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高鐵"大灣區新模式 "一小時旅遊圈"成形

2020-12-16 騰訊網

星島環球網消息:《大公報》報導,上午帶著釣具驅車從香港出發,兩個小時後抵達廣東新會圍墾,與好友一番垂釣競技、一起分享各自的勞動所得,之後再開車返回香港。香港釣魚愛好者林永亮說:「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當天來回不是夢」。隨著重大跨境基建港珠澳大橋通車,加上一個月前開通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兩個大型跨境基建大大縮短香港與珠三角各城市的交通時間,形成「一小時旅遊圈」,未來粵港尤其是香港與珠三角遊客互訪有望大增。同程旅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港澳度身訂製遊在年輕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內容主要圍繞酒店星級、航班要求、線路玩法,以及出發預算等展開,周末隨時出行,配搭千變萬化。

林永亮和一群釣友到新會圍墾釣魚已有五年時間,過去他們或者坐船到新會,或者直接從深圳開車前來,單程耗費4個多小時。因路上時間長,他們一般會在附近溫泉住上一個晚上。「當天來回可以說走就走,兩天的話需要提前安排和互相遷就時間」,林永亮告訴大公報,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路上時間將節省一半,通關和往來更加便利,行程安排上的自由度也變得更高,這讓林永亮和友人們非常期待。

來自中山的白領高琳琳同樣享受「時間減半」便捷,她隨時可以開啟赴港旅遊消費模式。在珠三角地區,像高琳琳這樣訪港旅客並不少見。來自香港入境事務處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內地全年訪港遊客數超過4400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3.9%,其中80%來自於華南地區。

推「點菜式」自由行套餐

旅發局郵件回復大公報採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意義非凡,大橋通車後從珠海前往香港的車程將由目前約3小時縮短至30分鐘,實現港珠澳三地陸路對接,將粵西、粵東、珠三角和香港的發展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成功打造「一小時旅遊圈」。

同程藝龍相關負責人表示,因交通便捷興起的港澳周末遊成為「家常便飯」。同程旅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港澳度身訂製遊在年輕群體中非常受歡迎,內容主要圍繞酒店星級、航班要求、線路玩法,以及出發預算等展開。

廣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梁增賢指出,交通便利將吸引更多內地潛在遊客赴港澳旅遊。事實上,自港珠澳大橋旅遊產品在廣州市場面世即遭到瘋搶,廣州各旅行社共推出十數款涵蓋香港、澳門以及兩地聯遊跟團遊和「點菜式」自由行套餐,其中雙目的地+雙體驗的「組合拳」更大收旺場。廣之旅透露,首發團之後的一個月,近50%的報名遊客通過「點菜式」自由行來實現「大橋+高鐵」雙體驗。

港開發「一橋一山」主題遊

嶺南控股廣之旅粵港澳遊總部副總經理、資深港澳遊專家李念陽表示,大橋改變內地客借道深圳進港的方式,珠、澳與香港的陸路聯通也令到兩地聯遊更為便捷,將革新現有港澳遊產品格局,並促使灣區旅遊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粵港澳三地各具豐富和獨特的旅遊資源,優勢互補、研發不同主題的聯遊產品,從而吸引更多國際旅客,最終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旅遊發展。據悉,大橋通車後,香港旅發局廣州辦事處將在珠海、中山、江門和粵西地區聯合當地旅行社,大力發展港珠澳大橋加大嶼山的「一橋一山」主題旅遊產品。

三地優勢整合 「一程多站」成主流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國家重點工程港珠澳大橋開通,粵港澳三地旅遊業界早已摩拳擦掌。同時,在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推動下,三地通過優化整合優勢旅遊元素,推出粵港澳「一程多站」旅遊線路。據悉,三地將進一步豐富粵港澳「一程多站」旅遊精品線路,重點打造濱海旅遊、商務旅遊、休閒度假、人文歷史等10條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旅遊線路。

