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推薦的小兒積食水,聰明媽媽學一學,孩子不積食少生病!

2020-12-24 葉醫生在科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也在發生變化,有些小孩過早地接觸到一些不適合他們的食物,就會出現很多以往沒有出現的問題,有些父母抱怨,以前生活條件那麼差,吃不飽穿不暖的,也沒現在孩子這麼多病!

其實問題也就出在這,現在的孩子每餐有魚肉,營養花樣多,零食不離手,上一餐還沒消化完,下一餐又來了,而且每餐都是色香味俱全,孩子很容易出現肚子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孩子積食時,身體會有這幾個變化,家長要當心

1、舌苔變白:其實孩子若有積食,不光舌苔會變白,還會呈現出厚膩的狀態,孩子舌苔中間對應的是中焦脾土,如果有積食,舌苔中間的位置就會有變化。

2、睡眠不安穩:所謂食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孩子突然睡眠變得不安穩了,夜裡翻來覆去,鬧覺嚴重,還有的孩子喜歡趴睡,都要考慮一下是否積食了。

3、情緒變化:孩子脾氣變得暴躁,粘人,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想要發火,每天要大哭大鬧好幾次,尤其是之前不這樣,最近突然的情緒不穩定,也要考慮積食的原因。

4、食慾變化:食欲不振是積食比較初期的變化,一般來講小孩是比較愛吃飯的,但是若是突然食欲不振,不愛吃飯了,或者吃飯時間變長,原本一頓飯20分鐘能吃完,現在要40分鐘了,孩子則有可能是積食了。

5、有口氣:有的父母會用孩子的口氣來判斷消化情況,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後聞一下孩子的口氣,如果有比較重的酸腐氣味,則是積食的表現,要注意素食,促消化。

羅大倫推薦的小兒積食水,聰明媽媽學一學,孩子不積食少生病!

1蘇葉熬水

用蘇葉給孩子熬水能夠促進消化,緩解積食所引起的不適,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不超過3歲,蘇葉的用量是3克,如果是3歲以上,甚至孩子五六歲了,就可以用6克的蘇葉,同時還可以加入1克的橘皮,注意用幹的橘皮,不要用我們平時吃的桔子皮,放在一起給孩子煮水喝,3歲以下一天喝90到120毫升都可以,分幾次喝完。

剩下的渣可以再繼續煮一煮給孩子泡腳,注意給孩子泡腳的水不要太熱,尤其是冬季的時候。

給孩子熬水喝的時候開鍋之後煮三五分鐘就可以了,這是入肺經的藥,取其輕清之氣,不需要煮太久。

2、柳果刺鋅

這是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整體性質比較溫和,口感孩子也能接受,柳果刺鋅中主要是用柳果、猴頭菇、山楂3味食材為主,配以麥芽、山藥、雞內金、橘皮、金銀花等為輔,促進食物消化,加快腸胃蠕動,減少積食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市面上很多消食藥都是寒涼性質的,消洩力度過大,不適合寶寶嬌嫩的脾胃,柳果刺鋅是針對孩子而研發的,其原方出自明代醫家萬全的《育嬰秘訣》,整體是在顧護孩子脾胃的基礎上去調節積食的,而且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夠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給孩子喝。

積食的寶寶,日常堅持這幾點

中醫上講「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知道當孩子積食有脾虛,咳嗽痰多等情況時,應該注意哪些了。

不吃甜食,因為甜味會導致脾氣壅滯,反而生痰,也不利於化痰

肉蛋也要少吃,這類食物不利於消化,會讓脾胃的負擔進一步加重,導致積食更嚴重,脾生痰也會增多;

奶製品也不要吃,從中醫上來講,奶製品屬於養陰類的食物,會生痰,當然哺乳期的寶寶除外,這類小寶寶的主食是奶類,自然不能規避;

七分飽,吃得過多會使食物積滯脾胃,生痰化熱;

