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臺北故宮原計劃閉館3年 寶物南遷

「新故宮計劃」3大主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不過陳其南表示,整修期間文物將遷到南院展出,南院北院都是故宮,對臺北故宮來講,沒有閉館的問題。 對於外界指稱此舉是為了救南部選情,陳其南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臺北故宮整建,一動工就是好多年,再加上這個計劃也不是我任內提出的,我只是接力執行。」

    陳其南說,院內也考慮過不要閉館,但是由於新故宮計劃整建量體太大,除了圖書文獻大樓、行政大樓跟正館都要整修之外,還要在原有地基上增蓋一個新館,到時候整個故宮就像是一座大工地,沒有參觀品質。

 >>詳細

    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百年不顯老

    臺北故宮閉館 國民黨批「行政院」密室協商

故宮南院只是選舉造勢工具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效果圖。

    臺北故宮南院2001年在扁執政時期,就是為了要平衡南北的文化資源差距而籌建,當時綠營內部就有聲音認為,北部民眾享有大多數的文化資源,無論大型藝術表演或展出都以北部為主,對中南部民眾不公平。

    為了達到所謂的平衡和「本土化」,被視為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故宮,就被拿來作為選舉造勢的政策工具,儘管文化界多持反對立場,前故宮院長周功鑫就明確表達不贊成,認為把南院蓋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農業縣,可能會淪為蚊子館,但扁當局仍執意興建。

    果然,南院在歷經15年終於開幕,票房卻奇慘,周邊原擬投資興建的飯店業者和開發商都縮手,故宮南院沒有為選情進補,反而成為「票房毒藥」。

 【全文】

臺北故宮閉館引發外界質疑

國民黨黨團今天上午舉行「故宮封館南漂、民進黨犧牲觀光救選情」記者會。(中評社 倪鴻祥攝)

    為擴建而寶物轉移到南院展覽,甚至閉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做法引發外界熱議,也讓外界好奇故宮的想法。 

    政界——鬧出世界大笑話

    臺北故宮博物院昨日傳出預訂2020年起閉館3年,館藏將南遷至嘉義縣南院展覽,引發高度爭議。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上午舉行「故宮封館南漂、民進黨犧牲觀光救選情」記者會,批評蔡當局「去中國化」又要拿故宮寶物救選情,鬧出世界大笑話。 >>詳細

    文化界——憂心政治凌駕專業

    前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就是專業考慮,世界上大型博物館整建,沒有看過有全部停擺的,這個做法很容易讓人有政治上的聯想。博物館的精神不是只有服務觀光人潮,它還要有文化的高度,如果都是用觀光考慮,其實非常不專業,請不要把故宮當成工具。

    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館長馮明珠:這個做法非常不專業,文物搬遷不是想像中容易,包括南院是否有這麼大的庫房?新的庫房文物夠不夠放,庫房設計是否符合文物典藏環境。當初蓋南院就是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喊出的口號,希望可以做到南北平衡,文化均富,才有了故宮南院計劃,現在把北院寶物搬到南院作展覽,那臺北呢?臺北就不需要南北平衡了嗎? >>詳細

    媒體界——南院替代北院痴人說夢

    臺灣藝術媒體工作者、《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傳聞中消息果然是事實,大家說得輕鬆,北院閉館,還有南院,南北兩院一家親,必然互相遞補,但只要熟悉臺灣藝術生態的人,莫不仰天長嘆,這叫瞎人說夢話。故宮南院替代北院正館的天真想法,就像當年以為,只要蓋了故宮南院,就可以促進地方觀光與繁榮一樣的天真。 >>詳細

    臺北故宮博物院閉館3年 引發臺灣學者質疑

民進黨為何動臺北故宮的主意?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評社 資料照)

    據臺當局說法,故宮6年後將適逢成立百歲周年,而臺北故宮因為建築物年久失修,院方認為需要趕緊修繕房屋,因此才打算把臺北院區文物移往南院展出,「行政院」去年底核定「新故宮計劃」,也有文物搬遷期程的內容。但在「九合一」選舉前,南臺灣選情不樂觀的情形下,突然放出故宮南遷的消息,僅僅只是因為修繕房屋嗎?

