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加強陣地建設 構建精神家園

2020-12-16 資訊飛車

2020年以來,宜城市按照「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要求和襄陽市委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決策部署,著力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精神家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在做足總量上下功夫。一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實現全覆蓋。目前,宜城市文明實踐中心已於去年掛牌運行,全市11個鎮(辦事處)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全市224個村(社區)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構建志願服務總隊、隊、分隊三級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就業扶貧實用技術培訓、文藝志願者培訓、百姓宣講、移風易俗等活動,使其真正成為組織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主陣地。二是文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廣場實現全覆蓋。宜城市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將文化陣地建設作為重要內容,2020年以來新增文化活動室9個,新增文化活動廣場33個,平均每個村、社區至少有1個文化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廣場,人口集中的自然灣也建有文化活動廣場。目前,宜城市共有文化活動室225個,文化活動廣場253個。三是圖書分館、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在全市11個鎮(辦事處)設立11個圖書分館、228家農家書屋,建成「統一採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定期流通、通借通還」的圖書館總分館制網絡體系,確保農家書屋圖書定期更新,不斷滿足群眾閱讀學習需要。

加強城市文化陣地建設,在擴大容量上下功夫。一是綜合文化場館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宜城市將「四館兩中心」納入重點建設項目庫,今年5月已完成EPC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領銜進行設計。項目位於宜城鯉魚湖新區,佔地121畝,總建築面積約60050㎡,總投資6.4億元。設有圖書館、科技館、規劃館、文化館、市民健身中心、婦女兒童文化中心。6月啟動了館名和標誌徵集活動,收到300多件稿件,7月底將組成專家評審組,評選出宜城「四館兩中心」的館名和標誌。項目計劃於10月份開工,建設工期2年,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宜城的新地標。二是社區文化創作室、圖書室等配套文化設施日益完善。新建新時代文化書屋22個,新建攝影創作室、書畫創作室、戲劇活動室、音樂藝術創作室、書畫裝裱創作室、漆畫創作室等社區文化創作室8個,配送音響50多臺、體育健身器材30多套、圖書3000多冊。三是社區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整合襄陽花鼓戲劇團、博物館、圖書館、電影公司及民間文化團體力量,開展送戲進社區12場,舉辦文物展覽20餘場,播放公益電影130場,將文化活動送到市民家門口,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百米」,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加強紅色文化陣地建設,在凝聚力量上下功夫。宜城市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弘揚紅色文化,建好紅色堡壘。在建好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宜城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園等愛國基地的基礎上,投資95萬元在流水鎮建設張桂蘭紀念館(張桂蘭是上世紀60年代宜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的第一人);投資120萬元在劉猴鎮打造賀龍紅三軍會師勝利街,並大力保護陳灣紅軍堂子、紅軍井、紅三軍前敵委員會會議遺址等紅色革命遺蹟;投資350萬元在王集鎮建設王全國紀念館(王全國是中共宜城早期黨員,曾任廣東省委副書記、湖北省委書記,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這些紅色文化陣地已成為黨政機關主題黨日和中小學校進行紅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加強主流輿論陣地建設,在提高質量上下功夫。強力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投入1100萬元實施大樓改造和設備更新工程,投資950萬元安裝10塊大型戶外LED顯示屏。充分整合優化「臺、網、微、屏」等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資源,注重移動優先,目前已形成楚都宜城網,雲上宜城客戶端,宜城發布、宜城融媒微信公眾號,宜城官方微博,宜城官方抖音號等6個新媒體傳播平臺,吸引12萬餘名粉絲關注,同時加快融媒體中心內部體制機制創新和廣播電視臺提檔升級,構建了全天候、全覆蓋、全媒體的立體式宣傳矩陣。(劉超)