嶺南控股廣之旅粵港澳遊總部總經理蘇穎珊表示,港珠澳大橋打通珠江東西岸,帶來全新旅遊組合機遇。如香港、澳門、珠海形成一程多站旅遊路線,依託廣東高速公路網、城際高鐵網,延伸至廣州、深圳等旅遊城市。「港珠澳大橋及高鐵開通在即,『一程多站』的旅遊模式將進一步刺激旅遊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旅遊資源聚集。」同程旅遊副總裁、度假事業群CEO楊佳佳看好大橋通車後聯遊商機。廣東中旅也表示,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使遊客一次旅程便可享受不同的旅遊體驗,有效地提升珠三角地區旅遊競爭力,促進珠江兩岸旅遊經濟協調發展。

業界憧憬,借港珠澳大橋一次體驗多種旅遊體驗,將成為未來港澳遊的主流之一。

廣東放眼國際 爭取擴大免籤

圖: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跨境大巴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等待旅客\中新社

自2000年開始,廣東省實施「144小時便利籤證」政策,對已到港澳地區持普通護照的建交國家外國人組團進入珠三角9市和汕頭市旅遊,實行簡化手續、提供入境便利;2013年廣東又實施有關國家人員「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目前政策適用國家已達53個。下階段,廣東積極爭取將「144小時便利籤證」政策適用範圍擴大至全省,並協調推進落實將現有「72小時過境免籤」優化提升為「144小時過境免籤」。

港珠澳大橋通車,香港和深圳之間的第七個陸路口岸,即蓮塘/香園圍口岸料年底落成,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投入服務,基於這些大型基建,香港能帶動更多海外旅客經香港到訪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動灣區內「一程多站」旅遊的發展。同程旅遊副總裁、度假事業群CEO楊佳佳認為,大橋通車有利於港澳地區國際遊客前往內地城市觀光遊覽,推動廣東、深圳等地旅遊市場發展。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宋海巖也曾表示,大灣區交通便利化後,對內地遊客來說出行更通暢,旅行門檻更低;另一方面,從香港到內地也將更方便,國際遊客可通過香港便捷到訪周邊城市。

貫通濱海地帶 「親鳥灣區」更迷人

圖: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水上戲臺\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港珠澳大橋貫通,在帶動粵港澳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灣區內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體化發展。」承擔《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18-2025年)》項目的廣東省嶺南綜合勘察設計院專家戰國強表示,基於港珠澳大橋的聯通性理念,利用灣區內濱海地帶的聯通性,打造出濱海水鳥走廊,將灣區打造成「親鳥灣區」。

「目前珠三角地區的綠道建設也已成規模,建成綠道長度超1.1萬公裡。」戰國強透露,6條綠道主線連接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區,串聯200多處主要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郊野公園和溼地公園等生態節點。

「隨著大灣區協同發展,港珠澳大橋通車帶來的聯通性,今年起大灣區擬分階段構建水鳥生態廊道,預計2022年基本建成,通過『綠道+生態走廊』把各重要溼地節點和水鳥集中分布區聯為一體。」廣東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擬劃分「主、次、支」廊道3級結構,將「水域、海岸、丘陵、入海口」有機結合,利用灣區地形地貌布局「S」型水鳥走廊,譬如以黑臉琵鷺為旗艦,打通灣區沿海水鳥走廊。

