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見聞
——「炫彩西歐11國遊」(五)
午餐過後,大巴車離開阿姆斯特丹,大約行駛100公裡左右進入比利時境內。申根籤證使歐洲申根國家之間的邊界似有若無,如果不是導遊告知,遊客根本不知道已經離開荷蘭王國。進入此利時不多一會,導遊便告知布魯塞爾就在前方。歐洲相鄰小國首都之間的距離甚至不如中國相鄰的地、市,阿姆斯特丹到布魯塞爾僅有170多公裡。導遊話音落,大巴車已停在一座奇特建築物——布魯塞爾原子塔旁的停車場上。
布魯塞爾原子塔
在遼闊的布北平原,這座建築物儘管與眾不同,且被譽為布魯塞爾一大景觀,但並不特別吸引眼球。反倒是建築物旁的停車場引起了我的注意。導遊此前的介紹一點也不錯:在西歐國家,小型乘用車絕大多數是兩廂車,很少看見三廂車,因為兩廂車節能、環保且少佔空間。同時,停車場裡停的歐美生產的豪車也不多見。
眼下,汽車對中國人來說,已經成了大眾消費品,它的功能只有代步,普通老百姓看不出它還有其它功能。但富豪們為了炫富還是把豪車作為自己座駕的首選。但歐洲人則不同,人家的財富壓根就不需要炫了。炫富往往是窮漢乍富的表現。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幾乎每年都排名福布斯榜首位,他還需炫耀嗎?趙本山雖然進入了富豪行列,但仍然需要炫,因此,他除了擁有豪車外,還買了一架飛機藉以兜風。原因是他身上的窮人基因還在頑強掙扎。可以肯定地說,趙本山的「富」僅是不差錢而已,而其他方面還很窮。即使在趙本山大紅大紫的時候,人們基本不把他當富人看待,更不把他當作藝術家看待,有人甚至將其視為黑道人物。這就是「出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的由來。
趙本山舞臺藝術照
現在的趙本山已成過去式,沒有人再談論趙本山的飛機了。但平心而論,趙本山曾長期給國人帶來開懷大笑。趙本山喜劇藝術涵蓋了小品、二人轉、電視劇、電影等藝術樣式。既創造了通俗民間表演藝術的新高度,又把傳統的黑土傳統文化以喜劇模式精彩地再現於螢屏。趙本山利用自身自然、幽默、詼諧、風趣的個性,把小品代入了一個中國化時代。
素有後見之明的專家學者說,趙本山的喜劇藝術常常取材於殘疾人的生活,以殘疾人的生理缺陷和生活習慣與常人的反差作為喜劇的調料,趙本山分明是拿有生理缺陷的人取樂,人們這才恍然大悟。其實這不能怪趙本山,趙本山捉弄具有生理缺陷的人已非一日,他的成名作就是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的關於盲人的小品,至今已有數十年。當時的宣傳部門、文藝部門以及文藝評論家並沒有及時予以批評且看了後同樣樂不可支。結果,一捉弄就是數十年。這能簡單地歸咎於一個演「二人轉」出身、對捉弄有生理缺陷的人習以為常的演員嗎?現在的趙本山已經消失在舞臺上而無人問津。有關部門應該鼓勵趙本山的創作積極性,只需將奚落殘疾人作品變成歌頌正能量的作品即可。趙本山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曾經深受觀眾歡迎。
滑鐵盧古戰場
在原子塔沒有久留,事實上也沒有久留的價值。然而,在距離原子塔不遠的地方卻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地方——滑鐵盧古戰場。滑鐵盧戰役對19世紀初期的歐洲歷史發生了重要影響,反法聯軍在這次戰役中獲得了決定性勝利,結束了拿破崙帝國,拿破崙戰敗後被放逐至聖赫倫那島,自此退出歷史舞臺。此後,「滑鐵盧」一詞幾乎成了一個人失敗的代名詞。如今這個古戰場突然出現在附近,確實有點意外,但令人遺憾的是,它沒有被列入此次旅程。
據說,這座高約50米的圓丘上,屹立著一頭鐵鑄雄獅,是用當年遺留在戰場上的槍炮鑄成的。獅子山腳下有一個滑鐵盧古戰役展覽廳,法國著名畫家杜默蘭於1912年完成的一幅長110米,高12米的環形壁畫,描繪了在這場震撼世界的戰爭中、兩軍激戰、以及拿破崙騎兵潰敗的場面。這是一個供人發思古之幽情的絕佳去處。但旅行社在選擇景點時考慮的是多數遊客的審美情趣,滑鐵盧漏選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滑鐵盧雕塑
