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小心,實在是騙子套路多,詐騙手法也層出不窮。業務員免費上門辦電話卡,以信號不好為由,二次採集人臉信息,就這樣偷偷辦出手機卡。無獨有偶,二手車行經營者,謊稱可代辦高額信用卡,以「0元購車」騙取信任,結果讓客戶背上了巨額貸款。要想不被「黑」卡,除了時刻提防個人信息安全,更重要的是不貪小便宜,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偷辦的卡打出電話 一市民被騙200萬
隨著行動支付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法分子藉此實施的新型電信網絡犯罪層出不窮。近日,仙遊縣人民檢察院就受理了這樣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手段辦了一張電話卡,最終導致群眾被騙近200萬元。
二次採集人臉信息 不知不覺被辦了卡
3月,泉州的楊女士接到了自稱某通信公司推廣業務員盧某的電話,稱只要辦一張保底月消費18元的電話卡,就可贈送一部兒童電話手錶,而且還可上門服務。正好有需求的楊女士很快就答應了。在辦理過程中,楊女士將身份證提供給盧某並採集人臉信息後,盧某以網絡信號不好為由,又為楊女士採集了一遍信息,正是這次採集,楊女士在不知不覺中被盧某又辦出一張掛在她名下的手機卡。
通過這種手段,盧某今年已成功偷辦出了700多張電話卡,並以每張100元不等的價格將「黑卡」及相關實名信息一併販賣給黃某,黃某再從中加價賣給了郭某。經過多次轉手,最終這批「黑卡」陸陸續續被賣往我國西南邊境等電信網絡犯罪高發地,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
3月底,莆田秀嶼的卓某就因為接到楊女士被偷辦的「黑卡」所撥打出來的電話,被冒充北京市某公安局的犯罪分子詐騙近200萬元。而從盧某偷辦「黑卡」到卓某被騙走錢財,僅間隔了24天。
提醒:辦卡時要確保個人信息安全
11月初,盧某、黃某、郭某等8人陸續被公安機關抓捕到案,隨後移送至仙遊縣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經審查,涉案8人的行為均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且有逮捕必要,隨後仙遊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8人作出了批准逮捕決定。
檢察官提醒,在辦理電話卡、銀行卡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個人的身份、財產等安全信息。
編輯:遊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