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讀過多少唐詩宋詞,才能得出這麼多與「少年」有關的詩詞

2020-12-11 朝讀夕寫

特別喜歡「少年」一詞,少年不僅指未成年男子,也是少男少女的總稱。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此「少年」是「率性純真」、「意氣風發」……

這次,與大家分享關於「少年」的詩詞。

我們引以為傲的亙古最美語言——詩詞,有大量「少年」的描寫且含義更廣,話不多說,有哪些與少年有關的詩詞?用心整理,趕快收藏起來慢慢看!

1、陌上少年郎。滿身蘭麝撲人香,狂摩狂,狂摩狂。

評:出自[唐] 顧夐《荷葉杯·春盡小庭花落》,「少年」是容貌俊俏,使「她」情愫暗生的異性。

2、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評:[唐]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此少年是心上人。

3、多病老翁爭奈向,寄詩遙問少年郎

評:出自[宋] 李昉《牡丹盛開對之感嘆寄秘閣復侍郎》,少年,指曾經青春年少,朝氣蓬勃的自己。

4、將心莫託少年郎,少年一去輕萬裡

評:[宋] 舒嶽祥《楊白花》其中兩句,少年有負心漢之意,則我們現在常說的「渣男」。

5、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評:出自[唐]王維《少年詩三首》,此「少年」是春風得意之人。

6、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評:出自宋代柳永的《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少年,則青春年少之時。

7、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評:唐李白《少年行二首》兩句,少年指一個人滿懷雄心壯志,誓要建功立業。

8、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評:出自宋代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此少年,則你我羨慕不已的花樣年華之時的人兒。

9、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評: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耳熟能詳,「少年」是年輕時候的自己。

10、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

評:出自宋代柳永的《長壽樂·繁紅嫩翠》,此「少年」可指春意盎然的美好時光,也有一個人風華正茂的時候之意。

與大家分享上述「少年」相關的詩詞,《漢書·蘇武傳》一句「人生如朝露」不斷湧現。

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結束有史以來最長春節假期,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一晃,6月將至。

有人在Quora問:「最令你吃驚的事實是什麼?」得贊最多的回答是——人生只有900個月。

25歲時(假如今年25歲),我們總覺得「老去」遙不可及,事實上,我們的人生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

世上唯一不能複製的是時間,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上一分鐘,或認真讀書,或漫無目地刷手機,這一分鐘已經告罄。「少年」無限好,卻如斯匆匆。

