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俗世奇人全本》重磅發布,高人臥虎藏龍,全在市井民間!

2020-12-13 騰訊網

2020年1月10日,馮驥才先生新作新畫《俗世奇人全本》在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隆重發布。

作為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本屆訂貨會上發布的壓軸新書,《俗世奇人全本》獲得了眾多讀者和經銷商的關注與喜愛,反響熱烈。

《俗世奇人全本》發布會現場。本書作者馮驥才先生、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潘凱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等嘉賓出席了發布會。

全本收錄18篇「俗世奇人」 新作

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系列一直備受廣大讀者推崇和喜愛。近期,馮驥才先生又創作了《大關丁》《彈弓楊》《孟大鼻子》《齊老太太》《旗杆子》等18篇「俗世奇人」新作。這些「俗世奇人」系列的新作和舊作均收錄於《俗世奇人全本》中。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馮驥才先生先後創作了54篇「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說。其風格統一、傳奇色彩濃鬱、充滿生活氣息、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書寫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也展現出我國民間文化的精巧技藝與其中蘊藏的智慧。

馮先生親筆繪製精彩插圖

馮驥才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文化學者,他還是一位著名畫家。他自幼習畫,專事摹古,繪畫功力深厚。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馮先生多次在全國各地舉辦畫展,效果轟動。

此次,馮先生專門為《俗世奇人全本》繪製了精美的插圖,靈動活潑,簡潔鮮活,人物躍然紙上。54篇小小說,配有58幅精彩插圖,圖文並茂,以饗讀者。

馮驥才先生為《俗世奇人全本》繪製的精美插圖

《俗世奇人全本》內文展示

小小說經典之作,「全本」引領閱讀熱潮

2018年,《俗世奇人》(足本)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標誌著小小說創作傳播已進入一個新階段。截至2019年年底,「俗世奇人」系列的總銷量已達500萬冊,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刷子李》《泥人張》等篇目還入選了中小學語文課本,成為文學創作、語文教學的典範。數以億計的小朋友通過「俗世奇人」學習語文,學習寫作,培養和提升語言能力。

更為精彩、豐富的《俗世奇人全本》,將繼續引領小小說閱讀的熱潮。

《俗世奇人全本》發布會現場火爆

發布會上舉行向阜平縣贈書儀式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會上,人文社臧永清社長表示:「作為出版業的國家隊,出版優質圖書,傳播優秀文化,是我們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責任。我們相信,優質的圖書會從文化和精神層面上給予阜平等貧困地區以幫助。」

阜平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創建的第一塊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是晉察冀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曾為中國革命做出過重大貢獻和犧牲。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脫貧攻堅地區之一。

馮驥才先生向阜平縣贈送200冊《俗世奇人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向阜平縣贈送10萬碼洋圖書。從「文化扶貧」的角度,為貧困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發布會現場,馮驥才先生和臧永清社長向阜平縣贈送《俗世奇人全本》等優質圖書

