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旅行,就推薦小鵬的《背包二十年》

2021-02-17 二次成長空間

往年,聖誕元旦跨年和中國傳統春節是旅行旺季;如今,國家建議百姓就地過年。

既然不能旅行,那就推薦一本旅行書籍《 背包二十年》。

作者:張金鵬,筆名「小鵬」,1978年生人 。

20年前曾是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的高材生,後來去荷蘭繼續工商管理學深造。

小鵬畢業後前後換了8個工種,每個工種都只做了三個月,結果去旅行,一走就走了20年,然後成為了中國的旅行家。

如今呢,他將自己20年的旅行經驗寫成了一本書《背包二十年》。

或許,我們很多人覺得旅行沒有什麼了不起。

畢竟,中國這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後,出境人數從2005年起日益創新高,若不是今年的疫情,可能現在又有很多人在旅行的路途中去跨年了。

但是小鵬和他的故事,被許多高三學生當成素材寫進他們的高考語文作文。

有人稱小鵬的博客是以旅行為生的「狂徒」日記,有人稱是一名網絡時代成就的新文藝青年,還有人說小鵬的新書是一部夢想擁有者的青春讀本。

「趁著年輕去流浪,只為給叛逆的靈魂找一個出口」。

當初,剛畢業的小鵬與現在許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對人生、事業十分迷惘,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但是大四那年的畢業旅行,讓小鵬對世外桃源般的自由生活方式深深著迷,隨後小鵬攢些錢就辭掉工作旅行,這樣連辭8份工作,直到發現旅行才是他的最愛,於是生活就變成了旅行、旅行、旅行。

他在旅程中,見過手持蓮花的女孩,邂逅過在鐵軌邊玩足球的少年,觀察過愛思考的撒哈拉男人、專注的愛爾蘭女孩,去過愛麗絲夢遊的仙境,造訪過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有過無數美好的瞬間,但也品嘗過酸甜苦辣。

露宿街頭、遭遇小偷、在海關被扒光衣服、做義工……

十幾年來,他打過不同的工,睡過不同的床,遇見不同的人,開心、孤獨、驕傲、沮喪交織在一起。他不經意地說著它們,仿佛與自己無關,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能帶給人驚奇。

他從他崇拜的三毛、格瓦拉、堂·吉訶德身上汲取著力量,一直「在路上」,並在無形中用這種精神影響了更多的人。

小鵬用最節儉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走遍了將近半個地球。

如今在網上或社交軟體上,有很多旅行愛好者曬出護照,擺出自己的各國籤證紙。

關於旅行,小鵬是在書中是這麼說的:

旅行不應該追求去過的國家數量,你一直在奔跑,有沒有想過你要尋找什麼?尋找最燦爛的色彩?尋找最詭異的傳說?尋找最摩天的高度?還是尋找最真切的愛戀?

他的這句話提醒我們,旅行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意義!

小鵬的背包20年,正好也是中國旅行者走向世界的20年,能夠從微小的視角切入這個時代的起伏變化。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物質財富也同步高速積累。

社會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只知道高的分數可能獲得獎賞,從官位中獲得成就感,從金錢中獲得別人不能得到的東西。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上一個好的大學,畢業後有份高收入的工作,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看上去優秀的孩子卻得了抑鬱症,北大教授更是提到學生空心病現象。

由此我們看到「空心病」在青少年中變得越來越嚴重。

什麼是「空心病」呢?它一種由於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障礙。

小鵬在書中說到:

組成我們人生的無非就兩類事,一類是自己想做的,一類是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

我們的幸福指數由前者定義。

關注內心成長

在旅行中小鵬發現:有幾個主題一直在重複,「光芒」即是其中之一。

指縫間的陽光,逆光時的剪影,背光時的陰影,其中最打動我的是,朦朧無聲處的一束微光。

小鵬在日本京都郊外的嵐山上看到一塊石碑,是當年周總理在日本留學時有感而發:上面寫著: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見到一點兒光明,真愈姣妍。

小鵬在這石像前佇立,靜默了很長時間。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正是被這樣的微光指引。

它引領我們穿越茫茫黑暗,穿越墨守成規,穿越平淡過往。

對我而言,那束微光就是夢想。

當微光越來越亮,已經變成太陽時,我已經不再懼怕黑暗,人生才「愈覺嬌妍」起來。

愛好成為工作最終成為信仰

小鵬在北極拍攝極光,在極光出現前的漫長等候中,他突然感悟到:總有那麼一束光讓我們肅然起敬。

作者把旅行的愛好變成了自己的工作,他說:

愛好是比工作辛苦太多的事情。

旅行的意義已經從發現自我過渡到分享世界,就好像要把這全世界的美好與精彩分享給更多的人去看,去聽取感受。

人活著總要有點信仰,這是任何工作都不能給到的。

人活著,就是一點夢想和一點信仰。

小鵬重走瓦格拉的路,他在《摩託日記》看到,瓦格拉因為夢想開啟旅行,因為旅行找到了信仰,旅行成了連接夢想和信仰的紐帶。

如何找到這條無形的紐帶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不去旅行,就不能找到這條無形的紐帶嗎?

