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護士更是勇士——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症...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在ICU病房工作。 吳浩宇攝(中經視覺)

陳靜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記者撥通她的電話時,她已經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

面對疫情,她說:「我是一個有31年軍齡的老兵。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何況我是一名軍人!」

白衣戰士

入伍31年,在腎內科血液淨化中心當護士長18年,她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假期。女兒今年都是20歲的大一學生了,卻很少有機會和媽媽一起出去走走。

1月24日,農曆除夕,凌晨4時整,平時失眠嚴重的陳靜好不容易睡了一會兒,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震動聲驚醒。電話是醫院護理部主任彭飛打來的。一向沉穩的彭飛語氣異常急促,通知她務必在1小時內上報支援武漢分管片區的10名護士名單。

陳靜是經過多次重大考驗的。2014年,陳靜遠赴非洲賴比瑞亞伊波拉疫區,執行長達100多天的「援利抗埃」任務。2018年,陳靜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為期8個多月的「和諧使命—2018」任務。

深夜接到緊急命令,陳靜知道,這次任務非同尋常,必須速斷速決確定人選。

陳靜首先把自己「框」進名單,自己歲數最大,又是護士長,理所當然是衝鋒陷陣第一人。隨後,她在腦海中迅速確定了另外5個人,並一一打電話通知。

說到這兒,陳靜聲音有些哽咽:「這些『90後』姑娘們,比我女兒大不了幾歲,還都是孩子,平時看見只老鼠都嚇得夠嗆。但她們接到通知沒有一個猶豫的。什麼是戰士?她們就是!什麼是勇士?她們就是!」

1月24日早晨8點,定下護士人員名單後,陳靜又領受了更加艱巨的任務。醫院黨委決定派出48名護士,由陳靜作為「總護士長」負責帶隊。臨行前,醫院領導專門交代她,必須要完完整整地把所有人都帶回來,一個都不允許掉隊!

當晚9時50分,飛機起飛。強大的轟鳴聲像熱浪一樣一陣一陣地襲來,陳靜和戰友們緊緊地裹著軍大衣蜷坐在狹小的機艙裡。2個小時後,飛機準點落地武漢天河機場。

戰鬥正式打響了!陳靜不由地攥了攥拳頭,一個必勝的信念在她的心中驟然升起:無論敵人多麼強大,無論疫情多麼兇猛,只要解放軍來了,勝利就一定屬於我們!

不做逃兵

進駐的漢口醫院是一家康復醫院,不具備傳染病治療資質,同時醫院布局不合理、必要防控設施匱乏,一些醫護人員不幸被感染。

「我們是解放軍,來了就得衝上去!」陳靜說。

在確定重症病房護士長人選時,醫療隊臨時黨委直接任命了陳靜。原因是她長期從事腎病患者夜間血透工作,有著抗擊伊波拉病毒的實戰經歷。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時,醫療隊確定次日進駐漢口醫院重症病房,3名醫生和5名護士組成第一梯隊。在駐地會議室,陳靜把醫療隊神經外科護士長張婷、婦產科護士長李玲玲、骨科護士長周宏玉召集起來確定為第一梯隊人選。 張婷至今都記得那晚陳靜說的第一句話:「明天誰跟我上?」潛臺詞很明顯:「我已經把第一個名額留給了自己,誰也別爭!」她的話音未落,大家都爭先恐後表示第一個上。

改造病區、打針輸液、採集標本、監測生命體徵、護理患者、打掃病區……在漢口醫院工作的一周裡,陳靜帶領護理團隊的戰友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防護服、護目鏡不透氣,口罩磨紅了臉頰,汗水浸透了衣背,她不分晝夜地忙碌在各個病床旁。

在重症病房,護理工作需要日夜守護患者,直面病毒的風險更大。一次,在為一位發熱患者清理喉嚨時,咳出的痰液濺在了陳靜的防護面具上。她沒有本能地一躲,而是耐心地清理了患者汙物。還有一次,在給患者餵飯時,病人突然嘔吐起來,陳靜一邊安撫一邊拿出床下的臉盆,倒上溫水,一點點為患者擦拭乾淨。那位病人儘管很虛弱,但依然向她伸出大拇指……

連日高強度工作,穿著悶熱的防護服,陳靜感覺沒有食慾,幾近虛脫。一同在病房戰鬥的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徐正梅考慮到她一年前剛做完兩次手術,準備把她暫時調出重症監護病房,誰知一找她談,她堅決不同意:「我不一定做尖兵,但我不可能做逃兵。如果連我都害怕,那誰來救患者?」

「黑臉管家」

2月2日,在漢口醫院奮戰8天8夜之後,陳靜和149名戰友整建制轉場到火神山醫院,陳靜被任命為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知名專家張西京教授任主任,他在得知陳靜既不是傳染病專業出身,又沒有重症病房工作背景之後,心裡一度有些擔心。

