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會廣州 暢談海上絲路交流互鑑

2020-12-11 廣州日報

「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交流與融合」「明中期外銷瓷的特點及相關問題討論」「海絲中國體系的新認知」……2020年11月25-27日,海絲聯合申遺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在廣州聯合主辦「海上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互鑑」學術會議。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議題,令人看到海絲文化的廣闊空間。

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廣東省社科院、廣州市社科院等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以及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代表100餘人參加會議。

本次學術會議是「2020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的平行活動,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等議題作學術發言,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會議的召開,有利於打造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整體品牌,提高社會公眾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對海絲文化品牌的認知,並引導社會廣泛參與遺產保護事業。會議期間,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各聯盟城市代表還參加了海絲聯盟城市圓桌會議,交流海絲保護和聯合申遺工作情況和經驗,共同商討下一步工作。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東西方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對話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間經濟、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傳輸的紐帶。這條開放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貿易之路,也是技術傳播、文化交流之路,更是人類和平往來之路。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對於喚醒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兼容並蓄、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深遠意義。

2017年4月,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成立,廣州被推舉為牽頭城市,目前已有26個城市加入海絲申遺城市聯盟。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指導下,各聯盟城市按照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對本地區海絲遺產進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保護。同時,發掘海絲文化遺產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底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重要節點城市,自秦代以來,兩千多年持續通過海路與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經濟貿易、技術文化交流及友好和平往來,從未曾中斷。2019年5月,廣州市依託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藉助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力量,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的價值研究、保護規劃、宣傳推廣和展示利用等工作,助力廣州更好地履行牽頭城市的使命擔當。

下一步,在國家文物局的統籌下,廣州將繼續加強與各聯盟城市的合作交流,做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傳播和傳承,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強大的歷史文化支撐。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松竹

