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2020-12-11 騰訊網

1945年5月9日,鑑於美軍地面部隊一個多月裡推進緩慢,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親自飛往衝繩戰場督戰,他毫不客氣地對第10集團軍(由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各一個軍混編而成)司令巴克納中將說:「如果這條戰線五天內不能突破,我們將調別的部隊突破它」!言外之意,不行你們就下去,讓有能力的部隊上來。

《血戰鋼鋸嶺》

陸軍中將巴克納深感屈辱,次日起集結兵力發動全線猛攻,並終於有所進展,然而在一線指揮的巴克納,卻於6月18日被日軍炮彈擊中身亡,成為太平洋戰爭中美軍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在三個多月的衝繩苦戰中,共有75000名美軍傷亡,另損失飛機763架和大小艦船404艘,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一戰。

在1945年的大反攻期間,坐擁海空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會損失如此慘重呢?因為從行政區劃上說,琉球古國所在的琉球群島(被日本吞併以後才稱為衝繩)已經隸屬於東京,所以進攻衝繩意味著美軍已經接近日本本土,叫嚷「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當然要玩命抵抗,戰役發起之初,歐陸上柏林戰役也正打響,兩個法西斯國家同時陷入最後的瘋狂。

《血戰鋼鋸嶺》

1、日軍借鑑了硫磺島的反登陸經驗。

在當年2月份的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守將慄林忠道一改過去在灘頭死打硬拼的戰術,放棄灘頭陣地誘美軍登陸部隊深入,然後以基本掏空的折缽山體為依託,用各種明暗火力點和互相連通的地道,給美軍以嚴重殺傷,用事實證明這樣的戰法大大抵消了美軍的海空優勢。所以衝繩日軍也借鑑了這種戰術,最高指揮官牛島滿中將制訂了「讓開大路,放虎進山」的作戰方針,讓美軍登陸部隊全部上岸,然後將其誘至得不到海空軍火力掩護的丘陵地帶決戰。

就這一層而言,位於琉球群島中央的衝繩島更具優勢,它的面積達到了1176平方公裡,比只有21平方公裡的硫磺島大了整整56倍!所以日軍迴旋餘地較大,同時衝繩島有大片的棕櫚樹林和天然鐘乳石洞,都非常利於日軍構築秘密工事,從而給美軍以出其不意的殺傷。牛島選中的決戰地點位於島上腹心地帶的首裡和那霸兩個城市之間,其間布滿了藏兵洞、暗堡和炮臺。

《血戰鋼鋸嶺》

2、美軍投入的地面兵力不佔絕對優勢。

正因為衝繩是個大島,所以牛島親自指揮其第32軍主力第9、第24、第62師團和獨立第44旅團進行防禦(該軍另外一個師團和三個獨立混成旅團部署在其他島上),儘管日軍參謀本部愚蠢地調走了第9師團,衝繩島上的日軍總數仍然超過6萬人(包括海軍人員和其他輔助部隊、特種兵部隊)。而美軍在衝繩戰役中動用的陸海軍總兵力雖然號稱50萬之眾,但是研究軍史要注意細節:真正負責登陸衝繩島的地面部隊僅僅是七個師183000人(加待命的預備隊共24萬人)。

在這次代號為「冰山行動」的兩棲登陸中,美軍第10集團軍下轄陸軍第24軍和海軍陸戰隊第3軍,由於登陸艇的數量和地形的限制,1945年4月初第一波次登陸的美軍只有五個師,即陸戰第1師、陸戰第2師、陸戰第6師和步兵第7師、第96師,按照美軍滿編師18000人的員額計算,首批登陸美軍也不過90000餘人。用9萬人去掏6萬人的老窩,在一開始就陷入苦戰,美軍雖然後面不斷增兵上島,但那是兵家大忌的「添油戰術」。

《血戰鋼鋸嶺》

3、「菊水特攻」嚴重幹擾了美海空軍的火力支援。

所謂「菊水特攻」就是日本人給神風敢死隊起的行動代號,這也是衝繩戰役期間美國海軍和空軍(這麼叫方便點)最大的麻煩。在先期的空中打擊未能奏效後,日本聯合艦隊於4月6日起開始實施「菊水一號」作戰,出動大批自殺飛機攻擊海面上的美軍艦隊,兩天內出動的700架飛機中有355架是「神風」敢死隊員駕駛的,這幫瘋狂的傢伙給美海軍帶來慘重的損失,並且全員籠罩在心驚肉跳的恐懼中。

在日本海軍和海航的巨大威脅下,美海軍不得不以大部分精力應對,不僅艦炮火力有所偏重,航空母艦也主要以出動戰鬥機為主,總得先保住艦隊再說。如此的後果就是海軍對衝繩島的火力壓制有所下降,同時轟炸機的出動率也大受影響。而失去海空優勢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步兵,就得跟日軍短兵相接,傷亡激增士氣低迷進展緩慢。

