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是實現集中休閒和深度休閒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2020-12-11 中投顧問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

  綠皮書認為,旅遊是實現集中休閒和深度休閒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旅遊對於居民高質量休閒的貢獻更加凸顯。2019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出境旅遊人次15463萬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長3.3%;入境旅遊人次14531萬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長2.9%;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總體來看,2019-2020年,旅遊休閒發展呈現以下五大特徵。

  一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持續深入,休閒的供給內涵更加豐富。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在擴大休閒供給總量的同時,更加注重供給結構的改善和供給質量的提升。2019年-2020年,北京、天津、廣東、陝西等地紛紛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或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力圖從豐富產品供給、完善公共服務、實現產業資源對接與合作等方面加速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進程。

  二是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工作繼續推進,為旅遊休閒創新發揮示範作用。根據驗收工作的實際經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供給體系內涵進一步拓展。2020年5月份,文化和旅遊部修訂印發《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對旅遊休閒供給體系的評價要求更為靈活務實,評價標準向智慧旅遊等能夠切實提升旅遊休閒體驗的方向加以傾斜。

  三是夜間旅遊成為旅遊休閒新形態,有利於挖掘休閒消費潛力。在旅遊休閒過程中,夜間經濟是能夠對餐飲、購物、文化演藝發揮綜合推動作用的重要載體。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遊覽服務,計劃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四是國家公園試點工作推進順利,助推休閒可持續發展。目前國家公園試點工作推進順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預計於2020年10月底前對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普達措、錢江源、南山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任務完成情況和自然資源稟賦開展評估驗收,2020年底將提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