離開原子塔不多一會,布魯塞爾市區開始漸漸進入眼帘。布盧塞爾市區以王宮為中心,遊覽以步行為佳。大巴車將遊客送到距大廣場不遠的地方,遊客便在導遊帶領下徒步沿著位於市中心區的一條街道前行,目標是布魯塞爾中心廣場和附近的商業區。
中心廣場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個大名鼎鼎的景點——小於廉銅像。小於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可愛小孩之一,曾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出現。來此以前,以為這座雕像會像國內著名景點一樣被大加開發,成為圈錢的最佳場所。但出乎預料的是,小於廉雕像周圍還是原貌,面積小的近乎捉襟見肘。都說資本主義唯利是圖,但布魯塞爾政府竟然不利用這樣的生財寶地!其實,只需將周圍的老房子拆除,橫亙上一道高高的圍牆,財源便滾滾而來。
小 於 廉 雕 像
小於廉又譯為撒「尿小孩」,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這個五歲小孩的雕像身高約53釐米, 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捷羅姆·杜克思諾打造, 被稱為「布魯塞爾第一公民」。據布魯塞爾市政當局記載,1619年以前,在小於廉「撒尿」的位置上就有一座「小愛神尿尿」的石雕噴泉。而史料最早記載「尿尿小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52年。歷經500多年的風雲際會,目睹了布魯塞爾遭受外敵滅頂之災的焚毀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劫掠,但小於廉卻榮辱不驚,依舊旁若無人地做著該做的事。
現在的歐洲人多有紳士風度,但並非自古如斯。小於廉自「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生存危機」。169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想吞掉比利時,連續三天炮轟布魯塞爾,小於廉多舛的命運從此開始。1747年,駐紮在布魯塞爾的法國軍隊將小於廉雕像拆掉並封存起來,這是史料記載的小於廉遭遇的第一劫。1871年,法國的一個流浪漢將小於廉雕像「砸碎」,被判處終生勞役。
1965年,小於廉被「殺害」——雕像基座上只剩下小於廉的雙腳,身子不翼而飛。經過多方尋找,次年才從布魯塞爾環城運河中找到小於廉的身子,並進行了史上第二次修復工作。鑑於雕像屢屢被盜、被毀,布魯塞爾市政當局決定將雕像送進市政博物館收藏。
小於廉花樣繁多的服裝
2014年9月1日 ,小於廉雕像被人噴上黃漆。布魯塞爾市政廳譴責這種惡作是「可恥的」行為。當地警方介入調查,通過調取雕像附近的攝像頭尋找到了嫌疑人,至於怎麼處理這個「可恥」的人不得而知。布魯塞爾的噴黃漆舉動遠勝於中國遊人「到此一遊」的塗鴉,如果得知這條新聞,肯定會使不少國人感到欣慰。
小於廉撒尿故事有多個版本。流傳最廣的是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想用炸藥炸毀城市。幸虧小於廉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
由於小於廉事跡感人,形象可愛,很多人名人來訪時,總喜歡畫蛇添足地給他穿上一件衣服。始作俑者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他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曾孫。此後,不少人起而效尤。1979年,北京市政府捐贈一件馬褂;2006年,為了紀念神六發射成功,中國捐贈了一件印有五星紅旗的太空衣;2009年,中國又捐贈了一件唐裝;之後,四川又贈送了一件熊貓服裝。為了回應中國人的熱情,2014年10月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布魯塞爾市政府決定於10月1日為小於廉塑像穿上中國傳統服裝。
身穿唐裝的小於廉
值得一提的是,平時憨態可掬的小於廉「撒」的是自來水,但在狂歡節時「撒」的卻是啤酒。在此期間,成千上萬的人爭先恐後地喝小於廉撒的「尿」——啤酒,場面十分壯觀。