相關焦點

  • 借力「大灣區」 香港打造黃金旅遊圈
    受惠於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2018年內地訪港旅客超過5000萬人次,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仍然是熱議的話題。此次,財經網專訪到香港旅遊發展局華北-東北區高級經理/駐北京首席代表魯昭儀女士,深入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的逐步落實,對香港旅遊業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高鐵帶熱旅遊圈
    日前,中國鐵路推出以北京為圓心的官方高鐵旅遊地圖,該地圖以北京為圓心,高鐵車程涵蓋1小時到5小時,在這個半徑內共包含了37座城市、66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中,鞍山成為環北京4小時高鐵旅遊地圖範圍內的重點城市,千山景區成為環北京4小時高鐵旅遊地圖推薦景區。
  • 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 將形成「黃金三小時旅遊圈」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導,今年暑假,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江湛鐵路則已正式開通,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黃金三小時旅遊圈」。  業內人士表示,港珠澳大橋開通,改變粵港澳三地旅遊流動,重構區域旅遊發展的格局;江湛鐵路開通,結束了粵西地區的「零高鐵」時代,使珠三角和港澳地區遊客直接受益。
  •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一周年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形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一周年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形「『一地兩檢』通關模式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江山說。  西九龍站創新推出符合口岸特點的「小單元執勤」模式,持續擴建的100條自助通道,將單向客流疏導能力從起初8400人次/小時提升至13200人次/小時,自助通關旅客比例達70%。針對高鐵攜行兒童家庭旅客佔比較高的情況,還研創全國首條中國公民E家行專用通道。
  •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一周年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成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一周年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形本報記者 張 盼從深圳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G5711次高鐵列車乘務員展示紀念牌。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從「動感號」列車首次從西九龍站駛出,到開行列車達6.8萬餘次,1500萬人次由此往來香港和內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已滿一周年。
  • 高鐵、跨海大橋!中山重點交通項目大盤點!1小時互通大灣區
    其實,除了廣州地鐵18號線中珠延長線,未來串聯中山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交通工程還有很多,如深中通道、深茂鐵路、廣中珠澳高鐵、深珠通道西沿線、南沙高鐵路、中江高速、中開高速、廣中江高速、南中高速……未來,隨著這些項目陸續建成通車,中山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間的通勤時間將大大縮短,基本可實現1小時通勤,灣區1小時生活圈真的離我們不遠啦!那麼這些交通工程規劃都途經哪些城市?現進展如何?下面房訊哥就來為大家簡單梳理下吧。
  •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形
    高鐵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口岸處處長江山說。目前,西九龍站已成為檢驗量位居全國第八的特大型口岸。「『一地兩檢』通關模式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江山說。西九龍站創新推出符合口岸特點的「小單元執勤」模式,持續擴建的100條自助通道,將單向客流疏導能力從起初8400人次/小時提升至13200人次/小時,自助通關旅客比例達70%。
  • 港珠澳大橋開通,形成大灣區三小時旅遊圈!有你的家鄉嗎?
    隨著港澳大橋的建成,粵港澳三地旅遊流量發生變化,區域旅遊發展格局重新形成,強佔鐵路的開通,結束了粵西「零鐵時代」,珠江三角洲和港澳遊客直接受益的局面,粵港澳大灣區是舉世矚目的世紀之交,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部貫通,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全長五十五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兩小時高鐵旅遊圈
    2017年年末,高鐵遊開始「走俏」,高鐵價格穩定以及準點率高使得高鐵旅遊受到青睞。監測數據顯示,目前,以「復興號」高鐵票為例,天津去往北京、上海、南京、濟南等地2-3日高鐵遊預訂量明顯增加。對於旅客來說,利用周末或休假乘高鐵到周邊城市遊玩已成常事,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形成兩小時高鐵旅遊圈。