適當吃些白蘿蔔,或用白蘿蔔煮水,白蘿蔔入肺經,有通氣化痰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小兒病、積食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孩子健康活潑
    積食引起的發燒會一直咳嗽,積食會導致脾虛,脾虛生痰,肺儲痰,積食一直得不到緩解,脾就會一直生痰,導致肺裡的痰越來越多,而肺要排除痰,就會表現為咳嗽,所以孩子積食引發的咳嗽,不能急於止咳。在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可以先用溫水擦拭身體,同時多讓他喝溫水,加快尿液排出,促進代謝。有的時候家長會讓孩子多睡覺,其實讓孩子適當的運動,排出汗液也是加快代謝排出廢物的方法。
  • 蘋果水配此物,沒事使勁喝,消除積食,強健脾胃,寶寶少積食
    「積食」近年來成為了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中醫經常說的話就是:「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看中醫,醫生肯定會問到孩子平常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平常吃什麼飯,睡覺的時間都會被問及到,目的就是在排查積食的一些原因,也有助於制定給適合孩子的治療方案。
  • 冬天孩子易生病,一水是補脾「狀元」,健脾袪積食,吃飯香生病少
    對於孩子來說,冬天不僅僅代表著需要多穿衣服這麼簡單,天氣的變化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有些孩子會變的食欲不振,不好好吃飯,身體免疫力差的孩子還會頻繁生病,發燒,感冒,咳嗽等疾病輪流來找孩子麻煩。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身體積食導致的,冬天也是小兒積食的高發期。
  • 小兒積食怕1食補小金方!開水裡撒一把,衝走積食,少生病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講,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明脾是非常重要的,脾是人體正氣的來源,不論是孩子孩子大人,只要脾氣夠旺,那就不容易生病。偏偏積食又容易傷到脾,所以很多大夫都把積食比喻成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積食生百病,可千萬別小看它。
  • 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積食!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一旦推倒這張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就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家長意想不到的問題。 得肺炎的孩子 ,大多身體都不是太好,這跟積食長時間有關。脾虛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陰虧虛陰虛內熱子盜母氣脾氣更虛。脾虛生痰,鬱熱煉液為痰。而痰貫穿於小兒肺炎疾病全過程,是小兒的肺炎的重要因素。 所以很多肺炎的小兒,把脾胃功能調好了,肺炎也跟著好了。
  • 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積食!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一旦推倒這張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就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家長意想不到的問題。 得肺炎的孩子 ,大多身體都不是太好,這跟積食長時間有關。脾虛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陰虧虛陰虛內熱子盜母氣脾氣更虛。脾虛生痰,鬱熱煉液為痰。而痰貫穿於小兒肺炎疾病全過程,是小兒的肺炎的重要因素。 所以很多肺炎的小兒,把脾胃功能調好了,肺炎也跟著好了。
  • 婆婆「佛系帶娃」,「不睡3覺、多做2事」,孩子不積食,生病少
    說起帶娃這件事,我真的挺佩服我婆婆的,雖然我婆婆帶娃很「佛系」,但是我家果果卻很少積食生病,體質也很好,最近這段時間我們上班,孩子在家,還真的多虧了婆婆,讓我們省心了不少。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年齡小,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力等都是特別差的,稍微不小心可能就會讓孩子生病。尤其是做爸媽的,看著孩子生病,自己折騰不說,也是真的心疼。現在的家長要麼就是新手寶媽,要不就是老人帶娃按以前的經驗,覺得自己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小細節還是沒有照顧到的,這也是孩子頻繁生病的原因。
  • 5歲男童身高1米28,從未去過醫院,婆婆說注意4點,孩子不積食
    出生到現在5歲了,基本上沒有打過針,也沒有去過醫院,平時感冒、發燒的都很少,即使有點小毛病,一般幾天就可自行好轉了,不像別的孩子那樣一直反反覆覆,浩然媽媽跟大家說,浩然一直是奶奶帶的,所以孩子才那麼讓人"省心"。浩然奶奶退休前,是縣裡醫院的中醫大夫,所以對"帶娃"很有經驗,奶奶說,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吃得好,用得好,還不如脾胃好。
  • 婆婆「佛系帶娃」,「不睡3覺、多做2事」,孩子不積食,生病少
    說起帶娃這件事,我真的挺佩服我婆婆的,雖然我婆婆帶娃很「佛系」,但是我家果果卻很少積食生病,體質也很好,最近這段時間我們上班,孩子在家,還真的多虧了婆婆,讓我們省心了不少。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年齡小,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力等都是特別差的,稍微不小心可能就會讓孩子生病。尤其是做爸媽的,看著孩子生病,自己折騰不說,也是真的心疼。現在的家長要麼就是新手寶媽,要不就是老人帶娃按以前的經驗,覺得自己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小細節還是沒有照顧到的,這也是孩子頻繁生病的原因。
  • 積食越拖越傷娃!這1果飯前喝點,孩子積食少了,脾胃也好
