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一大早,安順市西秀區氣溫只有-2℃,記者走進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周興發家裡,他正陪著妻兒圍坐在電爐前看電視,與屋外的寒冷相比,他家讓人感覺很暖和。
看見和記者同行的社區工作人員韋發坤,周興發很高興,拉著老朋友的用手語比劃半天。「周興發是在告訴我們,現在搬進新家,手腳再也不怕被凍著。手和腿的毛病也好了許多,每天還能出門到小區裡散散步。」韋發坤握著周興發的手說,周興髮長期患有風溼,手腳怕冷,還伸不直。前些年,住在四面漏風的老房子受凍,一到溼冷的冬天,手腳一不注意就會疼痛難忍。
周興發一家2018年4月作為第一批搬遷群眾從巖臘鄉箐口村搬遷入住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夫妻倆都患有先天語言障礙,在摸排走訪中被社區納入一類人員,成為社區重點照顧關愛的對象,社區工作人員主動送服務上門,努力讓周興發一家搬得滿意、住得舒心。
周興發兒子周良付告訴記者,雖然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住在現的家裡很暖和。「我們一家從舊房子裡搬出來,就是要努力生活,搬進『好日子』。如今,電烤爐、電飯煲、電磁爐都很齊全,不管是取暖還是做飯都很方便。」周良付說。
周發興如今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妻子一起沿著小區逛幾圈,看看美麗的新家園,愜意又舒心。
「密閉的單元房不能向以往那樣使用煤爐,搬遷群眾也和城裡人一樣用上了電爐,乾淨又暖和。為了減輕群眾經濟負擔,今年,民政部門配合電力部門,對所有低保戶每個月減免十度電的電費。」彩虹社區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人黃芳介紹,貧困戶按照每個月2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4個月共計800元的冬春救助資金。同時,還調撥發放棉被、棉衣、大米等物資,讓群眾溫暖過冬。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障彩虹社區1303戶6088名搬遷群眾在凝凍天氣下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特殊困難群眾過冬的生活問題,彩虹社區服務中心儲備的大米和生活物資早已到位,會根據日常排查走訪的動態情況,及時發放給有需要的群眾。
與此同時,彩虹社區服務中心每天全員上崗,堅守在一線,隨時解決小區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全力保障1303戶6088名搬遷群眾溫暖過冬,不讓一位群眾挨餓受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姜雨熙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