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三問之我是誰

2020-12-17 東華真人羅羅子

今天自由和大家聊聊哲學裡面的「我是誰」?我是誰,在小編當然不會簡簡單單的問我們的名字是誰?而是我們究竟是什麼?

我們是什麼。我們是現在所擁有的身體嗎?也是,也不是。這副肉體是我們父母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生命的載體,可以理解為是我們的一部分 ,不過我們只是暫時的擁有這副身體,百年過後,它不再屬於我們。所以也不能認為我們就是這副身體這麼簡單。

那我們是什麼,是靈魂 ?是意識?同樣的 ,意識也不過是大腦的產物,當百年之後,意識也是會消失的,所以說不能認為這個現在所擁有的意識就是我們。

那麼我們究竟是什麼呢?一百年前我們不存在這個世界裡,一百年後我們依然不存在這個世界,在歷史的長河裡,我們存在的時間約等於零。我們未生時虛無,離去後虛無,我們終究歸於虛無。

我們曾經那麼的自以為是,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故事的主角,其實我們也許什麼都不是。

是的,我們曾經什麼也沒有,離去之後也是什麼也沒有,正所謂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我們什麼都帶不來,也什麼都帶不走,甚至也許下一刻我們就將重新歸於虛無,所以生命的本質就是虛無的。雖然小編認為生命的本質是虛無,但是小編也依然認為我們存在自然有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要學會以虛無的心態看這個世界,不害怕不執著。也要認清楚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我們更要在有限的時間發光發熱,證明這個世界,我們曾經來過。

