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老照片曝光 憶當年野柳女王頭風華(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半世紀前老照片曝光 憶當年野柳女王頭風華(圖)

2014-10-09 09:11: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林靜江的照片,拍攝角度在野柳步道建設完畢後已不復見,因此被選為紀念獎作品之一。圖片來源《聯合報》

    蕭津儀在半世紀前在野柳地質公園為友人拍下和女王頭的合照,獲懷念獎項。圖片來源《聯合報》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頸圍日益縮減,北觀處舉辦「女王頭記憶」老照片徵集活動,讓全民回憶當年女王頭的風華。

  活動評選結果在上月底出爐,參加者蕭津儀參賽的照片拍攝時間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是所有作品中最有歷史的照片,榮獲「最懷念」獎。

  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日前向全民收集和野柳女王頭合影的老照片,供年長民眾回味,也讓年輕人見證女王頭當年的風華。這次活動共吸引94人參加,從121張參賽作品中,選出6張得獎作品,結果已於上月底出爐。

  獲得「最懷舊」的蕭津儀是攝影愛好者,50多年前她和友人前往野柳地質公園遊玩,以逆斜光的拍攝手法,為友人和女王頭合影。即使拍攝時間距今已超過半世紀,照片仍保存良好,影像質量優,獲得評審青睞。

  參賽者餘曼麗提供母親和友人站在女王頭旁的合照,拍攝於1970年,由於她的母親現今高齡95歲,是所有參賽作品中年歲最高者,因此獲選為「最經典」獎;石方瑜則以父母親在1965年新婚時期,在女王頭前拍攝的照片,獲得「最恩愛」獎。

  由於此次收集的作品都相當珍貴,除原定的3個獎項外,評審另選出4張極具紀念性質的照片,一是1960年代香港南華女子壘球隊來臺進行友誼賽,並和臺北士商隊前往野柳遊玩時的合影,二是得獎人林靜江提供的照片拍攝角度在步道建置完成後,已不復見。

  而得獎人吳恩惠21年前拍攝的照片,則利用「錯位」的技巧,營造出照片主角碰觸女王頭的錯覺,充分凸顯環境保護觀念,還有一張是1973年東吳大學歷史系學生在女王頭的合照。

相關焦點

  • 陸客不來臺灣野柳女王頭也悽涼,業者憶當年盛況
    新北市萬裡野柳地質公園因造山運動、風化、海蝕等作用,巖層推擠出褶皺,形成獨特地質奇觀,其中「女王頭」曾是陸客最愛拍照留念的地方,如今陸客不來,疫情又不斷擴散,外籍人士不能入臺,公園人潮不再,讓脖子變細的「女王頭」也倍感悽涼。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野柳「女王頭」。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防遊客攀爬 臺警察入駐野柳公園護衛女王頭(圖)
    防遊客攀爬 臺警察入駐野柳公園護衛女王頭(圖) 2012年05月03日 09: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王頭」,那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它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5/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五一節來臨,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前往寶島臺灣觀光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的雍容華貴 ​
    野柳地質公園風景區分三個大區:第一區女王頭、仙女鞋、乳石等。 第二區豆腐巖、龍頭石等,第三區海蝕壺穴、海狗石等。 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很多遊客就是奔著女王頭而去,所以在「女王頭」前面修了一條小路,並且標記了合影的位置。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野柳「女王頭」。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再不去臺北野柳玩 「女王頭」就要斷掉了
    「女王頭」就要斷掉了      臺灣的野柳是一處被海浪雕塑形成似人像物的各種奇特形狀的海岸,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    這個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神工之美妙。它已經成為野柳的代名詞。
  • 新北市地標 野柳「女王頭」脖子愈來愈細
    野柳女王頭是遊客最愛。(中評社 李文輝攝)東南網6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野柳位於臺灣北海岸和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內,行政區隸屬新北市萬裡區,是大臺北地區的後花園,因千百萬年造山運動、風化、侵蝕的交互作用,將巖層推擠出褶皺,逐漸形成蕈狀巖、燭臺石、姜石等地質奇觀,進而出現女王頭、仙女鞋、龍頭石、冰淇淋石等奇巖怪石,而有從海洋升起的城堡美名。
  • 我的遊記:野柳的女王頭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新北市萬裡區。女王頭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其最出名的是女王頭,俏皮的公主等自然形成的景觀。
  • 野柳可不只有女王頭
    去野柳地質公園排隊那麼久只看了一眼女王頭?是不是以為「野柳=女王頭」?你一定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少更美的風景,才會離開得那麼乾脆決然。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斷頸? 專家怎麼說
    野柳「女王頭」。(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多島內外觀光客到北海岸的野柳,除欣賞必海藍天,大啖美味海鮮外,也不忘了來野柳地質公園欣賞難得一見的「女王頭」。日前有關女王頭斷頸疑慮之相關新聞,北觀處僅澄清與說明如下:
  • 【陝西娃在臺灣】漫遊野柳,尋找心中的女王頭
    上個周五晚上,在回想自己高三崢嶸歲月的時候,突然想到了女王頭,這個在高三文綜試卷當中經常出現的地理題目,於是趕緊上網尋找,找到了離臺北並不是很遙遠的野柳地質公園。當機立斷,決定第二天就出遊。說了這麼多還是來談一談景區吧,野柳地質公園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女王頭了,當然還有好幾個非常別致的和有趣的巖石。
  • 臺灣搶救野柳「女王頭」 護頸團隊大揭密(圖)
    中新網6月27日電 最新一期臺灣《商業周刊》關注到遊客到臺灣都要去看的野柳女王頭的保護問題。報導說,臺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而且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女王頭不僅是臺灣民眾共同的資產與記憶,去年更獲得臺灣民眾票選的臺灣十大地景第一名,贏過玉山與日月潭。
  • 臺北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接班人選定(組圖)
    臺北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受到風化及侵蝕影響,頸圍逐漸縮小,有斷頸之虞。園方希望藉由「俏皮公主」的產生,能分散遊客注意力,減少遊客碰觸磨損。     野柳新地景命名活動揭曉,外形酷似女王頭的蕈狀巖「俏皮公主」,加入「女王頭」家族。
  • 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原標題: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就是要看女王頭!」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嚴重 5到10年或斷頸
    圖為研究人員在野柳巖石上實驗。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頸危機,研究團隊試圖以奈米科技補強巖石,經9個月實驗未能成功。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基於野柳「女王頭」斷頸危機逐年逼近,自2011年起,委託臺灣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謝國煌研究團隊,研究奈米科技補強巖石。  2014年8月29日起進行戶外實地試驗,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