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開展「陽光南航」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公眾、媒體記者50餘人走進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現場運行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探秘南航運行控制的中樞單位,近距離體驗南航「大運行」,了解航班運行保障的「那些事兒」。
「三步走」保障運行安全
寬敞明亮的南航機組準備大廳,二十餘張機組準備用桌、四臺機組酒測籤到一體機擺放整齊,吸引了到場社會公眾和媒體記者的注意。南航始終將飛行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各項流程也都為安全服務。「南航機組準備過程主要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機組籤到,每個航班的所有機組成員在航班預計起飛前90分鐘到準備室籤到,經過酒精測試合格後,方可執行航班任務;第二步是籤派放行,籤派員通過收集機組、飛機、天氣通告和流量控制等信息,綜合分析判斷,與飛機機組共同籤字放行,確保飛行安全;第三步是機組準備,飛行機組、乘務組、安保組會根據航班任務、航線不同進行分工協作,確保航班安全平穩運行。」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運行指揮部高級籤派員黃龍輝介紹說。
揭秘GOC 近距離接觸南航運控中樞
「南航大運行體系建設已有一年,在大運行建設體系下,總部搭建了集中運行平臺AOC(Airlines Operations Center,運行控制中心),各分子公司建立了GOC(Ground Operations Center),我們吉林分公司也積極推進南航大運行建設並與總部集中運行平臺配套,相應打造了集中、高效的屬地化運行平臺,負責吉林地區南航航班運行保障的統一協調。GOC採取集成辦公、聯席決策的工作模式,實現保障資源的集中調配,達到對飛機、旅客、貨物、行李、信息及機組資源的全要素同步控制。」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運行指揮部現場運行室副主任劉巖介紹。據悉,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的GOC,除了運行指揮部外,還有飛行、機務、客艙、貨運等10個單位入駐,共設置30個席位,實行7*24小時值班制,目的就是讓公司最專業的決策團隊集合在一起,對運行信息進行綜合研判,確保所作出的運行決策科學、經濟、規範。
航空公司的管控模式,直接影響著航班正常率和旅客出行的體驗。「在推動航班正常性提升工作上,南航正在實行『邊推邊開』,也就是說飛機出港時一邊推出、一邊啟動發動機,每個航班滑行的時間節約了3分鐘。」劉巖介紹說,「3分鐘聽起來不長,但每個航班節約3分鐘,對南航每天3000多個航班的整體運行效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真的沒有想到,在一個航班的背後,竟然有這樣一個決策中樞,連接天和地,還有這麼多人每天24小時在崗在位保障。」參加活動的一位社會公眾王女士說。
「大運行」提高保障效率
機組準備室內的兩塊LED大屏幕上的航路圖和天氣預報圖,引起了到場社會公眾的興趣。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運行指揮部高級籤派員黃龍輝向大家介紹說:「飛機飛行的空中航路是固定的,在航班執行過程中,飛機必須按照規定好的航路飛行,航路上一旦超過容量就會產生流量控制,造成航班延誤。同時,機場和航路有時會受到雷雨等天氣影響,也會造成流量控制。」
2018年以來,南航啟動了大運行建設,目標是構建集中管控、高效決策、溝通順暢、系統聯動的大運行體系,就是要將南航點多、線長、面廣的規模優勢發揮出來,資源、信息高效調度,形成高效的運行新格局。「以5月9日為例,廣州總部的CZ6275航班在長春出現故障,需要從廣州帶航材排除故障,吉林分公司充分發揮大運行優勢,及時調整運力執行總部的航班,保障旅客順暢出行,避免了航班長時間延誤。」黃龍輝說。
前來參加活動的社會公眾陳先生說:「以前坐飛機時,對航班延誤特別不理解,今天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第一次了解到關於延誤有這麼多的原因,航空公司在保障安全運行上付出這麼多努力,真的不錯。」(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