    家裡的各種零食從不間斷,擔心孩子身體發育缺少營養,經常給孩子弄一些價格不菲的補品給孩子補充營養,當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經常這樣做會導致孩子脾胃壓力過大,消化能力減弱,引發積食,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家長這2個帶娃壞習慣,讓娃積食易生病,毀掉孩子身體。
  • 兒科主任提醒:孩子脾胃虛不虛,積不積食,讓眼睛告訴你答案
    孩子有脾虛的情況往往伴隨著積食的問題的產生,孩子脾胃不好,消化就差,會導致孩子積食,而孩子長時間積食也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二者通常都能緊密聯繫在一起。很多家長不會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脾虛的情況,其實可以從眼睛看出來,家長,就能很快判斷出你的寶寶是不是脾虛、積食。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一個小兒消食化積方,健脾開胃,冬天不生病
    家長們每天都愛給孩子補營養,今天討論吃什麼,明天討論補什麼;這個增強免疫力,那個補充維生素......都只有很少一部分家長考慮到孩子的消化吸收問題。吃什麼都容易積食,尤其是開始飲食後,稍微增加一點負擔孩子脾胃就可能會受不了。一旦積食了,營養物也很難吸收的進來,很容易讓孩子因缺少營養而出現其他病症。第二點,飲食不當。這其實跟家長的餵養方式有分不開的聯繫,比如過早添加輔食、餵得過飽、讓孩子吃的太雜、喝夜奶、吃的過於營養等等,都非常容易讓孩子積食脾虛。別以為這是小事,稍微過量些孩子脾胃就會受不了。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一個小兒消食化積方,健脾開胃,秋冬不生病
    導語:小寶寶的腸胃功能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家長餵養不當或者是沒有注意讓孩子受涼,就很有可能出現積食,從而引起孩子的胃部不舒服,手腳發熱或者出現口臭等一系列的現象,這也是積食的一些典型症狀。
  • 兒科主任建議,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孩子脾胃好不積食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寒冷,氣溫下降的非常厲害,孩子也非常容易生病,醫院裡因為生病發燒打吊瓶的孩子數量激增,人滿為患,這麼多孩子生病,是因為大多數孩子的身體免疫力低下,無法適應天氣的變化,導致身體頻繁生病。
  • 小兒積食生百病!要想小孩不積食,三種食物要多吃
    你家孩子有出現過厭食的情況嗎?你家孩子會不時的生病,三天兩頭跑醫院嗎?如果都有,那很遺憾的告訴你,你家孩子積食了!有言道,小兒積食百病生,一旦孩子出現積食,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各種病症就找上門來。文文媽媽不知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每次感冒發燒都用抗病毒抗炎的藥,吃多了也擔心對孩子不好,時間長了,文文媽媽對西醫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產生了懷疑,她便帶著文文去中醫院檢查了。
  • 孩子「積食兇手」出爐,洋快餐,臘肉名列其中,常吃娃會長不高
    有經驗的中醫就能夠看得出孩子是積食了。羅大倫是中醫診斷學博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特邀嘉賓,在他寫的《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這本書裡面就提到了孩子積食。孩子積食就是孩子對某些特定的食物攝入過量,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所以導致胃腸功能減弱。
  • 小兒積食生百病!要想小孩不積食,三種食物要多吃
    你家孩子有出現過厭食的情況嗎?你家孩子會不時的生病,三天兩頭跑醫院嗎?如果都有,那很遺憾的告訴你,你家孩子積食了!有言道,小兒積食百病生,一旦孩子出現積食,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各種病症就找上門來。文文媽媽不知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每次感冒發燒都用抗病毒抗炎的藥,吃多了也擔心對孩子不好,時間長了,文文媽媽對西醫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產生了懷疑,她便帶著文文去中醫院檢查了。
  • 此果是積食「剋星」,冬季喝它,健脾胃、袪積食,孩子能少生病
    冬季是孩子患病的高發期,給孩子的身體免疫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而且最近氣溫急劇下降,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適應不了這種急劇變化的情況,更容易生病。身體抵抗力差的孩子,天氣稍有變化,身體就會出現發燒,感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身體抵抗力好的孩子,就可以快速的適應天氣的變化,順利的度過這段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脾胃健康,抓住機會給孩子調養脾胃,避免身體積食,讓孩子少生病。中醫理論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要想孩子身體抵抗力高,換季不生病,必須要保證孩子脾胃的健康。
  • 68歲兒科肖中醫:孩子少積食少生病,不是「吃好」,而是「吃對」
    她經常談到:小兒積食是萬病之源,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呵護,而一個健康的脾胃很是重要,只有孩子的脾胃健康了,消化系統才會正常運轉,身體才會及時吸收營養物質。反之,如果孩子的脾胃非常差,那麼,身體的各種病症就會出現。
  • 9歲男孩一年長高20公分,父母分享:多做3事,孩子不積食長個快
    而翰翰之所以之前很瘦小矮小,是因為積食導致脾胃差而引起的,因為餵養不當,不注重飲食,翰翰一直不愛吃飯,胃口比較差,而且舌苔總是厚厚白白的,還有很重的口氣,不是經常腹痛,就是經常感冒發燒。後面翰翰的父母帶去檢查,才知道翰翰已經是長期積食,導致的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吸收不了營養,所以才不長個,體抗力差,總是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