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粉筆,一個黑板,沒有任何參照,邢臺第十二中學的初二年級美術老師梁海雁一分鐘內就畫出一個地圖。拿著地圖對照,無可挑剔。昨日,記者走進第十二中學,看老師梁海雁寓教於樂,教授學生畫畫。
不足一分鐘畫出地圖
走進一間教室裡,只見梁海雁拿起一根粉筆站在講臺授課。梁海雁先從「雞」的脖子部位開始畫起,一邊畫一邊教學生:「走著走著就到內蒙古了,接下來就是渤海灣,這個地方要注意,不能太彎了,好,這就可以完整合上了。」再畫上臺灣和海南島。在輪廓內部,梁海雁彎彎曲曲勾勒出長江和黃河,這樣,一個地圖就出現在眼前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分鐘。
地圖畫得好看是梁海雁經常聽到的話,但梁海雁說,地圖不僅僅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準確性。「各個部位比例線條的搭配很重要,這要求在學習中認真觀察。」
■本報記者孫瑞超 實習生 程睿文/圖
梁海雁說,中國地圖最不好畫的部位就是「雞脖子」,「中國地圖不好畫,畫出來比例不是很協調,地圖本身不是對稱結構,很多細節畫的時候也比較麻煩。」她說,相比之下,各個省份的地圖就好畫多了,基本屬於倒三角結構。
「熟能生巧,慢慢地就有這個效果了。」梁海雁參加工作20多年了,但畫地圖這個習慣從小就有。「小時候,爸爸會時不時地要求我畫地圖,這也是我對美術產生興趣的來源。」
畫地圖讓學生愛上學習
「一般上第一課,都會教學生畫地圖。」梁海雁說,在講課中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祖國,既有意義,學生也會學到很多知識。
美術專業出身的梁海雁,20多年前隨丈夫來到邢臺,進入邢臺第十二中學教學。當時,機緣巧合,梁海雁成為一個地理老師。
「地理枯燥,很多學生理解起來也費勁。」梁海雁說,自己有美術功底,上課的時候,就徒手畫各種地圖,學生們上課起勁兒,學習也有了積極性。
梁海雁說,相比用教具教學,學生們更喜歡老師們把圖畫出來。「每次畫地圖,學生們都很新奇,效果很好。」隨後轉為美術老師後,她也會經常練習畫地圖。
受梁海雁影響,在梁海雁的原來班級裡,很多學生都會畫地圖。「徒手畫地圖有難度,但是有個參照物,他們畫的都還可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希望通過小小的地圖,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識。」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