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流: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2020-12-11 流雲天下

一部《世說新語》幾乎道盡了魏晉風流,曹魏和兩晉在歷史上並不是強盛的王朝,但是卻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它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放到現在來看有點不可理喻,比如服藥、清談、飲酒、縱情山水等等,所謂的魏晉名士追求的是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灑脫倜儻之外又特立獨行。

除此之外,魏晉人名也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那時的名士取名都喜歡帶個之字,比如王羲之和他的七個兒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就是如此,如果光從名字來看,不熟悉的還以為王羲之和他的幾個兒子是兄弟關係,放到現在應該是不會出現這種情形的,但在魏晉時期卻是正常不過,原因就在於那個時候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為什麼這麼說?這個其實是有原因的。

王莽篡位後改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規定不準用雙名,取名一律用單名,不過如果犯了罪的話,作為懲罰之一就是恢復其雙名而不準用單名,久而久之單名就成為了慣例,所以整個三國時期幾乎都是單名,比如關羽、張飛、張遼、甘寧等等,到了兩晉特別是東晉的時候這個慣例逐漸被打破,名字帶之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這和當時流行的宗教天師道也就是五鬥米教不無關係。

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五鬥米教,因為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所以五鬥米教也稱為天師道,張道陵的孫子張魯是第三代天師,張魯之所以能割據漢中自立,和他在漢中推行政教合一有莫大關係,漢中也因此成為漢末群雄混戰之下難得的一方沃土。

215年曹操平定漢中之後,五鬥米教不僅沒有受到曹魏的壓制,反而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北遷至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後,不再局限於益州一地而是蔓延至全國各地,到了兩晉的時候不僅下層平民信奉,上層豪門士族也崇奉天師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並出現了很多道教世家,比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等,《晉書》就記載琅琊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鬥米道,又精通書道。」

「舊時王謝堂前燕」,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這些可都是當時最頂級的世家豪族,他們的一舉一動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引領時尚,慢慢的名字帶之字成為了信教或入教者的一種標誌,開始是流行於上流社會,後來逐漸成為一種風氣遍地開花了,連普通百姓也紛紛效仿,甚至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如果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雖然名字帶之未必都是信教和入教者,但至少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道教的忠實信徒。

如果說名字帶之和道教有關,那麼隨著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興起,信佛教的民眾也越來越多,名字帶「佛、僧、曇、法」等字的佛教徒也逐漸增多,比如王僧辯,據統計這一時期流行取名帶「僧」字的就僅次於「之」字,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禁止佛道兩教之後,這種取名時尚才逐漸冷卻了下去。

