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鏡頭裡,兩隻雪豹悠閒地眯著眼睛,伸著脖子好奇地四下張望,怡然自得。
這是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拍到的畫面,這裡位於瀾滄江源頭,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內重要的雪豹棲息地。
三江之源,不僅屬於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屬於蒼茫寂寥中的野性生靈,12.31萬平方公裡的廣闊土地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平均海拔4712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在超過12萬平方公裡的園區內,分布著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溼地、森林草原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有藏羚羊、雪豹、藏野驢、黑頸鶴等野生動物,還有瑪多、雜多、治多、曲麻萊4縣的7.2萬牧民。高山大川需要呵護,萬千牧民的生活也亟待改善。自2015年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以來,三江源將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與牧民群眾充分參與、增收致富、轉崗就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多措並舉實施生態保護建設,發展生態畜牧業,使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探索出了一條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
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美了生態、鼓了錢袋
可可西裡生態保護紀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協警解安程在站內的救護中心陪小藏羚羊玩耍(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一大早,卓瑪加穿著新發的巡護服裝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卓瑪加是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多秀村的牧民,他生於曲麻萊草原,長於曲麻萊草原,在草原上生活了近30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前,他放牧著牛羊;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後,他和村裡很多人一樣,成為了一名生態管護員。這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崗位,所有試點範圍內的牧戶家庭都可以申請一個名額。若能準時出勤並積極巡護,每月可以領取1800元的工資。
「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兩大重要責任,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精準脫貧?
2015年省政府印發《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設置及管理意見》,就三江源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設置及管理提出明確要求。2018年,園區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現「一戶一崗」。
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地區,生態管護員們有效推進日常巡護、輔助監督執法、生態監測等相關工作,構建起「點成線、網成面」的生態管護體系,成為國家公園的「生力軍」和「先鋒隊」。
這4年來,共有17211名生態管護員日夜忙碌在森林草原和溼地荒漠,為生態安全保駕護航,他們堅定的身影已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與此同時,我省不斷完善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管理建立生態管護員動態信息管理資料庫,將園區內生態管護員的識別、管理、考核、培訓等全部納入資料庫,初步實現生態管護員信息化管理。開展生態管護員公益性保險試點,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為園區所有生態管護員捐款投保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在進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同時打開拉動經濟的窗口
2018年7月17日夏日可可西裡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卓瑪加在溼地對黑頸鶴蛋進行觀測(7月15日攝)。隨著天氣轉暖,可可西裡迎來最富有生機的季節。新華社記者田文杰攝
今年,一則關於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生態體驗和自然教育項目啟動試運營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消息稱,由牧民持股的特許經營企業——「雲享自然」依照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的有關規定,設計了提前預約、科學導賞、規定線路和時間、牧民參與、角色扮演的沉浸式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環保教育新業態,讓探訪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訪客能看到和融入青藏高原自然聖境,有超高的動物遇見率,還可以享受獨具特色的的原住民生活。
三江源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依水而居、遊牧生存,特許經營試點,豐富了牧民收入來源,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探索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協同發展的全新嘗試。
沿著浩浩蕩蕩的昂賽大峽谷瀾滄江水一路行走,就會來到因境內頻現雪豹蹤跡而被譽為「雪豹之鄉」的雜多縣昂賽鄉。
2019年,經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批准,雜多縣昂賽鄉開始探索特許經營模式。經主管部門批准,昂賽鄉年都村成立了雪豹觀察合作社,開展自然體驗特許經營。政府幫助培訓該村22戶牧民成為生態嚮導,他們按照抽籤順序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體驗者,收益的45%歸牧民示範戶,45%返回到村集體用於公共事務,剩下的10%屬於村級保護基金,專門用於村級的生態環境保護事務。2019年,昂賽大峽谷生態體驗特許經營項目接待國內外生態體驗團隊98個,體驗訪客302人次,經營收入101萬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為進一步提升三江源地區農牧民綜合素質,提高農牧民收入,三江源國家公園開設了「三江源生態班」,招收三江源地區42名農牧民子弟在西寧第一職業學校開展為期三年的中職學歷教育。對園區內外9040人次開展民族手工藝品加工、農業技術、機械駕駛、汽車和摩託車維修、烹飪、農家樂等技能培訓。此外,基本完成瑪多縣擦澤村、雜多縣年都村、治多縣馬賽村、曲麻萊縣紅旗村及索南達傑保護站「4+1」生態保護示範村站項目建設,統籌推進試點村站鄉村振興進程,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社區建設路子。
「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
在這山花爛漫的美好季節,在三江源國家公園,不僅會被那裡天藍、水清、芳草碧連天的美景陶醉,更為隨時出沒身邊的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所驚喜。亙古蒼茫匯聚山宗水源,壯闊神奇任由萬物生靈,三江源正在向世人展示著無窮魅力。
身姿矯健的金錢豹一搖一擺地從山中小道走過,昔日罕見的雪豹在雪線山坡上打鬥玩耍,白唇鹿悠然自得臥地棲息……
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開展三江源區雪豹專項調查和監測,確定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部分重點分布區,準確定位255個具體分布位點,開展雪豹棲息地適宜性評價研究,並精細繪製三江源國家公園優勢物種分布圖,明確優勢物種的分布範圍和熱點區域,為科學保護野生動物提供最基礎數據。
雪豹、棕熊,猞猁等眾多珍稀物種在這片廣袤土地上安然自得,呈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王國,它們的身影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最佳見證。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生態展覽教育廳,一批又一批的遊客了解到棕熊、盤羊、猞猁、狼、野犛牛等野生動物,聽著一個個動物保護故事,感受著奮戰在生態保護一線工作人員的堅守和信念。窗外是曠闊無垠的可可西裡,巡山隊員救下的藏羚羊在保護站的圍場內悠然漫步,好幾本厚厚的遊客留言本上,生態文明的種子已經播撒、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