相關焦點

  • 襄陽:宜城全力打造「綠色楚都」 構建和諧城市
    建設中的粵宜高科。通訊員 黎發建 李勤 魯玉傑 攝    12月8日,筆者從宜城市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市按照「打造綠色楚都、構建和諧宜城」目標,綠滿宜城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一個國牌、三個省牌花落宜城  ——萬洋洲國家溼地公園和湖北省森林城市、鯉魚湖省級溼地公園、湖北現代林業宜城食用菌科技產業園。
  • 湖北宜城開建漢江二橋
    宜城漢江二橋效果圖 受訪單位提供 攝中新網襄陽4月15日電 (何維國 胡浩亮)湖北宜城漢江二橋及路網建設PPP項目15日正式籤約並開工建設。建成通車後,宜城至襄陽東津高鐵站車程僅需20分鐘。宜城漢江二橋及路網建設PPP項目總投資約34.7億元人民幣,其中G346宜城漢江二橋及接線工程起點位於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終點位於宜城市鄢城辦事處鐵湖村,與G346相接,全長17.982公裡,路基寬32m,雙向六車道,建設工期為4年。
  • 三下功夫不斷加強離退休幹部學習活動陣地建設
    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處室分工抓,形成全局上下有機聯動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強老幹部學習活動陣地建設。把老年大學和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學習活動陣地建設工作作為敬老工程來抓,積極爭取各級領導重視支持,主動牽頭協調各方,對老年大學、老幹部活動中心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督促。
  • 湖北能源襄陽(宜城)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項目獲核准
    湖北省發改委日前發布關於湖北能源襄陽(宜城)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項目核准的批覆,詳情如下:關於湖北能源襄陽(宜城)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項目核准的批覆襄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報來《襄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湖北能源襄陽
  • 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到湖北宜城考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11月9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到湖北宜城市考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湖北省臺辦副主任徐元宏、襄陽市副市長張叢玉、宜城市委書記郭靜等陪同考察。  孫亞夫一行來到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參觀張自忠紀念碑和同難官兵墓,聽取了張自忠將軍英勇奮戰、血戰沙場的英勇事跡和我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和管理情況。
  • 看看湖北宜城教育部門怎麼做
    湖北宜城各中小學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各個學校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網絡直播教學。經過一周的教學實踐,網絡直播教學有了初步的的進展,然而,部分學生家長對網絡直播教學的效果卻表示十分擔憂,其實,教師對「線上教學」也感覺到不可控因素太多,教學效果難於把握。部分學生也反映「線上學習」還不太適應:缺乏老師的現場指導,有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感覺學得也不夠踏實。
  • 「授漁計劃·平安成長」精準扶貧暖春行動走進湖北宜城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助力困境青少年學生平安成長,以教育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針對宜城地區「家庭貧困和學習薄弱」的困境青少年開展扶貧助學,在鄉村學校援建「雙師課堂」教室,為宜城學子帶來福音。「授漁計劃·平安成長」精準扶貧暖春行動宜城公益活動舉行,現場共同啟動「授漁計劃·雙師課堂」課程。
  • 湖北宜城: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
    宜城市委書記郭靜(中)夜間深入城市道路建設施工現場察看施工進度。李勤攝宜城改造後的老舊小區煥然一新。這是記者11月18日在剛改造完工的湖北宜城市郾子臺社區造紙廠小區看到的情景。造紙廠小區,又名棗樹大院,院內有一顆樹齡135年的大棗樹。1995年造紙廠改制後,該小區基本處於「三無」狀態,小區環境逐年惡化。
  • 宜城漢江二橋正式開建 未來宜城至襄陽僅需20分鐘
    湖北日報訊(記者陳嶼、通訊員何維國、胡浩亮)4月15日上午,宜城漢江二橋及路網建設PPP項目正式籤約並開工建設。漢江二橋通車後,宜城至襄陽東津新區車程僅需20分鐘。
  • 湖北宜城遭遇大暴雨襲擊 農民田裡忙「搶」菜
    湖北宜城遭遇強降水襲擊,截至10號中午12時,12小時累計降水量達到188.7毫米,達到大暴雨級別,其中最大小時降水量高達51.5毫米。一夜之間,房屋和農田大面積被水淹沒。圖為宜城市王集鎮觀音村的花生地大面積被淹,村民不得不在被淹的田地中「搶救」花生。
  • 【新時代巾幗文明學習驛站】①哈爾濱市婦聯打造「精神家園」 踐行...