珍惜光陰,莫負青春!這也是和大家分享與「少年」相關詩詞的原意。

很喜歡唐朝無名氏一首詩詞《金縷衣》,又正合本拙文旨意,借花獻佛,與你我共勉。

金縷衣

【唐】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關焦點

  • 現在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
    現在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常常有人這樣地問過我。他們常常對坐在老年大學課堂裡,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大爺老大媽不解。那些老人何苦來,剛買了菜還沒來得及回家,就急急忙忙趕來上課。難道是誰要跟他們考勤,遲到或者曠課就要扣除工資?
  • 很多唐詩宋詞讀起來彆扭,原來用粵語讀更押韻?
    唐詩宋詞裡的押韻,是指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韻母,或者平仄相統一的聲調,以達到朗讀的和諧狀態。和諧即語言契合,從而產生美感。但是不知大家在讀某些詩詞的時候,是否感到了些許彆扭?比如杜甫的名篇《春望》。
  • 唐詩宋詞裡的喜怒哀樂
    唐詩宋詞本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一再學習。說實話,我很喜歡詩詞,只恨自己不會做。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看來我是太懶了,若肯下功夫苦讀怕不會吟?《唐之韻》講唐詩,也講作者,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孟浩然等等。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空前繁榮的王朝,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達到巔峰狀態。
  • 詩詞丨擷一縷光陰,唐詩下酒,宋詞伴茶
    讀李商隱的情詩,宜於午夜夢回之時,飲一盅女兒紅,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如果說唐詩可以下酒,那麼,宋詞自可伴茶。讀李煜的詞,宜於深夜,繞階徘徊,飲一杯釅釅的龍井,為之謂嘆。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受詩詞大會啟發,杭州騎友爸爸用唐詩宋詞為女兒設計騎行線路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00後才女武亦姝在節目中表現精彩,被網友盛讚為「從詩裡走出來的女孩子」。杭州的一位自行車車友受節目的啟發,根據唐詩宋詞裡面那些描述杭州和西湖的詩句,為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串聯起了一條精美絕倫的騎行線路,也讓人感受到了一個「從詩裡走出來的杭州」。
  • 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
    作為唐宋文化的重要載體,唐詩宋詞一向備受矚目,也在每個人的孩童時代就與我們有了人生的交集。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如此盪氣迴腸的歷史回憶,唐詩宋詞的魅力無可比擬,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遊選擇。以往,可以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率性行走,如今,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 詩詞:擷一縷光陰,唐詩下酒,宋詞伴茶
    于成龍則以唐詩下酒:「夜酒一壺,直錢四文,無下酒物,亦不用箸筷,讀唐詩寫俚語,痛哭流涕,並不知杯中之為酒為淚也。」酒是掃愁帚,又稱釣詩鉤,即可解憂,又增靈感,所以,自古才子,幾乎沒有不好飲的。陸羽茶既為癖,酒亦稱狂。李白人稱醉聖,白居易自呼醉尹,歐陽修自名醉翁,皮日休自號醉士,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透著一股濃濃的酒氣。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維護母語的立場是好的,可是微博中的「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唐朝沒有普通話」等說法,卻實在讓人無法認同。那麼,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唐詩還是宋詞,都是用詩人詞人們掌握的語言寫的。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
  • 重溫《甄嬛傳》,要讀多少唐詩宋詞,才能成就一個娘娘?
    今天小詩妹就帶大家複習一下《甄嬛傳》裡的那些古詩詞一起來看看,究竟要背多少詩詞才能變成鈕鈷祿·甄嬛甄嬛助安陵容首次爭寵出處:金縷衣【唐】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四張機,咿啞聲裡暗顰眉。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愁心難整,脈脈亂如絲。五張機,橫紋織就沈郎詩。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六張機,行行都是耍花兒。花間更有雙蝴蝶, 停梭一晌,閒窗影裡,獨自看多時。
  • 一場足不出戶的旅行,居然讓孩子輕鬆愛上唐詩宋詞
    曾出版過《倉央嘉措》《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等多部作品。穿越100座城市感受時代風光,20個教養方案,100個歷史故事,400多個旅遊景點,200首經典唐詩宋詞,100個唐詩宋詞深度解析,甚至還有600多副實拍美景圖。
  • 跟隨唐詩宋詞去旅遊
    一座城市曾經誕生過多少篇詩詞,有多少名篇佳句誕生於此,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蘊,用時一周手工繪製出一副獨一無二的唐詩宋詞圖與大家分享。
  • 陳小春微博引熱議 唐詩宋詞真是用粵語寫的嗎?
    維護母語的立場是好的,可是微博中的「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唐朝沒有普通話」等說法,卻實在讓人無法認同。那麼,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唐詩還是宋詞,都是用詩人詞人們掌握的語言寫的。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
  • 為什麼讀唐詩宋詞還押韻呢?
    —阿諾德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想到過:用普通話讀古詩,為什麼會押韻?古代漢語跟現在的普通話不是有很大的差別嗎? 古人的文字,我們學習過以後,至今能看懂;古人的文章,大部分我們幾乎也能讀下來。 所以,古詩詞,我們能夠讀懂,並不奇怪。
  • 陳小春: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他便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陳小春說,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就是用粵語寫的,所以用粵語才讀的通順。而普通話,是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出來的,比粵語單薄粗疏多了。  陳小春列舉了蘇軾、李白、杜甫等人的詩句,例證粵語是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說粵語沒文化實在是丟人。
  • 唐詩宋詞的樞紐《花間集》詩詞賞析
    《花間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詩詞總集。它收錄了晚唐時期溫庭筠、韋莊、薛昭蘊等十八家詞,共五百首。所收詞包含男女相思、史事古蹟、風物人情、邊塞舊事、山水花鳥等。五代時期,中原兵荒馬亂,興廢爭戰不斷、王朝更迭頻繁。
  • 唐詩宋詞裡的文化之旅,手不釋卷忙,品讀詩詞芳,讓書香飄進萬家
    唐詩宋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積累了秦漢時期歌詞詩賦的文學組織形式和藝術內涵發揚光大,廣泛緊密的聯繫日常生活和人生經歷,通過藝術化的手法提煉升華,以高超精煉的文學表達形式來反映詩人內心的主觀感受和情感表達,成為詩人宣揚自我觀點、表達自我訴求、闡述內心真實想法的絕佳的表現手法和形式。
  • 宋詞知多少|百首經典宋詞05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偉大文明;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
  • 這十首有關夏天的唐詩宋詞,只須讀過三首,夏日便不再悶熱無趣了
    六甲番人點評:第二首詩詞還是宋代的,辛棄疾的這首詞是難得的婉約詞作,也難得少用典,卻是清新自然,別有味道。詞中多有名句,詞中有畫,景色有情,讓人讀來甚是喜悅。三、唐代·劉長卿《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10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偉大文明。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
  • 【酷面孔】叫醒他的不是鬧鐘,是唐詩宋詞 這個國學小達人不一般
    【酷面孔】叫醒他的不是鬧鐘,是唐詩宋詞這個國學小達人不一般門煊茗  2019年9月,在山東曲阜舉辦的全國青少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展示活動中,12歲的少年門煊茗作為我省唯一參加小學組比賽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