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送到家 暖身又暖心!西秀區彩虹社區多舉措確保1303戶6088名...

2021-01-20 天眼新聞

1月12日一大早,安順市西秀區氣溫只有-2℃,記者走進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周興發家裡,他正陪著妻兒圍坐在電爐前看電視,與屋外的寒冷相比,他家讓人感覺很暖和。

 

看見和記者同行的社區工作人員韋發坤,周興發很高興,拉著老朋友的用手語比劃半天。「周興發是在告訴我們,現在搬進新家,手腳再也不怕被凍著。手和腿的毛病也好了許多,每天還能出門到小區裡散散步。」韋發坤握著周興發的手說,周興髮長期患有風溼,手腳怕冷,還伸不直。前些年,住在四面漏風的老房子受凍,一到溼冷的冬天,手腳一不注意就會疼痛難忍。

 

周興發一家2018年4月作為第一批搬遷群眾從巖臘鄉箐口村搬遷入住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夫妻倆都患有先天語言障礙,在摸排走訪中被社區納入一類人員,成為社區重點照顧關愛的對象,社區工作人員主動送服務上門,努力讓周興發一家搬得滿意、住得舒心。

 

周興發兒子周良付告訴記者,雖然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住在現的家裡很暖和。「我們一家從舊房子裡搬出來,就是要努力生活,搬進『好日子』。如今,電烤爐、電飯煲、電磁爐都很齊全,不管是取暖還是做飯都很方便。」周良付說。

 

周發興如今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妻子一起沿著小區逛幾圈,看看美麗的新家園,愜意又舒心。

 

「密閉的單元房不能向以往那樣使用煤爐,搬遷群眾也和城裡人一樣用上了電爐,乾淨又暖和。為了減輕群眾經濟負擔,今年,民政部門配合電力部門,對所有低保戶每個月減免十度電的電費。」彩虹社區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人黃芳介紹,貧困戶按照每個月2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4個月共計800元的冬春救助資金。同時,還調撥發放棉被、棉衣、大米等物資,讓群眾溫暖過冬。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障彩虹社區1303戶6088名搬遷群眾在凝凍天氣下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特殊困難群眾過冬的生活問題,彩虹社區服務中心儲備的大米和生活物資早已到位,會根據日常排查走訪的動態情況,及時發放給有需要的群眾。

 

