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劉天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陸家成】澳大利亞東部山火受災區本周末可能變成一座滾燙的「高爐」!氣象部門預測,這一地區4日將迎來40℃以上的高溫以及大風天氣,這或將讓肆虐多時的山火蔓延至更廣地區。澳政府已經宣布,本周末將是該國「火災季」最糟時段之一。知情人士稱,4日可能成為澳持續數月山火危機中最致命的一天。澳政府3日出動軍艦將近千名老弱婦孺運出山火圍困地區。重災區之一的維多利亞州州長疾呼民眾儘快撤離,「我們不能保障你們的安全!」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3日報導,因災情嚴重,維多利亞州旅遊小鎮馬拉庫塔約4000名居民和遊客在今年元旦之前便被迫露宿海邊。3日,災民終於盼來「救星」:澳海軍「喬勒斯」號兩棲登陸艦和航空訓練艦「梧桐」號。兩艘軍艦周五一早靠岸,計劃將約千名災民運往維多利亞州西港地區,航程約為17個小時。由於軍艦空間有限,軍方決定優先運送老弱婦孺以及哮喘病人等弱勢人群。儘管海軍方面承諾儘可能以家庭為單位實施撤離,但仍有災民不可避免地與家人暫別。面對艱難抉擇,海岸上哭泣聲音不絕於耳、家人之間相互擁抱,仿佛經歷「生離死別」。
據澳大利亞「9news」新聞網3日報導,自周一以來,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已確定至少8人死於山火、18人下落不明。截至2日,兩個州仍有200多處山火未被撲滅。英國《衛報》和新加坡《聯合早報》周五報導稱,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已經分別進入災難狀態和緊急狀態,州政府此舉旨在對更多民眾實施強制性疏散。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周四在該州東南沿岸劃出一個從度假勝地巴特曼斯灣延伸至毗鄰維多利亞州、長約200公裡的「遊客撤離區」,身處該地區的數千名遊客必須在48小時內離開。該州政府3日還對滯留民眾發起最終動員,呼籲他們連夜撤離。這場大範圍疏散造成多地交通擁堵、火車站排起長龍;按新南威爾斯州交通部長康斯坦斯的話說,此次行動是當地「最大規模的人口撤離」。由於當前的救災資源已被極端災情所碾壓,當局甚至不排除以城鎮為單位放棄救援。
儘管澳總理莫裡森2日和3日連續探訪災區,但他應對山火危機的態度依舊遭到嚴厲批評。這位將經濟問題擺在環境治理之前的總理2日到訪新南威爾斯州小鎮科巴哥,當時一名災民和志願消防員拒絕和他握手。有災民稱莫裡森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恥」,並指責他任由「大火燒了整個國家」。據「德國之聲」3日報導,有民眾對莫裡森大喊:「你不會在這裡拿到任何選票!」當澳總理被引導著離開城鎮時,仍然有人在他身後大喊「總理,那些遇難的人怎麼辦? 還有無家可歸的人怎麼辦?」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等媒體3日報導,莫裡森回應說自己理解民眾的心情,但不會為這些批評分心,不認為這些批評是針對他個人。澳大利亞法律規定,像山火這樣的自然災害,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才是主要責任人。莫裡森此前也說過,自己並非消防員,已經做好了分內工作。不過不斷惡化的災情可能讓莫裡森取消近期訪問印度的計劃。有分析認為,莫裡森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山火危機上的消極反應,正在冒著「失去(贏得)下一次選舉」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