小鵬在書中寫到:在一段時間裡,總會出現一些小機遇,小轉折,小臺階,讓我發現這條路走著走著又出現了新的方向。

這些事在當時都無法單獨產生足以改變命運的影響,但把這些小臺階連在一起,就往上跨了一大步。

如何去感知這些微小信息呢?

通常我們說的宇宙,是指那個宏觀宇宙,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小宇宙,只要具備無限可能性。

在我看來,那都是一個微觀的宇宙,而進入這些小宇宙的竅門,就是要讓浮躁的心先平靜下來,我們就會慢慢進入自我宇宙世界。

我們過去幾十年的人生中,有太多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刻,高中時文理分班,大學選學校,選專業,畢業後究竟是留學、考研還是找工作,把旅行作為職業後,遇到低谷時,究竟該堅持還是該放棄,取得成績後,該再接再厲還是急流勇退。

如果把每一個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刻看成一個點,那麼把這些點連起來,就是我曾經走過的那條路,也回答了」從哪兒來「的問題,選擇的結果無關對錯,關鍵在於做出選擇的那個瞬間,有沒有聽見內心深處的聲音。

2020全球最帥100人,排名第31的是來自中國香港的王嘉爾。

17歲時獲得亞洲擊劍青年錦標賽男子組佩劍個人冠軍,併入圍倫敦奧運會。 

王嘉爾在個人運動生涯中拿下三枚亞洲冠軍、三枚全國冠軍、九枚國際和香港冠軍,同時獲得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通知單和獎學金。

當年,王嘉爾的父母、親人朋友和老師,都覺得這是一條通往人生巔峰的錦繡前程,但是卻遭到了王嘉爾的拒絕。

他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跳舞是他從小的理想,他只身前往韓國成為跳舞練習生,後成為舞蹈團體GOT7的一員。

在日後的採訪中說到:我就是想要聽從自己的內心,我從小就喜歡音樂、喜歡跳舞,我就是想告訴全世界:中國也有很好的舞者,中國也有很好的RAP。

善於思考

小鵬在書中寫到:通過記錄我們走過的路,遇到的人,我們對世界看法會慢慢改變,對自己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正如瓦格拉在旅行的終點說:我覺得現在的自己,和剛剛出發時的自己,不一樣了。

在旅行中,我們可能被偷被搶,或者錯過了飛機和火車,小到一次旅行,大到一場人生,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必要組成。

愛的認知

愛是一種熟悉,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愛應該是一種堅持。

無論之前把旅行當成職業,還是後來用十個月時間造青旅,外人永遠看不到旅途中的磕磕盼盼和造青旅時一個個撐不下去想要放棄的時刻,讓我把這兩件事做成的原因,真的只是堅持。

(如今他有了8家青旅)

愛應該是一種託付,更是一種情懷。

情懷還應該是一種遠望,無論我們身處順境逆境,都要自知,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一切都必須經歷,我們要學會享受這個過程,然後內心就堅定了,樂觀了,就充滿期待了。

我要往哪兒去?

馬斯洛需求表中最高一層,就是自我需求。

我是誰?