  五是公共衛生環境變化,旅遊休閒市場存在結構調整空間。一方面,全球主要旅遊目的地國家的疫情防控情況不及我國;另一方面,參考「非典」時期旅遊休閒市場的歷史經驗可知,疫情過後的需求復甦以短途遊、境內遊以及與康養休閒有關的市場活動為主。因此,旅遊休閒市場存在結構調整空間,市場重心預計以國內旅遊為主,入境遊和出境遊的復甦情況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休閒綠皮書:我國旅遊休閒發展呈現五大特徵
    綠皮書認為,旅遊是實現集中休閒和深度休閒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旅遊對於居民高質量休閒的貢獻更加凸顯。2019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出境旅遊人次15463萬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長3.3%;入境旅遊人次14531萬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長2.9%;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1%。總體來看,2019-2020年,旅遊休閒發展呈現以下五大特徵。
  • 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內蒙古旅遊-內蒙古新聞網
    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居民的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收入增長帶來休閒消費潛力的釋放,休閒的時間保障進一步增強。
  • 國內旅遊振興看休閒 休閒旅遊提質看遂寧
    除了在宏觀層面分析展望休閒度假產業發展的趨勢與未來之外,還將重點關注以下四個領域:一,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休閒度假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二,聚焦休閒度假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三,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休閒度假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問題;四,首推「休閒度假一線城市」理念,以休閒度假為突破口,推動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
  • 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本報電 (文 嫻)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居民的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收入增長帶來休閒消費潛力的釋放,休閒的時間保障進一步增強。
  • 休閒方式的多種形式
    休閒是步入休閒時代以後人類基本活動之一,是人的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促進人的健康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學者德瑪斯蒂爾強調休閒活動方式的多樣性,他認為休閒方式是「在盡到職業、家庭與社會職責之後,讓自由意志得以盡情發揮的事情,它可以是休息,可以是自娛,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長知識、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對社團活動的主動參與」。
  • 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
    本報電 (文 嫻)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居民的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收入增長帶來休閒消費潛力的釋放,休閒的時間保障進一步增強。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本報電 (文 嫻)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
  • 休閒綠皮書:國民日均在線休閒時間4.9小時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綠皮書指出,旅遊是實現集中休閒和深度休閒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
  • 綠維創景:休閒商務區(RBD)形成機制與商業街區休閒化
    綠維創景認為,從休閒泛化和旅遊產業系統升級的角度來看,城市RBD遊憩性可以理解為:RBD代表著現代都市商業街區的一種發展模式;遊憩功能是RBD的核心功能;RBD的商務和商業功能具有明顯的遊憩性;城市生活方式的提升,特別是休閒生活成為品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RBD形成的重要動力機制。
  • 科技館是上海重要的科學教育基地和休閒旅遊基地
    科技館是上海重要的科學教育基地和休閒旅遊基地。上海科技館項目佔地68,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000平方米。展覽內容由五個主要展覽廳和臨時展覽廳組成,其中包括天地館,生命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項目總投資17.55億元。
  • 中國每日人均休閒時長3.6小時,在線休閒成主要活動方式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指出,中國平日人均休閒時長3.6小時,平均在線休閒時間為4.9小時,年均休閒消費達5647元。
  • 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方案獲批
    按照批覆,為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構建以休閒旅遊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入推進粵港澳更緊密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生態島,積極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構建開放合作新體制,探索國際休閒旅遊島開發新模式,將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面向未來、國際品質、生態優先、協同發展、智慧支撐的國際休閒旅遊島
  • 桃園旅遊休閒小鎮建設項目
    隨著旅遊產業形勢的發展,以「休閒養生」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日趨活躍。欒川正在全力打造「全景欒川」新模式,即全區域營造旅遊環境,全領域融匯旅遊要素,全產業強化旅遊引領,全社會參與旅遊發展,全民共享旅遊成果,通過旅遊業的引領發展,努力打造宜遊、宜居、宜業的美麗欒川、幸福欒川。同時隨著人民經濟收入的逐步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意識也在日益提高,尋找回歸自然的怡然自得。
  • 休閒農業,無論哪種形式,都是先有精緻農產品!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休閒農業,無論哪種形式,都是先有精緻農產品! 聞名中外的臺灣休閒農業,最初是為了因應1969年以後,在工商業發展帶來的城鎮化趨勢、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的衝擊,為了因應當時農業走向衰落和停滯的經營困境,為了實現農業、農村的轉型而發展起來的!
  • 鄉村休閒旅遊項目的價值分析
    鄉村休閒旅遊項目主要包括生態環境、田園生活、鄉村文化等旅遊要素,不同鄉村旅遊休閒項目具有不同的價值,為開發利用好鄉村旅遊資源,促進鄉村旅遊帶動鄉村農業發展、增效和增收,應當採取相應的開發方式。鄉村觀光類休閒項目的類型與價值分析。視覺是人體重要的感官,人體通過視覺獲得外界80%的信息,鄉村景觀是休閒農業基本的要素。因此,通過視覺體驗鄉村之美必然是鄉村休閒旅遊基本的構成要素。
  • 行業觀察|休閒農業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休閒農業是當今我國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休閒農業的市場日漸成熟。面對市場需求,從以下六個表現形式出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味、多層次、全方位的休閒體驗。這樣打造出的休閒農業園,不僅特色鮮明,且農味十足。
  • 復工復產後,從四大熱詞看旅遊休閒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國民對休閒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旅遊是實現集中休閒和深度休閒的最重要形式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指出,旅遊對於居民高質量休閒的貢獻更加凸顯。
  •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依託各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文化與民俗底蘊、豐饒的農林水特色產品,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度假康養和農俗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對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規劃引領,做好統籌設計。
  • 復星旅遊文化:全球休閒度假龍頭,領航家庭歡樂|深度 · 方正商社
    復星國際連續多年穩居中國企業100強,涉足醫藥、地產、鋼鐵、礦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而公司背靠復星國際,是其「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戰略業務之一「快樂」板塊的重要承接平臺,有望與復星國際綜合板塊產生較強協同效應。此外,掌舵人與公司利益深度綁定,公司管理層持有1.95%股份,其中復星國際副總裁兼復星文旅總裁錢建農先生持有1.7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