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珍藏了我國歷代中華文物近70萬件,在《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中,臺北故宮也與北京故宮、法國羅浮宮等國際著名博物館齊名,名列全球第12名,同時它也是全世界遊客來到臺灣旅行時必逛的首選,是海外旅客來到臺灣認識中華文化歷史的首選之地。但就在近日,臺北故宮卻傳出要於2020年閉館3年,院長陳其南說將其文物將移至位於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此話一出,又再次暴露出了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政治算計。
早在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嘉義縣「故宮南院」的設立,美其名是為了所謂南北平衡,但眾所周知的只是民進黨為了選票而設立的一個「蚊子館」,與當初定位的「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藝術南北均富說法,迄今為止參觀民眾仍無法跟臺北故宮相比、落差甚大。其實在2016年9月,作為臺灣女婿的成龍,將象徵中華文化的十二生肖獸首捐贈給「故宮南院」,卻被「臺獨分子」潑漆破壞並稱是「文化統戰」。
獸首在被潑漆破壞事後,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林正儀卻稱「各界認為十二生肖獸首非原創性作品,亦非依公共藝術辦法設置之藝術品,不適宜放置故宮南部院區主要入口;因此,故宮決定尊重各界意見,拆除位於故宮南部院區中庭的十二生肖獸首。」最終由成龍捐贈的獸首就在「臺獨分子」加上這些民進黨的文化大員們推波助瀾下而被移除。從獸首被潑漆到移除這只不過民進黨當政從文化上「去中國化」的序曲。
與此同時在四個多月前的7月1日,臺灣地區館藏中華文物僅次於臺北故宮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就已經悄悄閉館整修,同樣是要閉館整建三年直至2020年才重新開館。對此「史博館」館長在受訪時稱「我不否認這些文物源自中華文化,但會更強調跟臺灣的連結。」此話一出無疑不就是以整修之名實去中國化之實嗎?臺灣的文化本來就屬於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在臺灣這片土地上保存傳承,如今象徵臺灣保存中華文化文物兩個最具指標性的博物館,都在民進黨執政時以「整修維護」的名義要閉館三年,這樣的說法真讓人難以信服不是一股「去中國化」的政治算計在臺灣文史圈悄悄進行著。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臺兩年多以來,不只在政治意識形態歷史課綱進行一系列的「去中國化」,就連中華文化在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兩個博物館「臺北故宮」和「國立歷史博物館」也不放過,這兩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對於專業的不尊重,唯有其「臺灣價值」的「獨派」意識形態歷史觀才是對的,凡是跟「中國」有關的都一定要去除掉,口口聲聲說要尊重,但事實上連自己祖宗的的文化都要去掉,這樣數典忘祖的行為最終都會被後代所唾棄,因為咱們中國人的根和文化,是永遠也不可能去掉的。(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