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跑者馬拉松「破三」難,難在哪?

2020-12-12 騰訊網

馬拉松跑進3小時大關,可以讓你立馬躋身業餘高手行列。馬拉松跑進3小時,是橫亙在業餘跑步好手和高手之間的一大分水嶺。

那麼,破三和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

破三與年齡

波士頓馬拉松2020年成績門檻,18-34歲是300,35-39歲305,40-44歲31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20。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

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破三與VDOT

VDOT是最大攝氧量,根據丹尼爾斯的公式,破三要求的值在53.6以上,對應5000米成績是18分48秒,萬米成績要求是38分58秒,半馬要求是1小時26分15秒。

所以,要想破三,對應的5000,萬米或者半馬成績最好能達到以上要求,當然,女性耐力比較強,5000米19分+,萬米跑在40分+,半馬127+,也能破三。

破三與性別

業餘跑友,破三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較少,這在跑步比較普及的美國,女性跑者雖然數量多過男性跑者,但是馬拉松參與數量上,還是男性居多。

破三與訓練年限

這個確實是因人而異,厲害的,跑半年就可以破三,大多數人,則一輩子破三無望,一般來說,多數能破三的,在系統訓練3-5年之後,破三可能性最大,因為系統訓練2年以後,最大攝氧量基本不變,估計都能確定在53.6以上,然後加強速度耐力訓練,即可進入破三行列。一般來說,馬拉松完賽成績跑進315,又具備了接近的5000或者10000米成績,即可考慮破三事宜。

破三與月跑量

有人做過統計,70%的破三跑者月跑量在300公裡以上,還有25%在200多公裡,所以,想破三,又不想多跑,成為那5%,需要極強的速度能力。

破三與速度訓練

破三一定需要速度訓練嗎?不一定,據說有五分之一的破三跑友不進行速度練習,這確實是因人而異,如果速度能力強,只要加強一下耐力,就可以破三,天賦一般的普通人,還是要練習速度的。

破三與比賽

比賽在各個方面體現著對破三的重視,比如稍大一點的比賽都會設置最快為300的配速員,大量跑者得益於配速員的設置,實現破三夢。

馬拉松配速跑

推薦馬拉松配速跑法,能進一步提升心肺耐力,增強有氧能力。跑馬賽前作此訓練能提早適應比賽節奏和配速。

如果要做連續馬拉松配速訓練,記得訓練量為目前長跑距離的1/3或2/3。比如在跑半馬的跑者訓練距離建議為7~14K。

馬拉松配速跑建議配速表

訓練心率 最大心率的80%~90%

練習時間 40~110分鐘(根據實力調整延伸)

跑步配速 跑全程馬拉松比賽時的平均配速

所以,訓練是比賽的堅實基礎,比賽是訓練的成果顯現。只有在訓練中將4分16秒以內的配速練得爐火純青,比賽時才能破風而行,馬到功成,祝跑友們完全完賽,順利PB!