與此同時,彩虹社區服務中心每天全員上崗,堅守在一線,隨時解決小區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全力保障1303戶6088名搬遷群眾溫暖過冬,不讓一位群眾挨餓受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姜雨熙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大山後,我過上好日子|西秀區彩虹社區新居民...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大山後,我過上好日子|西秀區彩虹社區新居民李遠鴻 2020-11-30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41名易地扶貧搬遷戶達成就業意向 貴州綠野芳田有限公司招聘會在...
    7月29日,由西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綠野芳田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在彩虹社區舉辦,旨在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在此之前,貴州綠野芳田有限公司就與西秀區農民工綜合勞務市場擬定定向吸納20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結合當前西秀區疫情防控和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意願,招聘會特選在彩虹社區舉辦。招聘會現場,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紛紛上前諮詢,填報資料信息,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大山後,我過上好日子|西秀區彩虹社區新居民...
    我叫李遠鴻,今年45歲,是西秀區彩虹社區的新居民。我家有7口人。5個小孩,有4個小孩都在彩虹社區裡的啟新學校讀書。幾年前,搬到城市裡生活,我跟媳婦都要去隔壁園區的綠野芳田公司上班。我的媳婦在彩虹社區當保潔員,每天就負責把小區這段路上的垃圾清掃乾淨,每個月能掙到1800元。李遠鴻在配送蔬菜如今比原來的生活好得太多了。
  • 南京「外防輸入」見力度 暖心服務有溫度
    上線「翻譯官」、定製醫檢路線、貼心送祝福……隨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斷變化,連日來,南京緊繃「外防輸入」這根弦,第一時間全力創新舉措,精準施策、閉環管理,各社區妥善對待境外回寧人員,暖心持續在線。
  • 新市民·追夢橋 ▏安順市西秀區婦聯到彩虹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為了紀念「11.25」國際反家暴日,推動和諧家庭、平安家庭創建活動深入開展,12月2日上午安順市西秀區婦聯在彩虹社區社區舉行「反對家庭暴力、構建和諧家園」暨「全國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諮詢活動。來源:安順市西秀區婦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我們聯繫
  • 從「頭」戰疫 麥田房產社區服務又出新舉措
    原標題:從「頭」戰疫麥田房產社區服務又出新舉措近來,網友們對於Tony老師的想念溢出屏幕,多次將他們頂上了熱搜。疫情不去,很多理髮店都大門緊閉,就算一些門店慢慢的恢復了營業,大家又開始擔心,出門理髮的人一多難免又造成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於是很多年輕人就走上了「自理」的道路,至於成果就有點一言難盡。
  • 安順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藝宣講進社區活動走進西秀區彩虹社區
    11月19日,由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主辦,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市科學技術協會、西秀區委宣傳部承辦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藝宣講進社區活動,走進西秀區新安辦彩虹社區。伴隨著舞蹈《文明安順人》的優美舞姿,活動拉開了帷幕。
  • 廣州海珠隔離酒店頻出暖心舉措
    廣州市海珠區衛生監督所嚴防嚴控與人文關懷並重,對境外人員進行精細管控和服務。目前,海珠區二十餘家隔離酒店頻出暖心舉措,嚴抓防疫的同時,注重隔離人員的居住體驗。據介紹,作為隔離酒店之一的錦江之星酒店已接待了800多位隔離人員。  據悉,目前海珠區黨建專班、醫護組、酒店服務保障組等組成隔離人士服務團隊,各司其職而又緊密協作。
  • 彩虹十二時辰——記錄社區防疫工作者的一天
    結合街道下轄 8 個社區 13 個居民小區 6 萬多人的實際情況,按照防控有效、任務相當、界線清晰、責任明確的原則,劃定 48 個網格,由 58 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擔任疫情防控網格員,開展全天候、地毯式、全覆蓋排查。各網格員一上班便開始按照網格劃分,逐棟逐戶進行摸底排查、梳理所轄小區內人員信息。" 楊叔,忙啥呢?對,是我,彩虹街道的小海。這快到中午了午飯吃啥呢,家裡面和菜啥都有吧?
  • 烏魯木齊市各個社區推新舉措服務流動人口
    同時,社區將試點「收編」物業水電費窗口。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社區出租房屋多且交物業費不便的實際情況,社區出臺了將物業公司水電費窗口納入「六站一室」服務大廳的舉措,通過掌握水電費交納情況,進一步鞏固社區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  「包戶幹部每天都入戶走訪,但仍會有敲不開門的情況。」
  • 最美社區評選 高新(濱江)區浦沿街道彩虹社區