小鵬在書中談到了這個終極問題。

這個「我」不是身份證上的姓名,性別,生日,家庭住址,也不是用工作,財富,社會地位定義的那個個體。

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但又具有獨一無二的屬性。

自我認知程度越高的人,內心也會越平靜,因為他已經探知自己能力的邊界,不會再為那些無能為力的事情傷腦筋。

對任何人來說,自我認知永遠處於一種未完成的狀態,是一個不斷深化和完善的過程。

因為世界在變,人也在變,唯有變化才是永恆。

讀書永無止境,行路也永無止境。

這裡的行路不是指某一次旅行,而是指在人生的這條長路上前行。

說到底,我們的人生不也是一場單程旅行嗎?在這趟旅行中,我們都是背包前行。

那你到底想要如何前行,去往哪裡呢?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專訪|小鵬:背包二十年,做自己,比當英雄更了不起
    2001年,當「背包客」一詞在中國還有些陌生的時候,小鵬向同學借了個登山包,利用大學畢業典禮前的假期,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從天津到陽朔,開啟了自己背包客的生涯。隨後他的足跡遍布世界,並將旅行變成了職業。2010年,小鵬將自己十年經歷集結成書,出版了《背包十年》。該書暢銷上百萬冊,成為了許多旅行愛好者的啟蒙書。
  • 背包客小鵬的追夢旅行二十年:一個人行走的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時光飛逝,在這十幾年裡,中國的旅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公務考察團到單位旅遊,再到跟團遊、自由行,從背包旅行到搭車旅行、自駕旅行,從窮遊到輕奢遊,人們旅行的方式已經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小眾走向大眾。說到旅遊,就不能不提到一個標誌性的人物——背包客小鵬,愛旅行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他是中國第一位職業旅行家,用堅持實踐夢想。
  • 背包客小鵬的追夢旅行二十年:一個人行走的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再到跟團遊、自由行,從背包旅行到搭車旅行、自駕旅行,從窮遊到輕奢遊,人們旅行的方式已經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小眾走向大眾。說到旅遊,就不能不提到一個標誌性的人物——背包客小鵬,愛旅行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他是中國第一位職業旅行家,用堅持實踐夢想。從2001年旅行至今,背包客小鵬正歷經著《背包十年》後又一個十年。
  • 旅行|背包客小鵬,推薦的5家青旅
    旅行|背包客小鵬,推薦的5家青旅時間:2015-06-27 02:2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天的這篇攻略來自於我們的特約撰稿人---旅行作家,小鵬。 他是新媒體時代的旅行作家,中國第一位職業旅行者,中國職業旅行第一人,用堅持實踐夢想。
  • 中國職業旅行第一人小鵬《背包十年》出版
    《背包十年》\小鵬\中信出版社   如果說《遲到的間隔年》的主人公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關於旅行的夢想,那麼《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鵬則把夢想延伸成十年,甚至成就了他的終身事業。   《背包十年》用80多個旅途故事勾勒出小鵬成長的清晰脈絡——如何從菜鳥背包客到旅遊雜誌記者,再從自由撰稿人到今天的中國首位職業旅行者。如果你也想用旅行養旅行,成為像小鵬一樣的職業旅行者,那麼《背包十年》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生成長自助指南。
  • 背包12年 職業旅行家小鵬用腳步丈量40多個國家土地
    職業旅行家小鵬在人民大學講座中國網9月24日訊(校園記者 賴欣)2013年9月23日晚,職業旅行家、背包12年的小鵬赴中國人民大學開展個人講座,講座的主題為「旅行與夢想」。小鵬,原名張金鵬,是一個以旅行為職業的旅行家,因一本《背包十年》而名聲大噪,後又出版了《我們為什麼旅行》,為眾多熱愛旅行的朋友所熟知。從2011年踏出背包旅行的第一步開始,時至今日,已經用12年的時間丈量了世界上超過40個國家的土地。小鵬說:「我當年的夢想就是考上人民大學的新聞系,然而不幸考上了南開的貿易系。如果當年考上了,就應該是16年,而不是12年了。」
  • 《背包二十年》:我走的每一寸路都是嶄新的,我不羞愧,也不後悔
    我就想看看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過好這一生。一席講者背包客小鵬二十年追夢旅行全記錄,一個孤獨狂徒的夢想宣言。——小鵬在如今這個缺乏專注力的時代,一件事能堅持一年,一個月,一周甚至一天,都變成一種奢望,而背包客小鵬的旅行之路,一走就是二十年,無論面臨多少質疑的眼光,他也從未停下過腳步。
  • 夢從廣西陽朔開始|背包二十年,一場沒有盡頭的華麗冒險
    2001年大學畢業後,小鵬開啟了屬於他一個人的畢業旅行,第一站——廣西陽朔「在出發前我做過許多攻略,看到別的旅行者寫的遊記,認為能去這麼有趣的地方,邊遊邊寫實在是太棒了多年後,小鵬開了自己的青年旅舍——背包十年青年公園2、追夢之路——窮遊歐洲
  • 《背包十年》作者小鵬與網友見面會舉行
    《背包十年》作者小鵬與網友見面會現場以前有首歌非常出名,「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時間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以前一直不太明白這首歌詞平白、旋律簡單的歌為什麼有那麼紅
  • 背包客小鵬是誰
    由於第一段旅行的痛快淋漓的酣暢感久久未消,我繼續在百無聊賴的時候閱讀關於旅行的書。有兩本書一直讓我覺得脫穎而出而具有時代新青年的標杆特性:小鵬的《背包十年》跟孫東純《遲到的間隔年》。 二 2013年1月11日。從柬埔寨暹粒到寮國四千美島果然是苦逼行。
