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2016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7.4%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截至2016年末,中國城市數量達到657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4%,比2012年末提高4.8個百分點。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加9489元,年均實際增長6.5%。

  統計局今日發文指出,2016年末,我國城市數量達到657個。其中,直轄市4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278個,縣級市360個。

  2016年末,全國建制鎮數量達到20883個,比2012年末增加1002個。在地級以上城市中,按2015年末市轄區戶籍人口劃分,100-3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數量增長迅速,達到121個,比2012年增加15個;300-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13個,增加4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達13個,增加1個。

  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73.3萬平方公裡,比2012年增長11.6%。其中,建成區面積40941平方公裡,增長13.3%。

  文章指出,中國城市群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傳統的省域經濟和行政區經濟逐步向城市群經濟過渡,城市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2015年,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2%的國土面積集聚了23.0%的人口,創造了39.4%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

  中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2016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4%,比2012年末提高4.8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縮小1.4個百分點。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戶籍人口44639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4321萬人,年平均增長率3.5%,遠高於同期全國5‰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長率。

  中國城市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地區生產總值4283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33.0%,年均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11754億元,比2012年增長22.9%。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城市財力明顯增強,用於民生的支出迅速增加。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公共財政收入49671億元,比2012年增長43.8%;公共財政支出66851億元,增長49.7%。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第一產業增加值12708億元,比2012年增加3508億元,年均增長11.4%;第二產業增加值187526億元,增加28520億元,年均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28124億元,增加68949億元,年均增長12.7%,所佔比重由48.6%上升到53.3%,提高了4.7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已成為新常態下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成為吸納勞動力、穩定就業市場的主體。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第一、二、三產業年末單位從業人員分別為55.0萬人、5290萬人和5499萬人,比2012年分別增加2.1萬人、908萬人和1004萬人,年均分別增長1.3%、6.5%和6.9%。

  文章還指出,消費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6486億元,比2012年增長49.9%,年均增長14.4%;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71376億元,增長36.0%,年均增長10.8%。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進出口總額(全市,包括市轄縣,下同)39049億美元,比2012年增加540億美元,年均增長0.5%。其中,進口額16691億美元,出口額22358億美元。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378億元,比2012年增長45.7%,年均增長13.3%。

  文章指出,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境內等級公路裡程(全市)379萬公裡,比2012年末增加28.5萬公裡,年均增長2.6%;境內高速公路裡程(全市)10.8萬公裡,增加2.0萬公裡,年均增長7.1%。實有城市道路面積55.1億平方米,比2012年末增長18.6%。

  軌道交通建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截至2015年末,有28個城市擁有軌道交通(含地鐵、輕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市域快軌、磁懸浮)線路,長度達3730公裡,比2012年末增長67.3%。

  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實有計程車92.9萬輛,比2012年末增長7.8%;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47.6萬輛,增長25.8%;每萬人擁有公共汽(電)車10.7輛,比2012年末增加1.3輛。

  文章指出,我國城市基本生活資料供應充足。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供水總量473億噸,比2012年增長6.5%。用電量26577億千瓦時,比2012年增長6.9%。其中,工業用電17367億千瓦時,增長2.6%;居民生活用電3543億千瓦時,增長11.0%。供氣總量(人工煤氣、天然氣)934億立方米,比2012年增長31.7%。其中,家庭用量193億立方米,增長22.2%。

  網絡設施發展日新月異。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電信業務收入(全市)13348億元,比2012年增長22.1%。網際網路寬帶用戶數增長迅速。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網際網路用戶數達25510萬戶,比2012年增長28.9%。

  文章指出,我國城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實力不斷壯大。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科學技術支出2176億元,比2012年增長53.5%。科研成果豐碩,專利申請受理量(全市)242萬項,比2012年增長30.3%;專利申請授權量(全市)149萬項,增長31.8%。其中,發明26萬項,增長86.5%。

  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教育支出10077億元,比2012年增長31.1%。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學校(全市)2510所,比2012年末增加122所;在校學生(全市)2726萬人,增加519萬人。普通中學21322所,比2012年末增加1564所;在校學生2348萬人,增加26.9萬人。各級各類學校教師548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44萬人。

  文化事業快速進步。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67億元,比2012年增長43.1%。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體育場館43909個,劇場、影劇院2600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8億冊,比2012年末增加4710萬冊,增長8.9%;每百人擁有圖書館藏書129冊,增加6冊。

  衛生體系更加健全。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醫療衛生支出4486億元,比2012年增長70.5%,年均增長19.5%。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醫院、衛生院23314個,比2012年末增加1683個,增長7.8%;醫院、衛生院床位數340萬張,增加74.8萬張,增長28.2%;醫生165萬人,增加31.8萬人,增長19.3%;每萬人擁有醫生37.0人,增加4.0人;註冊護士191萬人,增加47.9萬人。

  文章最後提到,我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不斷改善。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加9489元,年均實際增長6.5%。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食品消費所佔比重下降。

  2016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29.3%,比2012年下降6.9個百分點。消費層次已從一般家庭消費向服務、文化、教育、旅遊、保健、信息、小轎車和住房等高端消費發展,汽車等大件耐用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私人汽車擁有量(全市)14008萬輛,比2012年增加5020萬輛,增長55.9%。

