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都有財團,比如日本的三井財團、三菱財團等,以及韓國最大的三星財團,都是規模龐大且涉及行業眾多的跨國企業集團,在所屬國都是巨無霸級別的存在,尤其是韓國三星集團控制著整個韓國最為重要的經濟命脈——半導體。
在印度,同樣也有類似於財團性質的大型企業集團,那就是塔塔集團。據資料顯示,塔塔集團是印度第一大企業集團,類似於三星在韓國所處的地位,這些大型企業集團有一個共同點:成立時間較早,產業發展多元化,幾乎涉及各行各業,在所在國家擁有很強的影響力。
塔塔集團成立於1868年,是印度的百年企業巨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運作,塔塔集團在印度可以說是根基深厚,業務觸角已經遍及印度社會的每個角落。
塔塔集團在印度究竟是什麼樣的地位?根據《印度時報》此前發表的文章顯示,塔塔家族的興衰,直接關係到印度的失業率,這就足以說明塔塔集團的地位及影響力。畢竟,塔塔集團的員工數量高達45萬人,旗下有100多家子公司,涉及領域非常廣。
早在2014年,塔塔集團旗下的1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就高達1200億美元,佔整個孟買交易所市值的8%,力壓其他企業集團,可以說富可敵國。此外,塔塔集團旗下的100多家子公司均是獨立運作,擁有自己的董事會。
那麼,這個塔塔集團究竟是做什麼的?據悉,印度塔塔集團的業務板塊主要遍布在汽車、鋼鐵、通信、工程、能源、化工、消費品等行業,旗下的製造工廠遍布印度各地,總部位於印度孟買,在全球4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其中,塔塔汽車、塔塔鋼鐵及塔塔諮詢服務的年營收均超過50億美元,是該集團旗下的三大子公司,企業規模較大。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塔塔汽車,曾經從福特手中買來路虎和捷豹,這兩款車型曾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這兩大品牌也成為塔塔汽車市值的重要支撐。
既然塔塔集團的實力如此雄厚,那麼放在我國會是什麼水平?在整體營收規模上,塔塔集團的年營收超1000億美元,按照2019年的平均匯率計算,折合7000多億人民幣,在我國企業中能夠排名第幾?
根據2020中國企業500強排名顯示,中國營收最高的企業是中石化,年營收高達2.81萬億元,國家電網(2.65萬億)和中石油(2.61萬億)緊跟其後,有8家企業的營收超過萬億,而塔塔集團以7000億營收可以排在第17位,未能進入中國企業前十名。
當然了,塔塔集團在印度屬於私營企業,而我國企業500強榜單上多數都是國企及央企。如果以民營企業來對比,可以發現,華為營收高達8588億元,是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超過塔塔,而阿里營收為3452億,騰訊營收3126億,不及塔塔集團。
從營收來說,塔塔不及華為,但是塔塔涉及七大產業板塊,業務領域非常域廣泛,這一點是華為無法相比的。但是,華為在5G等科技領域的貢獻及實力,塔塔卻無法相比。總之,兩大民營巨頭各有所長。
根據2020《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來看,中國有124家企業上榜,高居世界第一,而印度只有7家企業入圍,主要集中在能源、銀行等領域,而我國上榜的500強企業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既涉及石化、金融、鋼鐵等,也遍布家電、製造、網際網路、科技等多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