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2020-12-09 香茗史館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然而,令美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戰鬥中,美軍雖然具有著絕對的海上和空中優勢,但仍然付出了高達7.5萬美軍傷亡的代價,從而成為了二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軍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呢?

原因之一:美軍總兵力雖然佔優,但局部兵力並無優勢

在衝繩島戰役中,美軍雖然號稱集結了多達50萬之多的兵力,但實際上真正負責登陸作戰的地面部隊,僅僅只有七個師24萬人,而且這七個師中的陸戰二師、第27步兵師和第77步兵師還是後備部隊,登島主力其實只有陸戰一師、陸戰六師、第7步兵師和第96步兵師。

在1945年4月初的第一次登陸作戰中,美由於登陸艇的數量和衝繩島的地形限制,美軍投入登陸的只有五個師,即陸戰一師、陸戰二師、陸戰六師、步兵第7師和第96師,總兵力大約13萬人左右,其中陸戰二師還是負責佯動吸引日軍注意的,真正負責登島作戰的,其實只有10萬人左右。後續兵力,則是通過添油戰術不斷補充進入的。

而日軍方面,當時負責在衝繩島防禦的,是日本第32軍,其下轄四個師團和五個旅團,其中駐守衝繩本島的是第9師團、第24師團、第62師團和獨立混成第44旅團,另有一個師團和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則被部署在其他島上。雖然日軍大本營在戰前將最具戰鬥力的第9師團調往了臺灣,但當時衝繩島上的日軍守備兵力仍然達到了6萬多人,另有其他島嶼守軍2萬餘人。

在第九師團被調走後,日軍指揮官牛島滿中將鑑於兵力吃緊,乾脆放棄了北部和中部防禦,而將80%的兵力集中在了衝繩島南部。要知道,衝繩島面積足有1176平方公裡,美軍的先期登陸軍隊本就不具備兵力優勢,當日軍集中兵力防守後,在局部戰場上,更是毫無優勢可言。

原因之二:日軍發動「菊水作戰」,減弱了美軍的火力優勢

在衝繩島戰役爆發之時,由於日本海軍已經損失慘重,因而在空中和海上支援方面,日本面對美國根本毫無優勢可言,然而此時日本的「菊水作戰」和牛島滿的收縮防禦,卻使得美國這一優勢根本無從發揮。

彼時,日本所謂的「一億玉碎」已經出爐,日本海軍和空軍在無法與美軍正面對抗的情況下,便提出了「菊水作戰」計劃,在「菊水作戰」的輔助下,日軍從1945年4月6日至1945年6月22日,先後出動飛機7851架次,其中自殺式攻擊多達2423架次,雖被擊落了4200餘架,但也先後擊沉美軍軍艦33艘(其中26艘被自殺式攻擊擊沉),擊傷360餘艘。

在日軍空軍發動自殺式攻擊的同時,1945年4月5日,日本聯合艦隊也發動了一次海上自殺式特攻行動,以「大和」號戰列艦、「矢矧」號巡洋艦和「冬月」、「涼月」、「磯風」、「濱風」、「雪風」、「朝霞」、「霞」、「初霜」號等8艘驅逐艦組成海上特攻隊,在燃料不足、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突入衝繩以西海域,殲滅美軍登陸編隊,支援衝繩島上守軍奪回機場。

面對日軍不要命的打法,美軍為減少損失,只得在日機最有可能出現的方向派出雷達警戒艦,同時儘可能的起飛戰鬥機前去攔截,結果使得轟炸機的出動頻次和艦炮的支援力度,被大幅度削弱。

原因之三:日軍改變戰術誘敵深入,衝繩南部變成絞肉場

在此前的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守將慄林忠道完全改變了過去在灘頭陣地死打硬拼的戰術,改而放棄灘頭陣地,誘使美國登陸部隊深入,然後以掏空的缽山體為依託,以各種明暗火力和互相連通的地道,予以美軍重創,而衝繩守將牛島滿也採取了同樣戰術。

牛島滿基本放棄了衝繩北部和中部地區,然後將美軍登陸部隊誘入難以得到海空軍火力掩護的丘陵地帶打爛仗。要知道,衝繩島不僅比僅有21平方公裡的硫磺島大了50多倍,而且島上還有大片的棕櫚樹林和天然鐘乳石洞,這都給日軍構築工事提供了便利,從而使得日軍獲得了極大的迴旋餘地。

