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多數西歐國家一邊倒地加入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組織不成,芬蘭是少數幾個游離於這個軍事體系外的歐洲國家。
芬蘭位於歐洲東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是傳說中聖誕老人的故鄉。由於氣候嚴寒,人口稀少,只有550多萬,且與鄰居俄羅斯有著1300多公裡長的邊境線。芬蘭結合自己的國情,致力於打造一支實用型的國防力量。
在歷史上,芬蘭曾長期被瑞典統治,拿破崙戰爭失敗後又淪為了沙俄的領地。直到一戰末期,沙俄崩潰,芬蘭這才趁機獲得獨立。
在二戰全面爆發前,芬蘭因領土問題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雖然給予了蘇聯極大的殺傷,但是最終仍不得不籤訂城下之盟,將一部分領土割讓給蘇聯。冷戰期間,迫於蘇聯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壓力,芬蘭刻意與西方國家保持距離,始終沒有加入北約。
蘇聯解體後,活在陰影下的芬蘭如釋重負,其安全行駛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是芬蘭並沒有因此放鬆國防建設,比如芬蘭的法律規定,18歲以上的健康男性必須服6個月的兵役。芬蘭人把服役視作是一項愛國行為,幾乎很少發生逃兵役行為。一旦有需要,芬蘭政府可以短時間內動員一支近50萬受過軍事訓練的後備役兵力。
根據芬蘭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內閣國防委員會為最高國防決策機構,負責戰時指揮。目前,芬蘭三軍總兵力約3.1萬人,包括1.2萬名職業軍人和近2萬人的義務兵。從兵力總量上來看,跟隔壁的俄羅斯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戰時或緊急狀態下,芬軍還可時間內快速擴充實力,冷戰時期,該國兵力最大動員可達70萬人,幾乎每6-7個人之中就有一名軍人。別看芬蘭的現役兵力不多,卻擔負著抵抗外敵入侵、維護國內治安及災害救援以及海外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任務。
芬蘭把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列為重頭戲,更把其稱作是危機管理。目前,在全球主要熱點地區幾乎都能看到芬蘭軍人的身影,在國際社會需要時,芬蘭可派出2000名士兵前往世界各地執行任務,以增強其軍隊的戰鬥力。
作為國防力量的中堅,芬蘭陸軍以軍區為單位,目前共設為南、北、西、東三大軍區,分別負責以首都赫爾辛基為中心的京畿防務、芬蘭北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區和東南地區,以及芬蘭中部和西南地區防務。
經過戰時緊急動員後,芬蘭陸軍兵力還可迅速擴充至30萬人,其中野戰部隊將達到6萬人,包括3個快速反應旅、2個狙擊2個裝甲旅、2個機械化旅、1個直升機營和1個特種兵營。此外,還有22萬守備隊擔負防禦任務。
除正規軍外,芬蘭還有一支隸屬於內務部,約1.1萬人的邊防警衛隊,主要仍是出入境管理、反私、打擊跨國犯罪且發生戰事,該也將隨時納入芬蘭軍序列。在武器裝備方面,可謂是東西合璧,既有俄式武器,也有歐式與美式武器。
芬蘭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其國土南部與西部被波羅的海環繞,海上交通堪稱是芬蘭的「生命線」。不過,芬蘭的海軍兵力規模一般,總兵力約7000人,主力艦艇是三艘布雷艦、近岸巡邏艇和支援艇,噸位均在1500噸以下。目前,芬蘭已採購了4艘護衛艦,入役後將成為芬蘭海軍史上規模最大艦船。
芬蘭的空軍雖然稱不上強大,但也素以高度職業化和戰鬥力強著稱。目前,芬蘭空軍下設三個防空司令部,編制人員3000多人,有各類飛機170多架,主力戰機由62架F/A-18C/D組成,實力不可小覷,畢竟在全球擁有60架以上F-18戰鬥機的國家不多。
整體而言,芬蘭的軍事實力跟最大鄰國俄羅斯相比,還差得遠。如果再來一次「蘇芬戰爭」,依然無取勝的希望。但是在除俄羅斯外的整個歐洲地區,英武善戰的芬蘭幾乎武裝到了牙齒,是誰都不願意碰到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