  城市居民生活進一步得到保障。各級政府努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城市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力度。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102億元,比2012年增長51.4%。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住房保障支出2222億元,比2012年增長41.9%。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失業保險政策不斷完善。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8634萬人、34995萬人和11782萬人,分別比2012年末增長38.2%、37.8%和19.1%。

  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有效惠及困難群眾。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655萬人,比2012年末減少了208萬人,下降24.1%。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社區服務設施191392個,增加56876個,增長42.3%;社會福利院床位154萬張,增加32.1萬張,增長26.4%。

  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2015年,地級以上城市節能環保支出2085億元,比2012年增長72.5%。工業廢水排放量(全市)191億噸,比2012年下降8.8%;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市)1413萬噸,下降17.5%。汙水集中處理率(全市)為87.4%,比2012年提高了8.2個百分點。城市建設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綠地面積215萬公頃,比2012年末增長15.0%。其中,公園綠地面積49.6萬公頃,增長15.7%;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56萬公頃,增長8.0%。

相關焦點

  • 重慶常住人口2919萬人城鎮化率達55%
    你好臺灣網重慶2月14日消息(記者 吳新偉) 重慶市統計局、市人口調查辦今天聯合發布消息稱,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為2919萬人,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統計部門稱,去年全市常住人口為2919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加34.38萬人,增長1.19%。其中,一小時經濟圈常住人口為1804.54萬人,比上年增長2.27%。
  • 東莞常住人口有多少?2016年末常住人口826.14萬人
    市統計局發布「十八大以來東莞人口及就業發展情況報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為91.83萬人  東莞常住人口有多少?答案是:2016年末,東莞常住人口826.14萬人;這些人當中高學歷的有多少?
  • 廣西人口密度繼續增加 常住人口城鎮化進程放緩
    近日,自治區統計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廣西人口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廣西人口發展變化呈總量保持平穩增長、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的特徵。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一、2019年我國人口概況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 統計局:2018年人口總量平穩增長 城鎮化率持續提高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12盟市常住人口、人口城鎮化率、 社會平均工資等...
    本文原標題:《12盟市常住人口、人口城鎮化率、 社會平均工資等大比拼!你的家鄉排第幾?》全文1774字 閱讀需5分鐘近日,錫林郭勒盟統計局發布全區十二盟市常住人口、人口城鎮化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序一、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年社會平均工資70710元/人,排名第六;城鎮私營單位年社會平均工資40895元/人,排名第六;常住人口312.64萬人,排名第三;
  • 廣東省統計局: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統計局: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金羊網  作者:馬漢青  2019-04-02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為7115.98
  • 濟南常住人口率71.21% 戶籍城鎮化率達至58.8%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濟南市常住人口、戶籍城鎮化率分別達至71.21%、58.8%。   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濟南2015年成功申報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市海綿城市累計建成面積179.85平方公裡,佔建成區面積的25.1%。
  • 廣東省常住人口去年末達1.15億
    廣東省2019年人口變化如何?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達到1.15億,城鎮化率超過70%。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25.9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40%,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自然增長人口92.38萬人,自然增長率 8.08‰。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廣東人口出生率較高。
  • 統計局: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 人口出生率為12.95 ‰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0日訊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2016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 138271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809 萬人。
  • 國家統計局:2019年末城鎮常住人口佔總人口60.6%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統計局:2019年末城鎮常住人口佔總人口60.6%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高質量發展已進展到什麼程度?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產業結構逐步升級,需求結構趨於優化,城鄉和地區發展差距有所縮小,2019年末城鎮常住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60.6%,創新驅動繼續增強,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新的一年,必須促進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去年衡陽常住人口達730.06萬人
    據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衡陽常住人口為730.06萬人,比2018年末增加5.72萬人,同比增長0.79%。據統計,201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01‰,死亡率為4.16‰,自然增長率為5.85‰。
  • 2018年四川常住人口達8341萬人 總量居全國第四
    央廣網成都3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 見習記者池月婷)記者今天從2018年四川省人口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達到8341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總量居全國第4位,常住人口連續8年增加。
  • 統計局:2018年人口總量平穩增長 城鎮化率持續提高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一、2019年我國人口概況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 統計局:2018年末中國人口總數接近14億
    統計局21日發布數據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廣東省統計局: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統計局: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金羊網  作者:馬漢青  2019-04-02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為7115.98萬人金羊網訊 記者馬漢青報導:廣東省統計局2日發布《2018
  • 全國唯一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雙過億」 對山東意味著什麼?
    2019年末,廣東戶籍人口約9653萬人,位居全國第三。從單個數據看,山東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均超1個億,居全國第二位。但總體看,確是全國唯一「雙過億」省份。近幾年,山東常住人口平穩增長,2017年突破1億,同比增量59.19萬人。公開報導顯示,2017年山東全省出生人口174.98萬人,佔全國總數的1/10,年末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首次雙雙突破1億人。
  • 國家統計局: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95億人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8年經濟數據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
  • 2019年寧夏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6.55萬 城鎮化率穩步提高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94.66萬人,佔全國大陸總人口14億人的4.96‰。全區人口主要特點為:人口總量保持平穩增長、人口出生率略有上升、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川區人口增速快、城鎮化率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