    新時代巾幗文明學習驛站-打造「精神家園」 踐行新思想 傳揚新風尚——哈爾濱市婦聯-新時代巾幗文明學習驛站是深度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有效載體,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新的陣地。
  • 湖北宜城美麗鄉村入畫來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李勤 周波 劉毅 張尚東)冬閒時節,美麗鄉村建設正當時。宜城各鎮(辦)結合實際,切實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下大力氣開展了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美麗鄉村成為宜城的亮麗底色。美麗鄉村風光。通訊員供圖在該市板橋店鎮兩河口村,施工人員正在鋪設廣場地磚、植樹,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 湖北宜城:歷史上「宜城八景」今在何處?
    西周時,宜城境域有羅國、鄀國、鄢國。戰國晚期(前279),宜城是楚國都城和陪都的所在地,史稱「鄢郢」。西漢惠帝三年(前192),改鄢縣名為宜城縣。此後宜城境域,政區轄境多有變化,但宜城一直作為郡、縣名稱。1945年,因紀念抗日將領張自忠,民國政府曾更宜城縣名為自忠縣。1949年1月,恢復宜城縣建制。1994年9月更宜城縣名為宜城市。
  • 兗州區新驛鎮打造美麗鄉村平安家園
    鎮堅持把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德文化、建設平安家園作為美麗鄉村行穩致遠的根本支撐,大力度推進平安創建各項措施落實,營造了秩序良好、平安和諧、幸福美滿的優良社會環境,廣大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實現進一步提升。
  • 舞陽縣舞泉鎮:以圖書館為學習主陣地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馬賽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舞陽縣舞泉鎮投入7萬餘元,在鎮機關院內建成圖書館舞泉鎮分館,為全鎮幹部群眾提供圖書借閱、電子閱覽、討論交流的文化學習陣地,進一步加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
  • 人民日報「弘觀」新語:傳承紅色基因 滋養精神家園
    新形勢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深入發掘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為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動力、築牢精神支柱。   江西省是中國革命的「四大搖籃」,其中安源是工人運動的搖籃、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人民軍隊的搖籃、瑞金是共和國的搖籃。
  • 西城區構建「西城家園」治理模式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據了解,2020年以來,西城區通過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群眾同心同力建設的「西城家園」治理模式,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強化基層治理能力,著力破解核心區社區治理難題。 在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群眾縱向同力、橫向同心的「西城家園」治理模式中,西城區不斷加強區委對社區治理工作的統籌領導,定期召開街道工作例會,聚焦小區停車、公共區域環境整治、物業管理、垃圾分類等民生領域,研究解決社區治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小院議事廳、「微提案」等方式進行民主協商,加強線上線下協同治理,增強「西城家園」平臺功能。
  • 網絡問政| 宜城鄭集鎮蔣灣村申請修路 宜城網信辦:已修復
    一、宜城鄭集鎮蔣灣村申請修路 宜城網信辦:已修復帖文連結: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26038-1-1.html3月13日,網友在《民生熱線》上發帖稱:宜城市鄭集鎮蔣灣村四組多年來泥巴路下雨天無法行走,今年好不容易盼來國家扶持修路
  • 湖北舉行「解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
    這次全會的主題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
  • 湖北首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拍賣在宜城落槌739.37平方米拍賣45.2萬
    襄陽宜城市流水鎮劉臺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拍賣現場。記者 張世鑫 攝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張世鑫 通訊員何維國 龔建橋 周勤達)4月12日上午,襄陽市宜城市流水鎮劉臺村1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拍賣,739.37平米土地、40年產權以45.2萬元的價格成交,敲響湖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第一槌」。據悉,宜城市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市(縣),承擔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土地徵收制度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