  • 『書海無涯』小鵬《背包十年》——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
    因為對於我們大多人而言,旅行僅能算做工作之餘、生活間隙中的一种放松的方式,一年當中能有那麼三兩次走出家門就已是心滿意足了。可是,如果我們真能把旅行當生活,那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不防好好地暢想一番。暢想完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鵬的這本書《背包十年》。在書的封面上,書名的下方有一句話如此說:我的職業是旅行。
  • 背包客小鵬:用旅行賺錢
    旅行作家背包客小鵬(資料圖)央視網消息:(記者劉水 北京報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了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將夢想裝在背包裡,走遍世界各地。他們用身心去體會自然之美,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行走的精彩。央視網記者採訪了知名旅行作家小鵬,作為職業「背包客」,他十分樂於分享他的旅行經歷。十年之前,張金鵬只是一個剛剛走出校門、懷揣著旅行夢想的大學畢業生;十年後,他已經是出版了四本暢銷書的知名旅行作家「背包客小鵬」。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去行走,完成了從菜鳥背包客到作家的人生蛻變。小鵬回憶說,第一次旅行去的是廣西的陽朔。
  • 【讀本人物】他是「背包十年」的老闆,是百萬暢銷書作家,走了近百個國家,最終在麗江……
    不久前,小鵬的新書《背包二十年:一段被旅行徹底改變的人生》出版發行。11月底,在麗江束河「背包十年青年公園」青年旅社,我們見到了這位被無數年輕背包客視為精神導師的職業旅行家。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他想要打破「旅行家」的人設,讓大家重新認識不一樣的小鵬42歲的小鵬戴著黑框眼鏡,身著黑色圓領T恤,他說話語速極快,顯得略微焦慮。
  • 一個背包客旅行的20年:一個人行走的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在這十幾年裡,中國的旅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公務考察團到單位旅遊,再到跟團遊、自由行,從背包旅行到自駕旅行,從窮遊到輕奢遊,人們旅行的方式已經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小眾走向大眾。說到旅遊,就不能不提到一個標誌性的人物——背包客小鵬,相信愛旅行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
  • 泛旅行背包客小鵬:背包十年又十年,旅行仍能給我新鮮感
    從2001年旅行至今,「背包客小鵬」正歷經著《背包十年》後又一個十年。在過去的17年裡,「永動機」小鵬足跡遍及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了6本旅行暢銷書,其中第三本《背包十年》加印至100萬冊。三年前,他在麗江建立了自己的國——「背包十年青年公園」客棧。他說:「Dreamer這個稱謂比職業旅行家更得我心」。
  • 泛旅行背包客小鵬:背包十年又十年,旅行仍能給我新鮮感
    從2001年旅行至今,「背包客小鵬」正歷經著《背包十年》後又一個十年。在過去的17年裡,「永動機」小鵬足跡遍及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了6本旅行暢銷書,其中第三本《背包十年》加印至100萬冊。三年前,他在麗江建立了自己的國——「背包十年青年公園」客棧。他說:「Dreamer這個稱謂比職業旅行家更得我心」。
  • 此後餘生即使不能背包遠行,但我想常去這裡傾聽關於旅行的故事
    2020年6月6日,我有幸受邀並見證了背包十年全國第八家店~西安鐘樓店(上下兩層,住宿近四百間)開業慶典,當夜與鐘樓共枕和背包狂歡。作為一名旅遊博主,有過很多旅遊體驗走過很多地方,但背包一直未有嘗試……在這裡,我才覺得自己並不是勇者、自己需要更多的挑戰,只有如此自己也才會變得更加優秀!因為「一見鍾情」,我也就多了一份對背包十年烏託邦締造者~小鵬的探究了解。小鵬之前一直是一個旅行者,青年旅社也是他多年旅行經歷中住的最多的地方。
  • 《背包十年》,總有一個人會選擇在路上,為什麼那個人不能是你?
    說來慚愧,作為旅遊創作者的我經過幾天薦書,竟然覺得自己應該再開個帳號用來寫書評,不過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籍小鵬的《背包十年》倒是和旅行有著莫大的關聯性,我很慶幸自己機會偶然,免費淘來了這本書。《背包十年》就是一本旅行日記,全書分共分三個部分,是用100個故事串聯起小鵬10年的旅途,有當時的心路歷程,有美圖
  • 背包客小鵬:啟迪無數旅行者,「背包十年」後他依然走在路上
    ▲那時背包旅行在國內還不流行,小鵬找韓國留學生借來了背包,才來到了陽朔西街。圖片來源/29赫茲/圖蟲創意小鵬很容易就沉浸在了西街濃厚的背包客文化中,去結識陌生的朋友,拋下煩惱,漫步在午後陽光和靜寂的老街之中。 從陽朔回來,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小鵬製作了一個個人網站。
  • 旅行圖書盛衰記:如何與時代同步
    2020年,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傑克·凱魯亞克的作品《在路上》成為公版圖書,一時之間,市場上湧現出多個版本的《在路上》,有的做成硬殼精裝,附贈手繪地圖、風插畫及88頁旅行手記;有的請出了音樂界人士高曉松、萬曉利做獨家推薦,出現在網頁上的宣傳語中還有明星「李現、劉濤推薦」的字樣;還有的以「鮑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