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關於印度的汽車,國人應該是不太熟悉的,印度的汽車業並不是很有名,唯一出名的也就是印度塔塔,因為該公司收購了令很多中國土豪熱捧的路虎和捷豹,有人說,當年吉利錯過了路虎和捷豹是非常有眼光的,吉利在格局上要大一些,而印度塔塔選擇路虎捷豹也是睿智的,至少賺回了很多,那麼印度的「塔塔」有多牛呢?
資料顯示,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與三星在韓國的地位相似。這些大型企業集團有一個共同點:成立時間較早,產業發展多元化,幾乎涉及各行各業,在國內有很強的影響力。
塔塔集團成立於1868年,是印度是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巨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和運作,塔塔集團在印度可以說是根基深厚,其業務觸角已經蔓延到印度社會的各個角落。
那麼塔塔集團到底是做什麼的呢?塔塔集團在印度的地位又如何?根據印度時報此前發表的一篇文章,塔塔家族的興衰與印度的失業率直接相關,這足以說明塔塔集團的地位和影響力。畢竟,塔塔集團擁有45萬名員工,旗下擁有100多家子公司,涉及領域非常廣。
塔塔集團主要涉及通信技術及服務、能源、化工、鋼鐵、工程、電力、酒店、食品、商業服務、娛樂、汽車製造等諸多領域,其實,我們對塔塔汽車的了解主要來自於成立於1945年的塔塔汽車。起初,塔塔汽車公司與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合作開發商用車。然而,由於當時印度工業設施落後,未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印度的汽車工業對印度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印度龐大的人口市場將是未來汽車消費的潛力所在,但由於印度貧富差距大,基礎設施也很難跟上,導致合資品牌與進口車的比例不大,最常見的是經濟實用、成本低廉的自主品牌。
2004年後,塔塔汽車公司收購了韓國大宇汽車公司,開始生產重型卡車。2008年,塔塔汽車以23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捷豹、路虎和羅孚三大英國著名豪華汽車品牌,一舉聞名全球,成功成為全球汽車業的巨頭之一。當時,收購不僅包括品牌,還包括所有汽車品牌的智慧財產權。換言之,捷豹、路虎已成為塔塔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捷豹和路虎進入中國市場較晚。再加上比亞迪、吉利等本土汽車品牌的崛起,塔塔汽車在中國市場內外幾乎沒有立足點。
隨著印度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印度國內處於壟斷地位的塔塔未來潛力巨大。數據顯示,在2019年《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上,塔塔汽車以435.9億美元的收入和41.2億美元的淨虧損排名第265位。路虎一直在虧損,但是在中國市場備受歡迎,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塔塔汽車收購後的巨額虧損,總比在福特手裡過得好一些。
既然塔塔集團的實力如此強大,那麼在我國算是達到什麼水平了呢?有人會說,塔塔集團是民營企業,與中國的國有企業和央企集團是不可比擬的。與民營企業相比如何?事實上,作為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塔塔集團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印度國有企業。印度的許多資源將傾斜於塔塔集團。此外,塔塔集團還有許多業務,在印度處於壟斷地位。
從整體收入規模來看,塔塔集團年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按2019年平均匯率計算,相當於7000多億元人民幣,在我國企業中能夠排名第幾?
在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別以2.74萬億、2.59萬億和2.56萬億的收入位列前三。塔塔集團能在中國排名第18位,超過華潤的收入。因此,塔塔集團在我國處於中上等的較高水平。
當然,塔塔集團是印度的一家私營企業,而中國500強企業中的大多數是國有和中央企業。如果與民營企業比較,可以發現華為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營收8588億元,超過塔塔,而阿里巴巴營收3452億元,騰訊營收3126億元,不及塔塔集團。
雖然在收入方面塔塔沒有華為大,但塔塔涉足7個行業領域,業務非常廣泛,華為是無法與之相比的。然而,華為在5G等技術領域的貢獻和實力,塔塔卻無法相比。總之,這兩家民營巨頭各有優勢。從市值來看,阿里巴巴的市值為4600億美元,騰訊的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而塔塔集團旗下30多家企業的總市值為1100億美元左右,遠低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僅為阿里巴巴市值的四分之一。
因此不可否認,塔塔集團在印度是巨無霸的存在,是規模最大的企業集團,影響著印度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塔塔集團並未躋身中國前十,營收不及華為,佔阿里巴巴市值的四分之一。但是,塔塔集團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工業領域,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較強的影響力。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