離開小於連雕像前行不足200米,便是赫赫有名的布魯塞爾中心廣場——布魯塞爾大廣場。廣場特指城市中的廣闊場地,是城市中人們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或交通活動的空間,在廣場中或其周圍一般都有重要建築物,往往能集中表現城市的藝術面貌和特點。在中國遊人看來,這個地方稱作廣場還是比較恰當的,但加上個「大」的形容詞,似乎言過其實。大廣場呈長方形,面積7480平方米,略大於一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約相當於天安門廣場面積的六十分之一。廣場始建於12世紀,1998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名錄》。廣場最醒目的建築是建於14世紀的布魯塞爾市政廳。
布魯塞爾大廣場
布魯塞爾市政廳,一座由一位公爵設計的91米高的尖塔可追溯到15世紀50年代。大廣場周圍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式建築等建築形式,曾被法國作家維克多· 雨果譽為歐洲最美麗的都市廣場。除市政廳高聳的哥德式尖塔外,廣場周圍幾乎都是四、五層高的聯排建築物,它們都保留著不同年代的痕跡,細膩的壁柱浮雕彰顯出旅館、市場、博物館等略有不同功能建築的性格,卻用完美的比例統一在中世紀的古典風格中,連路燈都保持著中世紀的式樣。
遊人摩肩接踵的大廣場幾乎無處插足,在人縫中前行的我終於找到市政廳西側的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又名天鵝餐廳。餐廳帶有醒目的「白天鵝」標誌。白天鵝咖啡座一年四季坐滿前來懷古追思的遊客,不是品味咖啡,而是憑弔這棟200年建築的興衰,以及裡面承載的歷史和故事。
白天鵝咖啡館
白天鵝二三樓共有10多個房間對外開放,房價每晚高達300美元。一家既無電梯,也沒有觀景陽臺,更沒有星級標誌的小酒店竟然開出如此之高的價格,誰能相信「因為馬克思和《共產黨宣言》的緣故」,但這卻是事實,而且這裡天天爆滿,想在此住宿必須提前一個月預訂。
1845年2月,馬克思由巴黎遷居布魯塞爾,來這裡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巴黎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在此期間馬克思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為了共產主義運動,馬克思幾乎終生與貧困為伍,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曾經留下他足跡的地方,卻因此而經濟價值倍增。 偉人馬克思雖然逝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共產主義運動也已進入低潮,但馬克思仍然沒有被人淡忘,他的一生為人類進步作出不朽貢獻,將永遠為有良知的人所尊敬,白天鵝賓館的現狀便是最好的證明!
星期天的比利時大街
也許是周末的原因,時間已是下午四時多,大廣場上的遊人仍然摩肩接踵。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僅無處發思古之幽情,就連仰望一下美輪美奐的古建築群都無處立足。只好離開大廣場尋找商店購買世界聞名的比利時巧克力。誰知歐洲人的雙周日是所有人的法定公休日,當然包括商店店員,因此幾乎所有大商店都停止營業,小商店開門營業的也寥若晨星。因此,購買比利時巧克力的計劃大半落空。
一家香港人開的旅店
隨著夕陽西下,集合的時間已到,但更多的隊友依然沉浸在掃貨巧克力之中。時至傍晚,團隊成員才大都滿載而歸,大巴車直奔下榻的一家中國香港人開的賓館。這位港人打點的賓館規模不算小,不知在此打拼了多少年。由於這幾年港獨分子厭陸症日益蔓延,這種疾病似乎也傳染到了西歐,這位香港老闆給人的感覺是,相比歐洲人對中國人的不冷不熱,他簡直冷若冰霜。由於這位港板的臉色不佳而未加細看,壓也根沒有記住他的尊容,因此也無法描述他的行狀。
2015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