牛島滿將雙方的決戰地點選在了島上腹心地帶的首裡和那霸兩個城市之間,其間布滿了藏兵洞、暗堡和炮臺。遍布於山嶺、叢林間的明暗火力點,給予了美軍極大的殺傷,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

可以說,在種種不利之下,日軍選擇了極為正確的戰略,大量的地堡、坑道不僅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抵消了美軍的炮火,而且令人防不勝防,這個戰術無疑是造成美軍傷亡慘重的一個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美軍巴克納中將卻選擇了錯誤的戰術,他多次否決了在日軍側後方第二次登陸的建議,堅持從北向南推進的戰術,這同樣是造成美軍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原因之四:日軍悍不畏死的決心,令美軍陷入了深深恐懼

在登島作戰初期,由於日軍的收縮防禦,美軍並未受到太多的攻擊,很快便佔領了衝繩北部和中部區域,並對日軍形成了戰術分割,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當推進至南部區域後,迎接他們的將是日軍的頑強阻擊。

面對躲在坑道和山洞中的日軍,美軍在失去炮火優勢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步兵推進的方式來奪取每一個山頭、每一個碉堡、每一條坑道,甚至每一塊巖石,然而這種短兵相接式的戰鬥,卻使得日軍悍不畏死的戰鬥方式得以充分發揮,而美軍士兵面對這種打法,卻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以至於有時數日過去,在付出慘重傷亡代價的情況下,也僅僅只能推進一道戰壕的距離。

與此同時,牛島滿甚至還充分利用日軍對地形的熟悉,動不動就來個反突擊和夜間突襲,令美軍精神上遭遇了極大的折磨。1945年5月9日,眼看美軍地面部隊推進緩慢,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甚至親自飛臨前線督戰,並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提出嚴厲的批評,於是巴克納中將便親自前往一線指揮,此舉雖然使得美軍進展得以加強,但他自己卻在6月18日被日軍的榴霰彈擊中陣亡,成為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

除了日軍悍不畏死的戰鬥方式之外,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45年4月12日去世的消息,同樣嚴重打擊了美軍的士氣,士氣對於短兵相接式戰鬥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美軍雖然於5月31日成功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但面對日軍的困獸之鬥,直到6月23日美軍在攻佔摩文仁坑道後才取得決定性勝利,牛島滿及其參謀長長勇中將得知消息後剖腹自盡。然而即使如此,殘餘日軍的抵抗仍然一直持續到了7月初才結束。