相關焦點

  • 哲學三問之我從哪裡來
    哲學上有個著名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從哪裡來?我從哪裡來?這是什麼問題?我是父母生的呀,沒錯,不可否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個沒有問題,可是你的思維意識又從哪裡來呢,換個身體重新裝上你的意識,你是否還是你呢?大家都知道,物質是沒有意識的,大家看到的石頭,木頭,金屬等等物質都是沒有意識的,那人類的意識從何而來,肉體又是如何會產生意識。因為這個疑問,產生了很多學派。
  • 哲學千古難題終極三問是哪三問?
    在討論唯心主義靈魂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之前先簡單討論一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眾所周知,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兩個相對立的世界觀認識論。他們的核心區別也不難理解。唯物:物我相獨立唯物主義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不受意志的影響,不因人的意志而轉移,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唯物主義哲學問題的終極三問不同於唯心主義哲學問題,它的問題核心是如何更好的認識宇宙世界、更好的認識人類社會和更好的認識自我人生,並解決這與其相應的三個問題。
  • 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唯物主義者肯定會回答,我是我,從媽媽肚子裡來,終將走向死亡。可這樣回答哲學三問是不是有點好笑啊,因為這樣回答誰都知道,何必又要問?這三個問題能成為哲學三問肯定沒那麼簡單了。因為有多少人被反覆的夢境困擾著,為什麼我老夢同一個夢,還有人有神奇的預知能力,這又是為什麼?還有中國有個少數民族有個再生村,裡面再生人很多很多,都可以記起自己的前世。所以單單拿物質能解釋清楚嗎?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就是有靈魂的存在。中國古代有女媧造人的傳說,泥人在地上吹一口氣就活了。
  • 哲學三問《慶餘年》
    劇情的核心主軸就是記憶,下面從哲學三問來八卦一下該劇: 問1. 小範是誰? 小範是誰 小範是行走的記憶體,小範擁有我們這個時代的記憶。 憑藉著記憶中的《唐詩三百首》,小範成為聞名於世的詩神; 憑藉著記憶中的《紅樓夢》,小範成為慶國最大網紅作家,下至百姓、上至帝王,迷倒眾生; 憑藉著記憶中的現代商品,小範媽縱橫商界,成為慶國巨富。
  • 中國思想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三問的?
    西方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西方人說,中國沒有哲學,但是有思想。在中國文化中並沒有類似西方的哲學概念,因為中國文化一直是在關注自己,研究自己的,因此誕生燦爛的百家爭鳴。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些問題做到聖人你就明白了,還明白不了,還做不到,那就去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幹部擔當作為的「哲學三問」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句話被稱為哲學中考驗靈魂的「終極三問」,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困惑。黨員幹部要切實擔當作為,就必須把回答好這三個問題當做人生信念,每日「三省吾身」,常思常學、常做常行。首先要明確「我是誰」,找準自身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調研時,曾多次向群眾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 基層的哲學三問
    在哲學上有個著名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不僅是對自身存在的思考,更是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心靈叩問。基層幹部要在基層天地大有可為,就必須回答好這個問題。要回答好「我是誰」,就必須找準我們自身的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幹部就像大廈的基石,群眾看我們黨,首先就看基層幹部。基層工作往往與「苦」「難」為伴,經常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遇到的困難、挫折難以預期。
  • 「哲學三問」,3步做出個性化高考志願表,服氣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滿老師,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哲學三問!今天在家閒著瀏覽今日頭條時,看到一篇名為《用西方終極「哲學三問」方法論,「3步法」做好高校招生面試準備》的文章。寫的不錯,從哲學角度來看待招生面試問題。
  • 讀《哲學的故事》,回答保安大叔的靈魂三問
    這個時候,總會對自己產生一些質疑,不禁想起保安大叔的靈魂三問:1、你是誰?2、你從哪裡來?3、你要到哪裡去?在2020年這個疫情蔓延的危險時刻,大叔還給給你深情一槍,看你是不是頭腦發熱?▲關於你是誰,為什麼要了解哲學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求把握眼前事物的價值和前景,想要避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漩渦之中;我們都希望了解事情的輕重緩急,想要避免本末倒置;我們都希望生活恆定如常,希望像陽光一樣永久的照耀。
  • 哲學是誰?哲學在哪兒?哲學都幹了什麼?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想必在閱讀本篇文章的屏幕前的你,對這句不失詼諧的詰問一定不陌生。作為一個非典型哲學專業畢業生而言,這個問題如果不出意外,可以納入「哲學」範疇。在故事的開始,我想我們有必要談一談「哲學是誰?哲學在哪兒?哲學都幹了什麼?」一、哲學是什麼?相信這個問題會令大多數人感到焦慮,但請恕筆者以此作為開篇話題。中學時期,馬克思他老人家就告訴我們:「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 中藝匯賞名畫:保羅·高更的人生感悟-「哲學三問」畫
    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幅作品體現了高更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是他創作的最大一幅油畫,小編還給這幅畫起了一個愛稱:「哲學三問」畫。我們這裡所謂的「哲學三問」實際上是由古希臘哲學家唯心主義的三個終極問題,而高更用一幅縱139釐米,橫375釐米的油畫表達了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
  • 公文寫作培養問題意識和哲學思維,寫作「三問」整明白思路就有了
    如果你學過哲學,你就知道哲學有三大基本問題,也就是常說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哲學思維的成長、個人能力的提升往往在自我拷問和探索中實現。在公文寫作前也得有三問:一要問為什麼,定好寫作目的和意圖。當你接手一篇公文任務時,寫作意圖是第一時間要明確的。為什麼要寫這麼一篇公文?是領導集體決策,還是領導指示要求,又或是為了解決什麼突發問題?文章寫作的主旨是什麼,是用來表彰、動員、部署還是用來督查,主旨是第一時間在清楚並確定。畢竟,寫文是無條件的要服從文章主旨的。
  • 學哲學無用?錯了,從哲學的本源定義說說西方經典三大學問
    作者:劉宏宇一說「哲學」,或者問「什麼是哲學」「哲學是指什麼」,估計咱中國人十有八九都得犯懵。剩下十之一二,少說得有一半能告訴你:哲學就是啥啥啥主義。最後剩下那很少一部分人,可能會背出老版教科書上的所謂定義——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聽起來很對哈。
  • 哲學三問之原型是怎麼來的?
    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對於設計師來說,我覺得同樣存在類似的三個問題:這個產品有什麼價值?這個產品怎麼活下去?這個產品具體怎麼設計?這是三個很大的問題,就像幾千年來哲學家們還沒有想通的哲學三問一樣。作者今天就是想結合自己的理解和一個案例,針對上面第三個問題的一個分支說說自己的理解,即:在產品的具體設計中,原型是怎麼來的?在進行產品設計之前,會有大量的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問題,再之後才是進行原型設計,開始產品初期的測試,繼而進行不斷的測試、迭代、完善。
  • 《銀翼殺手2049》——哲學三問: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1982年,《銀翼殺手》橫空出世,恰好與當時的Cyberpunk、near-future noir的懷疑主義熱潮相連接,而成為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啟迪了如《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一系列電影。一部「封神」之作的續集該如何去拍?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訴你,不要去碰經典,誰碰誰死。不過也有例外,《普羅米修斯》就出乎了很多人意料地成功,它將整個《異形》系列拔高到了新的層次。《銀翼殺手2049》完成度究竟如何呢?我覺得是非常高的。
  • 哲學三問有答案嗎?不管怎樣,天亮了,陽光依舊燦爛,不斷前進!
    想想我的明天,我覺得哲學三問對現在的我而言沒有任何用處,或許有一天,我會在成功後重拾這個問題,用我剩餘的時間去思考它。哲學家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總結出不同的哲理,這也是人類求知世界中探索的總結,而不同境遇的人會相信不同的哲理,文中的自己就是這樣,在故事發展中根據不同的哲理作出不同的選擇,直到最後他才明白不管信哪一種哲理 生活依舊繼續,人類也在不停地求知這個世界。
  • 軍人的「人生三問」你知道多少?
    來源中國軍網在哲學界中,「哲學三問」是最永恆的論題之一。由「哲學三問」可以衍生有許多的版本,比如「什麼是哲學?什麼是世界觀?什麼是方法論?」又或是大家更熟知的「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能做什麼?」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那即將從軍校畢業的準軍官們會有著怎樣的「人生三問」和答案呢?我是誰?
  • 哲學問題的特質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問到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也經常被幽默化為哲學問題,體現著人們普遍對哲學的「熟知」。哲學家們通常也都會孤獨地追問與此類似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 哲學說唱 | 一首《蘇格拉底之死》,獻給不死的哲學
    蘇格拉底鎮定自若,面不改色,他把裝有毒酒的杯子舉到胸口,平靜地說:「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將死,他們活下來,是誰的選擇好,只有天知道。我想,他絕對會以最獨特的方式,訴說他的故事、他的歷史。歌裡藏著蘇格拉底的嬉笑怒罵、哲理沉思,也蘊含著蘇格拉底對熱愛哲學人們的期盼與祝福。《蘇格拉底之死》——以此獻給蘇格拉底誓死捍衛的哲學真理!B站【邏格思文化】今日頭條【思廬哲學】同步放送,燥起來!
  • 疫情期間的靈魂三問,你經歷了嗎?
    疫情期間,有人說,每次進小區,小區的人員都會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這個問題本來是千百年來,一直折磨哲學家的問題,如今,因為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也經常拿出來問詢進出小區的群眾,偶爾會讓我們緊張之餘,會心地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