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漯河各市轄區縣

2020-09-09 迷因排行榜

元代時期,沙河和澧河在上口鎮交匯,因其河灣形狀酷似海螺,上口鎮被改名為螺灣河鎮。明朝時當地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便改為「漯」,之後為便於書寫和稱呼,漯灣河鎮遂簡化稱為漯河鎮。

漯河,別名河上街,隱陽城,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是世界最早字典《說文解字》作者許慎的故裡。



全市共有14處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4A級景區5處,3A級景區8處,全市地貌類型主要分為剝蝕殘崗和衝積平原兩種。

漯河市總面積約2617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85萬,常住人口約267萬,下轄3區2縣,分別是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舞陽縣和臨潁縣。



源匯區,位於漯河市南部,因古源匯寨得名,取「諸水匯流」之意。

全區總面積約202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1萬(2018年末)。當地風景名勝主要有開源森林公園、沙澧風景區、三晉鄉祠、古城遺址和雙龍橋等。



郾城區,位於漯河市中部,因古郾子國得名,是漯河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全區總面積約41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1萬。當地風景名勝主要有化身臺興國寺、郝家臺遺址和敕修石磙城等。



召陵區,地處漯河市東南部,因古召陵邑得名,取「號召天下之高地」之意。

全區總面積約40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4萬。主要景點有許慎文化園和召陵故城遺址等。



舞陽縣,位於漯河市西部,因地處舞水(又名潕水、㵲水)之北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77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1萬。當地風景名勝主要有舞陽賈湖酒文化園、沙河國家溼地公園、西城森林公園和舞陽縣植物園等。



臨潁縣,別名潁川、潁,位於漯河市北部,因濱臨潁河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821平方公裡,總人口約76萬。主要景點有南街村景區、小商橋景區和陳星聚紀念館等。



