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戰場軼事:志願軍騎摩託吃牛肉
坊間一直有傳言: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至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的確順風順水。自從李奇微將軍接替麥克阿瑟成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發現了志願軍「禮拜攻勢」和「月夜攻勢」的奧秘,便逐漸在戰場上取得主動,如果韓戰不停戰接著打,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肯定能獲勝。事實果真如此嗎? 「胡說八道。美國大兵在進步,我們就沒有進步嗎?」
-
遠東韓戰:抗美援朝的成功是新中國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2020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的第70個年頭,在這次戰爭中中國人第一次和帝國主義精銳軍隊進行了正面較量。憑藉著小米加步槍的簡陋裝備,憑藉著鋼鐵般的東方精神,我們終於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籤訂了《朝鮮停戰協定》。這場發生在遠東的韓戰,這次被我們稱之為抗美援朝的成功,是新中國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
二戰彩色照片還原太平洋戰爭 日本是如何被美軍打趴的?
來自威爾斯加的夫的羅西奧·倫納德,55歲,在業餘時間收集並整理了二戰老照片,將這些照片恢復並加以上色,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覺得這些照片很好地描繪了二戰中美軍在太平洋戰區與日軍進行的慘烈戰役。圖為1944年,海軍陸戰隊士兵派傑特在關島向日本狙擊手碉堡開火。
-
二戰老照片:沉沒在海底的日軍坦克,沒有了手和腳的戰爭孤兒
二戰老照片:沉沒在海底的日軍坦克,沒有了手和腳的戰爭孤兒 圖為被美軍擊沉落入海底的日軍輕型裝甲坦克殘骸,除了這輛坦克,海底還躺著成百上千的受害者遺物。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美國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先進的軍事裝備,中國不要說飛機、坦克,就連汽車也製造不了。武器裝備敵我優劣更加明顯,美軍是世界上所有軍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當時美軍地面部隊已實現全面機械化摩託化。僅以可比的火炮一項來看,我軍裝備也大大弱於敵方。美軍一個師除裝備坦克外,有各種火炮959門,其中70毫米以上火炮330門,志願軍一個軍才有各種火炮522門,其中70毫米以上火炮190門。
-
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志願軍不僅沒有海空掩護,也沒有坦克、重炮,只依靠步兵武器和中小口徑炮,並以徒步運動方式,同高度機械化的強敵交戰。部隊靠著英勇頑強和近戰夜戰,大膽實施穿插迂迴,一再突破美軍及其僕從軍的防線,使其敗退到三八線以南。毛澤東總結出美軍的特點是「鋼多氣少」,志願軍靠著「氣」多即戰鬥意志的優勢就解決了「能不能打」的難題。
-
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何能與美軍打成平手
,最差也是三八大蓋,和美軍比不落下風,重武器志願軍主要是火炮,包括擲彈筒,山炮,迫擊炮,少量榴彈炮,美軍主要是重炮,無後坐力炮,坦克。雙方指揮官與戰術對比:志願軍在戰爭初期主要採取後方滲透,縱深穿插和迂迴,口袋戰術,因為前兩次戰役的失敗,美軍李奇微採取了保守的「直線戰術」:無論戰場情況如何,均不許部隊越過當日調整線。其實就是正面消耗的戰法,用炮彈消耗敵軍士兵,這和德軍的「閃擊戰」以及蘇軍的「大縱深作戰」不知道差了幾條街。戰術的呆板和地形的限制活活限制死了裝甲部隊,坦克成了「超級步兵」。
-
二戰時,美國大兵為什麼和信天翁發生人鳥大戰?都是戰爭惹的禍!
這場戰爭不僅讓人類飽受苦難,而且連與世無爭的鳥兒也不能倖免。美國大兵就曾經和海鳥爆發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由美國大兵入侵無名島引起的。事情要從1941年12月7日,因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引發了日美之間爆發太平洋戰爭說起。這場僅持續了1小時50分鐘的襲擊,使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
美國大兵頭上的戰爭傷痕藝術:越戰美軍頭盔塗鴉都畫了些什麼?
對於美國大兵來說,無論是渴望在異國戰場上血戰疆場、為國捐軀的熱血青年,還是懵懂無知被徵兵官騙到危機密布的叢林裡的懵懂青年——就像CCR樂隊裡所唱的樂曲一樣,頭盔和步槍一樣都是他們的生命。而在頭盔上塗畫獨有的塗鴉,則成了美軍沙場生涯的一大特色。越南戰爭以全新的殘暴血腥方式,讓當時的美國明白了什麼叫做「現代戰爭」。
-
越南戰爭老照片,被俘的美軍士兵一臉無害地望著鏡頭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美越戰爭時期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刻畫在照片中的這段歷史。這張照片拍攝於1968年3月13日,在美越戰爭順化戰役過後, 這座越南三朝古都被毀於一旦,照片中是順化城堡周圍的護城河,在戰鬥結束之後已經遭到了嚴重摧毀,四周皆為殘垣斷壁。這張照片拍攝於1968年3月15日,越南戰爭順化戰役戰鬥結束之後的城郊,戰火過後,生靈塗炭,路邊的樹木被焚燒得只剩下枝幹,一輛廢棄的軍用吉普車停靠在路邊。
-
舌尖上的抗美援朝戰爭:炒麵和火雞腿,志願軍和美軍各自吃什麼?