相關焦點

  • 魏晉風流,名人志士,那些魏晉南北朝不得不說的事
    魏晉南北朝魏晉風流至今頗叫人嚮往,豪放不羈,心隨意動,不為權不為利,青山綠水,侃侃而談,率直任誕、清俊通脫,廣袖寬裳。自信風流,寫詩撫琴,得三兩好友,月下共賞。快活哉!這是三國漢晉獨屬於中原人的浪漫。然而,魏晉風流為何產生,約莫是因為不堪投身於某個政治集團,亦或是獨尊儒術卻無用武之地的無奈之舉。想為著國家或者做些什麼卻無從下手無能為力?亦或者看透人生不如歸去的瀟灑自在?人生不易,人間不值得。
  • 古人說的「風流」是何意?為何《紅樓夢》用「風流」形容黛玉?
    (二)「風流」的詞義變遷:從樸實到高雅再到低俗「風流」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說關隴之人生活地接近羌胡等少數民族,民俗修習戰備,崇尚武力,這種社會風氣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風流」在這裡就是「遺風」「風俗」的意思。
  • 儒家不再居正統 魏晉人名「僧」「道」多
    漢代獨尊儒術,三國雖崇尚權謀,但表面上仍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所以許多人的名字,都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魏晉以後,「學者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蕩為辨而狹節信」,加上佛教和道教逐漸興起,風靡南北,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士大夫,下至草民百姓,販夫走卒,無不崇尚老莊,信佛信道。
  • 葛巾:古人說的「風流」是何意?為何《紅樓夢》用「風流」形容黛玉?
    說關隴之人生活地接近羌胡等少數民族,民俗修習戰備,崇尚武力,這種社會風氣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風流」在這裡就是「遺風」「風俗」的意思。 到魏晉南北朝,「風流」的用處漸漸寬泛起來,士大夫們欣賞的生活方式可標為「風流」,比如袁恪之贊韓康伯:「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 品格使人傾慕是「風流」:「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
  • 不好意思,你真的潮不過魏晉時期的古人!
    這種衣服不受禮法的約束,追求飄逸的美感。所謂」魏晉風流「,當時人們的思想和精神風貌不僅表現在超俗的精神追求上,同時對服飾時尚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潮人出街必備--喇叭褲這種裝束在當時民間非常流行,不分貴賤,男女通用。同學們,兩張圖片對比下看看,古人和明星們穿的,真的一模一樣,沒差啊!!時尚潮流真的就是在不斷的輪迴呢。原來,現在年輕人流行的時尚都是幾千年前的祖先玩剩下的!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三國志·魏志·裴潛傳》裴松之注在引用韓宣的一些故事後說:「按本志,宣名都不見,惟《魏略》有此傳,而《世語》列於《名臣》之流。」這就表明,《魏晉世語》也選取了這段故事,而且列在《名臣》一門內。那麼,與《名臣》並列的,應當有另外一些門類。這很可能就是《世說新語》採用的以類相從的門類體制。
  • 當代排名第一的書法家,這字盡得魏晉風流,真正超越了古人!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每一個歷史階段由於社會與文化環境的不同,文人士大夫對於書法的追求與審美也不盡相同,每一個時代都湧現出了少許的大書法家,在漢魏時期有「書中四賢」(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與四位「書聖」(張芝、皇象、鍾繇、索靖)。
  • 性格豪爽的魏晉人士
    魏晉人士因為自己獨特的個性而形成魏晉風流,也可以說是魏晉風度,魏晉風度的現代解釋就是任性。可能就是因為任性,才促使他們形成豪爽的性格。不論是在宴會間還是在戰場上,他們的表現都異於常人,獨樹一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這樣的例子在魏晉這個動亂的年代比比皆是,以下所舉的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各位讀者不要見怪。
  • 帶源字風流瀟灑的寶寶名,靈韻充沛
    每個人的名字,都包含了父母對我們最好的祝願。一個含義美好、朗朗上口、書寫簡潔的名字,容易能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下面為大家推薦帶「源」字有寓意的名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一、與「源」字相關的解釋1. 出處祈祀山川百源。
  • 180個小眾冷門詩句,帶你領略真正的「魏晉風流」!
    《遊嶺門山詩》謝朓(字玄暉,南齊山水詩人,與謝靈運同族,人稱「小謝」,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詩風清新秀麗,平仄協調,對仗工整,開唐代律絕之先河)29 鵲起登吳臺,鳳翔陵楚甸。《古意詩》陸機(字士衡,西晉文學家、書法家)67 曲池何湛湛,清川帶華薄。《君子有所思行》68 四時代序逝不追,寒風習習落葉飛。《燕歌行》69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 厚黑學之「謝」字訣:別讓不好意思說「謝謝」害了你!
    生活中,有些人在待人處事時,不善於或者說不喜歡向他人表露謝意,即使滿懷感恩之情,也常常不能大方地說出「謝謝」二字,更有些人,過於冷漠,不願或者不屑於向別人說「謝謝」,這種現象,在那些人生經驗不足、臉皮較薄的年輕人中較為常見。