    選情告急政策買票

    當年爭取南院的前嘉義縣長、現在「綠委」兼民進黨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卻帶著自家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去拜會「政委」張景森,還邀陳其南一起,共同敲定讓臺北故宮整修閉館3年,把部分重要的收藏移到南院展覽。

    陳其南還說「寶物文物若至南院展覽,將帶動300萬以上的國際觀光客到嘉義」,蔡英文、賴清德甚至連手表示,這是「翁章梁跟故宮院長建議」,公然利用行政資源為候選人政策買票,顯然民進黨在南部的選情不容樂觀。

    臺北故宮文物南遷被視為政策利多在中南部大放送,臺當局心態上就是認為「好東西不能讓北部人獨享,應該讓中南部的人共享」,但臺灣是一體,臺當局應從整體發展方向來考慮,把餅作大,而不是南部窮,就要把北部的資源移到南部,炒作南北對抗意識形態,製造內部仇恨來換取選票。

 >>詳細

    藍嘉義縣長候選人:民進黨勿將故宮當選舉消費提款機

    拆東牆補西牆救觀光

臺北故宮北院近7年參觀人數統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南院、北院即將上演「爭寶奇謀」,臺當局「行政院」接受地方意見,利用「新故宮計劃」北院場館整修之際,將珍貴文物送往南院展出,據「政委」張景森估計,會帶動300萬國際觀光客到嘉義,很顯然,爭寶計中計,看中的是觀光客南遷計劃,希望在選舉前,許南部民眾一個提振觀光的美夢!

    北院每年約有400~500萬的國際觀光客,珍稀寶物南移至南院,觀光客是否真的如數轉移,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觀光動線若能如此簡單計劃,那也不必投入大量的資源去發展、宣傳;更不用說一堆人擠在辦公室拍張大合照,就能拍板定案,這樣的政策實在是見樹不見林!

    蔡當局南向政策交不出亮麗成績,但這項乾坤大挪移的國際觀光客「南遷計劃」倒是挺像回事兒。問題是,民進黨何時開始重視來自大陸的故宮文物?要不是選舉拼觀光,誰會想要爭取這批「寶物」,但大批寶物南遷是何等大事,豈能配合單一候選人運作?

【全文】

    臺北故宮閉館3年 柯文哲:奇怪的計劃

    臺北故宮閉館 丁守中:怎麼向觀光客交代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展品南移 救雲嘉南中觀光

    「去中國化」的藉口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兼任教授潘朝陽受訪表示,距離「九合一」選舉還剩十幾天,臺北故宮以整修為由封館,擬將文物南移展出,應該不是針對此次選舉,而是本來就有這樣的構想、計劃;在掀起「韓流」旋風之前,民進黨當局本來認為選情穩贏,再往下發展,就可以把「中華民國」這件衣服給脫掉,建立「臺灣國」政權,對於大陸來的故宮文物,將來就是要這樣處理,只是沒有想到此時被提前曝光。

    消息意外提前曝光後,看社會與海內外輿論的反映,民進黨當局敢不敢這麼做?會不會就此收手?恐怕還要觀察。

 【全文】

急轉彎? 故宮朝向不閉館擴建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中評社 資料照)

    臺北故宮博物院12日傳出北院2020年將閉館整修3年,整建期間館藏將送往位於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被質疑是要救南部選情,引起爭議。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故宮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 >>詳細

臺北故宮博物院五點說明

    一、關於昨日故宮陳其南院長赴「立法院」詢答時,「委員」柯志恩依據故宮院內某一次會議紀錄指出,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故宮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兼顧文物安全及遊客參觀質量,並維持我們對國際觀光客的誠信。

    二、依去年「行政院」核定版「新故宮計劃」,並未提及故宮北院整修期間需要閉館此事。

    三、至於將北院重要文物部分移南院展出,此一計劃與北院整(擴)建計劃無一定關係。未來南院策展會持續展出北院文物或自國外借展,以期響應地方期待。

    四、北院整(擴)建工程考慮來自「新故宮計劃」內容期程,因正館興建至今50餘年,出現屋頂龜裂破損、空調機電設備老舊,且陳列室空間不足限制展覽可能性,因而有此一整建計劃,並採院內研究、策展、安全管理、登錄保存等專業同仁意見後研議擬定。

    五、未來故宮將持續審慎研擬北部院區整建工程之配套措施,兼顧文物安全及遊客參觀質量,並調整新故宮計劃期程與內涵,迎向故宮下一個百年文化使命。

    臺北故宮南遷救選情?臺「行政院」:未核定封館

蔡當局關閉故宮消滅不了中華文化

    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整修和擴建將計劃於2020年起閉館3年。以往臺北故宮也曾整修,但都照常開放,而且其他知名博物館也都進行過擴建工程,但也沒有聽說「閉館」,何以臺北故宮如此大陣仗要關閉長達3年?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稱,屆時臺北故宮的文物會轉移到位於嘉義的故宮南院,希望由此提升南院的參觀人數。

    自民進黨上臺後,臺北故宮就成為當局「去中國化」的重要目標,院長陳其南上任第一天就宣稱自己支持「臺獨」。這樣極力要「去中國化」的院長怎會為臺北故宮著想?待故宮整建完畢後,這些文物還會搬回臺北嗎?還是會把臺北故宮變成「國際展覽館」?