圖:主辦方提供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相關焦點

  • 「海上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互鑑」學術會議在廣州召開
    中國小康網11月27日訊 (記者張玉榮 實習記者柯深鎔 )為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保護和申遺工作,2020年11月25-27日,海絲聯合申遺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在廣州聯合主辦「海上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互鑑」學術會議。
  • 廣州泉州誰是海上絲路起點
    本報訊 (記者何雪華通訊員彭慧)今日上午,由廣州炎黃文化研究會、廣州市社科院等單位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與廣州港」學術研討會在廣州沙面舉行。全國文博專家除了會對古代海上絲路提交論文外,還會到廣州海上絲路的19個古蹟點考察,對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廣州與泉州關於「海上絲綢之路」之爭作個實地證明。 海上絲路在廣州人聽來好像很陌生,實際上,海上絲路在國內與國際都是大名鼎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地區等都先後組織過專家到廣州來探尋絲路。福建泉州近日更是與廣州爭論起了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帶來《絲路江心鏡》與《上海年鑑》文化交流
    9月13日上午,以「『黑石號』:穿越與展望」為主題的「2020上海年鑑論壇」在上海舉行,圍繞「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與會嘉賓結合各自研究領域,暢談亞洲文明。「黑石號」這艘滿載六萬餘件中國唐代文物的商船在印度尼西亞爪哇海域打撈出水,在有力證實海上絲綢之路存在的同時,也讓這段神秘歷史更加真實鮮活,啟迪著當代人的思路。
  • 融合中日審美的伊萬裡瓷器見證海上絲路文化交流互鑑
    新華社成都7月4日電(記者童芳)3日晚,「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在成都博物館揭幕,融合了中日審美的伊萬裡瓷器見證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互鑑。這些展品宛如一部歷史畫卷,再現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碰撞與融合。本次展覽持續至2020年10月11日,免費對公眾開放。(完)
  • 講好廣西宗教故事 助力寫好海上絲路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多個重要場合提出要加強文明交流對話和包容互鑑。同時指出,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體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厚重的大歷史觀和卓越的前瞻理念,令人常讀常新。
  • 「絲路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
    豐富而珍貴的文物生動再現了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科技與文化傳播、人員往來的人文圖景,以及嶺南與此同中原地區密切交往的歷史,實證漢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鑑,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元、包容特質。展覽分「跨洋過海」「兼容並蓄」「江海相連」三個單元。
  • 「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帶來《絲路江心鏡》與《上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的「黑石號」沉船,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沉船之一。9月13日上午,以「『黑石號』:穿越與展望」為主題的「2020上海年鑑論壇」在上海舉行,圍繞「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與會嘉賓結合各自研究領域,暢談亞洲文明。
  • 廣州亞洲美食節圓滿落幕:共享亞洲美食文化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廣州亞洲美食節圍繞美食文化展示、歷史文明傳承、文明交流互鑑等內容,舉辦了包括開幕式、美食論壇、美食故事會、美食節文化文藝展演、美食文明對話等在內的5大系列共42項活動,一場場亞洲「文明盛宴」不斷上演。
  • 2019」絲路花語·海絲文化之旅」抵達印度尼西亞
    廣州牽頭海絲申遺,與印尼籤署合作備忘錄,共建海絲沿線文明互鑑之橋當地時間10月21日下午,2019「絲路花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之旅」(以下簡稱「絲路花語」)泗水站推介活動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泗水市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印度尼西亞旅遊部、印尼中華總商會東爪哇分會以及我國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同主辦。
  • 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的對接點在哪兒?
    有些學者指出,古代海上商路運送的大宗商品不是絲綢,而是香料和瓷器,因此海上商路應稱為「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但更多國家的學者認為,古代東西方之間,除了商品交流,還有文化交流,如宗教的傳播,中國四大發明的西傳等。如果改稱「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反而限制了這個項目的含義。能夠涵蓋古代東西方之間物質、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又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唯有「絲綢之路」這個稱謂。
  • 多彩海絲、文明互鑑——新加坡華文女作家張露博士新書《絲路江心...
    9月15日「黑石號」寶藏來到上海博物館巡展四個月,這是今年中新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項目,《絲路江心鏡》作為獻禮之作,關注亞洲文明與世界文化交融。張露博士談到創作初衷:「亞洲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始終關注亞洲文明與世界文化交流。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鑑,因互鑑而共榮發展,海絲之路承載著不同語境下的多種文化,所以這不僅是一條中西貿易通道,更是友誼之路、溝通之橋、大愛之旅,正所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希望通過海絲文化的連接,推動世界文化創新之路。」
  • 海陸千年絲路「相遇」蘭州
    展覽展出了《西漢玻璃》《黃埔商港》《阿拉伯商船在廣州》《南海神廟》《廣州光塔》《廣州南沙港·今日貨運》《今日·香港維多利亞港》《1745年最後航行·哥德堡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古老航線 文、圖/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衛康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尋找古代海上絲路的文化印記,續寫21世紀海上絲路新史詩,表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現狀與憧憬,近年來,廣東畫院副院長馮少協與廣州日報社合作,傾注全部精力、心血投入「海上絲綢之路」大型油畫系列創作,在世界各地舉辦巡迴畫展,以藝術的形式表現「海上絲綢之路
  • 海上絲綢之路:「東海絲路」與「南海絲路」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東海絲路」和「南海絲路」之分,「東海絲路」是指從山東半島經渤海到朝鮮半島最終到日本的航線。唐朝時期海上絲路總體呈現發展繁榮之勢,「東海絲路」也不例外,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航海知識的豐富,「東海絲路」又增添了新的分支,即從山東半島或者江浙沿海一帶出發,橫渡黃海直接到達朝鮮半島。唐朝時期是中國同朝鮮半島、日本交流的繁榮時期,當時唐朝和朝鮮半島的新羅國關係非常好,新羅國每年派貢使入唐進貢走的就是「東海絲路」。
  • 多彩海絲、文明互鑑——新加坡華文女作家張露博士新書《絲路江心...
    9月15日「黑石號」寶藏來到上海博物館巡展四個月,這是今年中新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項目,《絲路江心鏡》作為獻禮之作,關注亞洲文明與世界文化交融。  從萌芽到孕育創作,張露博士探尋世界各地、精心調研,一直在思考歷史與現實的交融聯通,萌生出通過探尋這條海路的前世今生,以文學的形式來展現這段燦爛輝煌的歷史,於是書中唐朝著名畫師及長沙窯主江天白、海盜女首領莫蒂娜、坦尼沙王國悉達.吉赫魯王子與唐代皇帝之十八女紫蝶公主等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有奇幻神秘的史詩冒險,宮廷權謀的殘酷鬥爭,異國之戀的愛恨糾葛精彩紛呈,展開一幅壯麗瑰美的海上絲綢之路畫面
  • 海上絲路 晉商風採
    儘管當年的晉商參與海上絲路貿易較晚,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站點的泰國,依然與當年縱橫天下的晉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今,在這條古老的海上絲路,已難見商賈雲集的盛況,但作為山西企業開拓東協市場橋頭堡的泰國,與山西的關係正越來越緊密。
  • 海上絲路 | 19世紀下半葉的土耳其與敘利亞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近期,MoHI君將與各位分享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態、人文建築、自然風光等。
  •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
    20多天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印度尼西亞,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從此,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描繪和憧憬「一帶一路」這一宏偉藍圖。2014年,以電影為紐帶的絲路文化交流平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應時而生。
  • 藝道大咖第五期:彩虹合唱團金承志暢談優秀文化「破」與「立」
    人民網上海12月15日電 12月15日,由上海靜安區文化館和上海新晉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藝道大咖:米雪對話海上藝術名家系列訪談講座第一季第五期舉行。作為系列講座的2019年收關之作,彩虹合唱團的風格創立者和推廣者金承志,對於優秀文化的「破」和「立」有著不一樣的思考。
  • 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的對接點在哪兒?
    有些學者指出,古代海上商路運送的大宗商品不是絲綢,而是香料和瓷器,因此海上商路應稱為「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但更多國家的學者認為,古代東西方之間,除了商品交流,還有文化交流,如宗教的傳播,中國四大發明的西傳等。如果改稱「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反而限制了這個項目的含義。能夠涵蓋古代東西方之間物質、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又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唯有「絲綢之路」這個稱謂。
  • 蓬萊—古登州是海上絲路與陸上絲路的對接點
    有些學者指出,古代海上商路運送的大宗商品不是絲綢,而是香料和瓷器,因此海上商路應稱為「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但更多國家的學者認為,古代東西方之間,除了商品交流,還有文化交流,如宗教的傳播,中國四大發明的西傳等。如果改稱「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反而限制了這個項目的含義。能夠涵蓋古代東西方之間物質、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又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唯有「絲綢之路」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