按照之前的工程設計,傳染重症病房分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3個區域,值班醫生可以從重症病房返回到半汙染區作醫囑處理。看完工程設計圖紙,陳靜結合抗擊伊波拉病毒的經驗,提出整個病房設計從進到出,必須是單向行走,不能折返。張西京非常認可,對這位個頭瘦小的新搭檔有了全新認識,之前懸著的心也放下來。

重症醫學一科由來自軍隊多家單位的醫務人員組成。醫護人員工作習慣、治療理念、防護意識都有很大差別。作為「大管家」,從穿防護服、隔離衣、戴護目鏡到戴鞋套、洗手,自身防護大大小小近幾十道程序,不論是醫生還是護士,哪怕有一道程序不符合標準,都過不了她這道關。 護士左添有摸臉的習慣。一天晚上下班回到住處等電梯時剛要有「習慣性動作」,就被陳靜嘮叨了一頓:「我今天已經看你摸3次臉了……」左添一下紅了臉,但嘮叨的話就此記在心上,很快改掉了多年的習慣。

重症病房,監護護理異常重要。針對編配的護士來自不同專業,特別是重症病房護理經驗欠缺的實際,陳靜量身分工、知人善任,她把護士分成多個班組。 護士陳亞平很要強但身體虛弱,一進重症病房就吐。出於安全考慮,陳靜果斷調整她到後勤班負責物資申領。單薄體弱的她每天從機關推拉幾十箱物資往返病房,看了讓人心疼,但陳亞平卻非常感激:「這是陳護士長對我的特殊關愛,累一點苦一點都不算什麼,比在重症病房的戰友輕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 通訊員 孫國強)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省委書記省長接機 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最後一批隊員凱旋
    3月31日下午2點30分,安徽支援湖北的最後一批醫療衛生人員回家啦。這也是我省首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在抗疫一線,他們最先出徵,最後撤離。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到機場迎接,讚揚他們是安徽的英雄,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據了解,本次返回人員包括我省首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185人、疾控人員23人。至此,我省派出的支援武漢、湖北醫療衛生人員全部返回。
  • 重慶兩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
    重慶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記者 李星婷 攝他們重慶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現整合成為一支隊伍,共318人來自市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醫院,以及長壽、大足、墊江、璧山等地25
  • 火神山,那山一樣的身影——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毛青
    網友回答千千萬,但在火神山醫院,記者聽到了另外一個答案:毛青。    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毛青一直戰鬥在一線。這位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的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參加過抗擊非典和伊波拉,阻擊過禽流感,與高危汙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
  • 南醫三院再派33人醫療隊支援湖北
    據悉,此次醫療隊共33名隊員,包括8名醫生、24名護士和1名管理人員,醫護人員大都來自呼吸內科和重症醫學科,南醫三院副院長程燎原領銜,南醫三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程遠雄教授擔任醫療隊隊長。援疆援非專家再援鄂,呼吸重症教授齊上陣據悉,南醫三院副院長程燎原剛結束掛職,還沒來得及休整,就主動報名參加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隊長、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程遠雄教授是湖北武漢人,能回家鄉支援是他一直的心願,由於他擔任醫院抗新型冠狀病毒小組組長,日常工作繁重,醫院沒有批准他參加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
  •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 軍隊抽組醫療力量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於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按照習主席指示要求,全軍官兵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 2484名南粵戰士:從此荊楚是故鄉——記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當張忠德揭開口罩、綻開笑容的視頻被隊友傳上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微信群時,大家驚呼:「德叔,好久不見你的笑臉!」「又帥又暖!」3月20日,第二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逐一為他帶來的隊員們整理衣衫,送上從武漢返粵的列車,隨即返回雷神山醫院堅守。(綻開久違笑容的德叔,又帥又暖。)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再次派出支援湖北醫療隊
    2月7日下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再次派出130名醫護人員,作為支援湖北醫療隊趕赴武漢支援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這也是該院再次派出支援湖北醫療隊。2月6日晚9點,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接到國務院、國家衛健委緊急通知,根據湖北省防控工作需要,增派醫療隊馳援武漢。接到任務後,中日聯誼醫院僅用2小時就組建完本次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隊由副院長劉天戟帶隊,共130名隊員,包括30名醫生、100名護士,其中黨員51名。
  • 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新華社武漢3月17日電 題: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黎雲  2月3日起,1400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開始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一個多月來,他們扛起如山使命,在抗疫一線勇當先鋒,成功救治了一個個生命。  截至3月17日,火神山醫院出院患者超過1900人。
  • 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4批隊員返湘