瀏覽下圖

了解更多《俗世奇人全本》信息

保存上圖到本地,打開淘寶或天貓APP

即為我社天貓旗艦店購書頁面

相關焦點

  • 馮驥才《俗世奇人》還原民間傳說 傳統文化繼承
    導讀:《俗世奇人》 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都講述了一個人物的生平事跡,創作素材多收集於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故事精短而生動,人物惟妙惟肖、躍然紙上。中國當代作家馮驥才近日增寫、修訂了小說集《俗世奇人》,一出版即受到文化界、教育界的廣泛重視。馮驥才以社會背景寫人,包括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等,所寫文字真實地記錄了諸多民間特有奇人絕技,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揚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致力於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和傳承再到寫小說,馮驥才有著自己的感悟。
  • 奇才輩出的天津衛,馮驥才的民間傳奇物語《俗世奇人》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部描寫天津衛小民生活的《俗世奇人》。《俗世奇人》封面此書的作者為大名鼎鼎的馮驥才老師,而關於小說集的內容,篇篇文章都是描寫清末時期天津衛的一些趣聞,講述36名在天津衛生活的奇人們。說到用詞,那也必須佩服馮驥才老師的學識,短短幾個字就能明確概括出每個角色的特點,對於場景的描寫也是分外老練。在閱讀時讀者只能靠想像來了解書中的場景,如果文字功底不好就很妨礙代入感,但《俗世奇人》卻不會有這種現象,雖然並沒有使用什麼華麗的詞藻,還都是大白話居多,但閱讀時就是能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於書中的場景。
  • 馮驥才《俗世奇人》 自繪漫畫插圖
    著名作家馮驥才《俗世奇人》(足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獨家出版,書中不僅收錄了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泥人張》、《好嘴楊巴》、《刷子李》等作品,又增加了馮驥才最新創作的《神醫王十二》、《燕子李三》、《黃金指》、《冷臉》等18篇「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說。
  • 馮驥才《俗世奇人》獲魯迅文學獎 領攜《小小說精品系列》名家薈萃
    ,憑小小說集《俗世奇人》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在談到《小小說精品系列》時這樣評價。9月15日下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小小說選刊》、小小說電臺聯合主辦的"《小小說精品系列》新書發布會"在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舉行。
  • 俗世奇人-天津的俗人奇事,讀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傳記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小說裡的人,不傳奇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摘自《俗世奇人》薦語推薦理由本書中多篇單張被收錄小中學語文課本:《俗世奇人之刷子李》《俗世奇人之好嘴楊巴》《俗世奇人之泥人張》分別收錄到人教版五年級、八年級教材。
  • 《俗世奇人》,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俗世奇人》,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朋友你好,我是聽雨,分享書中的故事,敘述書外的人生。《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半文半白的語言,簡練誘人的故事情節,頗有回味的人物描寫是這本書的爆點所在。《俗世奇人》 人民文學出版社《俗世奇人》這個書名或許有些人比較陌生,但書中的人物您多少都會有些印象。我提兩個您的大腦中絕對會有畫面。
  • 要面子有嘎勁:馮驥才的「俗世奇人」
    馮驥才說,寫東西不是絞盡腦汁的事,跟人物較上勁,人物自己往外蹦,寫出來才有意思。  在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裡,馮驥才把他心中的這些天津奇人寫得活靈活現,以清末民初天津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講述一個人物的傳奇事跡,惟妙惟肖,人物音容躍然紙上。此後又增寫、修訂,2016年伊始足本《俗世奇人》首發。
  • 馮驥才:「俗世奇人」的文化守望
    這是馮驥才文化搶救的初衷,他正是奔走在這股經濟發展的洪流前,為後世記錄文化的人。一、行走在文化間的「俗世奇人」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馮驥才,那麼最具有概括性的應該屬張抗抗的那句:「他是一個真正的『俗世奇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總是做很多事,又能把每件事處理得遊刃有餘。