《血戰鋼鋸嶺》

4、美軍地面部隊的作戰意志還是不夠頑強。

美國人僅用四天時間就完成了登陸和對日軍的戰術分割,然而這才是他們噩夢的開始,由於日軍全部躲在坑道和山洞裡,美軍炮擊和轟炸給其造成的損失輕微,所以美軍就得用步兵攻擊的方式奪取每一個山頭、每一個碉堡和每一條坑道。儘管美軍武器裝備先進,但是在短兵相接的近戰中,日本鬼子悍不畏死的瘋狂讓他們精神趨於崩潰,有時五天下來只能推進一道戰壕的距離。

曾經擔任過第六師團的旅團長、陸士校長的牛島滿,還組織日軍敢死隊不停實施反突擊和夜戰,巨大的傷亡和極小的進展,甚至讓美國陸軍和陸戰隊之間發生了矛盾。直到逐退日本聯合艦隊的反撲之後,尼米茲親赴戰場協調指揮,同時將大量預備隊投入作戰,才終於壓垮了日軍,到5月31日擊破了日軍在首裡地區的核心防禦帶。而日軍方面由於人員和彈藥得不到補充,漸成困獸之鬥。

《血戰鋼鋸嶺》

衝繩戰役直到6月23日才取得決定性勝利,當日牛島滿及其參謀長長勇中將剖腹自殺,而清剿殘餘日軍的戰鬥一直持續到7月初,在整整三個多月的戰鬥中,美軍陣亡13000餘人、負傷36000餘人,另有26000人因病、因意外的非戰鬥傷亡(注意是所有島嶼的傷亡)。日軍除9000人被俘外(含傷員),其他近7萬餘人全部戰死(衝繩島死了5萬多,其他島嶼2萬多,另有聯合艦隊的傷亡),同時還造成10萬平民傷亡,所以衝繩戰役是太平洋戰爭傷亡最大的一次。

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的故事就取自衝繩戰役,美軍的慘烈傷亡和日本人的瘋狂,在電影中有一定的展現。而這次戰役的巨大損失,也使美軍高層對登陸日本本土心存忌憚,認為必然會付出極大代價,進而推動了核襲日本的進程。