    社區簡介: 彩虹社區成立於2010年12月,分七個組團計3500戶,已居住2800戶9520人,現有兩委班子成員8名,工作人員9名,樓道組長45名,辦公活動用房2200平米。二、以「三力合一」為舉措,著力推進社區居民自治社區在和諧社區建設過程中,積極尋求三方工作的共同點,努力探索三方合作的新舉措,集社區居委會在「三方」中的主導力、業主委員會在業主中的凝聚力、物業管理公司在服務中的執行力為一體,著力推行「三力合一」工作機制,加快和諧社區建設進程,為建設「幸福彩虹·和諧社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 北京彩虹之家社區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
    3月5日,北京海澱區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務中心法律顧問慄翠華與工作人員來到海澱街道飛達社區,與愛心人士一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本次活動吸引了大量的社區居民前來。志願者們為社區居民進行了量血壓、磨剪子、磨刀、修理自行車等多種多樣的義務服務。彩虹之家法律顧問專門為社區居民們進行了法律諮詢服務,耐心解答社區居民諮詢有關房屋糾紛、婚姻以及信用卡詐騙等民事方面的問題,同時向群眾發放了預防少年被害自護知識手冊、預防少年性犯罪知識手冊、彩虹之家宣傳折頁、預防詐騙等宣傳資料,提示大家謹防上當受騙,做遵紀守法的公民。
  • 新莊社區開展老年人健康宣傳將「關愛送到家」
    近日,隨著「叮咚」的門鈴聲,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紅馬甲帶著慰問宣傳禮品,來到了提前預約好的麥爺爺家。紅馬甲們熱情地與麥爺爺拉著家常,為他普及健康生活知識,遞上宣傳禮品、電話卡片等宣傳資料,送去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慰問品,用實際行動關愛轄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社區繪製疫情防控「彩虹圖表」各類人員一目了然
    豐臺區宛平城地區曉月苑五裡一個小區11棟高層塔樓裡有1964戶居民,而且幾乎一半都是外地購房者和租房戶,包樓的社區幹部們平均每人要服務管理150戶居民,近期又面臨返京高峰,社區幹部們每天忙得食不暇飽。面對新情況,曉月苑第二社區集思廣益繪製了「彩虹圖表」,為社區防控工作提質增效,築牢防控的基礎堡壘。這張「彩虹圖表」每棟樓一張,每一戶都有自己的專屬顏色,紅色代表「湖北籍重點聯繫住戶」、黃色代表「隔離期重點關注住戶」、綠色代表「安全住戶」、白色代表「需要核實住戶」……每個社區幹部手裡都有自己所管轄區域的 「彩虹圖表」,幫助社區幹部們全面掌握疫情、精準發力。
  • 蘭州丨範家灣村社區:社區上門「解難題」便民服務送到家
    近日,蘭州市拱星墩街道範家灣村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高齡老人王秀英做生存認證,確保老人的退休金能夠正常發放。84 歲的王秀英因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正常做退休生存認證,老人為此寢食難安,全家人也跟著一起鬧心,無奈之下老人的家屬來到社區尋求幫助,希望社區能夠幫老人解決這件煩心事。
  • 蘇州市姑蘇區三項舉措優化社區防控
    姑蘇區優化社區防控相關舉措姑蘇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並舉,在加強社區防控的同時,重點圍繞「管牢重點區域、管好重點人員、管住房屋租賃」三個方面,持續強化、優化、細化防控舉措,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 全球抗疫:馬尼拉「社區限制性隔離」在即 中國駐菲機構暖心服務同胞
    中新社馬尼拉3月14日電 題:全球抗疫:馬尼拉「社區限制性隔離」在即 中國駐菲機構暖心服務同胞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因新冠肺炎疫情本土傳播趨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3月12日通過電視直播向全國宣布,首都大馬尼拉地區將於
  • 便民服務送到河崖社區「信新相映」志願者獨當一面
    此次,「信新相映」帶領志願者們來到河西街道河崖社區,為這裡的小區居民送上節前便民福利,視力篩查、聽力測試、磨剪刀、修馬扎等便民服務項目吸人眼球。附近小區的居民聞訊而來,現場人流不斷。偶然間,她從鄰居口中了解到「信新相映」公益團隊有這項便民服務,便主動電話報了名,今天是她第一次參加活動。「今天來到活動現場,看到很多志願團隊提供了各式各樣的便民服務,感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整個團隊的氛圍非常好。我平日時間上比較自由,只要有活動,我願意跟著過來,盡一份自己的愛心。」採訪之餘,信網看到唐思瑤已為4位居民完成理髮,技藝十分嫻熟,且剪髮效率也絲毫不遜色。
  • 商場菜品全,菜攤進社區,社工送上門……在朝陽「吃菜不難」
    在朝陽區,不僅各大規模以上超市春節不歇業,社區市場菜量充足菜價平穩,還有許多社區將便民菜攤設在了居民家門口,對於出行不便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還將新鮮蔬菜送到家門,盡最大努力讓居民餐桌上豐富多樣。社區工作人員送菜上門12000斤大白菜,從河北唐山到大屯街道1500多戶居民的家門口,只用了24小時。1月31日上午11點,聽到敲門聲,家住大屯街道歐陸經典萬興苑小區的小安(化名)並沒有馬上開門,她知道這是社區物業工作人員來送菜了。
  • 愛心天心「暖冬行動」,讓天心更暖心!
    2020年的冬天悄然而至,在寒潮來臨之際,文源街道「源圈」愛心公益項目「源幫扶」活動,在12月14日晚緊急發起「給今夜加一床棉被」,20 分鐘內即收到轄區愛心人士捐贈20床被子和其他保暖物資,並連夜送到了轄區孤寡老人、困難群體家中,確保困難群體安全渡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