  • 帶芬字謙謙君子的寶寶名字,個個都富有韻味
    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都享有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人身權利和公民權利,而獲得或行使這些權利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姓名去實現的。一個人的名字往往會反映著兩個哲學問題,一個是「你是誰?」以下就請跟隨吉生起名一起來看看帶「芬」字的名字吧。一、與「芬」字相關的解釋1.
  • 魏晉風流付竹林
    七人年齡懸殊,既非故舊,亦非姻親,可以說原本毫無關係。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走到一起,相聚於山陽,共為竹林之遊,留下了那麼多的逸聞趣事和詩文佳作呢?從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來看,竹林七賢遊於嵇公竹林的主要原因,大概有這麼幾點。其一是魏晉之際詭譎的政治局勢。《晉書·阮籍傳》言及當時文士命運,有這麼幾句話:「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 這本中國人的「風流寶鑑」,日本人幾百年來都把它當做枕中秘寶
    這是一部中國古代志人筆記集大成之作,在國學經典中有「曠世奇書」之譽,是國學大家們公認的國學首讀書之一。馮友蘭稱它為「中國人的風流寶鑑」,魯迅則說它是「一部名士的教科書」。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列舉自己最愛的十本書時,首先提到了《世說新語》。《世說新語》記錄了魏晉精英階層的逸聞軼事、言行風貌,透過它,你能直觀感受到歷史書也記載不清的「魏晉風度」。
  • 這書作者是網絡歷史小說雙雄之一,一書寫盡魏晉風流,文青最愛
    這書作者是網絡歷史小說雙雄之一,一書寫盡魏晉風流,文青最愛! 對於網絡歷史小說雙雄,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是哪兩位作家嗎?不知道的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所謂的網絡歷史小說雙雄指的就是賊道三痴和三戒大師這兩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小說,正是這兩位中的賊道三痴的作品。在說書之前,說點題外話!這兩位大師都是網絡歷史小說中的北鬥泰山,可惜的兩人都為書而累,其中的賊道三痴更因此而英年早逝,只有遺作傳世,而三戒大師如今也是告病而退,網上更傳言三戒大師也去世的不可靠消息。
  • 魏晉風度影響下的代表作品:蘭亭集序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琅琊王氏自臨沂衣冠南渡,舉族遷居金陵。王羲之因做過會稽內史,領右將軍,所以也叫王會稽,王右軍,字逸之。《蘭亭序》是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的「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書法性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魏晉風度的影響。雖說魏晉時期是個動亂的年代,同時也是思想比較活躍的時代。那個時期的文人雅士思想行為超然物外、風流灑脫,人與自然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王羲之的書法也受到老莊哲學和儒家哲學中庸之道的深刻影響。
  •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妙不可言!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言若】(yán ruò)「若」字聽起來帶有古風詩意感覺,體現出女生文靜、優雅的一面,本身是指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的意思,延伸在人名裡指女孩文雅、有氣質,美好之義。推薦帶寓意的「言」字寶寶名字!
  • 王宏:魏晉南北朝:超然塵外
    在書法家眼裡, 更是一個高峰中的高峰,書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書法家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高手如雲,開風氣、立法度,都在這個時代完成,書體樣式、技法手段、書家流派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了它的輝煌與博大,可以說,書法藝術體系在這個年代成熟了,規約著後世的書法走向,成為歷代書法家取法的源頭。我在書海遨遊多年,且姓王,沒有理由不嚮往那個年代。
  • 10個百年一遇的帶謙字女寶寶名,瀟灑風流又多情
    以下吉生起名就帶來「謙」字起名大全,方便父母查找。一、與「謙」字相關的解釋1. 出處謙,敬也。——《說文》謙謙君子,用涉大川。《說文解字》:「畢,田網也」。完畢,結束。全部,統統,完全。姓氏。用作人名意指事業有成、圓滿、完美之義。寓意孩子在以後人生旅途中能具有氣宇軒昂的優良品質,真正做一個聰慧伶俐的人。7.
  • 日本「國字」趣說:漢字不夠用 就自己造字(圖)
    上面舉出的兩個字,一個是中國沒有而日本人自造的字,日本人稱之為「國字」,也叫做「和製漢字」、「和字」、「倭字」、「皇朝造字」;一個是中國原來的俗字,今稱異體字,幾百年中國都不用了,所以很多人倒以為是外國字了。那麼,同是怪字,哪些是日本「國字」,哪些不是,要說清楚,就不能不給日本「國字」捯捯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