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諾小諾」
「你好,要投放什麼垃圾?」
「塑料瓶。」
「屬於可回收物,要不要打開投放口?」
「要。」
「投放口已打開,感謝您對垃圾分類事業的支持~」
當AI遇上垃圾分類
垃圾桶也會「說話」
千萬不要太震驚
在中關村科學城金隅智造工場
隨著2臺AI智能垃圾櫃的投入使用
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常見了
在本市開展的垃圾分類工作中
金隅智造工場率先試點安裝AI智能垃圾櫃
不僅提高園區垃圾分揀率
也方便人們投放垃圾
6月1日
中關村科學城金隅智造工場
最新引進的第二臺
——AI智能垃圾櫃旗艦版
正式投入使用
語音對話、感應開門、
識別溯源……
都有哪些「硬核科技」加持?
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現場
小編看到AI智能垃圾櫃
外觀簡潔大氣
共有四個桶箱
並配有液晶屏、麥克風和智能感應系統
當人靠近投放口時
投放口會自動打開
避免了人和垃圾桶的接觸
方便又衛生
手裡的垃圾不知道如何分類?
只要呼喚垃圾桶的名字「小諾小諾」
就會喚醒語音系統
不僅會告訴你如何分類
還會貼心為你打開投放門哦~
分類投放垃圾還能順便跟垃圾桶聊個天
真是太酷了~
此外
智能垃圾櫃還有識別溯源功能
用戶自取二維碼貼在垃圾袋上
並完成垃圾投放
(開啟識別溯源功能時會關閉自動感應功能
不張貼二維碼,投放口不會開啟)
「清運人員能夠掃描二維碼,
溯源到垃圾的投放者,
防止有人亂扔亂放,
這就相當於扔垃圾也要'實名認證'。」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但是這樣強制的管理方式,
並不是我們的初衷,
我們希望引用智能設備,
提高園區內人們對垃圾分類的重視和分類效率,
培養人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通過管理人員的手機打開智能垃圾櫃的後臺
可以實時監控垃圾的重量以及清運等情況
如果垃圾櫃發生火情或者垃圾滿溢
後臺還會收到報警信號
提醒工作人員及時進行處理
據了解
這是金隅智造工場第二個AI智能垃圾櫃
「首個智能垃圾櫃使用以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就能明顯感受到分類成果的改善,
尤其是當我在有害垃圾桶內看到
有人擔心燈管會碎
把燈管包裹好後再扔掉的時候,
感到十分欣慰。」
小編在現場了解到
目前園區共設有48個垃圾分類投放點
園區引入的AI無人智能清掃車
也將在近期投入使用
讓園區運營植入科技基因
讓智能科技融入應用場景
中關村科學城金隅智造工場
用滿滿的科技範全面助力垃圾分類
不止在這裡
在咱海澱很多地方
都能看到科技範和垃圾分類的結合
海澱街道在三環、人大南、小南莊社區等地,建立了全品類智能櫃機分類驛站,用「網際網路+」模式助力垃圾分類。
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的實用型智能垃圾分類驛站,由7個長方體垃圾箱包括3個廚餘垃圾箱、2個其他垃圾箱、1個可回收垃圾箱、1個有害垃圾箱以及一塊智能大屏組成,具有七大智慧功能。
曙光街道上河村社區在社區南北門設置了24小時的垃圾分類「驛站」。社區內幾成居民參與了垃圾分類?居民每日投放各類垃圾量是多少?配備多少個垃圾桶、多少輛垃圾轉運車,可以滿足居民的需求?分類驛站「心裡有數」,未來,垃圾分類會更精準。
智能講解機器人「海天使」,在海澱首個街鎮級垃圾分類宣教體驗中心——中關村街道垃圾分類宣教體驗中心驚豔登場。「海天使」擁有海量垃圾分類知識,能現場回答參觀者的提問,還能唱歌、跳舞。萌萌的外表、智能的「芯」,圈粉無數。
這些智能技術的應用
彰顯了咱海澱滿滿的「科技範兒」
不僅助力了垃圾分類事業
更開啟了分類投放垃圾的新體驗
文製作:江楠
視頻拍攝:姜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