    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4批隊員返湘歡迎英雄平安歸來!我省4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219名隊員圓滿完成支援任務回到家鄉。這也是我省首批平安歸來的醫療隊員。此次返湘的4批醫療隊均工作於武漢市各方艙醫院,分別是2月4日馳援武漢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醫療隊,共42人;2月10日馳援武漢的首批中醫醫療隊,共40人;2月15日馳援武漢的第四批省級醫療隊,共102人;2月21日馳援武漢的第二批中醫醫療隊,共35人。據悉,4批醫療隊在武漢市累計收治確診患者818例,治癒出院613例。醫療隊員返湘後,將進行集中健康觀測,觀測期結束返回原工作崗位。
  • 廣西第六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150人凱旋
    分別來自自治區南溪山醫院、自治區腦科醫院、自治區江濱醫院等3家區直醫療衛生機構和南寧、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欽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河池、崇左等12個市的24家市級和6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人員主要由呼吸、重症醫學科、感染管理科、精神衛生等專業的醫師和護士組成。
  • ...我們會永遠記在心裡」滄州市56名援鄂醫療隊隊員領到蒙古國羊肉
    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韓玉(左二)和家人分享鮮美的羊肉。12月4日,我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蒙古國捐贈的羊肉。「我們12月3日接到省衛健委電話,讓我們去領取蒙古國捐贈的羊肉。」
  • 畢節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鄂州醫療隊出徵
    2月18日,區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逆向而行,支援湖北鄂州疫情防控工作。 在出徵儀式中,區人民醫院院長阮勝向此次出徵的醫護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他說,援鄂醫療隊主動要求投身到湖北抗擊疫情一線,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希望能保重自己,帶著良好的職業素養、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與湖北同胞一道,風雨同舟、並肩作戰,不辱使命、科學應對,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最終平安凱旋。
  • 廣東省二醫支援湖北醫療隊72人回家 「想儘快回崗位」
    坐上回家的車,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員、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林國輝感慨萬千。今天,他和另外71名隊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醫院,受到了大家的最高禮遇。3月20日,醫療隊員回到廣東以後,進行了14天的醫學觀察,今天終於回到親人身邊。
  • 江西支援湖北醫療隊277名隊員凱旋 親朋好友舉旗迎接
    (抗擊新冠肺炎)江西支援湖北醫療隊277名隊員凱旋 親朋好友舉旗迎接  中新網南昌3月31日電(劉佔昆 李韻涵)3月31日中午,江西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277名隊員乘機平安返回江西,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用民航界最高禮儀「過水門」的方式迎接援鄂醫護人員們凱旋,他們將在統一安排下前往九江進行集中休養。
  • 火神山醫院「專家黨員突擊隊」:​「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記火神山醫院「專家黨員突擊隊」 ■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王通化 通訊員 劉遠橋 如果沒人介紹,你肯定認不出「他」。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感染控制專家組成員,陳萍的職責是通過感染監測系統,督促醫護人員嚴格遵守流程,守護好他們的安全。 有一次,一位護士從「紅區」出來時,因為過度勞累發生嘔吐。情況突發,這名護士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透過監控視頻,陳萍馬上穩住護士的情緒,又一步步指導她嚴格按照規範脫掉了防護服。
  • 「抗「疫」群英譜」湘雅三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鍾竹青:臨危不亂...
    臨危不亂「身邊人」——記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護理隊隊長、湘雅三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鍾竹青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當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7西病區,鍾竹青帶隊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護理隊(以下簡稱「湘雅三醫院護理隊」)發起了衝鋒。在展開工作的頭36小時內,鍾竹青及其團隊梳理出一套規範的管理制度與流程預案,頭100小時即實現有序高效接診,包括隔離區與清潔區每班微信語音交班、特殊患者遠程會診討論、醫護床邊查房等。
  • 上海華山醫院組建三批醫療隊,隨時準備支援武漢
    1月23日17時59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在科主任群裡發了一份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關於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附加了一句「使命與召喚」。不到一個小時,由三位醫生九位護士組成的三批華山醫院醫療隊迅速組建完畢。
  • 火神山醫院「抗疫表情包」上線了
    今天上午11時許,火神山醫院政工部結合疫情防控高頻用語創作表情包正式上線,許多醫護人員紛紛為其「點讚」。正準備穿戴防護服進「紅區」的重症醫學二科醫生崔雲亮說,此時愛人來信息,順手發個「要進紅區了」的抗疫表情,愛人瞬間明白了。崔雲亮說:「這個表情用起來真方便!」
  • 福建第11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重症病區裡開「便利店」
    而這一切的前提,需要所有隊員迅速熟悉工作環境與流程。那麼,如何讓來自不同醫院、崗位的隊員們,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的環境和流程呢?作為福建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病區護理組長,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RICU護士長蔡綿綿,在接管金銀潭病區第一天開始,便萌生了引入5S管理的初步構思。
  • 火神山裡軍隊醫護人員隨手寫就的詩句 你讀到了什麼?
    隨即撥通軍醫羅虎的手機,才得知這首「七行詩」背後的「夜行奇遇記」。  2月初,火神山醫院交付。為儘快收治患者,在外圍輔助設施尚未完工的情況下,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就爭分奪秒開始救治病人。  2月10日晚上,隊員胡世頡從駐地趕到火神山上夜班。下車後,胡世頡走在最前面,和戰友們一起摸黑往重症醫學一科病區走。突然,他一個踉蹌,大喊一聲:「別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