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之王」招商銀行半年考:資產規模突破8萬億 淨利潤微降1.63%

2020-12-21 瀟湘晨報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銀行半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8月28日晚,有著「零售之王」之稱的招商銀行披露2020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招商銀行資產總額持續增長,突破8萬億大關,盈利和資本回報率小幅下降。業績方面,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83.53億元,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497.88億元,同比下降1.63%。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受到不小影響。報告期內,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776.00億元,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為332.16億元,同比下降13.28%。此外,信用卡不良增加較多。招商銀行表示,面對複雜的宏觀環境以及同業競爭加劇、異業差異化競爭、利率市場化等多重挑戰,將繼續堅持零售優先戰略,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優化客群和資產結構。

上半年淨利潤497.88億元 撥備提高14.03個百分點

2020年上半年,招商銀行資產總額穩步增長,首次突破8萬億大關,存款規模再創新高。

具體來看,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資產總額為80,318.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29%;貸款和墊款總額48,517.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4%;負債總額73,928.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73%;客戶存款總額為54,400.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30%。

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金融機構利潤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招商銀行在實現營業收入正向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也出現小幅下滑。

上半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83.53億,其中,淨利息收入908.73億元,同比增長3.97%,非利息淨收入574.80億元,同比增長12.94%。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497.88億元,同比下降1.63%。

此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發布會答記者問時表示,在疫情的衝擊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業盈利水平同比下降。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利潤2.4萬億元,同比下降12%,主要是由於銀行為實體經濟減負,以及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前瞻性應對未來不良貸款上升的壓力,這幾個因素導致的。

在不良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553.2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0.53億元,新生成不良貸款279.32億元。其中,信用卡不良貸款增長迅速。報告期內,招商銀行信用卡受疫情和共債風險疊加影響風險快速上升,新生成不良貸款158.98億元,同比增加75.72億元。

在此背景下,招商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報告期內,招商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440.81%,較上年末提高14.03個百分點。

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同比下滑13.28%

2005年,招商銀行正式提出「加快發展零售業務、中間業務和中小企業業務」。目前,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招商銀行已成為國內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龍頭,被稱為「零售之王」。

2020年上半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板塊如何?增收不增利。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776.00億元,同比增長4.56%,佔公司營業收入的56.61%。其中,零售淨利息收入517.83億元,零售非利息淨收入258.17億元。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332.16億元,同比下降13.28%。

零售金融的業績雖然不盡人意,不過在前端零售獲客方面,招商銀行取得了增長。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為1.51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4.86%,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指在本公司月日均總資產在5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291.7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0.21%;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餘額82,631.6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6%,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基金、保險等品類餘額均保持快速增長。

招商銀行表示,一季度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本公司零售獲客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伴隨著復工復產加速,特別是得益於本公司持續的數位化轉型對線上服務的有力支撐,零售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了高效的響應與保障,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公司後續將繼續堅持零售優先戰略,同時加快推動數位化轉型,擁抱「客戶+科技」。

招銀理財半年淨利15億元

去年底,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批開業(以下簡稱招銀理財),成為第七家獲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同時也是第二家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如今,時隔半年,招銀理財運行如何?半年大賺15億。

截至報告期末,招銀理財總資產規模為70.54億元,淨資產65.22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15.00億元。

不過,招銀理財在同行中管理的理財產品規模並不小。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餘額(不含結構性存款)為2.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8%。其中,表外理財產品餘額佔比達98.72%;新產品(即符合資管新規導向的理財產品)餘額為1.0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08%,佔理財產品餘額(不含結構性存款)的45.80%,較上年末提高14.58個百分點。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目前招銀理財旗下共有21款理財產品,多為固定收益類。

在理財資金的投向上,債券類佔據招銀理財較大比重。截至報告期末,招銀理財理財資金投資債券的餘額為18,510.83億元,投向非標資產的餘額為2,340.38億元(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發布前口徑統計)。