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漯河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鶴壁各市轄區縣
    鶴壁,別名朝歌、鶴城,地處河南省北部,因白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是歷史上商朝、周朝時期的衛國、戰國時期的趙國都城所在地。截止2019年底,鶴壁市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17處,其中7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鶴壁各市轄區縣
    鶴壁,別名朝歌、鶴城,地處河南省北部,因白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是歷史上商朝、周朝時期的衛國、戰國時期的趙國都城所在地。 截止2019年底,鶴壁市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17處,其中7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周口各市轄區縣
    周口,別名龍都、陳州、周家口,地處河南省東部、黃淮平原腹地,因明代以前,有周姓三兄弟在此擺渡,而得名周家渡口,後演化為周家口、周口等地名。全市總面積約11959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166萬,市轄2區7縣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三門峽各市轄區縣
    三門峽市,別名上陽城、陝州,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因與黃河三門峽谷(人門、神門、鬼門)相鄰而得名。全市地形以「五山四陵一分川」為主要特點,總體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54.8%,丘陵約佔36%。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許昌各市轄區縣市
    許昌,別名蓮城、許都、魏都、漢魏故都,地處河南省中部,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全市地貌類型以平原、山地和崗地為主,最高海拔為1150米。境內擁有30處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10處為4A級,12處為3A級。2019年底全市公路總裡程為10018公裡。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駐馬店各市轄區縣
    駐馬店,別名汝寧、蔡州、天中,地處河南省南部,因明朝時該地交通便利,並設有驛站,以及很多用於駐馬投宿的客棧馬店,駐馬店由此得名。全市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為主。市樹是香樟樹,市花是紫薇花。全市共有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30處,其中有6處為國家4A級景區。
  • 11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開封各市轄區縣
    開封,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古稱老丘、大梁、啟封、陳留、浚儀、汴州、東京、汴京、汴梁,地處河南省東部,春秋時期,鄭莊公在此築倉城儲糧,取「啟拓封疆」之意,後為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改名為開封。開封市的市樹是楊柳,市花是菊花。
  • 1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洛陽各市轄區縣市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是十三個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於河南省西部,因地處洛水之北而得名。市樹是法桐,市花是牡丹。地勢西高東低的洛陽地貌類型大體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各佔總面積比例約為45.5%、40.7%和13.8%。2019年底,全市共有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82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30處。
  • 14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新鄉各市轄區縣市
    新鄉,別名牧野,地處河南省北部,因新中鄉而得名,市樹是國槐,市花是石榴花、月季花。新鄉市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地貌類型大體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平原地區面積佔比最大,約為總面積的78%。全市總面積約8629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16萬,市轄4區5縣3縣級市,分別是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輝縣市、衛輝市和長垣市。衛濱區,位於新鄉市城區西南部,因地處衛河之濱而得名。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焦作各市轄區縣市
    焦作,別名懷慶府、山陽城,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市名源自焦作村名,是指焦姓人經營的作坊。焦作市的市樹是國槐,市花是月季。市境內地貌類型多樣,主要包括山地、丘崗、平原和灘涂。2019年底,焦作市共有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27處,其中3處為國家5A級景區,4處為國家4A級景區。
  • 6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銅陵各市轄區縣
    銅陵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與合肥、池州、安慶和蕪湖市相鄰,地貌以低山丘陵居多,下轄3區1縣,分別是銅官區、義安區、郊區和樅陽縣。銅官區,別稱銅官山、銅都、陵陽,是銅陵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因境內的銅官山得名。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東營各市轄區縣
    全市共有56處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有1處5A級景區,7處4A級景區。全市總面積約824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218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市轄3區2縣,分別是東營區、河口區、墾利區、廣饒縣和利津縣。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黃山各市轄區縣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是徽劇、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重要發源地,下轄3區4縣,分別是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黟縣和祁門縣。屯溪區,別名昱城,是黃山市的中心城區,市政機關所在地,因境內的屯溪得名。屯溪區位於黃山市南部,地處休屯盆地、新安江上遊,是新安文化的中心。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黃山各市轄區縣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是徽劇、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重要發源地,下轄3區4縣,徽州區,因境內的徽嶺山、徽水和大徽村得名,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地處皖南山區中心地帶,轄區內富溪黑門尖是全區最高點歙縣,位於黃山市東南部,古稱歙州,秦初始置歙縣,因縣南的歙浦得名。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浙江省湖州各市轄區縣
    湖州市地貌類型大體是西部多山、東部為平原地帶,全市總面積約5794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67萬,市轄2區3縣,分別是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和安吉縣。吳興區,地處湖州市中部、太湖南岸,因三國時期的吳興郡、吳興縣而得名,取「吳國興盛」之意。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浙江省湖州各市轄區縣
    湖州市地貌類型大體是西部多山、東部為平原地帶,全市總面積約5794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67萬,市轄2區3縣,德清縣,地處湖州市南部,公元742年,置德清縣,因縣東有餘不溪,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湖州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淮南各市轄區縣
    淮南市位於安徽省中北部,在16個地級市中,淮南面積排名第13位,下轄5區2縣,分別是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鳳臺縣、壽縣。>謝家集區,因境內有謝家集礦區而得名,位於淮南市區西南部、八公山下,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瓦埠湖就位於轄區內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宣城各市轄區縣市
    宣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蘇浙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面積第四大地級市,轄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丘陵約佔宣城市總面積的60%。市轄1區4縣2市,分別是宣州區、郎溪縣、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寧國市和
  • 11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菏澤各市轄區縣
    全市共擁有3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路通車裡程達2.7萬公裡,市域總面積約1225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878萬,市轄2區7縣,分別是牡丹區、定陶區、曹縣、成武縣、單縣、
  • 6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池州各市轄區縣
    池州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下轄1區3縣,分別是貴池區東至縣,位於池州市西部,別稱堯城、堯舜之鄉、建德,於1959年由東流和至德兩縣合併而來,且取兩縣首字而得名。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池州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