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蛇廟真有很多青蛇,竟然還與清水祖師有關

2020-09-05 一品天涯

馬來西亞是多元文化與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種,檳城比較有代表性的無疑是和諧街,一街四宗教和諧相處,從歐式教堂到中式宮廟,從南印度風格到回教清真寺,十分有看點。除此之外,僅隔一條馬路的泰佛寺與緬甸廟也很震撼,還有青蛇眾多的蛇廟也令人期待。

臥佛寺

一下車,眾人都被金光閃閃的泰佛寺震撼了,鍍金的大門,鍍金的塔頂,鍍金的大殿,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鍍金的輝煌,真會亮瞎眼。

這是座泰國寺廟,由華人管理,屬於南傳佛教寺院。大殿內是一尊長達33米的鍍金臥佛,指甲也都是貝殼鍍成的,很是壯觀。

開放時間:8:00~17:00

地址:浮羅地滑車水路巷17號

緬甸廟

緬甸廟與臥佛寺僅隔一條馬路,殿內是一尊立佛。寺內菩提樹、許願池和佛塔應有盡有。最有看頭的還要數那24幅壁畫,講述了佛陀一生涅槃的故事,從出生到成為王子,再到決定出家修行,最後打敗心魔和惡魔的誘惑,覺悟成佛。

開放時間:6:00~18:00

地址:浮羅地滑車水路巷24號

聖喬治教堂

典型的歐式教堂,擁有美麗的尖頂,通體潔白的外牆代表著聖潔,是東南亞最古老的的聖公會教堂。這裡也是為萊特船長開發檳城,紀念他對檳城有著巨大貢獻的聖地。

切記:此處只能用手機拍照,不允許使用單反等高像素大相機,因為擔心用於印刷服飾售賣等商業行為。

地址:華蓋街1號

廣福宮(觀音亭)

先是紛爭,後再合併,這是廣東人與福建人合資修建的宮廟,也叫觀音亭。曾經遭受過炮彈襲擊,很福氣的是落下三枚炮彈都是啞彈,而且還有兩枚剛好落到水井裡去,真的很湊巧,用信眾的話就是大災大難,必有後福。

地址:椰腳街

小印度

印度人,印度街,印度廟,這裡人稱小印度。街巷雖小,五臟俱全,整條街保留了印度的文化、宗教、習俗和生活方式。小印度的意思也是身處這個片區就能感受到微縮版的印度,是早期印度移民的落腳點。

說到印度廟,它同樣有個很長又拗口的名字:斯裡馬哈馬廉曼興都廟。供奉的是馬裡亞曼女神,即傳說中的雨露女神,掌管姻緣生育,深受印度人崇拜。

在小印度一定要喝袋拉茶,品嘗下Samosa。拉茶的外觀看是馬來西亞膠袋包裝,具有印度口味,很有特色。

地址:吉寧街

甲必丹吉寧清真寺

這個位置太有優勢了,從四方走來遠遠就能看見或紅或綠或咖啡色的洋蔥頭圓頂,是清真寺的建築風格沒錯了。甲必丹就是早期葡萄牙及荷蘭殖民時期管理華人的領袖。

藍天之下,大地之上,這座規模龐大的清真寺由印裔回教徒建立,是檳城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堂之一。門口的白色高塔以前是廣播中心,用來通知信徒祈禱時間。

地址:椰腳街

蛇廟

名叫蛇廟,但這裡卻不是供奉蛇神,而是清水祖師。據說清水祖師誕辰時,常會有很多青蛇聚攏到寺廟來偷吃供果而得名,城市的開發進程,領地的慢慢丟失,它們也漸漸喪失了野外覓食的本能。

提到清水祖師,閩南人一般都知道安溪蓬萊有個清水巖,那也是祖廟。清水祖師分爐眾多,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有,檳城蛇廟只是其中的一個分爐,建於1873年的英國殖民時期。

一進廟裡隨處可見的青蛇,要麼懸掛樹枝,要麼伏於香案,要麼盤旋神龕,要麼爬上梁柱。好在這些青蛇都不會主動攻擊人,也不會懼怕人,而且保育員也會定期去除它們牙齒裡的毒液,但儘管如此,還是不能去挑逗它們,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開放時間:7:00~18:00

地址:蘇丹阿茲蘭莎路(距離機場很近)

蛇廟後面的觀音殿

溫馨提示:

<1>、異國他鄉,進去宗教場所前最好先做下功課,尊重地方宗教習慣,不亂說話,不大聲喧譁;

<2>、清真寺、緬甸廟、臥佛寺、印度廟都需要脫鞋,不能穿背心或熱褲迷你裙,不能過於暴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進入蛇廟,有蛇的地方不要太靠近,更不要主動去挑逗;

