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廣東省省會城市,位於省內中南部,珠三角北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發達,尤其GDP在全省僅次於深圳,故屬於廣東最主要經濟體之一。另外,廣州作為全國一線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對應商業資源集聚度以及未來可塑性等多項指標極高,因此,也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突飛猛進,19年GDP總值突破2.36萬億元,實際增長6.8%,在全國經濟百強城市中排名第四,主要經濟指標也實現穩步增長,社會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當然,在廣州下轄11個區中,雖然各城區經濟發展狀況各不相同,產業結構差距較為突出,但經濟總體延續穩定增長的態勢,經濟總值在上年基礎上穩步提升,從而推動廣州經濟超過2.36萬億元。既然廣州市下轄11個區,那其中GDP總值超過3000億元的分別有哪些?
首先,廣州作為廣東全省主要經濟支柱,在規模以上工業、製造業、社會消費品零售、進出口貿易和財政金融等多個產業方面均處於領先水平,對應GDP在全省排名第二,因此,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頗高。另外,廣州市下轄11個市轄區,而因為每個區在佔地面積、居住人口數量、地理位置以及產業結構方面存在明顯區別,所以,每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高低不同,經濟增速也有快慢之區別。當然,按照19年廣州各區實現經濟數據可知,天河區全年生產總值(GDP)約5047.39億元,同比增長8.0%,在全市位居第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升,其GDP總值明顯超過3000億元並屬於廣州第一大經濟體。
再者,黃埔區、越秀區19年分別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3502.47億元和3135.47億元,同比依次增長8.6%、4.2%,在廣州全市分別排名第二、第三,經濟社會延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對應GDP總值均超過3000億元。另外,兩市轄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消費零售和對外貿易等均呈現穩定增長,拉動經濟處於領先水平,名義GDP增量在全市排名靠前,不過相比天河區經濟差距較為突出。
其次,在廣州剩下的市轄區中,白雲區、番禺區19年GDP總值均超過2000億元,實際分別增長7.3%和3.1%,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產業增加值穩步提升,因此,經濟持續向好的方向邁進,並且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經濟實力在廣州屬於中等偏上水平,佔全市經濟比重相對花都區、荔灣區較高,不過GDP總值離超過3000億元還有一段距離。最後,南沙區、花都區全年GDP總值均突破1500億元,而增城區、荔灣區和從化區19年GDP總值不足1200億元,尤其從化區生產總值(GDP)355.86億元,同比增長3.7%,所以,在廣州各市轄區中排名墊底。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尤其與天河區、黃埔區經濟差距較大。
綜上所述,廣州市下轄11個區,而按19年完成的經濟指標可知,其中GDP總值超過3000億元的分別有天河區、黃埔區和越秀區,因為這些城區主要產業發達,而且除過越秀區全年經濟增速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外,天河、黃埔GDP增速均超過8.0%,這意味著經濟發展比其他市轄區較快,並且經濟總體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所以,GDP在廣州排名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