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盈利生物藥企和鉑醫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2020-12-25 界面新聞

記者 | 金淼編輯 | 馬蕾1

根據港交所信息,8月18日,中國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有消息表示,和鉑醫藥計劃募資4億美元(31.2億港幣),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美銀及中信證券。招股書顯示,和鉑醫藥是根據上市規則第18A章申請於港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港交所發布上市新規,其中第18A章允許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本次募集資金將部分用於FcRn抑制劑、TNF-α抑制劑和抗CTLA-4抗體三款支柱產品的臨床開發。

和鉑醫藥於2016年12月成立,今年完成7500美元的B+輪融資及1.028億美元的C輪融資。C輪融資中,Hudson Bay Capital領投,奧博資本、碧桂園創投、高特佳投資集團、銳智資本等跟投,公司估值7.8億美元。

根據和鉑醫藥向港交所遞交的資料顯示,和鉑醫藥產品尚未獲準進行商業銷售,未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益。2018年、2019年公司經營分別虧損0.34億美元、0.6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虧損0.48億美元。目前經營虧損主要系研發成本及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及行政開始所致。

根據招股書,和鉑醫藥的專屬抗體平臺配備一整套高效的抗體發現及可提高或擴增抗體療效的技術。2016年,和鉑醫藥以現金加股權的方式收購總部位於荷蘭的Harbour Antibodies BV公司,獲得了其擁有全面專利保護的Harbour Antibodies轉基因小鼠平臺。

該平臺可研發針對腫瘤的和免疫性疾病的突破性創新療法,包括全人源抗體藥物以及基於重鏈抗體的雙靶點抗體。

在研管線方面,目前和鉑醫藥已經有六個項目進入臨床階段,進展最快的為HBM9161和HBM9036,兩款產品系HanAll Biopharma公司開發,和鉑醫藥引進了兩款產品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其中HBM9161(巴託利單抗)為新型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用於結合及抑制特定新生兒Fc受體(FcRn),FcRn在防止IgG(一類免疫球蛋白)抗體降解中扮演關鍵角色,高水平的致病性IgG抗體會誘發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鉑醫藥已經開展了HBM9161用於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1b/2期試驗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2/3期註冊試驗及重症肌無力的2期臨床試驗。

公司另一在研支柱產品為HBM9036(特那西普),是全人源腫瘤壞死因子(TNF)的受體片段經分子工程改造,具有優良的組織滲透性、穩定性、和強效的局部TNF中和效力的蛋白質藥物組成的滴眼液。該產品可潛在治療包括乾眼、虹膜炎及溼性黃斑變性在內的炎症性眼科疾病,是中國乾眼領域首個全球新生物抗炎藥。

另外,在提交IPO申請後,和鉑宣布了與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及Viroclinics-DDL就一項抗體(mAb)與自然殺傷(NK)細胞的聯合療法達成研究合作,該研究將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展開。

