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講澳門的聖保羅教堂。
澳門最有名的古建築,就是大三巴牌坊,它處在澳門鬧市區的中心地段。澳門人將大三巴稱為牌坊,其實它並不是中國傳統古建築上的那種幾根大石柱子上橫架起石樑的樣式,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用來光宗翅祖、留名萬世的建築物。 那麼,大三巴牌坊究竟是什麼樣的建築物呢?它實際上是一個宗教性質的建築物,目前人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原先大教堂遺留下來的一個前壁,既不是當初大教堂的大部更不是當初大教堂的全部。
凡是到澳門去過的人都會聽到當地一句十分流行的話:「不去大三巴,就不能算到過澳門!」並且,大街上的旅遊廣告也寫下了這樣的字句:「來澳必遊大三巴」。大三巴是澳門聖保羅教堂的殘存物,清朝的(香山縣誌》等有關古籍將其稱為「三巴寺」。所謂「三」,就是SAO的譯音,「巴」則是PAULO的合拼譯音,因此,「三巴」其實就是「聖保羅」的譯音,是中國式的讀音方法。在這個詞前面加上一個「大」字,共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說明這座建築的規模十分宏偉,其二是是為了與澳門當時另外的一個「三巴仔教堂」相區別。天長日久,聖保羅教堂的正式名稱被人們漸漸疏遠,而「大三巴」這個人們約定俗成的用語卻反而流行起來了。
大三巴牌坊就建築在一個高臺上,其正面共有七十級相當寬闊的石質臺階。這些臺階連成一體,氣象非凡,對遊客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最近幾十年以來,由於澳門的民間文化藝術活動比較頻繁,所以,大三巴寬闊的臺階便經常成了人們演出的絕好場地。在這兒,外地的遊客可以經常看到諸如武術表演、葡國土風舞蹈以及中國民間最具特色的獅子舞。每當演出的時候,大三巴的臺階便自然成了觀眾的臨時看臺。建築雄偉的大三巴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建築結構要比中國內地的牌坊式建築複雜得多。從外形上來看,大三巴有點類似穀倉的形狀,總共分為五層,高二十七米、寬二十三點五米。下面兩層有左中右三個門洞。每層又都有一些石柱,而且石柱之間還有許多宗教藝術雕塑。
聖保羅教堂與一般的純宗教性教堂不大相同,它原來是澳門歷史上一所最早的宗教大學。如果對澳門的歷史稍有研究的人便會知道:澳門歷史上的第一所大學,並不是一九八一年創辦的東亞大學(現名澳門大學),而是早在一五九四年十二月一日就由小學規格的聖保羅公學升格而成的聖保羅學院(一五九四年至一八三五年)。
一五九三年,耶穌會東方視察員兼副主教範禮安向羅馬耶穌會總會長建議並請求:在澳門創辦一所大學,專門培訓進人中國內地以至日本等東方國家傳教的耶穌會士,以便進一步開展傳教活動。經過批准,果阿耶穌會會長魯得拉斯於一五九四年十二月一日委託貝勒茲、代塞拉和平託等三人,將原來只有小學規格的聖保羅公學擴大並升格為大學規模的聖保羅學院,同時正式註冊成立,這就是澳門歷史上的第一所大學,也是中國土地上以至遠東國家的第一所西式大學。
從時間上講,聖保羅學院要比日本東京大學的創立(一八七七年)早二百八十三年,比中國大陸最早創立的近代式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一八七九年)要早二百八十五年。
當時,聖保羅學院根據在中國傳教的需要來進行課程設計,共開設了中文、拉丁文、哲學、神學、數學、天文學、物理、醫學、音樂、修辭學等。其中,中文課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課,不僅每個學生要學,而且中文的學時還算是最多的。由於中文在中國乃至在東方都是傳教的必備工具,所以不只是聖保羅學院的學生要學習中文,甚至連學院裡的教授也要學習中文。例如:埃羅略即是當時學院的著名教授,同時他又是學院的畢業生,並且他的名字還曾經被列人聖保羅學院的畢業生名冊之中。由於許多東來的耶穌會士在歐洲就已經具備了比較高的文化知識和宗教理論水平,所以他們到澳門的聖保羅學院,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和掌握中國的語文和文學。
聖保羅學院招生的主要對象是歐洲的耶穌會士,其次是中國和日本的進修生。在一六六0年的時候,在規模宏大的聖保羅學院中,耶穌會士竟然多達八十人以上。據統計,後來曾經在學院攻讀並且畢業而進人中國傳教的歐洲耶穌會士達到二百人左右,有年代可考者有一百二十二人,佔畢業人數的百分之六十。
聖保羅學院為了保證當時的教學和研究的需要,曾經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圖書館,能夠藏書四千多冊,這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遠東地區收藏西方書籍最多的圖書館。實際上,當時的聖保羅學院已經成為歐洲耶穌會士進人中國傳教的訓練基地。正是由於有了這些熟悉中國語言、禮儀和習俗的傳教士進人中國內地從事傳教活動,所以才使得中國內地特別是華南一帶的居民不斷地湧人澳門,到教堂裡面進行洗禮和做禮拜。
聖保羅學院雖然創立在面積較小的澳門,可是如果我們從它的經費來源、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以及招生的對象和學生的畢業去向來分析,這所學院實際上在當時已經是一所具備了相當水平的國際性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的畢業生為了傳教活動的需要,他們通常都要利用自己所學到的中國文化和知識,努力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歐洲向他們本國介紹並傳播中國的文化,這樣就激發起了歐洲各國近代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的興起。同時,這些傳教士也把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文化介紹並傳播到中國來,從而促進了中國近代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所以我們可以說,聖保羅學院在當時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搖籃。
好啦,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