  • 觀後感:《俗世奇人》
    而這本《俗世奇人》則讓我看到了馮驥才先生不一樣的文風,不一樣的書寫風格。言語俏皮、簡約,勾畫人物了了幾筆而又深入骨髓,仿佛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且果然就是你想像的那個樣子。而配上人物插畫,更是讓你忍俊不禁。
  • 作家馮驥才的文學世界:擁有一間書房曾是奢望
    天津人寫天津地域文化也是在書房裡,馮驥才寫出來《神鞭》《雕花菸斗》《俗世奇人》等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俗世奇人》是馮驥才的代表作之一:每篇一兩個人物,依託一個巧妙的故事,故事常源自人物性格的非同尋常;這些人物性情迥異,卻都有天津地域文化的共性,有著天津人集體性格的特點。 他是天津人。
  • 如果把馮驥才先生筆下《俗世奇人》參加年度評選你猜誰能獲獎?
    馮驥才先生筆下的「俗世奇人」,那可全是「硬碰硬」,碼頭上站得住的手藝人誰沒有一手絕活?個個響噹噹!今天咱們發揮一下想像力,假如讓《俗世奇人》(足本)裡的能人們一起參加一次天津衛碼頭年度評選,誰會獲獎呢?
  • 文化周刊 | 2020年賈平凹莫言馮驥才等老作家紛紛出新作 文壇前浪...
    2020年 賈平凹莫言馮驥才等老作家紛紛出新作  文壇前浪這波浪,潮!  讀者們大概不會忘記在名著《活動變人形》中王蒙對民間語言的駕馭能力,那有力、生動、活潑卻又不避粗俗的語言中,有著王蒙本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思索。在新作《笑的風》中,王蒙的語言讀上去同樣讓人愉悅,相對此前的作品,《笑的風》中時空的跨越更大,從漁村到城市,從北方到南方,從國內到國外,真可謂是異彩紛呈。
  • 「天橋八大怪」,老北京市井中的俗世奇人們
    那時的天橋,頗有些「天津衛」的感覺,如果您看過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肯定對「天津衛」這仨字不陌生,要想在天津衛闖出一片天地,沒有點真本事那可是混不下去的。同理,天橋也是。雖然在天橋賣藝的民間藝人不勝枚舉,但是真正給老北京人留下印象、令人提起就嘖嘖稱奇的還當屬在天橋「跑碼頭」的「天橋八大怪」。
  • 馮驥才「宅」出新長篇,連出兩部新作,寫的是另一半天津的故事
    隨筆集《書房一世界》,輯錄了馮驥才77篇精妙短文,每篇皆以書房中的一物一景起興,娓娓道來,串聯起人生的細節;一同上架的《俗世奇人》(叄),則由十八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描寫天津衛的鄉土異士和市井奇人。今年年初,馮驥才接連推出兩部新作,前者關照內心,後者洞察俗世,從不同的維度記錄下一個人、一座城的文化印記。
  • 馮驥才談新書:一個民族要對自己好的東西有記憶,應珍視傳統
    這麼多年過去,那些消逝的人、消逝的文化都被他一一封存在最新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叄)》中。市井風情、音容笑貌,再回味仍在周遭。馮驥才 / 作家出版社 / 2020俗世裡的那些人:肚子裡這樣的人物太多就順著筆墨自然而然進入筆底草地:為什麼續寫《俗世奇人》?
  • 【圖文】馮驥才小說改編話劇搬上首都舞臺
    根據著名作家馮驥才小說《俗世奇人》改編的同名小劇場話劇,昨(4日)晚在北京首次搬上舞臺。十足的津味、火爆的場面、深邃的內涵,讓不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從天津趕來的觀眾,都在大笑之後產生一種思考。
  • 馮驥才加入抖音DOU來讀書「領讀人」計劃
    在眾多外國作家中,契訶夫對馮驥才的影響較大,他的文字也受其影響,比如善用短句,白描的手法,充滿節奏感的語言。在馮驥才看來,契訶夫擁有一顆悲憫之心,而這對作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上世紀70年代,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馮驥才住在不到10平米的房子裡。
  • 人物|馮驥才:時代終結,鄉關何處,他們全要換乘另一班車
    身為作家,馮驥才的《高女人與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炮打雙燈》、《俗世奇人》系列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他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小說觀,寫過一篇文章叫《解放小說的樣式》。他說,寫作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自己的靈魂也得到了一次淨化,對自己的人生多了一次思考。
  • 馮驥才《俗世奇人》趣品
    馮驥才小說裡市井百態,描寫得入木三分,趣味十足。古時的工匠精神通過故事細節呈現:《刷子李》的精湛粉刷技藝,黑袍從不沾白點,堪稱傳奇,小徒弟誤以為失誤的白點不過是菸頭燙過小洞露出的白襯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