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約珥書》說道:「你們要撕裂你們的心腸,不要撕裂衣服」,何解?
以我的理解看來,這句話的核心含義只有兩個字——悔改,它的初級意思中包含心中難過的意思,有具體改變原有目的或作法的意思。
有時候,它也有因心中憂傷痛悔而產生的結果,並且帶有安慰、安撫的意味。或許可以這麼說,這個字所概括的意思就是指人在悔改後,將發現自己心靈得到了一種無比的釋放和安慰。
在希臘文的解釋中,它還有「迴轉」的含義,意思是把以前的過往統統拋諸腦後,再不提起。
可是,這種情感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正確的表現,就像我們在提及「信心」時,也不是只能用幾個字就說清楚一樣。
有人會覺得悔改的外在表現一定是愁眉苦臉,要麼就是痛哭流涕,總之是要表現得難過的樣子,這樣就能感動自己,感動別人,從而獲得同情和原諒。
還有人覺得悔改是件很制式化的事情,比如當一個人需要悔改的時候,他會說出早就準備好的語言,使用同樣的動作,而這些是被大眾所接受的,連他自己也認為這樣就算是悔改了。
然而,這些都是形式,都算不上真正的悔改。
真正的悔改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且要確保可以在道德上結出正確的果實,帶來新的改變。
不然那就等於你做過了一件事,完成了一個任務而已,一切都過去了,還是老樣子,這也是「你們要撕裂你們的心腸,不要撕裂衣服」的真實含義。
那麼,悔改都包含什麼呢?
悔改的實際經驗和用情深度是會因人而異的,也會因各種各樣的人生背景和生活環境而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都離不開一些特徵:
第一,羞愧感。
想要悔改,便一定要先有對自己所犯過錯產生羞愧感。
第二,謙卑感。
當一個人開始為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時,他內心很可能會被他的傲慢所充斥,於是他開始為自己找藉口,他的心也就因此變得越來越剛硬。
但是,理智卻一直在提醒我們,這樣是在走向歧途,而且羞愧感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愈加強烈,直到我們不得不正視自己的過錯,甘心認錯,並開始為悔改做準備,這時,謙卑感便油然而生。
從以上的特徵可以看得出來,悔改是一份來自於內心的禮物,它跟人的「信心」一樣重要,「信心」使我們敢於開拓進取,而「悔改」則有助於我們保持謙卑的心態,不斷反省過失,總結經驗,在前進的路上提供必要的警示。
如果說「信心」直接影響人的行動,那麼,「悔改」無疑與道德密切相關,不只是一種對惡行的懊悔或者對罪過的覺悟,還是選擇了一種更光明,更具有榮譽感的生活方式。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知道,這不是一件流於表面的事,也不是可以輕易做到的事,它是徹底的,涉及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能夠堅持一生,更是需要大毅力的,可只要做到了,它給你帶來的回報也是令人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