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www.k618.cn)上海7月9日電(記者 和海佳) 雲南昆明一向有「花都」之美譽,而鬥南花卉在其中最為璀璨。昆明鬥南,這座位於中國西南的「鮮花港」,去年鮮切花交易額高達47.2億元,佔據70%的國內市場份額,如今還將「華麗轉身」建造高原特色花卉小鎮,縱向延伸雲南「鮮花經濟」,引領中國花卉的市場風向標。
鬥南花卉市場夜晚繁忙的賣花景象。未來網記者 和海佳攝
花市晚11時喧囂如白晝 單支5角錢百合走俏
晚上9點,當工作一天的人們早已下班回家的時候,鬥南花卉市場對手交易大廳的熱鬧場景才剛剛啟幕,這片鮮花市場的人聲鼎沸會在夜晚11點達到高潮。
「這把是多頭百合,多泡幾天花開得很好,一捆30元40支。」鬥南花卉市場鮮花攤主李秀珠告訴記者,這裡售賣的鮮花通常分為好花、中等花和醜花,醜花價錢最便宜,「單頭百合一捆10支賣5元。」
在旁邊的玫瑰花攤位上,記者了解到冷美人、紅袖等玫瑰鮮花通常一捆20支售價10元,此外雞冠花、洋蘭、銀葉菊、向日葵、火龍珠、非洲菊等鮮花通常一捆售價在10元至15元不等,價格經濟實惠。
為什麼國內城市中大部分鮮花市場通常為早市,而鬥南花卉市場卻選擇夜市路線晚上賣花忙?
「我們的花發往全國各地的鮮花經銷商,他們通常是早上賣花,我們做一個時間差,晚上發貨讓客戶一早能收到鮮花。」李秀珠透露,鬥南花卉市場的鮮花對手交易市場尖峰時段一般從晚上8點半到午夜12點,另有不少散客來鬥南花卉市場購買鮮花,後用快遞運回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國內主要城市,通常是1公斤鮮花3至5元快遞費。
經記者梳理, 鬥南花卉市場與全國各條交通運輸主幹道相互連接,組成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其中京昆、滬昆、廣昆、渝昆等高鐵線路直達北京、上海和廣州,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
除卻位於一層的對手交易市場,鬥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每天下午5點開始,大宗且高質量的鮮花在此拍賣,競拍者可以通過顯示大屏幕獲悉花卉種植者的姓名、產品名、產品數量等信息,綜合比較出價,讓好花賣出好價。
據悉,306個交易席位的花卉拍賣交易系統於2015年上線,該系統由線下供貨、現貨拍賣向遠程供貨、遠程在線拍賣不斷擴展,實現了花卉入場有質檢、可溯源、交易有電子數據記錄、出場有稽核等花卉交易買賣雙方間的必要保障。
鬥南花卉市場拍賣大廳。未來網記者 和海佳攝
鬥南花市「孵化」高原花卉小鎮 當昆明旅遊名片
全國鮮花看雲南,雲南鮮花看鬥南。目前,中國雲南省、厄瓜多和肯亞並列為全球鮮花主要產地,而鬥南「鮮花經濟」背後的產業化布局已經啟動。
「『鬥南花卉』的身份今後會越來越多重,不僅是鮮切花供銷市場,我們還將整合當地花田景觀、人文歷史、特色美食、溼地公園等方面的文化資源搞旅遊,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型花卉小鎮,將其打造為5A級國家旅遊景區。」雲南鬥南花卉產業集團總裁助理、昆明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旅遊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海鵬表示,今後鬥南花卉產業集團將以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為主體,打造集綜合交易、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於一體的亞洲花卉產業基地及花卉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平臺。
毛海鵬稱,雲南2016年有約130萬畝鮮花種植地,其總產值逾488億元,「鮮花被採摘離開土地時它的價格就開始下降,所以不能僅是買賣鮮切花,鬥南花卉將為創業者和經營者提供商業培訓、融合交易、供應鏈、信息、服務等資源,輸出鬥南商業模式,幫助廣大花農賣好花。」
鬥南花卉市場夜晚賣百合花的攤位。未來網記者 和海佳攝
目前,鬥南花卉市場已連續20多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交易人次位居全國第一,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也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花卉市場。2016年鬥南花卉市場的鮮切花交易額47.2億元,共有約60.7億枝花卉經鬥南銷往各地,佔有國內70%的市場份額,出口50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惠及廣大雲南花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