    這下外界終於明白了:南臺灣是民進黨的「票倉」,民進黨當局不過是借著臺北故宮整建之名,把一大批珍貴文物轉到南部,企圖拉動當地旅遊業,藉此討好南部選民。然而,另外一個原因,蔡當局沒有說出口。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兩岸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聯結,多年來民進黨和「獨派」分子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早就想除之而後快,如果貿然關閉,勢必引發軒然大波,如今正好趁著整修,乾脆閉館數年。但中華文化早已在臺島生根發芽,就算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

 【全文】

 

【策劃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文物,臺民眾怒斥:你沒資格
    對此,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駁斥稱,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屬於2300萬人。而蘇貞昌的這番言論也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有網友表示,一直努力「去中、反中」的『綠綠』們,最沒資格對故宮裡面的文物說三道四。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9月6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中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文物都是國民黨帶回來的,國民黨應該採取行動,把這些文物、門票收入要回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民進黨當局推動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公開推行「臺獨」政策已經不是秘密,而為了進一步推動「臺獨」政策和「臺獨」思潮在臺灣島內的發展,民進黨當局更是採取了一系列極端措施,迫使臺灣民眾接受「臺獨」思想,其中就包括了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來源:海外網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導讀:最近兩岸關係十分嚴峻,民進黨試圖與大陸擺脫關係,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黑手開始伸向臺北故宮。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民進黨當局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原標題:[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
  • 「臺獨」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博物館,島內輿論:應該把文物還給祖國
    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黑手正在向臺北故宮伸出手。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前「行政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因為有20件珍品和30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1948年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文物都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名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臺灣能從中受益嗎?
  • 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民進黨又在「搞事情」?為「去中」,開始對臺北故宮下手
    最近,民進黨當局又在搞事情。據相關臺媒爆料稱,民進黨當局已經計劃把臺北故宮降級,由臺文化部門來管理,要知道臺北故宮一直都是由臺行政機構來管。此外,民進黨當局還打算把臺北故宮的名字也給改了,改成「亞洲博物館」、「華夏博物館」。島內文化界人士反對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臺北故宮之所以被稱為「故宮」,是因為裡邊珍藏的幾十萬件文物和檔案幾乎都是國民黨在1948年之時從大陸帶到臺灣的。這些歷史文物全都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堪稱是無價之寶。如今,民進黨當局想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斬斷臺灣和大陸的文化關聯。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
    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陳水扁任上動土、蔡英文上任前試營業,建了10多年,花了80億元(新臺幣,下同),佔地70公頃,2015年12月28日試營運後,進館人數與日俱減,別說外來遊客,臺灣內部遊的旅遊線都不排這個點,「南院故宮」淪為冷宮,按臺灣人的說法是「蚊子館」。
  • 這次,民進黨又有了「新目標」|臺北故宮博物館|蔡英文|臺獨|臺灣|...
    點擊播放 GIF 0.1M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自民進黨當局將「去中國化」當成重要的「臺獨」策略之後,民進黨就試圖將政治黑手伸進臺北故宮博物館裡。據消息透露,民進黨當局的「臺獨」策略是從李登輝時期就開始執行了,直到現在終於在蔡英文手上「集大成」。如今,民進黨當局試圖通過教科書將臺灣年輕人描述成所謂的「天然獨」,並把「中國史」從年輕人的腦海中與臺灣地區完全分割開來。阻礙民進黨「去中國化」路上的山峰據相關新聞報導,民進黨「去中國化」一事,應當從2016年開始說起。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      不僅降低國際地位 還會淪為民進黨宣傳機器      雖然組改案尚在討論中,但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呼籲民進黨當局「要三思!」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臺北故宮的國寶是中國人共同資產,民進黨不配爭
    中國國民黨全代會掀起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究竟屬誰的論戰,前後兩任主席態度不一,江啟臣顯得保守,朱立倫卻積極表態。故宮國寶屬誰?答案其實很簡單,臺北故宮國寶是中國人共同的資產,由國民黨帶來臺灣。國民黨黨代表主張故宮裡的國寶是國民黨的資產,故宮門票收入應歸給國民黨,其實是酸黨產會以「轉型正義」之名追討國民黨黨產。未料,這個自嘲的建議,掀起「黨產會」興致,臉書發文指國寶不等於黨產,請國民黨停止"黨國不分",這個「黨國不分」又引發「國」的爭議,網民紛紛批評民進黨「去中國化」,憑什麼強佔「中華民 國」帶來臺灣的資產?
  • 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去中國化」 對「臺北故宮」下手
    蔡英文(臺媒)要說這個世界上有人討厭故宮,那就非「臺獨」人士莫屬了。因為歷史上的外患內戰,臺海兩岸一邊一個故宮。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