-End-

相關焦點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馬拉松跑進3小時大關,可以讓你立馬躋身業餘高手行列。馬拉松跑進3小時,是橫亙在業餘跑步好手和高手之間的一大分水嶺。那麼,破三和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 賽道很美,卻有點難,2018杭州馬拉松確實難跑
    2018杭州馬拉松已於11月4日鳴槍開跑,雖然杭州馬拉松賽號稱是中國歷史第二悠久的馬拉松賽事,始於1987年,但這座城市設計全馬賽道還是很難,最大難題就是坡多,坡多意味著難跑,只能是一條難以跑出好成績的賽道。
  • 馬拉松破三法寶——5000米重複跑
    對常人而言,快跑一個5000米就會被撂倒,而這回一跑就是三四個,不吐血才怪。不過,愈是艱苦的訓練,愈蘊含著神奇的力量。況且,能練這個的已經不是常人,多半是馬拉松成績在400以內的跑友。 重複跑講究「三固」:固定的距離、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配速。
  • 普通人能不能跑馬拉松?《人間世》團隊再出手,跟拍業餘跑者備戰...
    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劇照為什麼要跑馬拉松?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11月27日,就在今年上馬開跑前兩天,由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播出。五星體育、紀實人文頻道將分別於11月24日晚間起,連續三天播出三集各30分鐘的版本。
  • 這就是專業跑者與業餘的區別,我服了!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長跑,更像一場場的馬拉松,無論你是專業跑者或是業餘跑者,只要堅持奔跑在路上,便是給自己的人生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那麼,你是專業跑者還是業餘跑者呢?跑步,你又是為了什麼?業餘跑者的跑步理由1、跑步,為了保持健康對業餘跑者來說,堅持跑步最大的意義就是擁有健康。當下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熬夜加班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就算不熬夜,我們也習慣了晚睡。
  • 我市再添一位「破3」馬拉松精英跑者
    本報訊  在11月1日舉行的無錫馬拉松賽中,來自建德的餘衛華(圖中左二)以2小時58分43秒的成績,成功刷新自己2018年在浪漫櫻花無錫馬拉松賽上創造的3小時04分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建德屈指可數的全程馬拉松「破3」的精英跑者。
  • 抗癌辣媽 跑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成為「六星跑者」
    至此,劉英兩年半時間內,完成了柏林、東京、芝加哥、紐約、波士頓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成為「六星跑者」。而截至2017年11月16日,大滿貫官網公布的全球僅有2222名「六星跑者」。  劉英,無疑是這群業餘馬拉松跑步精英中非常特殊的一位。2014年,剛愛上跑馬的她確診淋巴癌,她決定放棄化療,搶在生命結束前,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目標。
  • 中國業餘馬拉松選手頻繁涉藥 追逐獎金甘願鋌而走險
    業餘選手陽性案例呈上升趨勢隨著國內馬拉松熱潮的興起,中國田徑協會與中國反興奮劑中心不斷加強合作,一方面結合北京馬拉松等賽事開展針對大眾跑者的反興奮劑教育,單次活動最多參與人數超6000人,另一方面也在大幅增加商業馬拉松賽事的興奮劑檢查數量。
  • 大眾馬拉松跑者的最優比賽配速策略
    對於很多普通人,隨著跑步熱潮的高漲和越來越多的城市組織比賽,挑戰一個馬拉松的願望,也似乎從遙遠的仰望變得觸手可及。但是不管是新人想完成首馬的挑戰,還是經驗跑者對個人最好成績的衝擊,下一個馬拉松都會是一個新的徵途,充滿未知,令人敬畏又讓人熱血沸騰。
  • 業餘跑者需要穿釘子鞋嗎?
    這些比賽速度雖然不及百米衝刺,但是比馬拉松要快得多,距離也是不長不短的了。一般情況下塑膠跑道是可以穿釘鞋的(公路跑不可能穿釘鞋),所以很多業餘的跑者會糾結「業餘跑者需要穿釘子鞋嗎」?世界級的黑人高手還會更快,每圈接近1分整,最後一圈衝刺經常跑到52、53秒,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業餘跑者的短跑水平。所以穿釘鞋也就不奇怪了。那麼,為什麼釘鞋不是業餘長跑愛好者的常備之物呢?因為大多數業餘跑者全力跑5000米、10000米的速度,只相當於專業運動員做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的配速,還遠遠達不到那種「需要超強抓地力」的程度。
  • 馬拉松跑者四大情結,你中了幾個?
    馬拉松跑者四大情結,你中了幾個? 原標題:馬拉松跑者四大情結,你中了幾個?
  • 上海馬拉松720人雨中破三!
    破三是許多跑友跑馬的目標,據昨天(11月19日)舉辦的上海馬拉松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上馬破3的跑友超過700人,超過了今年北馬532人的紀錄,邁入700+人大關。上海馬拉松是國內最適合創造PB的賽道之一,雖然今年經歷了雨戰,但大雨沒能阻擋跑者熱情的腳步,但仍然有很多人跑出了個人最好成績。據統計,2018上海馬拉松共有720人成功跑進3小時,其中男選手693人,女選手27人,中國籍選手685人,刷新了北馬創造的紀錄。
  • 半馬明明比全馬少了一半,為什麼更難跑更容易出事?
    半程馬拉松,路程是21.0975km,是很多跑友跑全馬時的過度。因為,他們認為半馬的路程只有全馬的一半,看起來更容易完成。然而,半馬並不是那麼好跑!它是出事最多的賽事,也是一個很容易跑崩的賽事。為什么半馬難跑半馬,其實相比全馬會更難跑。對於全馬,我們會心存敬畏之心,每一公裡都會控制好配速,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會跑得更謹慎,比較不容易初意外。半馬,距離短,強度高。很多業餘跑友在出發時會不知不覺的比平時跑的速度快了許多。
  • 62歲完成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六星跑者李戰哲見證中國馬拉松變遷
    據中國田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馬拉松及相關賽事總參賽規模為583萬人。除了在國內跑,人們還喜歡出國跑。據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聯盟戰略合作夥伴萬達體育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的六大滿貫賽一共吸引了6155名中國內地和港澳跑者。數量均居這六大馬拉松賽事海外跑者前列。為何人們執著於跑馬拉松?
  • 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為什麼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為什麼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原標題: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
  • 跑友"穿拖鞋"跑全程馬拉松 破3小時30分驚全國
    每年春秋兩季是全國各類跑步比賽最集中的時候,剛剛過去的三月,雲南跑者的出色表現讓全國跑友驚呼「太牛」。  3月22日重慶馬拉松賽,楊小波穿著一雙十元錢的拖鞋跑完全程。5天後,王曉林在首屆橫越臺灣超級馬拉松賽上,奪得總冠軍,成為跑步橫越臺灣第一人。
  • 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
    對很多跑者來說,10公裡是一個神聖的距離。剛開始跑的時候10公裡有點望塵莫及,而堅持跑步一年以上時,十公裡就成了每天的標配。
  • 三月馬拉松賽事大盤點:鵝黃柳綠 春風十裡不如你
    年輕的錫馬素以好口碑著稱,一直求新求變,引領國內馬拉松辦賽風潮。但今年遭遇了不大不小的吐槽,多數與雨有關。拋開部分跑者個人情緒過於濃厚外,部分吐槽確有合理之處,比如賽後應急預案略顯不足等。到不了的都是遠方,走不進的都是無緣。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不管是賽事還是跑者,該做加減法了,相互選擇,不勉強,不將就,用腳投票,用心做事。創業不易,守成更難。
  • 馬拉松,一項勇者的運動!越跑越痛快……
    不知不覺間,馬拉松成為熱愛運動的人經常談論的事兒。人人天生都會跑。跑步,門檻低,易參與,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眾所周知,跑步具有提升身體機能、調節情緒、錘鍊意志力等益處。這兩年,人們對跑步的熱情直線飆升,身邊忽然多了很多熱愛跑步的人。業餘時間,「約跑」開始成為一種新時尚。
  • 西部首場公園女子半程馬拉鬆開跑 2000名跑者展開角逐
    圖為2020長安女子半程馬拉松頒獎現場。 梅鐿瀧 攝中新網西安11月15日電 (記者 梅鐿瀧)15日,2020長安女子半程馬拉鬆開跑。兩千名跑者齊聚西安市長安公園內展開競技角逐。據悉,這也是西部地區首場公園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