  • 惠遊| 高鐵帶熱「3小時旅遊圈」
    隨著國內高鐵線路的逐漸完善,「高鐵遊」成為日常化的旅遊方式。密布成網的高鐵晉升為越來越多遊客出行的頭號選擇,旅遊目的地是否開通高鐵成為出遊計劃的重要指標,也形成了新的「高鐵旅遊地圖」。來源:IC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分別以樞紐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為中心,向外逐漸打通高鐵站點,形成了密集完善的高鐵網。高鐵線路串聯形成的旅遊圈,也讓一日遊、周末遊成為可能。遊客從上海出發,30分鐘就能去無錫看花,1小時已在杭州西湖散步,2小時到寧波吃湯糰,3小時可以登黃山看雲海。
  • 三小時高鐵旅遊圈透析:鄭汴洛或洗牌
    核心提示:鄭徐高鐵開通,將豐富以鄭州為中心的3小時高鐵旅遊圈,延伸向長三角地區的觸角,改變過去「長三角地區到河南的遊客相對較少」的狀況。具體這些城市以及景區將有怎樣的改變?
  • 開通逾兩月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運行順暢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兩個多月來運行順暢,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近日表示,截至11月29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總乘客量超過340萬人次,平均每天乘客量超過5萬人次。  布局「一小時生活圈」  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陳帆在就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營運事宜的開場發言中介紹,高鐵9月23日正式投入服務營運以來,運作大致暢順,不少市民已經選擇乘搭高鐵跨境出行。  陳帆介紹,340萬乘客中,香港居民約佔三成,包括內地及外國國籍乘客在內的非香港籍乘客則佔大約七成。
  • 港珠澳大橋十一正式通 3小時黃金旅遊圈怎麼玩?
    港珠澳大橋而一經通車,從此,港珠澳「1小時生活圈」、粵港澳「黃金3小時旅遊圈」強勢來襲!港珠澳大橋| 你不可錯過的粵港澳大灣區港珠澳大橋一經開通,它將串聯起這背後的9市2區:你將看到一出人文與歷史交融的「電影」;你將感受一次科技與創新碰撞的「火花」……
  •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開通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不是夢
    9月22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在香港西九龍站地下一層售票大堂舉行。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乘首趟車抵港的旅客在香港西九龍車站大堂排隊留影。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 廣州高鐵三小時內旅遊,廣州高鐵3小時旅遊圈
    近些年,隨著高鐵線路越修越密,我們可以去的地方就越來越多啦,通過廣州南站出發的高鐵,可以前往去各種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地。廣州高鐵3小時旅遊圈,要數桂林、長沙、河源、株洲、貴港了,廣州高鐵三小時內旅遊你選哪裡呢?
  • 西安將打造3小時高鐵旅遊圈
    近日,筆者從陝西省發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陝西省擬建西安至重慶、西安至包頭、西安至武漢、西安至合肥的高鐵線路,屆時西安至鄰省省會或大型城市均將開通高鐵,形成西安與周圍省會城市的「3小時旅遊圈」。
  • 京珠直達高鐵開啟「珠港澳一小時旅遊圈」
    這是珠海交通發展史的又一件大事,將使珠海無縫接入全國高鐵網,加速沿線乃至更廣區域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進一步拉近內地與澳門的距離,珠海旅遊、商貿等服務業亦有望明顯受益。專家分析指出,兩條高鐵如同兩條大動脈,將與今後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形成疊加效應,進一步凸顯珠海作為內地與港澳交通樞紐的地位。
  • 成都3小時高鐵到達地點,成都3小時高鐵旅遊圈介紹
    在如今交通越來越便利的成都,高鐵和動車出行成了許多人的選擇,與成都接駁的城市也越來越多。那麼你知道成都3小時高鐵到達地點嗎?下面小城漫走為您推薦成都高鐵3小時能到的城市。遵義,2.8小時,15班,179元起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遵義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尤以山、水、林、洞為主要特色。曾獲得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臺酒的故鄉。
  • 「大橋+高鐵」成粵港澳大灣區春節遊一大特色
    新華社廣州2月7日電(記者鄧瑞璇、荊淮僑)「爸爸說大橋很大很雄偉,所以我特別想看一看。」馬上要從港珠澳大橋上通過,9歲的姚宛岑興奮不已。這個春節假期,父母帶著宛岑從成都去香港迪士尼樂園遊玩,專程經珠海到香港,就是想一睹去年通車的「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
  • 珠江口將有六座跨江跨海通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
    本文原標題:《【灣區交通】運六脈神劍,通灣區東西:從港珠澳大橋到虎門二橋,到深中通道,到虎門三橋……》多座跨江跨海大橋相繼建成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將形成 一小時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座跨江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