相關焦點

  • 2020盤點:生物醫藥AH股十大「破發」公司
    先聲的核心產品舒夫坦在國家第一輪集採和「4+7」城市及聯盟地區中,均雙雙丟標。另外,核心產品捷佰立也因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無法參加集採競標,醫療機構銷售額減少。因此,在政策承壓以及產品線競爭優勢不大的情況下,即使有著高瓴資本的加持,先聲藥業仍難逃上市首日破發的局面。
  • 68%過會率、香港成最熱市場……2018年醫藥企業這樣上市
    赴港IPO成熱潮今年4月,港交所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也開啟了上市之門。據GBI SOURCE資料庫統計,2018年醫藥行業十大IPO項目中有6起在港交所,A股和納斯達克分別各佔2席。無疑,港交所成為"香餑餑"。
  • 和鉑醫藥宣布將與Kiadis Pharma合作研發mAb抗體和NK細胞療法
    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19日,和鉑醫藥及其合作夥伴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及Viroclinics-DDL宣布與 Kiadis Pharma就一項抗體(mAb)與自然殺傷(NK)細胞的聯合療法達成研究合作,具體合作細節暫未披露。
  • 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上市破發 收盤錄得10%的跌幅
    原標題:港股IPO|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上市破發,收盤錄得10%的跌幅
  • 成大生物 賽特斯2家新三板公司同日向港交所遞交3+H上市申請材料
    10月30日新三板公司成大生物、賽特斯同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
  • 艾伯維買斷和鉑醫藥的新冠病毒抗體開發權
    12月15日,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宣布與艾伯維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從和鉑醫藥獲得授權,針對冠狀病毒預防、治療的全人源中和抗體ABBV-47D11開展一期臨床試驗。   這一抗體由和鉑醫藥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共同發現。
  • 「四新企業」港交所喊你來上市!
    近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自4月30日起,港交所將開始接受雙重股權結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創新產業企業赴港上市申請。
  • ...和鉑醫藥|艾伯維|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姆斯大學|新冠病毒
    和鉑醫藥(02142.HK)與艾伯維(ABBV.NYSE)在新冠病毒抗體的開發上再進一步。12月15日,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宣布與艾伯維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從和鉑醫藥獲得授權,針對冠狀病毒預防、治療的全人源中和抗體ABBV-47D11開展一期臨床試驗。
  • 2020全球最大生物醫藥IPO!榮昌生物共募資5.9億美元
    紀錄創造者是榮昌生物製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11月9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後,榮昌生物-B(09995.HK)驚豔全球資本市場。據11月終數據,股價上漲34.36%,每手盈利8950港元,成為港股創新藥領域的耀眼明星。
  • 上市版圖擴張!園區再迎生物醫藥企業敲鐘!
    上市版圖擴張!園區再迎生物醫藥企業敲鐘!和鉑醫藥(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和鉑醫藥)今天上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和鉑醫藥作為和鉑醫藥早期研發的重要基石,和鉑醫藥在生物醫藥產業園內擁有近3500平的科研實驗室,成立之初就投入巨資,引進Berkley Light公司Beacon®單細胞光導系統落地蘇州,成為亞太地區首家擁有Beacon單細胞克隆技術的企業,僅2019年就實現銷售收入1900多萬元,全年研發費用投入超5000萬元。
  • 一圖解碼:私有化進程下 海爾智家向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
    來源:財華網  今年7月31日,海爾智家宣布了有關私有化海爾電器(01169-HK)的方案,根據該私有化方案,海爾智家將尋求以介紹方式將其H股於聯交所主板上市
  • 8年研發燒掉30億仍無產品問世,「美女博士」執掌的康方生物IPO拼死...
    2018年4月,港交所發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允許未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企業帶「B」上市,歌禮製藥-B(1672.HK)、百濟神州-B(6160.HK)、華領醫藥-B(2552.HK)、信達生物-B(1801.HK)、亞盛藥業-B(6855.HK)等一批未盈利的生物醫藥類企業相繼成功赴港上市。
  • 中國醫藥集團等3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被註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中國醫藥集團等3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被註銷!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告,有效期屆滿未換發,3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被註銷。通過《公告》獲悉,3家藥企被註銷證書原因均為有效期屆滿未換發,依照《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3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符合註銷條件,被予以註銷。北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張亞同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註銷3家藥企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說明其已經沒有藥品經營的資格,應當停止藥品經營活動的生產。」
  • 2019醫藥行業回顧,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2020
    實際上,對於未來科創板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市場和投資人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充分了解這個市場,在正常的發展規律之下,做好應對企業上市即破發的準備。相較於內地資本市場,港股在2019年顯得有些冷清,2019年港股共計上市生物藥企19家,其中共計9家-B類公司上市,其中共計漲幅26%,這個數字遠高於恒生指數的7.83%漲幅。
  • 艾德一站通:康方生物通過聆訊,最快下周二啟動香港IPO!
    繼2020年首隻生物醫藥股諾誠健華-B(09969.HK)赴港上市之後,又一家生物醫藥公司走到了上市關口。艾德一站通從港交所(00388.HK)獲悉,4月6日,中國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康方生物已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並啟動預路演,擬於港交所主板上市。預計康方生物計劃最快於4月14日開啟簿記,募資規模約為3至4億美元。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
  • 東莞農商行向證監會遞交申請 或將在香港上市
    來源:智通財經網原標題:新股消息 | 東莞農商行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或將在香港上市6月16日,中國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了東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農商行」)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
  • 華夏基金(香港)魏曉鵬:中國醫藥的轉型升級,得認清差距
    魏曉鵬女士談到國內具有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和歐美國家相比,治療水平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另外,魏曉鵬稱國內藥企和國際排名靠前的藥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國內擁有巨大的市場,可以培育規模,假以時日,國內的市場也可以培育出像國際排名靠前的藥企規模的企業。以下為魏曉鵬女士演講的核心內容:國內存在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和歐美國家相比,中國醫療產業的發展差距還是挺大的,特別是在創新的醫藥、器械以及優質的醫療服務方面。
  • 日式料理商也要上市,大喜屋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6月4日,大喜屋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招股申請,若成功是上市,大喜屋將成為港股市場首家主要從事日式餐飲的本地上市企業。品牌知名度及多元化產品優勢帶動業績高速增長大喜屋創立的時間並不算長,至今不到10年時間。
  • 腫瘤免疫抗體藥物研發商「和鉑醫藥」完成1.028億美元C輪融資...
    和鉑醫藥於今年3月完成了7500萬美元B+輪融資;2018年8月,和鉑醫藥宣布完成85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領投,國壽大健康基金、祥峰投資參與,A輪投資機構尚珹資本與君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進一步表明了現有及新進投資者對我們產品管線與創新藥物研發平臺的充分肯定,以及對和鉑醫藥打造國際領先生物製藥公司戰略與願景的充分認可。」
  • 上市版圖擴張!蘇州工業園區再迎生物醫藥企業敲鐘!
    蘇州工業園區再添上市新軍!12月10日上午,和鉑醫藥(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和鉑醫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和鉑醫藥成為蘇州工業園區2020年度第8家上市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