
文字、採訪 / 看山、九夏
圖片 / teamLab
攝影 / 李三弦
編輯 / 趙子然
翻譯 / 呂晶晶
《INTERNI設計時代》5月新刊正在火熱訂購中!本期特別策劃「戲劇狂歡」,訂購的朋友請猛戳下方閱讀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