<4>、蛇廟距離檳城機場很近,但有了青島航空直飛的「長沙=泉州=檳城」航線,去往檳城就更近了。喜歡檳城的夥伴們趕緊提上日程吧,趁年底到來前,還能再返回去過個夏天。

<5>、想要了解清水祖師,推薦一部同名紀錄片《清水祖師》。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唯一的「蛇廟」,寺內到處都是青蛇,可遊客依舊絡繹不絕
    談起蛇,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一絲絲畏懼,畢竟蛇可是「危險」的代名詞,普通人基本都不敢接近它們。但是,你知道嗎?在世界上有著一座「蛇廟」,寺內到處都是青蛇,可遊客依舊絡繹不絕,似乎遊客們都毫不畏懼青蛇,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世界奇觀的蛇廟,寺內數萬條青蛇,遊客卻絡繹不絕
    馬來西亞檳城有一座蛇廟,寺廟內生存著無數青蛇,白天青蛇並不傷人,到了夜晚會去覓食,到現在已有100多年歷史。小蛇寺廟原名青龍寺,供奉的是清水祖師,宋末戰爭英雄,這些青蛇仿佛就是青龍的化身,這些青蛇並不是寺廟專門供放的,而是跑來偷吃貢品的。
  • 全球最奇特的「蛇廟」,寺廟裡面全是蛇,遊客卻一點也不怕
    現在大腳出門旅遊已經不只是局限於國內遊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境遊,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每到一個國家都會體驗到不同的風土人情,這也是人們選擇出國遊的原因之一,目前大多國人都喜歡去東南亞的國家去旅行,而東南亞有許多的寺廟,這些寺廟也是大不相同,也有一些特別的寺廟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廟裡全是蛇的寺廟
  • 馬來西亞很有特色的「蛇廟」,遊客絡繹不絕,是當地十大名勝之一
    蛇這種動物,估計大家一定都知道,而且在我國的生肖中也有它的存在。在中國,蛇又被稱作小龍,可以說還是很有地位的,不過由於很多蛇帶有劇毒,一旦被蛇咬了,就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再加上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它的形態也會讓很多人對它敬而遠之。
  • 馬來西亞一寺廟,遍地都是青蛇,遊客卻不斷
    大家都知道,在很多國家基本都有寺廟,人們在那裡祈福。不一樣的國家,不一樣的地區,寺廟的建築風格也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大同小異。但是,今天有一個寺廟,說它「恐怖」都不為過。,建築風格和其它寺廟也差不了多少,就是因為寺院裡滿地都是青蛇,所以人們稱其叫蛇廟。
  • 兩岸「雲」相聚,共敘清水祖師緣
    這場研討會由安溪清水巖管委會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研討會分兩個會場,通過網絡視頻連線的形式同步進行。大陸會場設在安溪清水巖,臺灣會場設在臺中龍泉巖。這是兩岸清水祖師宮廟、信眾第一次以雲端視頻連線的形式開展文化交流。
  • 清水巖就是福建安溪,一座坐落在山上的廟宇,供奉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在閩南和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有眾多的信仰者。現臺灣有清水祖師廟60多座。東南亞華僑聚區,如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也供奉清水祖師。因此清水巖就是福建安溪一座坐落在山上的廟宇,供奉清水祖師。當地人都說很靈驗,因此信客不絕,遊人更是不絕,有種深山藏古寺的韻味。由於景點依山而建,祈福要先爬一小段山,山勢不高,攀爬起來全當是鍛鍊身體了。清水巖作樓閣式,一共有三層。
  • 清水祖師公誕辰 三峽祖師廟萬人看神豬(圖)
    永福巖清水祖師廟顧問劉湘麟,將神豬肉分送給排隊民眾。記者饒磐安/攝影(來源:臺《聯合報》)華夏經緯網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昨天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公誕辰,新北市三峽清水祖師廟舉辦神豬祭祀大典,人潮將廟內外擠得水洩不通,廟方估算昨天湧入約10
  • 世界唯一的蛇廟:毒蛇是寺廟的主人,每日數萬人參拜竟從不咬人
    」後來人們對這裡的稱呼,這裡到處都是蛇,最初的這座寺廟被稱為「清水廟」,建於1870年,位於馬來西亞的濱城,這座寺廟本來就是道教的寺廟,後來被這些毒蛇佔據,現在這座寺廟的蛇與供奉的神像 也是來馬來西亞旅行必去的景點。
  • 講述清水祖師大型電視紀錄片《安溪清水巖》在閩開拍
    新華網福州2月9日電(記者胡善安)以清水祖師生平為主題的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及同名高清數字電影《安溪清水巖》日前在福建省安溪縣正式開拍。據介紹,紀錄片《安溪清水巖》將以不同時代的代表性詩歌、繪畫、民間戲劇,以及巡遊、祈雨等民間文化活動為敘述主體,再現有關清水祖師和清水巖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從史實故事中揭示清水祖師文化的精神內涵和人文思考。
  • 「泉州民間信仰」清水祖師的傳說與民俗
