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好友詐騙出新騙術 微信點讚小心洩露個人信息

2020-12-15 人民網通信頻道

原標題:QQ好友詐騙出新騙術 微信點讚小心洩露個人信息

  【QQ好友詐騙出新型騙術】

  案例:2014年3月15日,市民小李報案稱:當天下午15時許,他在上網時QQ上有個「同學」稱「有個親戚向其借錢,但是如果讓自己借對方的話,到時候不好意思去要」,後對方詢問其能不能他先將錢給小李,然後小李再將錢借給對方的親戚,小李當時就同意了,後其就將其老公的農行卡號告訴了對方,後對方發過了一張銀行匯款截圖,小李看後就讓她老公給「同學」卡號上匯了5000元現金,匯完後,對方QQ就下線了,後其電話聯繫其的同學後才發現被騙。

  中國經濟網提醒:在QQ裡聊天時,無論誰讓你匯款(轉帳),要提高警惕,多一個心眼,最好多渠道核實清楚,務必聯繫到本人。不要急於匯款(轉帳),不要輕易相信QQ上的說辭。同時,QQ密碼設置要複雜點,最好英文、數字交叉混用,網聊時不要隨便接收來路不明的文件,防止因中木馬病毒而導致QQ號被盜,更不要隨便透露個人的身份、社會關係等信息。

  【微信朋友圈轉發商家信息求「點讚」,小心洩露個人信息】

  案例:有不法分子假扮商家促銷 ,稱只要顧客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其促銷信息徵集若干個「贊」,就可獲得禮品,要求參與者要將本人電話和姓名發到其提供的微信公眾號。

  中國經濟網提醒:禮品只是誘餌,佔小便宜會吃大虧,不法分子是為了套取你的個人信息,要警惕!

  【新騙術!騙子教你安裝銀行卡「報警器」】

  案例:近日,李先生接到自稱「公安局」電話,騙子稱有人冒用李先生的身份信息辦了一張信用卡,現卡上錢沒還,騙子讓李先生去ATM機安裝報警器,就能鎖定嫌疑人,待李先生按對方去操作,結果3000元被轉走。

  騙子的把戲真是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啊!大家早保持清醒的頭腦啊!