2020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多部門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明確了標與非標的標準。在該規則口徑下,招銀理財表示,非標資產規模較此前有所增加,但大部分新確認的非標資產將在2021年底前到期,對招銀理財資產端的影響相對有限。未來,隨著理財子公司業務發展模式更加清晰,招銀理財將繼續堅定推動業務轉型發展,提升新產品佔比,妥善壓降老產品規模,穩步建設全能型資管公司。

責編: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零售PK 洗牌瘦身已在路上?
    「新零售之王」工商銀行先來看工商銀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2019年末中國工商銀行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營收7760.02億元,同比增長7%;淨利3134億元,同比增長4.9%,位居上市銀行頭部交椅。
  • 浦發銀行發布年報及一季報 2019年末資產總額首次突破7萬億
    日前,浦發銀行發布2019年度報告以及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浦發銀行2019年末資產總額首次突破7萬億,達到70059.29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163.23億元,增長11.39%;實現實現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9.11億元,同比增長5.36%。
  • 再摘「亞太最佳」桂冠:零售之王招行的光榮與夢想
    憑藉在零售金融方面的顯著優勢,招商銀行斬獲多項重量級大獎:再次登頂「亞太最佳零售銀行」,第11次榮膺「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第16次榮獲「中國最佳股份制零售銀行」,並首次奪得「亞太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稱號。同時,招行自由人生白金信用卡獲得「最佳信用卡產品」獎,掌上生活App獲評「最佳生態系統項目」,以包攬式獲獎彰顯其「零售之王」地位的不可撼動。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對公業務是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端來源,銀行不太可能完全依靠委外獲得「好資產」。對公貸款逆勢增長2020年1-9月,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佔比近65%,居民貸款新增規模首次降到40%以下。
  • 光大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 處置448億不良資產
    截至2019年末,光大銀行生息資產合計達4.4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557.61億元,增幅為11.51%。第三,淨利差提升,淨利息收益率提高。2019年,光大銀行淨利差同比上升27個BPs至2.18%;淨利息收益率2.31%,同比上升34個BPs。從業務結構來看,零售業務收入增速更快,佔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 7年銀行股配股第一槍 為何花落江蘇銀行?
    7年銀行股配股第一槍,為何花落江蘇銀行?來源: 環球老虎財經app 陳斌作為一家2007年開業的城商行,彼時江蘇銀行總資產規模僅為1822億元,而到了2019年,其規模已經突破兩萬億,複合增速超20%。
  • 不良率直擊:浦發銀行、貴陽銀行拖隊煩惱 招商銀行信用卡之壓
    從招商銀行最近幾年年報看,招行的RoAE最近4年均呈逐步走高態勢。2019年營收2697.5億元,同比增加211.95億元,增幅8.53%;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928.67億元,同比增加123.07億元,增幅15.28%,領跑股份制銀行。
  • 220家銀行資產規模排行榜
    近期,零壹智庫推出《零售金融成績單--金融機構財報解讀》專題,在「年報季」這一關鍵節點,我們將系統發布金融業2019年報專項解讀,並針對熱點問題,設定深度解讀的研究報告。零壹智庫將圍繞盈利能力、科技力量投入、零售金融發展、信用卡與小微金融、資產質量等視角,系列解讀我國銀行業2019年競爭格局。
  • 浙商銀行發放貸款破萬億佔總資產超55% 成本收入比降至26.24%
    2019年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合併口徑,下同)463.64億元,同比增長19.06%;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29.25億元,同比增長12.48%。期末該行總資產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36%;不良率1.37%,撥備覆蓋率220.8%。
  • 郵儲銀行交出國有行首份2019答卷:增速回暖,淨利潤破600億