作為世界公認最「出手闊綽」的美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起初美軍是帶著輕視散步一樣打到鴨綠江邊的,隨即被志願軍平推到三八線。志願軍之所以能打退美軍,甚至在二次戰役創造了幾乎全殲兩路聯合國軍的戰役局面,靠的就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至高無上的軍人榮譽感,鋼鐵一樣堅定的戰鬥意志,以及爐火純青、至臻化境的步兵戰術。假如,志願軍的武器和後勤補給能夠再強一點,美軍沒準就被攆下海了。美軍的野戰夥食一直是世界軍隊裡最頂尖的。在夥食補給十分匱乏的志願軍來看,美軍的戰場夥食簡直是鐘鳴鼎食的奢華。
-
越南戰爭中,美軍撤離的時候,為何從越南帶走了一些孩子?
當然了,從廣義角度來看,越南戰爭可以說是一場屬於越南的國內戰爭,但如果細細追究、從狹義角度來看的話,越南戰爭則更是一場「大雜燴」似的局部熱戰,因為參與了這場戰爭的,除了南越、北越之外,還有美國和蘇聯以及中國,如果沒有外來大國的參入其中,真的難以想像越南戰爭的結果究竟會落到哪一方手中。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北越,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南越,花落誰家,還是另有定數的。
-
抗美援朝勝利對打贏未來戰爭的啟示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在美國侵略朝鮮與中國臺灣,並將戰火燒到鴨綠江畔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出國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取得重大勝利。今年正逢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深入探析抗美援朝戰爭的作戰指導經驗,對打贏未來信息化局部戰爭仍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借鑑意義。
-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見證英軍坦克營官兵被俘的歷史圖片
被俘的英軍皇家重坦克營部分官兵 1月3日,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轉入追擊作戰。美軍為了自己逃命,特令英軍第29旅皇家奧斯特來復槍團及英皇家重坦克營,在議政府地區擔任掩護。志願軍第149師奉命向高陽、漢城方向追擊。 高陽位於議政府至漢城的公路上。志願軍佔領高陽,既可以拊漢城側背,又可以斷議政府英軍的退路。但在高陽以北1公裡處碧蹄裡駐守著美軍第25師第34團1個營的兵力。
-
美越戰爭老照片:美軍敗撤時的場景,北越軍隊攻破總統府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美越戰爭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75年4月,隨著北越軍隊向西貢逼進,美軍和南越軍隊開始敗撤,西貢當地的居民被要求跟隨軍隊撤退。
-
直擊戰敗後的日本社會:淪為美國大兵的「歡樂天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亞洲各國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好在日本並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 二戰結束後,為了防止日本軍國主義的復發,日本的軍事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並且美國還派兵對日本實行了監管。我們都知道,日本會宣布戰敗與美國所投擲的兩枚原子彈有不小的關聯,所以日本人應該十分仇視美軍才對,但事實上日本人面對美軍的到來並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那樣排斥。
-
既要敢於亮劍,也要重視鑄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啟示錄⑥
我們過去打了二十幾年仗,從來沒有空軍,現在空軍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迅速改善了裝備、提高了技術水平,推動我軍由單一軍種作戰過渡到現代諸軍兵種聯合作戰。 武器裝備是備戰打仗的物質技術基礎。隨著軍事技術不斷發展,武器因素的重要性不斷上升。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交戰雙方武器裝備水平差距極為懸殊。
-
韓戰10個罕見瞬間:圖4是美軍宿舍女星照片,圖9是南朝鮮女兵
1951年4月7日,美軍的一輛坦克被浸沒在一條河水中,一名美國大兵正站在坦克頂部,等待救援。當時河水暴漲,這隊美軍正試圖從中找到一處淺灘登陸。1950年12月19日,美軍進行戰略大撤退。撤退途中,他們悍然炸毀了鹹興市內的這座鐵路橋,以阻止敵軍的追擊。1952年12月18日,美國大兵宿舍的牆上貼滿了各種明星豔照。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推出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追憶崢嶸歲月,用回溯的方式,重溫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輝煌業績。 本期巡禮:新興裡戰鬥模範連。
-
太平洋戰爭老照片:美軍血戰布幹維爾島,叢林拯救了日軍的命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3年11月,美軍設立在託羅基納橋頭堡陣地上的前線指揮所,一名軍官正在接聽前線的電話,旁邊的士兵正在警戒。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太平洋戰爭布幹維爾島戰役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