在這場長達3個月的戰鬥中,美軍付出了1.3萬人陣亡或失蹤,3.6萬人受傷和2.6萬人非戰鬥傷亡的代價,並損失763架飛機、36艘艦艇,另有368艘艦艇受損。而日軍方面,除了9000餘人被俘之外,其餘7萬餘人全部戰死(其中衝繩島戰死5萬餘人,其他島嶼2萬餘人),同時還造成了島上10餘萬平民傷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因而衝繩島也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當時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也讓美國人在塞班島和硫磺島等戰役中深有體會,知道此次戰役絕對是一場硬仗,美國人也對戰役傷亡有了一定的預估,然而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在三個多月的衝繩苦戰中,共有75000名美軍傷亡,另損失飛機763架和大小艦船404艘,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一戰。 在1945年的大反攻期間,坐擁海空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會損失如此慘重呢?
  • 硫磺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有2萬8千傷亡?
    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相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會如它眾多孤懸海外的兄弟島嶼一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當日美之間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結束以後,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叫「硫磺島」的地方,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硫磺島是位於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島的火山島,因島上覆蓋著一層由於火山噴發造成的硫磺而得名。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衝繩島,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本土門戶,在1945年已經成為日本.本土防禦外圍的唯一條防線,日本軍部不惜一切代價在衝繩島阻擋住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推進的步伐,因此日本在衝繩島累計投入兵力高達7萬人左右,分別投入防禦的師團是日本第24師團,第62師團和44旅團,而本來計劃日本的第9師團也應該部署在衝繩島防禦
  •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之一,作戰雙方是美國與日本,這期間儘管日軍負隅抵抗但經過美國的不屈不撓最終還是將其攻破。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12萬日軍存活7千人,戰場上全是屍體和鮮血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美軍此後將目標放在了衝繩島。衝繩島距離日本的本土僅僅只有560千米。在這場戰役打響之前,美軍已經遇到到了這場戰役將無比殘留,因為越靠近日本的本土,日軍抵抗的強烈程度便會增加,但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衝繩島戰役:挑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後來怎樣了
    在本世紀不到50年的時間裡,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世界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兩次世界大戰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傷亡一次比一次慘烈。在這兩場世界大戰之中,一度給處於交戰區的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和負擔。衝繩島戰役是日美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是美軍為數不多的慘勝。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
    1945年,日軍節節敗退,為掌握琉球群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美軍決定攻佔衝繩島,於是在1945年4月,衝繩戰役開始了。日本也想以衝繩作為最後一道屏障,因此制定了保衛衝繩島的「天」字號作戰計劃,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衝繩之戰也是日本最後的無力抵抗。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美軍士兵擊殺約10萬日軍
    衝繩島戰役的慘烈對於當時進攻該島的美軍士兵來講,足以稱之為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噩夢。美軍當時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8.3萬人,而守備該島的日軍則是12萬人。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硫磺島戰役)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那麼,明明美軍當時擁有巨大的人數優勢,為何不對硫磺島實行圍而不攻,讓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呢?
  • 為什麼美軍在衝繩戰役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其中最有名的是「硫磺島戰役」,從1945年的2月初打到3月底,美軍傷亡28686人,日軍傷亡23,786人。這一戰日軍雖然敗了,但是美軍也打得精疲力盡,對後面的作戰充滿了恐懼。但是,戰還要打下去,馬上要面對的是衝繩島。
  • 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獲勝,為何美軍卻覺得,此戰不堪回首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至關重要的一戰。儘管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還是最終取得了此戰的勝利,從而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此戰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以其英勇無畏的精神,獲得的各級各類勳章,為歷次戰役之最。就連象徵美國最高榮譽的國會勳章,也有4位將軍獲此殊榮,為歷史首次。
  •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
    戰火蔓延至全球,先後約有61個國家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也留下了不少著名戰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太平洋戰場的上最大的登陸戰—衝繩島戰役!這場慘烈的戰役,也促使了美軍決定直接對日本動用原子彈!衝繩島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也被稱為「破門之戰」。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擊殺約10萬日軍,美軍士兵稱這是噩夢
    衝繩島戰役的慘烈對於當時進攻該島的美軍士兵來講,足以稱之為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噩夢。美軍當時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8.3萬人,而守備該島的日軍則是12萬人。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打開了日本的門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大軍事強國蘇聯和美國也卷進了其中,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役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就是衝繩島戰役了,這場戰役是美國在太平洋戰役中傷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發來了日本的門戶,因為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所以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衝繩戰役美日雙方傷亡慘大 5000架「神風」自殺攻擊
    1945年後,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已經連遭慘敗,整個戰局陷入窮途末路。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日本戰敗似乎已不可避免,美軍已經掃除了日本在外圍的海空軍主力,依靠強大的海軍實力開始對日本本土周遭的主要據點衝繩島虎虎視眈眈、蓄勢待發,然而日本軍國主義的戰鬥意志依然頑強。
  • 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只有兩萬多人,為何能夠抵擋美軍那麼久?
    前兩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以及剛剛上映的《決戰中途島》都展現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激烈對抗,在太平洋戰爭中,以硫磺島和衝繩島的戰役最為慘烈。相比於衝繩島來說,硫磺島更小,日本守軍人數更好,為何卻是阻擋日軍進攻時間最長的島嶼?本文將從實際作戰情況,以及日軍的精神層面進行分析。
  • 揭秘太平洋戰場上傷亡最大的戰役!日軍全軍覆沒,美軍傷亡3萬人
    日軍在衝繩島上布置了兩個師團加一個旅團,大約5萬餘人,在美軍的航空和艦載炮火的打擊下,日軍傷亡慘重。圖為日軍在衝繩島上的地下防禦工事。1945年4月1日,美軍陸戰隊開始登島作戰,太平洋戰場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開始了,雙方士兵寸土不讓,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地面部隊進展緩慢,甚至一天只能推進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