相關焦點

  • 微信騙局又出新招 「殭屍好友」詐騙多人上當
    微信騙局又出新招 「殭屍好友」詐騙多人上當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23日 15:34 A-A+ 添加後,小琳與"董事長"微信沒有聊天,成了"殭屍好友"。就這樣,這名假"董事長"潛伏在小琳微信好友裡,從其朋友圈了解小琳生活、工作習慣等。  8月5日,這名"董事長"將小琳拉入一個內部工作群。  浙江溫州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 林內樂:這個微信群它名字就是他們公司名字,裡面有八九個人名字和頭像也是一模一樣的,整個就是一個偽裝的微信群。
  • 有人想加你微信?小心是騙子!
    這種「來自通訊錄好友」主要分為兩種情況騙術一:微信姓名下面顯示「來自手機通訊錄」我們點開通訊錄——「新的朋友」,發現有人給自己發出添加好友的申請,出現好友添加請求列表,在人像姓名下會看到直接顯示微信發送添加好友請求的時候,除非對方設定的是完全自動通過,否則是需要驗證的。如果對方在驗證信息中填寫「來自手機通訊錄」,對方微信姓名下面就會顯示「來自手機通訊錄」。
  • 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圓通快遞迴應
    11月17日@圓通速遞 回應稱「堅決配合打擊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超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每條信息出售單價約為1元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導,在由河北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揭秘丨警方首度揭露電信詐騙常見的七種手段 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記者從北京警方開展的首都網絡安全日活動上發現,警方首度全面深入揭露電信詐騙常見的七種手段並提醒市民要時刻防範個人信息外洩,避免因電信詐騙受損。  七種常見詐騙手段「涉嫌刑事犯罪」、「恭喜中獎」、「猜猜我是誰」……如今不少人都會收到類似的信息或電話,一旦相信就落入了騙子的圈套。
  • 邀請好友可加速搶火車票?當心洩露個人信息
    當心洩露個人信息 網上搶票 這些「操作」要留心 「我和火車票的距離,只差你的助攻。」近期,西安市民王女士的朋友圈裡有不少好友分享搶票軟體小程序,求助親友加速搶票。這是不少搶票軟體今年推出的「新操作」。 春運臨近,不少鐵路熱門線路一票難求。
  • 微信好友向你要「驗證碼」別回!市反詐騙中心緊急提醒
    文中介紹了一個冒充微信好友的新騙術。廈門市反詐騙中心表示,接到此類消息,一定不要回復。據統計,本月以來,廈門發生10起冒充微信好友的詐騙警情。受害者極有可能因回復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給騙子,導致微信被盜和好友被騙。民警提醒市民朋友,不要將手機收到的任何驗證碼透露給別人;不向陌生帳號轉帳匯款;轉帳前一定要多方核實,謹防掉入騙子圈套中。
  • 雲集被質疑洩露個人信息,千名消費者慘遭電話詐騙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獲悉,從去年至今,在雲集平臺上,眾多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接到了詐騙電話,涉及全國各地上千名消費者。記者了解到,消費者被騙金額從幾千元至數萬元,損失慘重。多名消費者質疑雲集平臺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 騙子盜用他人微信頭像和暱稱實施詐騙
    這類騙術的迷惑性比較大,如果不注意甄別和核實,就會容易中招。近期,崇仁縣轄區也發生了多起「畫皮」詐騙。也有告訴微信好友自己手機刷機,通訊錄丟失,希望好友將手機號碼通過微信發送,然後微信好友會收到驗證碼,詐騙方又以刷機後登錄微信需要好友驗證為理由要求微信好友發送驗證碼,這種情況很大可能是好友微信已經被盜取,詐騙方也由索要手機號碼獲得了其微信的登錄帳號信息,同時使用了密碼找回功能,一旦驗證碼被發送,就意味著微信帳號可以被詐騙方登錄,可以通過微信向好友借錢。
  • 微信10種最常見的「加好友」騙術,你遇到過幾種?
    所謂「養號」,就是黑灰產犯罪團夥通過各種方式和理由,把自己手中的帳號偽裝成正常人,添加微信好友(一個號上限為5000好友),加滿之後,再進行出售。養號的目的是啥?因為這些號添加的都是真實用戶,大部分被用於惡意營銷中;某些養號者還會精準篩選特定人群,比如消費力強的年輕女孩、剛買房需要裝修的房主、全職媽媽等,這些價格更高。他們怎麼知道你的個人信息?
  • 領個微信紅包也能洩露個人信息?
    半島記者 吳璟 通訊員 王佳 8月21日,2018年市北區網絡普法進社區活動在臺東街道步行街社區正式啟動,來自青島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的警官們針對當下新型的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等網絡安全問題,用鮮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社區居民上了一堂生動的
  • 2020最新微信騙術曝光,你遇到過幾種?
    而騙子則利用這些信息盜取客戶綁定的銀行卡內現金,並向用戶好友推廣這些詐騙活動,並在信息中攜帶病毒連結進行二次詐騙。案例郭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條幫忙「砍價」購物的連結,上面寫著「找朋友幫忙砍價,最低0元就可以購買蘋果X手機。」
  • 淨網2020 這6種騙術,被戳穿了!
    網購詐騙花樣又翻新,小夥伴們「剁手」需謹慎。揭秘以下幾種詐騙「套路」,小夥伴們看好了小心「掉坑」!虛假紅包詐騙闢謠截圖(圖片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官方微博)如果你在微信裡看到有人發「消費券」「購物津貼」等「福利連結」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詐騙新套路,看清騙術「新瓶舊酒」
    這位網友差點信以為真,又怕自己的好友錯過了買票回國的時機,因此想幫他代付購票,萬幸的是當時由於網絡問題錢款一直沒有轉帳成功,這也給了他冷靜思考的時間,從而避免了財產損失。這種騙局在留學圈極為常見,記住騙術最核心的一點就能準確識別——所有在電話中要求轉帳匯款、索取銀行帳戶等個人財務信息的幾乎可以肯定就是詐騙。
  • 微信裡「我是XX」性格測試火爆朋友圈 合肥警方:小心洩露個人信息
    微信裡「我是XX」性格測試火爆朋友圈 合肥警方:小心洩露個人信息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6-07-21 09:28:15    來源:中安在線
  • 各種騙術「踏春而來」,這些套路你要小心啦!
    春節後,如果接到自稱是網店「店主」「客服」打來的電話,稱由於貨物短缺、系統原因等無法發貨,可辦理退款時,就要小心了。除此種騙術,假冒快遞公司,電話通知事主有未取的快遞,以便進一步詐騙。甚至稱快遞裡有毒品等違禁品,並轉到「公檢法」系統繼續實施詐騙,都是此類騙術延伸版本。
  • 套路比拼:360安全大腦發布2018十大詐騙話術
    「看到通訊錄好友推薦,以為是熟人就加了」不法分子利用手機號與社交軟體綁定這一屬性,先將受害人手機號存入手機通訊錄,然後再通過微信的添加手機聯繫人為好友功能,造成「對方通過手機通訊錄添加」假象。然後偽裝成「美女」的騙子會謊稱自己存錯了手機號,以「緣分」為由繼續交往,獲取被害人的信任後再進行詐騙。4.
  • 小心個人信息洩露(圖)
    小心個人信息洩露(圖) 2016-07-18 11:08:44來源:雲南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即便有人質疑該微信公號測試結果「千人一面」、是否會洩露個人信息時,也未影響其霸屏多日。就在昨天,這個微信公號突然癱瘓。  躥紅:輸入姓名生日 「它」便懂我  「孤獨患者」、「看似大咧實則敏感」、「感情上不將就」……在朋友圈發現那個圖片後,張麗(化名)也按指示關注了那個微信公號,輸入自己的名字和生日後,她得到了以上的性格標籤。
  • 同程網訂機票後收到詐騙簡訊 疑個人信息遭洩露
    原標題:同程網訂機票後收到詐騙簡訊 疑個人信息遭洩露 梁先生收到的詐騙簡訊內容(屏幕上半部分)  □本報記者陳聰文/文劉興/圖然而,市民梁先生近期在同程網預訂機票,同樣遇到信息遭洩露的情況。
  • 為好友點讚中「大獎」 領獎品女子被騙360元
    華龍網6月13日15時訊 6月10日下午14點53分左右,渝北區公安分局回興派出所值班接轄區群眾報警求助,稱在回興某地為微信朋友點讚中獎,領取獎品時被騙了360元。  微信朋友圈點讚中大獎  小王(女,22歲)巴南區人,現在渝北區回興上班,平時喜歡微信聊天交朋友,2018年6月10日中午11點左右,小王上網時,有一個微信好友給其發了一條信息,讓她給他朋友圈的一條信息點讚,小王就去給他點讚了,大約中午13點19分,該微信好友說小王點讚中獎了,讓其加一個好友,小王就通過識別二維碼方式加了另一個微信號碼的好友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記者根據多份公開資料發現,這些遭販賣的快遞信息最終多流向從事詐騙活動的犯罪分子手中,為其從事詐騙活動提供信息支持。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新銳就此分析,個人信息被洩露的用戶有權要求收集其個人信息的快遞公司刪除其個人信息,若因個人信息洩露受到損害,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