    3月25日,郵儲銀行發布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768.09億元,同比增長6.0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突破600億元,達到609.33億元,相當於日賺1.67億元。在金融機構紛紛發力金融科技之際,郵儲銀行也將在此領域深耕,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表示,以後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
  • 招商銀行首家境外私人銀行中心開幕永隆銀行推出私人銀行服務 為...
    永隆銀行是一家超過80年歷史的華資銀行,於2008年被招商銀行成功收購後,五年多以來,在共同努力下,兩行的業務整合和內外聯動已取得了新的發展空間,經營實力和盈利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自2009年以來, 資產總額、存款總額、貸款總額年複合增長率分別超過15%、13%及23%,淨利潤複合增長率34%。
  • 「零售之王」為智能投顧正名 招商銀行推出APP5.0與摩羯智投
    檯面上看,這只是招商銀行手機銀行最新版本即招商銀行APP5.0「理財」功能區裡,增設的一項名為「智能投顧」的二級欄目,實則是招行對於創新金融自場景業態的具體實踐。再往高處一點看,承載這一實踐的招商銀行APP5.0,其實是招商銀行對於「金融科技」趨勢結合自身零售經驗的回應。
  • 國內首個管理資產超2萬億私人銀行 四角度看招行私行
    來源:券商中國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招行私人銀行管理客戶資產規模(AUM)已經超過了2萬億大關,毫無懸念穩坐國內商業銀行私行領域的第一寶座。我國財富管理史上,第一個私行AUM突破兩萬億大關的銀行,正式誕生。
  • 招商銀行深度解析:招行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我們認為,在我國商業銀行從起步到壯大的二十多年裡,招行從誕生 於當年還是貧瘠之地——深圳的一家股份制銀行,逐漸脫胎為「零售 之王」,成為在諸多經營指標上笑傲群雄的全國性零售銀行,離不開歷 任和在任的三位行長對零售戰略的洞察與堅持。
  • 中信建投:看好銀行板塊明年1季度後表現,重點推薦招商銀行(03968...
    從而我們看好2021年銀行股行情。但是從節奏上來判斷,我們更加看好1季度以後板塊表現。主要原因是:1季度行業淨利潤增速依然為負,ROE繼續下降,達到歷史低點;1季度後行業淨利潤逐季回升,行業ROE開始回升。在各類型銀行中,我們更加看好:估值低的股份制銀行,因為存量風險處置成為銀行估值修復的核心點,而股份制銀行存量風險處置力度空前,其估值修復空間更大。
  • 北京銀行歸母淨利連增領頭羊位置穩固|銀行
    資產規模:穩坐城商行首位截至2019年末,在36家A股上市銀行中,資產規模超過2.5萬億元的僅有15家。北京銀行以2.74萬億元排名第15位,是這一行列中唯一一家城商行。該行資產規模依然居城商行之首,較排名其後的上海銀行(601229.SH)高出近5000億元。
  • 銀行零售業務的演變脈絡及其邏輯
    相對西方國家,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歷程較短,競爭力較弱,同時還面臨宏觀經濟的「三期疊加」、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以及金融科技等多方面的競爭.如何在內外雙重壓力下生存下去,零售銀行業務的創新突破不失為可行方向。銀行零售業務具有消耗資本少、業務規模大、風險分散、易於和中間業務結合等諸多優勢,同時能夠平衡對公業務和銀行間業務的波動性風險。
  • 深耕零售 發力中收 解析郵儲銀行的高成長邏輯
    來源:東方財富網3月25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1658.HK)發布的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郵儲銀行淨利潤610.36億元,同比增長16.52%。作為一家資產總額突破10萬億元的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的高利潤增速從何而來?
  • 全面PK四大行業績:招商銀行還屬於「優質股」嗎?
    據銀保監會早前披露的行業性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全行業淨利潤同比下降9.4%,股份行的降幅與行業整體情況基本符合。淨利潤跌幅最小的為招商銀行,同比跌1.63%。各類型銀行年初以來漲跌幅22020上半年業績概要與其說這是招商銀行的下滑,不如說是對銀行股整體的考驗。
  • 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23億元,實現淨利潤1498億元
    9月7日,據工商銀行半年報,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23億元,同比增長2.1%;撥備前利潤3148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1498億元,同比下降11.2%。此外,工行資產質量總體穩定,6月末不良貸款率1.5%,僅比上年末微升0.07個百分點,而貸款逾期率比上年末下降0.23個點。個人金融業務方面,上半年,工商銀行個人客戶淨增超1400萬戶,個人客戶總量達6.64億戶。網際網路金融客戶突破5億戶,月均活躍客戶數在金融業中率先破億,手機銀行客戶規模與活躍度市場領先。