《血戰鋼鋸嶺》

相關焦點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因而衝繩島也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當時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也讓美國人在塞班島和硫磺島等戰役中深有體會,知道此次戰役絕對是一場硬仗,美國人也對戰役傷亡有了一定的預估,然而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硫磺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有2萬8千傷亡?
    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相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會如它眾多孤懸海外的兄弟島嶼一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當日美之間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結束以後,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叫「硫磺島」的地方,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硫磺島是位於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島的火山島,因島上覆蓋著一層由於火山噴發造成的硫磺而得名。
  •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戰火蔓延至全球,先後約有61個國家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也留下了不少著名戰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太平洋戰場的上最大的登陸戰—衝繩島戰役!這場慘烈的戰役,也促使了美軍決定直接對日本動用原子彈!衝繩島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也被稱為「破門之戰」。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美軍士兵擊殺約10萬日軍
    衝繩島戰役的慘烈對於當時進攻該島的美軍士兵來講,足以稱之為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噩夢。美軍當時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8.3萬人,而守備該島的日軍則是12萬人。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擊殺約10萬日軍,美軍士兵稱這是噩夢
    衝繩島戰役的慘烈對於當時進攻該島的美軍士兵來講,足以稱之為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噩夢。美軍當時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8.3萬人,而守備該島的日軍則是12萬人。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 衝繩島戰役,最慘烈的一場鬥爭:第三十二軍把美軍拖入鬼門關
    在二戰末期有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打得非常慘烈,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這個時候美軍勢頭正勝,一路奏起勝利的高歌。原來美軍計劃先攻佔日本佔領的臺灣,然後再以此作為基礎去轟炸日本的本土,不過沒多久美軍就改變了計劃。因為如果直接打臺灣,可能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犧牲過大,所以美軍選擇先攻打衝繩島。
  • 衝繩島戰役血戰82天,究竟多慘烈?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對於日本而言,衝繩島一旦失守,制空權將悉數喪失,海上交通線將被徹底切斷。1945年,太平洋戰場上盟軍通過跳島戰術向日本本土不斷逼近。衝繩島成了守衛日本本土的最後門戶。
  • 衝繩島戰役:挑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後來怎樣了
    在本世紀不到50年的時間裡,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世界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兩次世界大戰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傷亡一次比一次慘烈。在這兩場世界大戰之中,一度給處於交戰區的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和負擔。衝繩島戰役是日美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是美軍為數不多的慘勝。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人口約四十六萬,主要城市有那霸、首裡和本部町,衝繩島北部多山地,南部則是開闊又平坦的丘陵地帶,島的東海岸有兩個天然港灣,金武灣和中城灣,日軍建有那霸軍港,島上還有那霸、嘉手納、讀谷和與那原四個機場,是日本在本土西南方向的重要海空基地。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起初美軍的進攻進展得十分順利,但到了衝繩島南部地區,日軍鋪天蓋地的火炮打了過來之後,美軍傷亡開始每天以千計數的增加,日軍第24師團的打法大多數是自殺衝鋒,本來在碉堡林立的山區中,就是這樣縮著打,美軍沒有絲毫的辦法,畢竟謝爾曼噴火坦克,作戰條件有限,不能進入群山之中清理日軍的每一個地窖的和山洞,但防禦戰取得一定成功後牛島滿就下達命令讓第24師團率先發起反擊最終造成得不償失
  •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之一,作戰雙方是美國與日本,這期間儘管日軍負隅抵抗但經過美國的不屈不撓最終還是將其攻破。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12萬日軍存活7千人,戰場上全是屍體和鮮血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美軍此後將目標放在了衝繩島。衝繩島距離日本的本土僅僅只有560千米。在這場戰役打響之前,美軍已經遇到到了這場戰役將無比殘留,因為越靠近日本的本土,日軍抵抗的強烈程度便會增加,但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打開了日本的門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大軍事強國蘇聯和美國也卷進了其中,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役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就是衝繩島戰役了,這場戰役是美國在太平洋戰役中傷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發來了日本的門戶,因為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所以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
  • 「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不是硫磺島,也不...
    在這場戰役中美軍犧牲6800餘將士生命、受傷20000餘任的代價 攻小了這座彈丸小島,美軍和日軍傷亡比例是1.23:1,這也是唯一一次美國對外戰役中傷亡超過敵軍的一次戰役。小編分析美軍當時不惜巨大犧牲奪取硫磺小島是目的,一是為了解決駐守硫磺島上的日軍敵機不斷的對附近的塞班島軍事基地襲擾(B-29轟炸機就被日軍炸毀了好幾架,美軍肉痛之際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硫磺島)。
  • 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獲勝,為何美軍卻覺得,此戰不堪回首
    但是,硫磺島戰役同時又是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最為艱苦的一次戰役。美日雙方在區區20多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殊死搏鬥了一個多月。整個島嶼幾乎沒剩下一片完整的土地,小島上彈坑密布,屍集如山。美軍最終付出了傷亡近3萬人的巨大代價,艱難地拿下了硫磺島。但同時也創造了太平洋戰役中,奪島方的傷亡人數超過守島方的唯一戰例。
  • 瓜島海戰有多慘烈?美軍拒絕公開傷亡數字!
    圖為美軍在泥沼中行軍。1942年8月,瓜島海戰爆發。美軍出動2.9萬人在海空炮火掩護下向瓜島發起攻擊,島上有日軍守備部隊3萬餘人。為瓦解日軍抵抗,美軍對這個小島進行了反覆地毯式轟炸,地面雙方部隊逐寸爭奪,戰鬥空前慘烈。經過一日夜激戰,美軍佔領瓜島。圖為瓜島布滿彈孔的樹幹。
  • 衝繩島血戰,美軍雖然取得了勝利,美軍士兵稱這是噩夢
    真實戰場之慘烈勝過「血戰鋼鋸嶺」   2016年底,一部真實還原太平洋戰爭最後一戰的電影登陸中國,它就是被觀眾譽為年度最佳口碑電影的「血戰鋼鋸嶺」。這部良心戰爭片沒有宣揚戰爭,沒有美化戰場,沒有粉飾死亡,沒有矮化敵人,把戰爭的殘酷和血腥表現的真實入目。
  • 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只有兩萬多人,為何能夠抵擋美軍那麼久?
    前兩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以及剛剛上映的《決戰中途島》都展現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激烈對抗,在太平洋戰爭中,以硫磺島和衝繩島的戰役最為慘烈。相比於衝繩島來說,硫磺島更小,日本守軍人數更好,為何卻是阻擋日軍進攻時間最長的島嶼?本文將從實際作戰情況,以及日軍的精神層面進行分析。
  • 二戰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戰役: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日軍的地下工事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軍之前的長時間轟炸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小。等到美軍一登陸戰鬥立刻陷入白熱化,美軍只能一點點的前進和日軍爭奪,戰鬥相當慘烈,重大的傷亡在所難免。慘烈的戰鬥讓美軍對接下來進攻日本本土都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戰鬥打到5月8號,傳來德國侵略者投降的消息,美軍向日軍陣地傾瀉了大量的彈藥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