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G5711次高鐵列車乘務員展示紀念牌。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從「動感號」列車首次從西九龍站駛出,到開行列車達6.8萬餘次,1500萬人次由此往來香港和內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已滿一周年。
一年多來,內地直達香港的站點從44個增至58個,工作日平均客流量近5萬人次,春節期間單日客流最高超過10.5萬人次。「隔三岔五坐高鐵,已是一種生活方式。」有香港青年說。
「一地兩檢」,通關旅客滿意度高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從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只有短短26公裡,卻將香港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自此邁進高鐵時代。
「堅持最高的標準,提供最好的服務,我們傾情在兩地間擺渡。」高鐵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口岸處處長江山說。目前,西九龍站已成為檢驗量位居全國第八的特大型口岸。「『一地兩檢』通關模式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江山說。
西九龍站創新推出符合口岸特點的「小單元執勤」模式,持續擴建的100條自助通道,將單向客流疏導能力從起初8400人次/小時提升至13200人次/小時,自助通關旅客比例達70%。針對高鐵攜行兒童家庭旅客佔比較高的情況,還研創全國首條中國公民E家行專用通道。
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受訪旅客對西九龍站整體滿意度高達86.74分,96%以上的旅客對過關環節效率的評價是「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
一天往返,港人內地逐夢加速
早在高鐵香港段通車伊始,香港居民李俊賢便搶先體驗,搭乘高鐵去內地做培訓工作。「真是太方便了,我每個月差不多兩次坐高鐵去廈門工作。對我們常去內地工作的香港人來說,高鐵舒適、便利又省時。」李俊賢稱讚道。
「香港非常需要高鐵。」包括李俊賢在內的港人欣見「一小時生活圈」成為現實。「以前真的很耗費時間,去廣州要2小時,去廈門要7小時,但現在香港到廣州不到1小時,去廈門也只要4個多小時。」李俊賢說,在高鐵開通以前,每次去內地出差要先搭乘地鐵,或乘坐跨境巴士前往深圳,再在深圳轉乘高鐵,如今出行變得簡單多了。
「十幾分鐘直達深圳,1小時內現身廣州,『動感號』又密又快。」英國希德律師行香港辦公室法務總監劉洋律師說,今年幾次去大灣區其他城市出差,自己都選擇了坐高鐵。
「早上去廣州見客戶,喝個早茶、開個會,下午就回來了,輕輕鬆鬆。」滙豐私人銀行副董事高菲說,高鐵連通大灣區,香港人到內地經商、旅遊就像有了「加速器」。
家住深圳的葛先生在香港攻讀工商管理碩士,每周搭乘高鐵來香港上課。「我和香港同學都達成共識,高鐵讓香港和內地聯繫更密切了。我們也希望大家能乘坐高鐵去走一走、看一看。」他說。
香港的呼小姐從事美容、形象打造管理行業,在香港與內地都有客戶,已搭乘高鐵近20次。她一般於周五搭乘高鐵前往廣州、惠州等地,星期天返回香港。呼小姐說:「高鐵的開通,讓我與內地客戶的交流大大增加,對我的生意很有幫助。」
「一程多站」,高鐵旅團最受歡迎
西九龍站口岸開通當日,出入境人員就超7.5萬人次。各大旅行社也瞄準商機,紛紛推出往來香港和內地的「高鐵旅遊團」。據西九龍邊檢站統計,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經西九龍站出入境的團體旅客有近10萬人次。今年3月27日,西九龍站口岸開通後第186天,迎來第1000萬名出入境旅客,邁入「千萬級」口岸行列。
有香港旅遊業人士表示,高鐵香港段通車一年來,以品嘗美食為主的潮州、汕頭高鐵團最受港人歡迎,由以往每周僅一團旅客出發,增至單日10團出發。
香港中旅社副總經理楊世鑫說,以往旅客參加內地高鐵團,需到深圳北站出發,旅遊交通體驗「不順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後,香港出發的旅行團表現理想,較2018年同期增加10%至20%。近至潮汕、廣州南轉經長隆,遠至貴州、廈門等也受港人歡迎。
在楊世鑫看來,高鐵有利於開發「一程多站」旅遊產品,經深化及長遠增加站點後,勢必成為自由行旅客出行的必用交通。
香港東瀛遊旅行社執行董事禤國全說,3至4天的高鐵團最受港人歡迎,潮汕團「最出色」,以往搭乘長途巴士車程動輒五六個小時,現在只需要2個半小時就可直達。「過往一星期只有一團半團。有了高鐵香港段,旺季曾有過一日10團。」而2日1夜或即日來回、「400元(港幣)」的廣州、深圳團,也是港人的熱門選擇。
據禤國全透露,高鐵開通一周年,港鐵短期內向旅遊業界提出多項票價折扣優惠,預計更加平價的高鐵團即將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