    清水祖師是民間信仰的神祇,在他的信仰圈內,流傳許多清水祖師驅邪鬥惡濟世行善的民間傳說。安溪清水巖志編纂委員會編著的《清水巖志》收錄清水祖師民間傳說7則:(1)試劍削石;(2)比法渡蛻巾;(3)臉黑被火燻;(4)襲裟收鬼眾;(5)方池傳浮杉;(6)移雨泉州府;(7)請風掃蟲害。
  • 馬來西亞「蛇廟」,寺內全是毒蛇,為何還有人到此跪拜?
    在馬來西亞,有這樣一處奇觀,在一座平平無奇的寺廟裡,飼養著上萬條毒蛇,而且每天還會有無數遊客前來拜訪,奇怪的是,這麼多的毒蛇平日裡從來不會傷人。同時,也正是由於毒蛇數量之多和異常的景觀,這個是寺廟還被稱為馬來西亞十大景觀之一。
  • 兩岸清水祖師信眾相聚福建安溪敘緣交流
    此次交流會吸引100多名臺灣嘉賓前來參加,他們中既有來自基層的清水祖師信眾,又有專門從事清水祖師文化信仰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臺灣政商各界人士。  清水祖師信仰是福建民間三大信仰之一,譽滿海內外,特別是在閩臺兩地受到普遍崇奉。據史載,清水祖師原名陳榮祖,法號普足,俗稱「祖師公」、「烏面祖師」。為人樂善好施,圓寂後,百姓把他奉為神靈,加以崇拜,香火鼎盛。
  • 世界唯一的「蛇廟」,寺內隨處可見青蛇,遊客仍然絡繹不絕!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見識到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可以見識到不同的建築風格等。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宗教信仰建設不同風格的寺廟,雖然中國的寺廟數不勝數,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風格奇特的寺廟。
  • 安溪蓬萊打造人間仙境 清水祖師石像落戶清水巖
    清水巖朝拜聖地  蓬萊佛國,清水禪寺;基開北宋,名甲南泉;爐分四海,澤被五洲。  清水巖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清水祖師,其俗姓陳諱榮祖法名普足。據史志記載,清水祖師成佛後,神通廣大,有求必應,行仁賜福,興神助戰,功勳卓著。自宋至清,獲歷朝皇帝四次敕封祭典,英名遠播四海,備受崇拜。  作為閩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清水祖師信仰早已廣傳於臺、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閩南人聚居地,分爐分廟逾千座,信眾逾億人,僅臺灣地區就有分爐分廟500多座。
  • 【尋找老廈門】閩南民間信仰神明的主要代表:保生大帝、媽祖、廣澤尊王、清水祖師
    如上所述,媽祖信仰、廣澤尊王信仰、清水祖師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是閩南民間信仰的主要代表,即閩南主要民間信仰。可是,媽祖林默卻出生於莆田湄洲嶼,不屬於閩南範圍。然而,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宋代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才有興化軍的行政建制。在這以前湄洲島是泉州府的管轄圍內。林默娘是公元987年去世的,她只當了六年的興化軍人。默娘死年28。據此可知前22年是在泉州府入籍的。
  • 兩岸「雲」上交流清水祖師文化
    東南網1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通訊員 洪金示 張錦川 文/圖)「雲」上相聚,清水敘緣。近日,安溪清水巖祖庭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50餘名代表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就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如圖)。本次活動分為安溪清水巖和臺中龍泉巖兩個會場。
  • 馬來西亞「雲頂高原」有一座清水巖廟,建造者竟是著名的華裔老闆
    對於馬來西亞的「雲頂高原」,相信很多去過馬來西亞旅遊的中國遊客都不會陌生,作為馬來西亞最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之一,「雲頂高原」已經為了許多人到馬來西亞旅遊必須打卡的地點之一。我說的這座寺廟便是位於「雲頂高原」半山腰上的清水巖廟,如果你是自行開車上山的話,一定會在途中偶遇這個規模宏大的寺廟,濃鬱的中華風格讓許多中國遊客都倍感親切。其實,這座清水巖廟的建造者正是「雲頂高原」的擁有者——著名的馬來西亞華裔富商林梧桐先生,你可以在寺廟的顯著位置看見林梧桐的等身雕像以及關於他生平事跡的碑文。
  • 《青蛇》:勾引與沉淪,情與欲的抉擇,蛇眼中的人與情
    李碧華的小說中,《青蛇》無疑是一部反叛意味很濃厚的小說。白蛇故事最早在《三言二拍》初具模型,只是當時只有許仙、白蛇和法海三個人物,主要講的是法海幫助許仙脫離白蛇的勾引,遠離色慾的故事,後來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白蛇逐漸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式的人物,幫助許仙成家立業,還多了一個幫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